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1000字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1 15:15:21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01 15:15:21   小编:

《岁月的针脚》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变迁。主人公在岁月的打磨下,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却始终坚强地面对生活。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引人深思。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一)

路上无意中看见,一只蜗牛把蚂蚁撞了,从蚂蚁身上碾压过去,可能是蚂蚁和蜗牛都足够柔软细腻,均毫发未损,蚂蚁还回头又用触角,碰碰蜗牛后,继续飞快的前行。

这说明两方足够柔软,即便相撞,也没有太大危险。

还好我路过看着地面,没有一脚踩过去,说明我走路没看美女。

还说明我好闲。

后来我把这个亲眼目睹的交通事故讲给三年级队友听,她的感觉像是跟老师说上学路上遇到恐龙迟到了一般。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二)

看过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无意中发现封《岁月的针脚》的封面很熟悉,于是花了点闲暇时间。 人到中年,重新学习英语的起源的“德语”;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柏林这座城市,细节中融入跟日本的对比,然后我又不断想起中国。 中国也很日本一样,追求物欲,追求更快的速度,全年无休的快递和配送,大概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掀起了一股断离舍的风气。 如柏林当地的生活,减少物欲,不花钱过好每一天,周末和下班后跟工作分离,更好的休息和拥抱自己,周日闭店更好的享受跟家人的生活,自己独处的时间,幸福的的生活很简单。但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在这个物欲横生的快节奏社会里,却变的很奢侈。 拉脱维亚的人生哲学 “时刻采取正当的行动。与邻人为善。为社会无私奉献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认真而快乐地工作。完成各自的使命。时刻向上、磨练自己。对家人、邻人、故乡、自然等衣食住的一切心怀感激。无论境遇如何,都要积极开朗。不吝啬、要大方。凡事将心比心。”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三)

在书店被名字吸引,偶遇的一本书。每一篇故事都很短短的,随时拿起就可以读,前前后后都是作者生活点滴的故事和感悟,前面看的忘记了也没关系。看第二章的时候,刚好和妈妈在吵架,看的我哭的不行,共鸣实在太强烈,作者的妈妈已经去世了,现在的我也不敢说,到时候会不会和作者有一样的遗憾。虽然到现在,我也是怨念占据上峰,但这样自己确实很痛苦,但我也没有找到与自己、与妈妈和解的方式。虽然依然没有答案,但看完后觉得,emmm 我不是一个人,甚至这种矛盾,就是生活很常态的一部分。

也很喜欢作者生活里做出的小尝试,学德语、养小狗、早晨起来的冥想碎碎念,真的很美好,生活还是很值得热爱的。比如清晨冥想这个环节,看完我就好想试一下,但由于赖床的想法过于顽固,第一天执行就宣告失败,可以说完全忘记 哈哈哈哈~ 明天再说叭,每天轻松、随意一点过~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四)

“我写故事会带着这种意识:故事也是自然的产物。我会想象栽种稻米。初夏插秧,让秧苗在夏天成长,然后秋天收获,冬天让农田休养,到了初夏再次插秧,如此反复。”

读小川糸的书总是能感受到无尽的温柔和雀跃的光芒,之前读《山茶文具店》时就觉得波波是个温柔的人,这回读散文才发现原来作者本人就如此,波波身上有很多小川糸的影子。

“人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着,而且由衷地为这种生活感到快乐。这就是我眼中的柏林。”这次切切实实地被种草了柏林这个城市,上次是镰仓。已列入人生必去地方清单,以后也要努力用自己的尺度去丈量幸福。

书里关于二战加害者的思考,我愿意用一切正面的词汇来形容,清醒理性,睿智明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正视历史,因为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所以无论怎么美化和遮盖都无法被磨灭。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五)

初识小川糸是山茶文具店,治愈清新的文笔。

这是一本散文书,小川糸讲述柏林生活日常,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尤其是对母亲。

看完这本书,我对柏林憧憬不已,一切事物都慢,也更自由,比之我们现今社会的快节奏,加班加点,我对那种似田园风格的生活真是向往。周日就像每年的过年,全部店休,每个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很享受和家人朋友自在的时光。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慢下来,也体验一下生活,城市里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每个人都在拼命,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能在城市里买房,精疲力尽,仿佛耽搁一天就落后了。抓紧时间,抓紧时间,每天无数次的告诉自己。大概很难找到那样舒缓的节奏了吧!

喜欢小川糸把一周每天都划分成一个有趣的日子,周一是蛋糕日,周二是温泉日,周三是瑜伽日,周四是按摩日,周五是吃鱼日。好好工作,好好休息,每天都有念想,都有憧憬,有滋有味。我想这可以借鉴到自己的安排中,让生活变得更有情调更有盼头。之后也可以尝试小片段的描述,不只是像以往写心情,更应该关注身边的一切,一草一木都可以是文字的主题。

感恩万物,感恩自己。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六)

当我受邀在《每日新闻》周日版上连载每周一次的散文时,老实说,我感到这个任务实在太重了。因为我向来认为散文应该由散文家来写,我的日常那么平淡,并没有值得书写的东西。

确实,在我所读过的散文随笔类书中,论有趣,它比不过村上春树和李娟的书,论有文采、文笔细腻,它比不上黎戈的书。可因为喜欢小川糸的小说,连带着也喜欢上她的日常随笔,哪怕有时候就是简单的碎碎念。

尽管时间和金钱限制了我探索世界的脚步,但幸好有这些可爱的书们,带我慢慢去了解这个世界。从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开始,我喜欢上了边看书边看世界地图。意大利、希腊、英国、西班牙、玻利维亚、德国、拉脱维亚……跟随着我喜欢的作家,找寻他们所在国家的位置,憧憬着会不会有一天,我也能踏上那片土地。

最近,我在慢慢集齐小川糸的书。很开心,又有了一位想要集齐所有作品的作家。

跟随着自己的内心,看自己喜欢的书,书带来的幸福,如此踏实~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七)

书籍记录了作者在日本和德国一年间往返的生活日常。 生活与工作 书中的柏林真的让人很向往,人们会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楚,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该生活的时候好好生活,两者绝不混淆。 例如:在星期天,店铺基本都会关门休息,人们会和家人或朋友静静地度过周日。有一家咖啡厅还特意这样做,"No WiFi on weekend",似乎是想要大家在周末不要总是对着手机,多出去走走。 柏林人都喜欢"不花钱得到幸福的生活方式。"他们会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放在家门口旁边,而周围走过的人觉得有需要就可以拿回去重复利用。 关于家人 尽管人们会说父母都是爱着孩子的,可却也有例外的时候。曾看到这样一句话: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回味童年。 而作者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回避自己与母亲的联系,直到母亲患了癌症,在最后的一段岁月里,她们也终于释怀了。作者在往事的回忆中看到母亲笨拙的爱,那一百多封的书信来往大概也曾经被她"故意"的回避了。 我们的生活便是由这些针织点滴组成,这温和的文字总能带给人一丝能量,"人生虽然不易,但船到桥头自然直,不会有问题的。"愿每个独一无二的人生里都能发现自己闪光的地方。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八)

“希望自己幸福,希望苦恼和难过都消失。希望愿望成真,希望悟得光明。

希望与我亲近的人幸福,希望与我亲近的人苦恼和难过都消失。希望与我亲近的人愿望成真,希望与我亲近的人悟得光明。

希望万物生灵幸福,希望万物生灵的苦恼和难过都消失。希望万物生灵愿望成真,希望万物生灵悟得光明。

希望我讨厌的人幸福,希望我讨厌的人苦恼和难过都消失。希望我讨厌的人愿望成真,希望我讨厌的人悟得光明。

希望讨厌我的人幸福,希望讨厌我的人苦恼和难过都消失。希望讨厌我的人愿望成真,希望讨厌我的人悟得光明。

最后,再次希望万物生灵幸福。”

“阿鲁老和尚说,佛教并非宗教,而是心灵的科学。或许可以说,那是帮助人们更舒适地生存下去的指南书。”

最近发现自己特别需要,佛教禅语。一个很少做出的决定,购入已阅读书籍的实体。

这本书每天翻几页心情会放松。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九)

大名鼎鼎的《山茶文具店》还没看,无意间打开了作者的这本书。

本书文笔比较细腻,全篇可概括为一个日本作家向我们展示了在她的视角下的德国普通生活。

作者会调节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乐趣。感觉在作者笔下学习德语好像也没那么难了,另外透过作者描述,感觉德国人崇尚朴实生活、喜欢重复利用不盲目消费的价值观很赞,还有柏林的城市设计(如片区中庭,保证安静作息)也让人向往。还有每年一个多月的假期,崇尚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开,保证每周完整的不受打扰的休息日,毫厘分明的严谨态度等等,勾勒除了一份让内向的人羡慕的德国生活画卷。

除描述德国生活的章节之外,作者和母亲的关系章节略显沉重,字里行间读出了些许遗憾和后来的自我和解。可能生活就是这样,人会在越美好的时刻越怀念曾经,会遗憾曾经的拧巴缺失。但是时光不能倒流,与自我和解是拥抱生活唯一的方法。

现在国内,在漫天的营销广告中,获取快乐好像必须通过买点什么才能实现,以至于社畜心里只剩赚钱这一个选项,早已经忘记了什么是生活。本书通过不同场景朴实确有感染力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低物欲也可以获取快乐的生活,或许读完本书,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思考究竟何为生活。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十)

异国他乡的体会……

有一种书你阅读的时候不需要背负什么前提,什么限制,也没有限定,不需要提前准备纸笔打算勾画人物关系图,也不需要聚精会神唯恐错过一点点线索让自己坠入云里雾里,有一种书,你泡一杯茶,窝在沙发里,可以一边想别的事情一边看,你不会很难理解,你不会掉队。

这本岁月的针脚,是作者在德国居住的时候的种种体会随笔,书中三分之二内容是对于德国城市见闻城市风貌的书写体会,虽然有些部分过分夸大,但是还是那句话,有的时候 ,跳出固有模式,去换一个角度思考观察也没有太大坏处。剩余的三分之一内容是作者对于自己与亲人的相处方式的思考,这倒是让自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年轻时候的坚定决绝在暮年时候也许会土崩瓦解,忽然想起身边一对十年强坚持丁克的朋友,当时双方父母各种威逼利诱甚至不惜断绝关系让其生孩子,奈何两人就是“视死如归”般坚持不要……可是去年再见两人,年届不惑的二人推着婴儿车在公园散步,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是父母的离世,是遭遇了生死时刻,是忽然觉得有信心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其实这个是个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

总的来说,作者的随笔内容比较散,相较于在德国居住的见闻和感受,自己对于作者思考自己人生态度随着岁月变迁的变化更有感触,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选择需要的不是别人的“你这样不对你要……”“你这是错误的,我是为你好……”“你会后悔的,你不要傻了……”无论是掏心掏肺还是单纯“营销”,我们其实希望别人说的只是单纯一句“只要你快乐就好,这最重要”,而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忽然要改变,我们自己会承受其中的代价,别人其实还是只说一句“你要你开心就好,这最重要”,个人评分7.9分,推荐指数四星。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十一)

今年读的第三本小川糸作品,暖心之作。散文随笔一直是我的生活调味剂。

书写故事就像一针一线的阵脚,40+的小川,讲了她喜欢的柏林日常、游历近郊及周边国家的见闻,以及向往的不被消费刺激的生活。也通过厚蛋烧、连衣裙、栗子饭,回忆了之前较少提到的母亲。是啊,孩子记住妈妈的味道,可以是食物,可以是一件仿佛存有母亲体香的衣物……

回忆常会若有似无,喜欢这种淡淡叙述的风格。虽然出书时作者还未生过孩子,但她对作品的一番话给我留下印象。

“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被改编为电影的作品就像孙儿一样了。若是被翻译成外语,就像请别人来抚养我的孩子。至于精心守护整个孕育过程的编辑,则像无比可靠的助产士。”(228页)

还有写后记时,文末写着:2018年秋,远眺唯美朝霞。这一句竟也让我一番遐想……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十二)

清明日的大雨刚过,晚六点的阳光在清亮的氛围中,稍带些暖意。 去图书馆还书,借的三本关于毕加索的书,超期了。没列新的借书单,是有个小心思:想去碰碰缘份,看下这次和哪本书有缘。 图书馆人不太多,还书的机子不用排队,即到即还。去第一借阅室,走到最里面的欧洲文学那列,一排排浏览过去,各国作家的书依次一排排走过,看看书颜抽出短阅,又放回去。在雪莱、济慈的诗歌前犹豫,还是放了回去。直到在日本文学那列,看到《岁月的针脚》这本,一篇篇短的小文,随身背包里,等时间缝隙看,再好不过了。这次和书的缘份,原来是它呀。 作者是小川糸,第一次看这作家的名和书,忍住想去查询他的生平的想法,是为了和自己玩一个游戏:先读完书,从文字中去猜猜是女作家还是男作家。从不了解作家的本身出手,不去在意作家已有的荣誉和光环,只去读看这些文字,看这些文字能够带来的或喜悦、或平静、或沉浸等,是朴素的对文字更重的尊敬吧! 作者居住柏林,在柏林和日本间往来。第一章写柏林和日本生活的不同点,各有优劣。德国人生活和工作的张驰有度,自由与义务维持着绝妙的平衡是亮点。书中每一篇的小文都很短,大都是一页两面纸的长度。 在自己的规矩里,作家写到在德国的咖啡馆,无线网络连不上,询问店员,店员指着黑板上写的:“No Wi-Fi on weekend!” 啊啊,人们已经开始有选择的使用Wi-Fi,有意识的开始不随时随地的贴在网上了。自己对手机的使用,是从过完新年开始调整的,折叠了大部分的群聊,以减少看消息的时间和干扰,晚上手机设置成静音,有了大块的时间静心做事,将纷扰尽量降至最低。刚开始,不看手机总觉得缺了点啥,会隔一个多小时点开看看,随着时间的拉长,现在已经做到了自心无扰了。那种自己能够随意掌控的感觉非常好,需要的时候去看看,而不是随时随地被各类消息完全扑缠,丢矢了那个自我的控。自己给自己定下些想要去做的规矩,是这篇短文给到的提示和升华。 每日午饭后出去走走,阳光热暖。绕小雁塔四周快走一圈,友谊路上旅游大巴已头尾相接着停满了一路,来自不同省份的大巴,吐出又装进一车车的人。小雁塔的北门,时刻在上演着集体的照,照相的人们比着不同的手势,在一声咔嚓中散开。若时间充裕,会在体育场的休闲椅上,背对着太阳,晒晒背,继续看书。作者与妈妈的原生关系是痛苦的。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办法和母亲保持很好的关系。在书中头一次毫无遮掩的写了母亲,是希望能像跟她一样苦于亲子关系的人传达一些事情:陷入痛苦的人,并非只有你一个。眼睛看着书页,思绪却飘向从前。自己也是在妈妈去世多年之后,才理解了妈妈。想起自己和妈妈相处的那些岁月,妈妈的易怒,唠叨以及因担心而生出的责备,那时候怎么就不理解呢?如果再重来一次,我一定要做一个懂得倾听的,顺从心意的好女儿。在午后的阳光里,看着书页里的文字,想想妈妈,把心里的遗憾和歉意拿出来晒晒。下一世,再做一次妈妈的女儿吧,即使做不到最好,那就把年轻时候不懂妈妈,做过的让妈妈伤心的事情,却仍旧理直气壮的气势收敛下。作者的妈妈每年都会栗子饭寄给她,她在自己尝试剥栗子,剥的手酸肩痛眼花,喊着以后再也不吃栗子饭时,才意识到母亲的心意,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也伴着这细节,流了泪,每一个妈妈对孩子都有深厚的粟子饭的心意啊! 岁月的针脚密密而织,从一篇篇小短文中细探针脚,朴素又寻常,深切又浓厚。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十三)

把尽量不勉强自己当成了人生信条。

《岁月的针脚》读后感(十四)

每次看书之前,我都喜欢把碍事的书封拆掉。小川系老师在《每日新闻》开的散文专栏,集结成册,起了一个温柔的名字《岁月的针脚》。正如她说,书写故事就像一针一线的缝纫。

很久没有看散文集。每篇都短,翻个页便结束。书写一些轻轻柔柔的日子,大抵是小川老师在柏林定居的感受、对日本一些传统旧物诸如文化锅、盐烧三文鱼等的怀恋。还有几个章节,讲与多年不曾来往的父母亲临终前的照顾与告别,与新晋家人狗狗百合根之间的故事,深情且动人。

散文不是那种能一直不停连续看下去的书。散文是那种你看完一篇,就抬起头来,思考和感悟,平复完短短章节中带来的情感,才能再低头进入下一篇的文学类型。

写得好的散文更是如此。

分享书里几个让我抬头许久,没有再次低头的故事。一个是讲柏林。德国人在我心里的印象,一直是黑白灰一样的有条不紊、一板一眼。但小川老师分享的德国,让我们看到寡淡下的有趣和新鲜。比如所有人都遵守周六外出、周日和家人聚首的生活规则,所以周日完全找不到开门的商店。还有在柏林你如果有想扔掉但还没坏的东西,完全可以放到家门口,有人路过觉得合适就可以带回家。大家家里多多少少有着各种捡回来改装的创意家居,都有着独特的家。德国人也非常自豪,觉得自己产生的垃圾是众多国家里最少的。和到处都在刺激消费的日本相比,这样物欲清淡的日子,反而充实、轻松,甚至总有余裕抬头感受四季的变化、岁月的温柔。这也是我最近很深的感受,从焦虑的工作中出来,发现周围那么多焦虑的信息,突然发现春日到了,能好好感受它的时间却那么短。古人觉得,自然才是最高级的美,而我们现在活得离高级越来越远啊。

另一个是讲父母。小川老师说,她写母亲的那段时间,恰是她写不出来东西的时候,便不得不把这段回忆拿出来。尽管没有说她和母亲反目成仇的导火线,却有很多关于使用暴力的童年记忆做底色。很奇怪曾经那么不可原谅的人,在重病来临时,你是恨不起来的。会念起零零星星的她的好。她说母亲有一条绿色的连衣裙,以往在重要的场合便会穿上。为病重母亲收拾衣物时,问她这条裙子还要不要。母亲说,要是还能穿它出去就好了。但是女儿还是揉作一团,说那就是不要了吧,我扔了。而后,收到母亲病故的消息,她最先想到的就是那条连衣裙。 通过一篇一篇的小物件看到已经不来往二十年的母亲和自己仍有些微甜蜜的儿时。小川老师说,虽然痛苦写完反而释怀了。

人到中年,许多想法轻下来,也软下来了。 心里的激烈能放下,面对生活的絮叨、清淡、甚至磨难也能变得更加柔软。

怎么柔软下来的,是像这样的散文一样,一点一点地对周围的事、对过去的张开和感受,在经历过生活的暴击以后,迎接岁月温柔的抚摸。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