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声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探讨声音的起源、传播和影响,让读者重新认识了声音的神奇之处。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声音在社会中的威望,揭示了声音对人际交流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影响。这篇文章让我对声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声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一)
有时候我发完语音都会先自己听一遍,如果觉得说得不好会马上撤回,然后再“声情并茂”的说一次!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总觉得自己录音的那个声音和自己心中自己的声音不相符,或者说相差甚远!
这是怎么回事呢?声音的秘密在哪里呢?这本书中作者探寻了声音的秘密与威望。我读完后觉得作者写得挺全面的,关于声音的所有的知识,几乎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作者在本书中不仅探讨了我们的声音特色以及声音与图像之间的“纠葛”,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声音游戏,揭秘声音。
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声音也是不同的,而且我们都知道不同性别,声音也不同。甚至于疾病可以改变我们声音,这其中的奥秘作者娓娓道来。
更重要的是作者附录部分,有发声练习,可以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地锻造自己的声音,更教会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话语。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二)
这本《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首先基于如下观点:就如同社会资本不只包括经济能力,声音行为也不是在自然而然中形成,它是带有社会烙印的习惯,但由于千万次的重复,已深深根植于人体之内。
尽管作者承认,通过声音去判断对象的素质或文化水平,很容易产生偏见,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准确。但在现实中,又无法避免闻声识人的情况,如在正式场合中,音调宏亮有力者容易给人留下自信且果断的印象,反之,慢声细语者又会给人持重与和顺的感觉。而且,围绕声音产生了一系列完全依赖于声带器官的职业,包括播音员、歌唱家、配音员,等等。当然,在我们的时代,很难完全通过单一方面的素质取得成功,声音的优美并不意味着言谈内容的得体,但声音从来没有丧失它的魅力与价值。
这本书便是深入剖析人类声音的著作。虽然大家都不否认声音的重要性,但始终存在着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声音。如果读者不信,可以做个小实验,随便录制段自己的讲话,然后再播放出来,实验者多半会惊奇地发现,这并不是那个平日里习以为常的自我声响。可有趣的是,周围人士听到的却正是这个录制的声音,也是通过它来认识实验者的。从这样一个切入点着手,作者详细解释了差异产生的原因。既然我们听到的自我声音与他人不同,那么改造它的方法很可能南辕北辙。所以,本书从自我声音开始,先是讲解发声器官,最终导向声音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过程,自理论走向实践。
书中的《声带器官》《发声器官》等章节是科普类的短文,作者细致地介绍了发声原理,带有一些专业性。与此同时,《叫喊、笑、叹息》与《沉默》等篇又是充满抒情的优美散文。在不同种类文章的交叉搭配下,全书没有变成枯燥的声学文献,完全可以当作半文学性的作品去读。抛开附录的4篇文章以及注释,正文有36节,虽然数量不少,但各个部分短小精悍,并不冗长,适合随翻随读。围绕声音的不同方面,每节都能够让读者至少了解一个有趣的声学现象。虽然文中不乏专业词汇,部分内容也具有一定深度,但翻译得生动流畅,阅读起来丝毫不感到晦涩难懂,是不可多得的译著。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三)
“你的声音很美。” 从小就有人这样夸我,唱歌好听,声音好听,天生一副好嗓子。 被这样夸了很多年,我也以为我的声音真的很美。 也不知道是不是发育走形了,在我们从短信到语音聊天开始,突然意识到:“咦?我的声音怎么这么奇怪?” 我用了“奇怪”一词,是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我的声音是那样的,而我听到自己的语音时,声音却是这样的。很多人也深有同感。 于是,我们都以为是手机的原因,将我们的声音改变了。 直到我读了这本书《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声音录下来和自己听到的确实不一样。 其原理就是,我们所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在身体内听见的。而录下来的声音是在体外,通过各种环境里的不同物体折射后的声音。 就像我们在空旷的草地上和在小而密闭的浴室里所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然而,有些人觉得自己录下来的声音不好听。还能改变吗? 在本书中,作者说,人的声音不可改变,但通过训练,可以改变人的发声、音色、节奏、音调和发音方法,从而使你的声音变得更好听。 我们可以看到,专业的新闻主播之所以声音好听,是因为训练过,而他们原本的声音并不是那样的。 而我们总是羡慕的歌唱家拥有一副好嗓子,其实就书中所说“女歌唱家的声音就像她所呼吸的空气一样,变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她们的声音已经与她们融为一体了。 本书作者柏莲·昂赫是一位法国前抒情歌手,同时也是一位声音教师。她用大量的案例结合专业的声音知识为我们阐述了有关声音的秘密,以及声音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 书中谈到关于声音来自于气息的主题时,作者提到自己的奶奶95岁了,患有帕金森综合征,虽然说话的时候,身体抖动得厉害,但她的思维特别清晰,咬字也是既有力又准确,这都源于奶奶年轻时因为爱唱歌而特意训练过声音。 当训练的声音成为了一种习惯后,它伴随我们的是一生,即便在年老时,我们的音色可能会因身体衰老而变得短而深沉。
除此以外,作者还附录了发声器官图解和发声练习,包含姿势练习、呼吸练习、发声练习的准确步骤。作为初学者,这是一本非常容易的入门书。 作为专业的声音老师,作者还针对学者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做了简单的答复,比如“如何更大声地说话?”“如何在嘈杂的环境里让别人看见自己说话?”“如何让声音充满自信?” 如果你也想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看看这本宝藏书。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四)
在学习古琴的时候,最神奇的莫过于两手配合弹出“泛音”。泛音也被称为“天音”,对应着天、地、人中的天。这是一种“浮云柳絮无根蒂”的空灵之音。
钵颂是一种可以疗愈身心的声音。在聆听的时候,可以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神识清明的状态。
声音里,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毕业于哲学系,同时也是一位抒情歌手的柏莲·昂赫,一度热衷于探索声音的奥秘,并将她的发现写在了《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这本书里。
她在书中对声音的不同维度进行了探索,涉及了乐器的声音、人的声音、气息与声音、职业与声音、声音与图像等与声音有关的一切现象。
我对其中的两个章节尤其感兴趣,这两章是“创造性振动”和“沉默”。
在“创造性振动”这章里,描述了声音的创造性。或许,声音是一种比光还要微妙的存在,毕竟,光不能穿透的地方,声音依旧可以传播和扩散。
阿根廷的艺术家托马斯·萨拉斯诺致力于声音的研究,他想让人们听到蜘蛛网振动的声音、太空中微粒震动的声音,并由此创作出了许多美妙的音乐。
在十八世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恩斯特·克拉德尼通过一些装置,实现了声音的“作画”过程。声音通过振动,在沙子上绘出了几何图形、驻波图案,和一些变化无穷的图画。在这些时刻,声音雕刻了物质的形状。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神话传说中,都显露出了一个迹象——声音创造了世界。
在“沉默”这个章节中,作者分享了“无声”的力量。在演讲中,沉默可以突出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的过渡。在音乐里,沉默构建了节奏。
沉默并不代表着静默,沉默的时候,可能内心正波涛汹涌,可能正在打着腹稿,也可能是特意营造出一种氛围。
在《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的结尾部分,还为我们列举了一些发声练习的方法,有些是适合中文发音的:
首先,构建垂直度。在站直的时候,要考虑到下半身,让身体站稳,上半身放松。在坐立的时候,要双肩放松、挺直腰背。平时要注意脊柱的拉伸和颈部的放松。
其次,要关注呼吸的状态。找到正确的呼吸动作和姿势,让身体主动呼吸,进行气息层面的锻炼。
第三,要进行声音的练习。可以在每次练习时,把声音录下来。
这本书适合每一个人阅读,毕竟,声音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五)
声音的独具使我们能迅速辨别人物场景和环境。听到亲密的声音,我们会产生安心,舒适的感觉。听到反感的声音,我们则会产生不适。听到不同的音乐也是如此。还有那些小癖好的声音,比如雨声等白噪音会让一些人睡得更香,汽车引擎的声音会让一些人更兴奋。
听到声音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时常发出声音,我们说话,唱歌,大声呼喊,哈哈大笑,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声音在别人听起来会是怎样的感受?
声控这个词想必都不陌生,就是通过声音这一特质吸引到更多的青睐。有的人发音更加好听,对自己发声结构控制的更好,让自己在说话,唱歌时表现的更加恰当。那么我们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声音,这本《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带你快速掌握其中奥妙。
本书三十余章节的介绍例举大量通俗易懂的实例,帮我们快速了解声音的秘密,附有发声练习和说话技巧,让我们随时都可以发出自己想象中的声音。
很多朋友在紧张的时候说话就变得奇怪,语音语调都不如平日自然,书中介绍到的说话技巧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气息的调整让我们能顺利说出自己平日的效果,不论什么样的场合,只要调整好气息,我们都可以轻松化解,避免尴尬的同时,还能在气场上稳中求胜。
还有的朋友说话和唱歌的声音听起来完全不同,是对于自己发声部位的掌控并不自如,说话是日常,唱歌趋于正式,也是生活中比较细微的观察。声音的变化很少有人关注到,人们都归结为情绪,环境等因素,实则在这些因素之外,我们自己对自己声音的把控也很重要。所谓声音不露怯,就是这个道理,说话的时候就紧张的磕磕巴巴,声音颤抖,从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声音是我们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拥有更稳定,更好听的声音理应是我们该去提升的地方,只是被忽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声音的辨识度是每个人印刻在脑海里的,而声音的秘密,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
有趣的科普就是在娱乐的模式中潜移默化的增长知识,这本《喊、说、唱》正是在各种小故事和趣味练习中教我们快速掌握如何发声,快来领取你的动听声音吧。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六)
夏日的清晨,太阳早已晒进卧室的窗,闹铃还没响。我知道这个时间肯定还不到6点。这时听见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楼下有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还有一只狗暴怒似的犬吠声。我能猜到那只小鸟应该是麻雀、清洁工使用的是那种很硬的枝条制作的大扫把、那阵阵狗叫声来自于一只体型庞大的德国牧羊犬或者金毛犬。
很奇妙吧?我们仅仅通过声音就可以判断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谁,也能从声音中听出情绪。有些人能从声音中读懂他人、有些人可以依靠声音赚钱、还有的人可以使用不同的乐器创作美妙的音乐……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声音的秘密,就随我一起来读一读《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以下简称《声音的秘密》)
《声音的秘密》的作者柏莲·昂赫毕业于哲学系,曾经是一名歌手,现在教授话语艺术和声音艺术。这本书是学术研究,比较适合从事演唱、主持、配音等需要用声音工作的人群。
一、声音与听觉
为什么我们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我们的声音不一样?你有过这种困惑吗?我们已经非常熟悉自己的声音了,可是当我们的声音从录音机里传出来时,还是感觉到很陌生。
平时我们发微信语音,自己去听自己的语音也会觉得很奇怪。
产生这种失望的原因非常简单,别人的声音从外面传到外面的鼓膜,而我们自己的声音则主要是从“里面”被听到。感觉和听觉混在一起。因此,我们不能在录音上辨认出自己的声音,因为录音只捕获外部振动所产生的声音。我们自己听自己的声音是从内部听到,所以两种声音的感觉会不一样。
二、声音可以变得更美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性别属性,小孩子独有的童声是大人们所喜欢的,他们的音质非常纯净,在变声期到来以前,男孩和女孩的声音并不是特别明显,年龄越小,这个差别越小。
而成年男女的声音就会有比较大的差别,当然,也有一些女性声音富有磁性,有一些男性的声音非常接近女声。
“我的声音不好听”、“我的口音很重”、“我一紧张就声音变得很小”……许多人在一些需要公开讲话的场合都会有这样的一些担忧。其实我们都可以通过训练,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好听一些。
我们的发声器官虽然是我们的声带,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气息、呼吸、嘴巴的开合大小等来实现声音的变化。当你的声音从胸腔发出来而不是嗓子直接发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加厚实、有磁性,这让我们的声音更有魅力。
书中有一些发声的练习方法,可以帮助初学者改善自己的发音,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学习。
这本《声音的秘密》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把声音与文化、科学相联系,带领读者去探索一个器官的奥秘。想让声音变得好听的读者,可以读一读。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七)
声音,人类独有的特质,却很少被人注意。于正常人而言,生来就能听到声音、发出声音,根据声音可以分辨出是哪一个人,这似乎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声音也有许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一件事,听自己的录音,总觉得那不是自己说的,还会觉得很难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一书中。本书由法国前抒情歌手及“声音教师”柏莲·昂赫所著,她在本书中带领我们探索声音的秘密,大量实例与阐释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阅读轻松有趣。
本书涉及的声音的秘密有很多,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有以下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恰巧也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
上面提到的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至少我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曾经录某平台的音频,录完之后总觉得很奇怪,这是我的声音吗?怎么那么难听?
之前我一直以为是声音以某种形式转换之后才发生了改变。直到读到《喊、说、唱》这本书,我才找到答案。
你有没有从声音想象过一个人的样子?我是有过,我总会将甜美的声音与美女画上等号,将低沉的声音与帅哥画上等号。这样的想象是对的吗?
读《喊、说、唱》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事实上,根据声音去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常有谬误,一般情况下自己幻想出来的与实际上情况完全不符。一个前同事,声音很甜,如果不认识她,总觉得她应该是瘦瘦高挑的女孩,但实际上,她挺胖,也不漂亮。
除了判断体型,还有人根据声音判断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的声音质量越低,教育程度、文化程度、可靠程度就越低,其实不然。书中这样写道:
从这里我们想一个问题,在现代网络时代,很多人从未见面只在网上交流,从文字聊天到语音聊天,大多时候是不能正常判断一个人怎样的,尤其是面对一些带着目的而来的骗子,他们的声音或许听起来很可靠,但是声音并不能判断一个人靠谱程度。所以,在面对这样陌生人时,要十分谨慎,从前我就因为与别人语言差点被骗。
以上提到的都是我们对声音的误解,但声音其实也有一定的辨识功能,比如它和职业的关系。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新闻记者、播音员、广告、政客,甚至是空姐的声音都不太一样。新闻记者的声音总是如出一辙,他们通过喘息、节奏和声调等试图传达事件的重要性和中立态度;政客的声音饱满、稳重,让人觉得可靠且可信,他们人为地将节奏调整得精确而缓慢,试图凸显其庄重和深刻;空姐的声音温柔、文明,她的声音会随动作发生变化,她的声音在音调变化的背后消失殆尽。
作者这样写道:“声音不再是朝向内心的窗口,而是面向社会角色开放,它体现着地位和表露着人物。它代替了白色工作服、西服、套裙、围裙或领带,声音通常真实的体现着说话人的身份。”
如果读到这里,你会发现,声音的确有很多秘密,其实有关声音的秘密不止于此,书中还有很多。比如,声音与图像的关系,声音里也有故事,内心的声音,想象的声音……这些内容都很有趣,如果你也感兴趣,那就快去读书吧!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读后感(八)
大学学的是音乐专业,对于声乐这门课程,我一直觉得是迷之教学。和钢琴这些可以经过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课程不同的是,声乐是运用自己的声音腔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发声腔道,有爹妈给的先天好嗓子,也有老天爷不赏饭吃的“莎士比亚”+“左轮”,唱得好和不好,有先天的元素也有后天的悟性。
爱唱歌的孩子
比如和我一起上声乐课的某同学,声乐老师就无比郁闷的调侃过她,不论是发声练习还是歌曲演唱她永远保持和我相差小三度的音程关系,老师尝试了无数的启发和示范教学方法,始终没有办法扭转,于是我们两个人的声乐课,就成了系里极其喜闻乐见的“合唱”。
作为一个科班出生的音乐老师,对于人体的发声腔道自然是熟悉的,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只要能够正常发声说话的人,其实就都可以开口唱歌,那些经常不好意思的说自己没有音乐天赋唱歌不在调上的人,其实先天发声条件是具备的,至于音准和节奏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达成的。
说来惭愧,对于自己的本专业,我已经很生疏了,很多年不用专业的唱腔唱歌,很多年忽视了唱歌的管道和腔体。
《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封面
看到《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的时候,我很惊喜,没想到市面上居然有这种书,一本前抒情歌手及“声音教师”写给普通大众的关于声音的书,书中不仅有专业的声音管道和腔体的介绍说明,还有我们如何将声音进行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说还是唱甚至喊的方法和技巧。
柏莲·昂赫 毕业于哲学系,对文学和哲学进行过深入研究,也曾从事抒情歌手演唱二十年,如今教授话语艺术和声音艺术。
目录
在《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这本书中,柏莲·昂赫用了数十个小的章节从我们的声音说起,我们每个人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声音,她带领我们探索声音的秘密,对声音进行了深入地描述,继而又做了颇具教学意义地介绍,我很喜欢书中提到的这两个点:
在书的一开始,柏莲·昂赫就举了例子:“一个人的声音不为其本人所熟知,在他人听起来却是其身份的象征。”
内页
还记得第一次声乐课上,老师让我把自己的歌声录下来以便回家可以反复聆听自己复习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发声技巧。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卡带机里传出来,我是吃惊的,我以为自己的歌声是优美又不失张力的,实际上在录音中传出来的歌声却是尖锐完全没有柔和的,难怪声乐老师要让我回家自己听找问题。再后来,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是上机录音,从耳机里自己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也是有着和意识中完全不同的感觉的。
大学时代,我喜欢听电台,主持人柔柔软软的声音,让人听到后就瞬间情绪安定下来,这样用声音营造的氛围,让人不能忘。
内页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在某个时刻突然听到从外界传来自己的声音,有些熟悉,有些陌生,让你满意又让你有些失望?
柏莲·昂赫说,我们首先要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论和你预期的有什么不同,听到才能逐渐调整。因为听见了你才可以逐渐将自己的声音塑造成你自己喜欢的模式。
用我声乐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唱歌是要将发声器官形成一个通畅的管道式的腔体的,肺和呼吸肌给予原动力支撑,喉和声带打开,鼻腔和喉产生共鸣,整个管道立体又通畅,像极了小号这样的乐器。
内页
柏莲·昂赫在书中说,我们的声音就是一种与其他乐器不完全相同的乐器。
听见自己的声音,了解自己的这个专属乐器,你也可以成为那个会唱歌的“夜莺”。
只要你能正常发声说话,你的发声器官就是具备了成为乐器的基础条件的,那么让别人听见我们的声音,你就需要做以下几个训练:
内页
让别人听见我们的声音,像动物叫喊一样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腔道,通过柏莲·昂赫在附录中详细列出的22个发声练习真的可以达到!
我喜欢这本《喊、说、唱:声音的秘密与威望》,它让我再次回忆起自己的专业,对于自己的声音塑造,对于自己专属的这个乐器我们可以像孩子们那样,用这个器官尽情玩耍,随性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