《考古真好》读后感:这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考古的魅力和意义。作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翔实的叙述,展现了考古学家们对于历史的探索和发现的激情与坚持。阅读后,我深刻认识到考古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对过去文明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启示。
《考古真好》读后感(一)
大家写小书,才能深入浅出,鞭辟入里。 考古学长期作为冷门绝学的代表,相较于其他学科,尤为缺少面向公众的科普书籍,一方面是因为学科较为年轻,亟待解决的专业问题繁多,学者的所有精力几乎都被专业研究所占据;另一方面是因为考古学太过专精,每一个名词、每一个概念都需经过层层转化,才能为普通公众所理解。但考古天然的神秘色彩对广大公众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专业科普的缺乏反倒让一些猎奇志怪的盗墓小说长期占据了考古的公众解释权,以至于很多人提起考古,便联想到盗墓。 高蒙河老师是国内最早致力于公众考古的大家之一,并成为公众考古事业的开拓者与引领者,早年著作《考古不是挖宝》与《考古好玩》都是具有公众考古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简练诙谐的笔墨让读者在这个拍案惊奇的故事中了解考古,这两本书也是当年我们大一入学时的必读书目,也是我个人学习考古的专业启蒙读物,可以说近年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古专业,高蒙河老师居功至伟。 时隔多年,高蒙河老师笔耕不缀,从十多年来每月一篇的考古科普短文中选取百篇,集结成书,命名为《考古真好》,书名一如既往地简洁明了又极具吸引力,新书分为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五个篇章,涵盖了当今考古工作的五个主要面向,每个篇章都选取了极具话题性与代表性的考古故事,让读者在浅阅读中了解考古,读懂中华文明。
《考古真好》读后感(二)
高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这些年我师言传身教,懈怠如我,也学到了不少。但总会有新的东西要学,就比如这本书。
2012年,国内老牌科普刊物《科学画报》邀请我师开设“公众考古”专栏写科普小文。虽然我师时不时也会跟我们浅聊一下专栏文章的选题,但突然有那么一天,也不知是谁说起来这专栏已经开了十年了,该出一本集子了,这件事儿本身还是给我不小的震撼:做一件事情十年而不松懈,这是怎样的热情和坚持。
中国考古界搞“公众考古”活动的历史比较久(当时还不叫“公众考古”),但真正开始科学的研究、系统的实践,还是本世纪初以来的事情。我师作为最早一批写考古博客、倡导公众考古学理化的学者,被认为把副业当成了主业,承受了不少质疑甚至批评。但是做事贵在坚持,做出成效来,大家慢慢也就接受了,到2012年的时候,“公众考古”已经从“冷门”变成了相对“热门”,十年后的今天则可能已经变成了大多数考古人要面对的“日常”了。
但不论热门与否,科普不是科研,难成“业绩”,需要“用爱发电”,这是大多数考古人(甚至可能是大多数科学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2019—2021年,我参与陕西考古博物馆策展工作期间,有幸与考古大V许卫红老师交流,还听她吐槽过这事儿。如此看来,我师岂止是坚持做一件事情十年,而是做一件“不讨好”的事情十年。
十年坚持汇成一书,《考古真好》书如其名,质朴而有趣味,无论是选题还是行文,比我师的《考古不是挖宝》更为通俗,加之是专栏短文集成,因此是一本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的书。100篇小文涉及了考古研究的各种维度,小到一件器物,大到一段文明史,甚至还有近世考古学自身的学术“八卦”。虽然全书是按照考古“十字经”来划分篇章的,但作为普通读者,可以完全不受限制,信马由缰地读。其中,不少文章的选题还与写作当时发生的考古热点事件有联系,因此如果是平时就关注文物考古的读者,阅读起来又添一份趣味。
至于某些特殊的读者,如我,读之则会想起课堂上的讲授、邮件和微信群中的讨论、酒后的长谈种种。
《考古真好》读后感(三)
记得十个字,便知考古学。
在我的印象中,考古是神秘的,地下尘封多年的良渚古城、充满神话色彩的三星堆、闪耀着史前文明之光的半坡遗址,无一不令我感叹。而有这样一本书,它简明扼要地记载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的辉煌成就;它纵览千年文明,探寻中华传统文化;梳理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它让我知道,中国考古,不仅神秘,而且自由且热烈!这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
这是一本外行人捧起就不想放下的书。一百年前,国外学者安特生发掘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启了中国考古的序幕,一百年来,一代代考古学家不懈努力,建立了中华民族完整的文化序列,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考古除了要解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件这种现象型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会发生这样的事件。”《考古真好》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故事,将那些复杂而深奥的知识转化成了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文字,让读者爱不释手。
这是一本隔行人能看到考古学通幽曲径的书。传统上,考古学被认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且晦涩难懂的领域。然而,在近年来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变得越来越频繁。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DNA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考古学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精确。《考古真好》通过介绍这些新技术和方法,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考古学世界。
这是一本能够引起行内人对公众考古思考的书。傅斯年先生曾这样形容考古:“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化遗址都是被一代代考古学家用手铲刮出来的,用脚踩出来的,只为探求千百年前先人的生活痕迹。那一件件被拼合的碎片,承载着我们的憧憬和对历史的敬重。如何将这些考古成果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苏秉琦在《给青年人的话》中写道:“考古这门学科从表面上看似带老古董味道,仔细想并非如此。长城作为旅游点经年吸引了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中央电视台编排的《话说运河》系列节目受到亿万人的热烈欢迎。两者不都是大文物、大的考古课题吗?《话说运河》的结束语中提到长城的阳刚之美与运河的阴柔之美,两者交汇在首都北京正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是多么今人神往的艺术语言啊!一条丝绸之路引申出北方草原、西南山区与海上的三条丝绸之路,这哪是老古董能干得了的事业!”高老师的书亦是如此,在一个个饱含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的考古故事中,让我明白了公众考古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牺牲”自己“纯粹的”学术追求时间向公众“施舍”的考古学知识,公众考古是对每个人文化权利的尊重,尤其是他们观念中最感性、最多元的那部分。
遥遥千载,似大梦一场。随书所至,在这一百个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我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这或许就是考古的意义,这或许就是公众考古的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