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精选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6 10:10:36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06 10:10:36   小编:

这篇文章通过介绍电影的冷知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电影制作和行业内幕。作者指出我们在讨论电影时实际上在探讨人类情感、文化观念和社会问题。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一

之前在书店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翻了几页发现内容还挺全的,所以就购买了一本,回家仔细研究了一番。虽然说书名写的是电影冷知识,而其中的内容在行业来说一点也不冷,全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尽管我已经拍了很多部微电影和短片,但是对于电影我一直没敢下手,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我知道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与磨练的,如果想要拍好电影,首先就是要了解电影制作的流程,还有多看成功的案例,其次才是去实践。这本书无论对于专业者而言,亦或者说是业余爱好者来说,都是不错的读物。它在科普的同时,会把电影制作台前幕后整体流程中出现的乐趣带给读者,这也就让更多人有可能爱上电影。

这本书很全面,作者除了介绍制作中的必要知识,还有遇到一些困难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对于电影本身,我之前经常写影评,在影评中也会经常提到这些问题。那么写影评也有很大的好处,这能够帮助观众进一步去认识与剖析一部电影。好的电影总是有无数争议的,如果每个观众看完之后想法都一样,那么就说明它没有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这种电影也就不适合写影评。当我们看完电影之后其实都有个习惯,那就是和身边人去分享,对于心中的疑惑询问他人的看法,当实在是想知道却又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回去翻看别人的影评。但每篇影评好像看法又都不一样,这就是写影评真正的乐趣,虽然写的是客观的东西,但它实则出自于主观意识。

拍电影当然就要用到摄影机,摄影机在什么时候该搭配什么样的镜头,其实跟光的关系也很大。对于光的测量,我们人类的肉眼是根本无能为力的,毕竟影响是要呈现在屏幕里,再间接传到观众的眼睛里,所以还是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比较方便和专业一些。在做任何事时,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尤其对于拍电影,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费的人力物力往往很大,所以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有些场景不适合某些光,这样一来就可能营造不出一些气氛,这样一来这场戏就废了。如果说要运用到自然光,一定要测量好太阳的运动轨迹与时间,毕竟大自然可不好说话,谁让太阳光源那么强烈呢。这些还只是光的问题,所以说看这本书之后你有可能会知难而退,也可能会迎难而上。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叫做《电影冷知识》,但其实写得热乎乎的。

“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解释每个冷知识点的时候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有趣的小故事,从而让干巴巴冷冰冰的知识点热起来;第二,由于作者是台湾宝岛的电影爱好者和研究者,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带入了亚洲读者更为熟悉的亚文化。

举个例子。

熟悉日本和台湾文化的读者都会知道有个表达叫做“内心OS”,经常用来表达“内心独白”或“吐槽”。虽然经常使用这个缩写,但我从来没追本溯源,问问OS到底代表哪两个词。直到作者谈及off-screen sound和 voiceover在电影中的区别。润物细无声,几乎可以用来描绘电影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了。电影对我们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荧幕上,它所造就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认知、社会形态和对生活的想象。娱乐至死,已经发生,正在发生。

此处值得一提的小细节是,百度百科给出的OS解释和作者是不同的。百度百科把OS解释为overlapping sound,而台湾那边的网页大多使用跟作者一致的解释off-screen sound。

我读这本书的另一个感受是,好的老电影的欣赏需要掌握老电影的缘起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电影《恋爱假期》中凯特温斯莱特在卡梅隆迪亚兹的大宅中发现了一排排的电影收藏,她像个突然发现了糖果屋的小孩,不知道从哪片糖果下口才好。这时,是邻居埃里·瓦拉赫、获得终生成就奖的资深电影编剧牵着她的手,告诉她如何欣赏每一部经过历史检验的好片子。

每个年代的读者总会带着属于自己年代的背景知识来解读信息。习惯了彩色电影,自然会觉得黑白电影沉闷;习惯了有声电影,会本能地感到无声默片夸张。我们需要回到当年,才能重新感知为什么《绿野仙踪》会给当年的观众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撼,正如我们年代的人第一次经历《阿凡达》。而这可能也就是电影冷知识对普通电影观众的真正意义。

第三个值得一提的知识点是作者特别提到了日本和台湾的benshi。相信所有考托福做过TPO的同学都在阅读中做到过日本的benshi,而台湾的benshi是我从未关注过的。台湾的benshi如何在历史潮流中承担起开拓民众眼界、推动政治风潮的作用,又在现代生活中与视障图书馆相结合、为视障人士提供解说,是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三

Blue编辑

自从电影于19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功走进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与每天下班的休闲时间在手机电脑或者电视上看看最近上演了哪些热门电影,年轻情侣在热恋期的时候也会选择去电影院看看电影来增进两个人的感情。

既然电影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我们对于电影的认识是不是也非常全面呢?什么事剪辑,电影里面的特效场面是如何布置和拍摄出来的,电影里面的恢弘音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平时没有怎么仔细思考的。相对于电影的剧情内容而言,定影的制作流程对于常人而言就是冷知识,然而知晓这些冷知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其实也能开阔眼界,增进对一部电影的认识。

由台海出版社出版,有电影工作者经历的许立衡、张凯淯合著的《电影冷知识: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一书就将普通大众和电影制作者两者联系起来,让身为普通大众的我们第一次能够真正比较系统的走进电影的幕后。

在本书中我们理论和实战两个角度来研究电影。通过书中的这些冷知识我们可以很快了解电影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潜规则”、

如我们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往往在特定的镜头处配有相应的音乐来烘托,这种电影原声乐的加入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即使在一百多年前的默片时代,电影也并不真的就是无声的。作者在这里列举了198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为他们的电影系统公开放映的时候,就在现场提供了钢琴配乐。当然电影技术的发展,配乐也经历了剧院风琴和原声音乐两个阶段。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电影的配乐已经成为了电影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准配置。

本书收录的“冷知识”涉及的方面众多,我们还能够看到我们最为讨厌的片尾,一般而言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当荧屏开始出现片尾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这部电影已经结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片尾出现的各种人名对于身为观众的我们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每一步的电影制作者好像是不约而同的要加上那长达几分钟的片尾,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我们可以在书中从一个影视圈中人的角度去发掘其中的内涵。

以上仅仅只是列举了书中的两个小知识,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眼前的你对于电影的认识会比以前更加深刻一些。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四

接触这本书是因为一位编剧朋友的推荐,他是我的大学同学,现在在和一群有梦想的小伙伴们一起拍电影短片,未来还会尝试长片,而作为他的入门导航之一,他看的就是这本《电影冷知识》。 看了本书,才明白电影为什么会成为一件奢侈品,最少也要几百万的投入,因为这实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研发、前制、拍摄、后制与发行,每一阶段都投入了成百上千人的心血。作者还提到了有时候到了后制的时候还在改剧本,拍摄的时候才在找场景,甚至发行的时候重拍片尾,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豆瓣上很火的演员集体吐槽王家卫导演,拍戏没有剧本、明明演的是东邪剪辑出来后变成了西毒、一部电影从木村拓哉的女儿出生到长大,真的是让听者忍俊不禁、大开眼界。如果导演是厨师的话,那制片就是饭店老板,导演一门心思考虑怎么拍,而制片需要考虑的就太多太多,可想而知,作为王家卫导演的电影制片该会有多么的头大(笑)~ 除了介绍了“一部电影的诞生”,作者把最多的篇幅留给了“电影冷知识”,像是拍板的用处、假血的配方、大家都爱用的电影色调、片尾字幕的秘密等等,包罗万象,作者的切入点引人入胜,叙述同样诙谐又干货满满,哪怕不是电影从业人员,看了也会同样乐在其中,感觉,下次看定影的时候可以好好和同伴显摆一下了。 读这本书,就像是上了一堂解剖课,在影院上映的电影是一个完全体的话,在这里,被分解成了配乐、画面、调度、配音、剪辑等好几个部分,一一点解。为什么金像奖的最佳摄影颁给了某某某(原来这个镜头好在这里),为什么定义某某某电影是爽片(狂轰乱炸视听盛宴),为什么说宫崎骏的电影离不开久石让的配乐(佳偶天成锦上添花),电影背后的故事太多太多“内幕”。 “电影本身就充满魔力,但我们认为,要把它组装起来、送到电影院,并把观众都拉来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魔法”,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会看到有的导演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拍几十上百遍,所以会看到剧组成员在杀青后会不禁感慨而泣,所以当某些不可抗力导致电影无法如期上映时电影制作团队的心痛无比,我崇敬那些把电影当成艺术品在雕琢的电影人,就像宫崎骏大师那样,真的是辛苦了!在最后也祝愿的大学同学早日实现能够导演院线电影的梦想,加油!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五

2019年几乎每周都会看一两部电影,从豆瓣top100开始看,看的大部分电影都是多年以前拍的经典电影。当然,也有今年的《绿皮书》和《调音师》等作品。

看电影的主要目的就是来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或是从电影中获得一些启发。作为一个观影者,我们更多关心的是电影给我们内心带来的感受是否震撼,能否逗我们开心,能否让我们暗然神伤,或是引发我们的思考。

然而,我们很少去了解电影背后发生的事,电影是一个产业,背后有无数的人员在这个行业工作。他们都在做什么?片尾的字幕没有具体内容为什么还会有那么长的名单?电影里的血是用什么做的?怎么拍出巨人的效果?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很少去思考。

那么,你想了解这些知识么?《电影冷知识》这本书就会给你答案。当你看完这本书,你会惊讶,原来电影背后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知识。

本书作者:许立衡,台艺大电影系毕业,参与过多次业界与学生的影片制作,对不同的制片文化也相当有兴趣。张凯淯,生命科学系毕业,现职为电影工作者。喜爱各式电影,期待通过分享自学得到的知识,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两位作者给我带来许多电影背后的知识。

对于电影,我最想知道的事儿是影片中的假血是用什么制作出来的?虽然知道一定是有染色剂之类的物质,但是具体是什么却一无所知。还好,这本书给了我答案。

假血在制作上通常分为两个部分:染剂和黏稠度高的主体。而主体又分为多种,最早由甘油来当做主体,为了让整体粘稠度提高会加入一些玉米淀粉。而另一种配方是用糖胶作业假血的基底,把糖胶与水按比例混合,在加入玉米淀粉和染剂制成。还有一种非常“美味”的假血来源,他就是巧克力糖浆,该假血多用于黑白片影片。

是不是没有想到,一个假血的制作就有不同的配方。而每种配方出来的效果,会应用于不同的电影场景中,是不是很有意思?

对于拍电影,我还对一个道具特别好奇,每次在拍摄开始前,有个人先把拍板拿到画面中打板,然后导演喊开始,这个打板起什么用呢?

打板的功能很简单,就是为了要同步声音与画面。电影的制作是分为影片和声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最后会由后制部门的人员将声音跟影片合起来,而为了保持影片开始播放时,声音也正好对上,就需要一个点,而这个打板就起到了同步点的作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影片和声音两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要听到一声枪响才能开始跑,不能早一秒,也不能晚一秒。

这本书解开了我存在心里很久的疑惑,这本书还讲述了大家最爱电影中什么色调?为什么电影院要售卖爆米花?你以为的3d电影概念并不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这些你都知道吗?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这本书可以来读一读。下次再看电影时,你可以当个内行看看门道,是不是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呢?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六

我们看电影是看电影,我们谈论剧情,谈论演员的演技,谈论画质和配音等等我们能够一眼直观看过的事物。却很少去关心电影背后的故事。我们看东西偶尔浮于表面去判断,而不是有理有据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评判,在对于电影的评论中我们很多是外行人看热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这本《电影冷知识》中,作者为我们讲诉了电影的早期由来和电影创作的一般流程,以及一些专业的电影知识。为什么称之为冷门呢?因为人们对于这一块关注的太少了。不过当你走进这些人们的知识时,你会发现一个别样的事件。有时候跟随大众的潮流,算是一种盲从。我们到头来比别人厉害的就是那些鲜少人知道的知识点。这些都是题外话了,言归正传回到这本书籍。 《电影冷知识》开篇为我们讲诉电影的制造,一部电影的制造它至少会经历五个时期,那就是研发期、前制期、拍摄期、后制期、发行期。我们总说不打无准备的战役,研发期和前制期是电影成型前的剧本以及工作人员的汇聚准备时期。做好了电影的准备工作,才能有目的无后顾之忧的拍摄电影。在这几个时期里,拍摄期的人力物力是耗费最大的。后制期也是相当重要的,它需要很多部门通力合作,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才可以胜任。后期制作能赋予整个故事灵魂。就像一些我们无法实地拍摄的片子,在棚内完成就需要后期加入特效。很多片子就毁在特效上面了,人们调侃特效只值五毛钱,不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就会让人跳戏,这部电影也就毁了一半,后期制作不能完美串联剧情,也会给这部电影大打折扣。发行期也算是宣传期了,一个好的宣传是会让这部电影锦上填花的,甚至会化腐朽为神奇的。现在很多电影华而不实,名不符实,但是因为其宣传到位,其电影的受众度比一些好电影票房要高出很多。谁然没有口碑,但也为他们挣得盆满钵满。电影的的每一个时期都非常重要,就像是时势造英雄,天时地利人和在电影产生也是缺一不可的。 在早期我们认为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其实不然。它是一个竞争的结果,只不过因为其影响最大,所以才让人们认为电影是他们发明的。这一段还引出了爱迪生对于电影的贡献。也打破了我对爱迪生固有的了解。在我心里他一直是一个发明家,他和无数的发明家没有什么不一样,整日里辛苦专研研究,最终发明了电灯泡。可能因为对于他的了解,仅仅来自于历史书籍上面的寥寥数语,而未曾真正走入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世界。看了《电影冷知识》才知道他不仅是发明家也还是一个商人。他有属于自己的公司,他有很多发明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他的很多发明不是一个人研究出来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合作,集思广益才能加快事物的进程。他打破了发明家独自研究的固有模式,而是引领了集合了团队发明创造,他一生中有两千多项发明创造,也得益于他的这一模式。 了解了电影的由来,又把目光移到剧本上来。剧本有不同的版本,使用主体也有所不一样。贩卖用剧本的主导者是编剧,拍摄用脚本的主导者是导演。现在有些剧本已经图样化了,因为很多时候仅凭文字无法精准传达意念 ,这就需要用到分镜脚本来传达,图像更能让人们有一种概念,而不是凭空想像,它可以落到实处。而不是每个人单凭想像这样的图画和自我的认识来理解。而且它能把一些安排做到非常清晰化。中国香港著名的导演徐克就以充满动态的分镜图被戏称为“本业是画漫画的”。 《电影冷知识》里面还有很多知识小点,例如OS 的真正含义?VO的含义?数字和胶卷各自的优胜劣势在什么地方。也带我们去到拍摄现场,去了解拍摄现场的一些小道具和拍摄手法和拍摄技巧,以及一些小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后期制作在剪辑一块随着技术发展的变迁。了解线性剪辑,胶片剪辑,线下剪辑,非线性剪辑等剪辑方式。作者很多次在过去和现在的电影比较上,都选择了尊重电影的选择,不评判一件事物的好坏只关乎使用者的喜好和受众者的需求。客观的把好与坏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去评断。本书让我在电影这一块受益匪浅。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七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仅仅只是喜欢看电影,而不是喜欢电影本身,对于电影了解的其实并不多。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五个过程:研发,前制,拍摄,后制以及发行,时间短则一年半载,长则数十年。在这个或长或短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导演、监制、制片人、演员之外,还会有数十上百人参与其中,而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

许立衡与张凯淯合著的《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一书,就是聚焦电影本身,讲述了一些我们普通大众平常很少关注,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的一些知识。许立衡先生,台艺大电影系毕业,现于英国Falmouth大学电视电影研究所就读中。写作故事、影片、论述、程式。Cyberpunk爱好者,主攻认同论述。参与过多次业界与学生的影片制作,对不同的制片文化也相当有兴趣。张凯淯先生,现职为电影工作者。二位作者,都是电影专业人员。他们认为:

那电影幕后究竟有哪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呢,不妨让我们跟着《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都知道,电影行业里面存在替身演员。他们主要是代替正式演员去做一些特殊的专业表演,比如乐器演奏、书画表演、跳舞、高难度的打斗动作、飞车追逐、高空跳跃等等。比如,柯受良,就是著名的特技飞车演员,曾在多部影片中作为替身,进行飞车特技表演。钱嘉乐,刚出道时,曾作为武打替身,在成龙、洪金宝的电影中表演。而2006年,邵小珊裸替事件,则让普通大众知道,原来还有一种替身演员叫裸替。

其实,替身演员的种类有许多种。香港电影人张志城先生认为:“替身演员,一般会分为动作演员替身,暴露镜头替身和负责替演员走位的替身。动作替身,身手一定要很好。如果是暴露镜头的替身,就需要身形合适那位演员。”而李仁港导演则认为替身很难分类,因为替身的定义就是代替演员,代替的情况是数不清的,“演员做不到的就要找替身,例如要拍写书法的镜头,演员不懂就要请替身;如果拍耍剑的镜头,就可能要用耍剑替身,替身的情况是很多的。”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一书中,也介绍了一些比较有趣的替身演员的知识。比如说,光替。这类替身演员,他们不会出现在正式的电影当中。因此,普通大众一般也就不会知晓他们的存在。这类替身演员,主要是代替正式演员站位、走位,以便让灯光师、音响师、摄影师等提前做好拍摄准备工作,节约时间。而且,美国好莱坞演员工会规定,光替的报酬一般要比上镜替身的高,如果后者没有裸露或特技演出的话。

另外比较有趣的是,上镜替身演员,如果仅仅只是代替正式演员表演,而不参与灯光师、音响师、摄影师等的准备调校工作,那么他们有时也会有光替,即存在替身的替身。

我们在看电影时,尤其是动作片和战争片,里面鲜血四溅。这里面的血,当然不可能是真血,但也不会就是自来水染成红色那么简单。电影制作团队中的美术组或特殊化妆组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来配制不同的假血。目前,好莱坞假血的标准配方是以玉米糖浆为假血的基底,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玉米淀粉与染剂。为了更逼真,还可以加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这个可以减少细菌滋生;还可以加入柯达抗水斑剂,这个可以破坏溶液表面的张力,让糖浆流动看起来更自然。

有人研究了许多好莱坞大片,发现它们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确实,自从1979年悉德·菲尔德写出了三幕剧教科书——《实用电影编剧技巧》以来,无论是编剧也好,还是剧本的读者也好,都深受其影响,以致于好莱坞电影现在能工业化生产,其也功不可没。

三幕剧指的是将一部电影分成三部分。第一幕为剧情设定铺陈,开头三十分钟完成主要角色的出场、世界观架构、整个故事的戏剧前提等,在这一部分结束时,会有一个引发故事发生的直接导火线发生。第二幕是故事的冲突与发展阶段,这也是全片时间最长的一部分,通常占全片长度的一半。第三幕是故事的高潮与解决部分,大概是二十到三十分钟。

有人认为这种剧本模式会影响编剧的创造性。但是《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却不这样认为,三幕剧只是一个架构,许多经典的影片也都符合这个架构。剧本是否有吸引力,有创造性,关键还是在于编剧讲故事的能力,能否在这个架构下讲出新意来。

电影发烧友不仅仅需要只了解这三方面的知识,而《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也不只讲了这三个方面,它从剧本、拍摄现场、后期制作、电影公司、影院等五个方面,讲述了普通人不常关注的电影冷知识。了解这些,作一个电影发烧友,指日可待!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八

《电影冷知识》,许立衡、张凯淯 著,台海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斩!

当朋友让我推荐几本电影知识相关书籍时,我通常会说《电影概论》或者《认识电影》这种厚度堪比砖头的书,然后往往迎来幽怨的目光:我只是想读些轻松的、有趣的读物,不是上电影课。说实话,我最开始就是从这些砖头读起的,起初也挺痛苦,要不是有种“酒桌上随口说出来当谈资、和小姑娘看电影时吹牛X”的动力驱动着我……不过,现在显然我有了一个更好的选择:试试这本《电影冷知识》,虽然不会让你全面深入地了解电影,但能让人知道某些和电影相关的历史、技巧与乐趣。

说起冷知识,我一般认为是那种让人读起来“哇塞,怎么是这样”但实际上无甚鸟用阅后即忘的东西。换而言之,碎片化的东西只能提供新奇感的冲击,但不能给予系统化的认知——如果想要系统地认识、研究电影,还是要转到《电影概论》的路子上。本书名为“冷知识”,实际上更贴近专栏随笔合集,无论是从文字风格上还是篇幅控制上,相较于《电影概论》这种较为正统的教科书风格(满目皆是知识点),多了几分口语化和平易近人。

如果要是单纯罗列知识点,和电影相关的冷知识写个万八千条都是小数。本书的框架明显是经过统合安排的,分为五章:纸上谈电影、直击拍摄现场、所谓的后期制作、电影公司生存秘辛、欢迎来到电影院。大体可以视为是这么一个线路:对电影的认识,电影拍摄,后期制作,发行与上映相关。

分布到具体的内容篇目上,就糅合了很多东西。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我们转变方向,开始去关注银幕背后发生的事”。具体说,在对电影的认识上,作者在讲述电影是怎么制造的,以及我们经常听说的剧本、编剧、分镜、胶卷与数字等名词;在拍摄上,主要介绍人们感兴趣的拍板、长镜头、推轨变焦、水平、光线、演员表演、配音等内容;在后期制作上,主要就是剪辑、调光、立体声、片尾字幕等;至于发行和上映,比如帧数、3D技术、大银幕、配乐、电影解说、爆米花、影院相关、节日电影等内容。

所以实不能指望它像《电影概论》那样,以“媒介特质:光、色彩、画面、声音”这样在每章纯粹地讲某个方面,也不会按照“生产机制:融资、制片、发行、放映”这样的顺序一板一眼地详述生产过程。它更多是围绕平常人所听说、所观察、所认为的一些电影名词、现象来揭秘解惑,让人觉得不枉读一遭。比如“常常被误用的编剧术语”“容易混淆的‘长镜头’”“假血的配方”“什么是‘立体声’”等文章,就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思路;行文中,再穿插一些小故事、历史掌故等,把知识点融合其中。

即便读过《电影概论》,我依然能从中学到不少新东西,比如“打倒板”“破水平”“光替”“接景”等知识;在《大家都爱用的电影色调》一节中,如果不是书中提醒,其实我是不记得上次看到像《黑客帝国》一样偏荧光绿,或者像《天使爱美丽》以黄色与绿色为主要色调的好莱坞片是什么时候了。最近大部分电影在色调上都相差无几,十部爆米花片当中可能有八部的主要色调都是蓝色与橘色,所谓“Teal and Orange(水鸭色与橘色)”。你要问为什么,简单说就是为了容易调色,达成色调统一……

PS.按照狄老板的观点,想了解电影,不一定非得从《认识电影》《电影概论》这种概论类书籍开始,也可以从导演的书开始,比如黑泽明《蛤蟆的油》,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英格玛·伯格曼《魔灯》等。其实我觉得,也可以从实操开始,比如拿起你的手机或DV,试试推轨变焦这种技巧,如果搞明白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了解了由希区柯克发扬光大的“眩晕镜头”。

电影冷知识: 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读后感篇九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许多人看电影,不是冲着心头好、高颜值的明星们去的,就是去追忆青春、感受情怀的。

他们鉴定一部好电影的标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这么几个:演员本身的气质比较贴合人物,演技过关,不会让人分分钟出戏;服化道靠谱,不会满屏充斥着塑料质感的布景,妆容符合人物形象、而不是清一色的整容脸、一字眉;特效做得比较逼真,不是五毛钱特效,随随便便弄个cg就敷衍了事;剧情没有逻辑硬伤,人物行为不无脑,而是有内在逻辑可循。

但在业内人看来,仅仅达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一部电影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往往只有两三个小时,可是在这部电影成片之前却要经历无比漫长的过程:从创意发想、剧本创作、募集资金、开机拍摄、配音录制、电影配乐、后期剪辑再到营销宣传,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且系统化的流程,每一个步骤都不可偏废。

作为看过无数大片的“资深”影迷,你对电影的制作工艺与流程了解吗?你知道为什么有些电影上映后会出现口碑好、票房低的现象吗?为什么会有暑期档、贺岁档的说法吗?为什么每部电影后面都会有一个长长的名单?为什么有些导演特别偏爱长镜头?

如果你一个也回答不出来,那么这本入门级别的电影科普书——《电影冷知识》正好适合你!

台艺大电影系毕业、现就读于英国Falmouth大学电视电影研究所的许立衡和电影工作者张凯淯(KC)都是宝岛台湾电影方面的资深从业人员,他们都曾参与过影片制作,对于电影的创作、论述、程式都有很深的体悟。

基于对电影的深入了解,他们在这本书中揭开了电影的神秘面纱,将它的前世今生一一进行解读,让爱看电影的你更懂得电影的门道。

电影制作是个大工程,从概念诞生到实际上映,短的要一年时间,长的要十年,甚至是数十年。

就拿陈可辛监制的《十月围城》这部电影来说吧。

电影灵感源自张彻导演1984年上映的作品《上海滩十三保》,陈可辛的父亲陈同民有所感触,构思创作出《十月围城》。上世纪90年代,导演陈德森就有意将《十月围城》拍摄出来,但是却因为资金筹集问题一再被迫延期,一直到2009年《十月围城》才正式上映,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十年的时间。虽然耗时很长,但是这部片子各方面都完成得非常不错,最终在金像奖上获得了19个奖项的提名,还拿下了8项大奖。

其实,资金只是电影制作的第一个难关,对电影人来说,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刨除资金筹集与宣传营销的步骤,影片本身的制作期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研发期、前制期、拍摄期、后制期、发行期。

研发期主要是导演和编剧商讨概念,敲定剧本。

紧接着进入前制期,制片团队需要完成实际拍摄前的所有准备,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包括摄影、收音、配乐、灯光、服化、道具、演员、剪辑以及特效等等。而导演则需要确定拍摄地点,并申请许可,完成分镜脚本、演员走位等创作方面的事情。

在完成所有准备事项后,就开机拍摄了。一般情况下,拍摄期往往是耗时最长、最多人员参与的时期,这一时期需要录制和拍摄演员们的表演,花费的成本非常高昂。

拍摄期结束后,就进入了电影上映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后制期。导演与特效、混音、调光、剪辑等部门合作,对拍摄的影片素材进行编辑处理。对需要大量特效制作的影片来说,这一过程常常是非常复杂繁琐的。

发行期就是直接将剪辑完成的影片处理成电影院里放映机能够播放的放映拷贝,并且将之发布到各大影院。当然,有部分电影会制作成电视播放版本、DVD版本或蓝光版本,以及现在非常流行的数字下载和串流版本。

在电影实际制作过程中,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程度的重叠,比如在后期剪辑时,还有可能改动剧本,到了发行期还去补拍片尾等等,这些都是相当常见的现象了。

在电影宣传发行的时候,经常会放出一些拍摄现场的花絮视频来吸引观众。在这些花絮视频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么一幕:有个人把拍板拿到镜头前,然后导演喊了一声“action”,摄影就正式开始了。

这一流程被称为打板,那么打板的意义何在?仅仅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要开始拍摄了吗?

其实并非如此,打板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音画同步。众所周知,拍摄现场噪音非常大,不单有周围的环境噪音,还有摄影机等机器设备运转时发出的声音。

一般专业的剧组都会分开录制声音与画面,收音师现场找最好的收音位置,将迷你麦藏在演员身上,而摄影师也能够找到最好的拍摄角度。等到拍摄完成后,再通过后期,将声音与画面合成起来。

打板就是为了让后期剪辑人员找到音画对应的点,使得影片上的画面和声音一致,不致于造成声音或画面的延迟。

细心的观众还会发现,打板的时候拍板上都会写上片名、场次和分镜号。其实,这些信息都是给后期剪辑人员看的,这样便于他们寻找素材、进行编辑,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在电影拍摄现场,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都非常明确,像场记负责打板;摄影师根据导演要求进行长镜头、远景镜头等等的拍摄;道具老师则要按照剧情需要准备各种道具,比如假血、刀剑、弓箭之类的物品;演员则要根据剧情进行表演发挥,展现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在导演的统筹安排下,大家各司其职,最终才能顺利完成电影的拍摄。

电影杀青后,影片就进入后期制作的阶段,而剪辑师们也粉墨登场了。

实际拍摄的素材一般都会存在白平衡失衡、重点对象颜色不连续等问题。

打个比方吧,我们有时候看电视剧会发现,在上一幕中人物穿着黄色衣服,到了下一幕就突然变成了橘色衣服。这主要是因为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实拍素材中的画面容易受到现场光影天气的影响,使得人物、衣服出现颜色的改变。

后期剪辑师们利用调光,就能轻松将这些差别给抹除掉。剪辑师的厉害之处还不限于此。

有些剧组喜欢夜戏日拍,因为夜晚的戏需要用更多的灯光和机器来辅助拍摄,难度大、噪音大、成本高。为此,剧组会将夜晚的戏放到白天拍摄,最后由剪辑师进行调光处理,使得影片看上去毫无违和感。

其实,电影就是一门汇集了声、光、色、影的艺术。正如作者所说,“电影本身就充满魔力,但我们认为,要把它组装起来、送到电影院,并把观众都拉来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魔法。”

总的来说,《电影冷知识》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电影幕后工作的书籍,作者也在其中分享了许多电影背后的故事,教观众们如何去分析、鉴别一部电影的优劣。

如果你也喜欢看电影,热爱电影艺术,渴望成为一个看得懂电影门道的影迷,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不小的惊喜。

至少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当我们谈电影时,我们在谈什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