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蚁》经典读后感有感

《蚁》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2 01:15:19
《蚁》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12 01:15:19   小编:

《蚁》是一篇关于蚂蚁的科普文章。作者详细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社会结构和行为特点。通过对蚂蚁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生命力和智慧远超我们的想象。本文让我们对这些小小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蚁读后感第一篇

熟悉美国电影的读者,对查理·考夫曼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是鬼才编剧,可以说是编剧界的昆汀·塔伦蒂诺,代表作品如《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改编剧本》《人性》《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等;除了编剧,他还是身体力行的电影导演,执导了《纽约提喻法》《失常》等佳片。

而当查理·考夫曼将其出类拔萃的才华和天马行空的想法应用于文学领域,毫无疑问他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小说家。《蚁》是他的长篇小说集,上下两部九百来页,对于这位新晋作家来讲,可谓一出手就是王炸。

观看查理·考夫曼编剧和导演的电影,需要充分调动脑细胞,他的电影通常怪异,不落窠臼,不入流俗,展现了一股荒唐的正经;或者说荒诞,奇异诡谲,如梦如幻,透露着一股邪魅的气质。本来以为这部小说也是难啃的大部头,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读,一旦沉浸其中,反而会被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和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不过依然保留着其电影中的核心要素。

小说也与电影有关,主人公B是位影评人,他发现了一部定格电影,但不料遇到大火,电影只留下了一帧胶片。B也丢失了关于这部电影的记忆,于是他决心找回这部电影。这部小说“体积”巨大,除了故事本身,还对政治正确、性别议题、种族歧视、消费社会等进行了嘲讽与批判,蕴藏着深刻的表达和丰富的隐喻,每个指涉又有不同角度的解读,从而使小说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容量,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尽管说这部小说是“一部无法被拍出的电影、是无尽的灵感来源、是超级梦境制造机”,但我仍然希望能够被影视化,而导演自然不作第二人想,必须由查理·考夫曼自己来执导。

蚁读后感第二篇

坦白讲,这是我初读时没能读懂的一本书。直到我像老牛反刍一样再从头一点点找寻和拼凑,终于感觉自己厘清了这个故事匪夷所思的真相。

考夫曼写的故事很离谱,也很荒唐,离谱与荒唐叠加到一起,衍生出一种并不喧嚣的癫狂。我们都知道,炸裂式的癫狂多见,而安静的疯狂不多见,于是更让人脑洞大开和毛骨悚然。

纽约影评人B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个神秘的百岁老人,老人花了90年的时间拍了一部无人看过、时长达到三个月的定格电影。凭借对电影的一腔赤诚,B立志要将影片公之于众,给其永恒的艺术生命。

但是在运送胶片的路上,突遇大火,胶片烧毁到只剩一帧。更惨烈的是,B醒来后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一部分记忆,对于电影的记忆更是几近全无。

B燃起了斗志,自此踏上了寻回这部电影的旅程。

如果仅仅是这样,九百多页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呢?我想说的是,它好看就好看在,每一章都像一个跌入就再也不能苏醒的梦境。都在讲世事环环相扣,在这本小说中不是的。

每当你以为自己准备好迎接人生的任何挑战了,人生都会还你以万万想不到的意外。每一次命运转折、每一次自我拷问,看似是B在无尽又无助的时空中转圈,细细想来,那个人未必不是你我。

这个故事很长,九百余页,带着些飘忽和支离破碎,全部读完之后仿佛做了一场历时很久的清醒梦,梦里千山万水,一直在为现实世界不能言说的情绪完成配重。

于是那些不肯轻易示人的孤独、寂寥、沮丧、愤怒和压抑,好似忽然找到了出口。在这个长时间持续的梦境中,我们与故事的主人公B一起感受跌宕、波折,以及无数的希望与失望,最后还有涅槃和感动。

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前,何为后,何为逻辑,何为失序,在这个故事中都开始变得边界模糊不清。

“我是世上唯一一个知道该为这部电影哀悼的人,唯一一个知道我们失去了什么的人。”考夫曼的文字有将人拉进故事的魔力,如果世界上只有我知道我们失去了什么,我想我也会像B这样,虽千万人,吾往矣。

考夫曼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中,有黑色幽默,有悲凉孤独,却不至于绝望,甚至还会给读者留出轻松调侃的空间,一松一紧,亦正亦邪,读来无比过瘾。

蚁读后感第三篇

有些时候,天赋这个东西真的是比不了。有的人天赋异禀,出口成章;但是又的人穷其一生也是望尘莫及。所以说,天生的东西就是羡慕不来。

去年读了一本书,让我对这个作家印象深刻。查理·考夫曼,永远的恶作剧家、谎言家和梦想家,奥斯卡得主,鬼才编剧。读他的作品让我想到那个地 狱笑话大师冯内古特。他们俩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对文字的敏感程度都非常高,文字在他们手里出神入化,化成典故。

《蚁》影评人B无意间发现了一部由一位神秘的百岁老人历经90年时间创作的、无人看过的、长达三个月的定格电影。他看完之后大受震撼并决心将电影公诸于世,但是意外发生了,在运送胶片的途中,卡车着火了,等他醒来时,电影只残存一帧胶片,他也失去了关于电影的大部分记忆。他决心找回自己的记忆,找回这部电影,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看这个故事就像在看一部非常烧脑的电影一样,不是让你看不懂,是需要你时刻紧绷着,关 注着故事的脉络走向。“这就是人生,你只有一次可活。你做好了准备,但人生还是会让你猝不及防。”这句话完 美的结合作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在用极 致的文字传递给我们。 一直有不同的情绪在故事中穿插,从开始兴奋、高兴,到失落、孤独、愤怒,再到后来的感动,宛如重生一样的经历。

这是一本喜欢电影的人 的宝藏,100多部冷门电影、100多位电影人、50多部虚构影视作品,一次性安 利给你,跟着作者编剧的思路去看一场人生的电影吧。随书还附赠珍藏票根、人物关系图、电影索引单。 整套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质感,并带有一些文艺反而。函套用的是一种报纸的白底黑字的既视感设计风格,在上面揭开一块,写上作品的名字、作者和译者的名字。书分为上下两册,采用牛皮纸风格的设计。内外反差很大,但整体上又有一种艺术性上协调。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