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远走高飞》的读后感大全

《远走高飞》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4 17:15:38
《远走高飞》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14 17:15:38   小编:

《远走高飞》是一部描写青年人追求梦想的小说,主人公刘旭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小说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年轻人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以及他们追求成功的决心和勇气。通过阅读这部小说,让人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和梦想的重要性。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写出了当代年轻人在生活和理想中的决择,作者描写了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做出的选择,当主人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他要根据自己的现状去选择,是要生活还是活着,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对于作者描述的主人公的困惑和无奈,作为一个学生的我,或许还不能体会,或许还不太懂……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二)

《远走高飞》这本小说的整体架构没有问题,悬念设置的比较吸引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比较深刻,景色的刻画能够配合人物情绪的变化,整体来说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人物关系的塑造,性格塑造都非常的成功,人物的语言行为和性格都刻画的非常到位。我平常小说类的书籍看得比较少,但是这本书看了值得推荐给所有的豆瓣伙伴们,本书还是非常值得品鉴的。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三)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要想远走高飞,需要付出数倍于具有社会背景的人。这一点,从主人公郑旻身上就充分体现出来。 书中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气息:梅雨、西湖、龙井茶园、苏堤雪景、绍兴、西溪湿地……。把读者带进美丽的江南。 杭州虽美,堪称天堂,不是那个外来人随随便便就能成为新杭州人。 郑州不美,虽称霾城,不是那个外来人随随便便就能成为新郑州人。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四)

期待已久的新作 ,再次得见柳老师的文笔,真的是给日渐寒冷的冬日挂上一轮暖阳。

和柳老师算是旧识,很羡慕甚至嫉妒柳老师能一直从学生时代坚持写作,甚至出了书,甚至又出了一本书。转换思路后,便更多的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了柳老师的身上。

说到新书,因为熟识的关系,还拿到了签名本,真是赚到。本想好好评论一下,没想到一口气读完新作,发现竟然无法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来评论这部作品,只能卖个关子说,看就是了。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五)

和作者是熟识,平时也经常有文学创作上的交流,读完《远走高飞》,来这里谈下自己对于这部小说的真实感受,在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一种良性互动和真正的阅读完成。

个人觉得,这本小说已写得很成功了,作者把自己想表达的对生活意义的追问已经表达得很有深度了。其中,对人物微妙心理变化的把握有不同凡响之处,语言也很自然很干净。

关于书的内容,之前一位评论者说得很好:“在《远走高飞》里面,我看到了繁华的都市,没落的村庄,拼搏想要改变的年轻人,最后左右结果的,无关才华、情感、努力,只在一个钱字,我想这就是当下,就像如来佛的掌心,谁也别想远走高飞。”这也是我看完整本小说所获得的最直观的感受。

但我觉得这部小说总体上有点四平八稳,情节不够吸引人。色彩和气氛还可以再凝重一点,毕竟书中探讨的问题比较严肃。语言还显得有点直白(语言上不如《良辰美景》)。形式上最好有点创新(这点也不如《良辰美景》)。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六)

文学就是人学,写作就是要去表现人;但俗话说“人心隔肚皮”,人又是最不容易看清楚和说清楚的。即使是最好的名著,也没有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一个人那么复杂,所以文学上对“人”的表现,只能是一种努力。

文学作品实质上是把人当成一个“装置”,然后去研究这个“装置”。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专有“装置”。你昨天是什么样?你明天可能是什么样?这里面有一些偶然性,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必然性,是由你这个“装置”的设定所带来的。柳岱林很清楚地在考虑这个“装置”,考虑自己,同时也在考虑别人。就像《远走高飞》中写到,里面的男女主角都怀着一种向往,要到一个不太容易受到世俗牵绊的地方。这两个人身上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但同时又为现实所不容,于是矛盾就出来了。

生活也正是这样,不断在各种矛盾的碰撞中行进。在你的身体内部,其实也有这样一种“装置”,导引你走向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但有时候我们也应该知道,命运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往一个方向走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在关于“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中进行判断、抉择”的问题,柳岱林在这部小说中写得很细,尤其是对我们当下的青年一代特别有启发,这也是《远走高飞》的核心价值所在。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七)

我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文学到底是什么?

在远古时期,在一个荒漠之上,一群人围坐在篝火旁吃东西,四周都是野兽的叫声;这时候,突然有个人跳出来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就在这个人讲故事、大家也在聚精会神地听的时候——文学诞生了。

当然,文学的意义或许不止于此,但是这个意义一直在影响人的心灵。我的职业是电影编剧,我评价一个作品好不好,首先看里面有没有一个人物是复杂的。我记得自己很喜欢的一个日本演员,在回忆他母亲的时候说,“我总感觉母亲像一条河流,长年累月地在我的背后流淌。”在母亲睡着的时候,他还会用手指去探她的鼻息,这是咱们东方人才有的动作,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因为这个人物的举动里隐藏的动机和情感,足够复杂。我读《远走高飞》,带给我的也是同样的感受。里面的男主角郑旻,先是在女主角林可妍身上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温存,后来又发生了转变,居然发现这个女人开始回避他,以至于让他一直都陷入一种纠结和思考,最后才发现这个女人是在利用他。有一句话说得好,“内在的压力是欲望不灭,外在的压力是资源短缺。”我看《远走高飞》的时候,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同时也会拿它跟我之前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剧本做对比。对比过后,我觉得这本书还是非常棒的。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八)

《远走高飞》一书塑造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并通过巧妙的叙述方式将这些不同的形象巧妙的紧密连接起来。 徐泽洋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中规中矩的结婚生子,日子很普通但也幸福。 而郑旻则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不甘于在小县城里结婚生子,过着平凡的生活,竟是不顾妻子父母,来城市圆作家梦,更是大胆的对已婚但一直倾慕的林可妍表露爱意,渴望与她远走高飞。 陈默则恰好在这两人之间,他会梦到自己腾空而飞,会在正需要钱时买不必需的自行车,他想过更轰烈的人生,感到自己是被现实的压力束缚了,想挣脱一切远走高飞。但他更有一份隐忍,在最后见证了郑旻与林可妍夫妇的悲剧,看到了好友徐泽洋安稳的生活后,他选择和周语菲安稳的结婚,做上她家人安排的工作,再也不做腾飞的梦了。 书名为远走高飞,可是每个人都囿于各种现实的桎梏,没有人能真正冲破这一切。郑旻在老家时感觉太多的束缚,所以他远走高飞来到城市,但几年过去了却依然没有成功。他幻想着和林可妍远走高飞,去一个小岛生活,可这不但没有实现,林可妍还因此而死。 林可妍嫁给了有钱的老公 却感觉生活缺乏激情,她同样渴望远走高飞,结果却是在家庭争斗中与丈夫双双毙命。 陈默总感觉身体里有股力量,在读者看来他也有颗想要挣破束缚的心,可他存在局限,却不忠于真实的自我。隐忍最后杀死了他的内心的活力。 书中塑造了诸多矛盾,人与人之间矛盾 ,自己本身也矛盾。远走高飞就是想打破金钱,世俗 矛盾对自己的压力,活出理想主义。可没有什么可以立足于现实并打破现实的。有的人激进,最后疯了。有的人隐忍,久之磨去了心中的激情。或许不管是追求理想的郑旻,还是安于平凡的徐泽洋,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而那些有真正想做的事,却没有勇气去做的半吊子们,例如陈默,会夹在中间无所适从。 远走高飞,自己解围。忠于自己内心的火焰,不要让他熄灭。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九)

在墨白文学交流一群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赵渝老师推荐柳岱林的小说《远走高飞》。看了作者介绍,80后,河南许昌人,想着是老乡又是同龄人,就支持一下,买了一本认真拜读。

很幸运我住的地方离柳老师家不远,柳老师亲自送书,还在扉页上签了名。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由作者本人签名送书的待遇,感觉很新鲜感。见过作者本人后看作品和没见过作者看书感觉还是有些不同。

回家后,利用3天工作间隙和家庭生活中难得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读完了整本小说。能这么快读完也让我挺意外。小说的出场人物屈指可数,情节也不繁琐复杂,但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对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内心描写。可以看出,写这本书柳老师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是对小说构思的考虑,对故事情节发展的安排,还有对书中人物内心的推敲,对人物命运的设计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思索。

虽然说作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可是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我没有一个特别欣赏的。可能是受影响,我喜欢有正能量的作品,喜欢善良勇敢的人设。目前这个社会很浮躁,信息量太大,不停冲刷着我的三观。我觉得能静下心来思考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喜欢思考,喜欢看作者描写人物内心的变化和感受。每个人经历不同,即使看到同样的东西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

我喜欢出乎意料的结局。故事的发展确实出乎我的意料。虽然说有因有果,性格决定命运,可是人物的命运发展还是让我颇多感触。有时候我常会想,如果我是小说中的人物,我会怎么处理发生的事情。我相信如果我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有不同的结局。

很感谢柳老师能让我看到这部给我不一样感觉的作品。我喜欢柳老师的写作风格,期待您更多优秀的作品!

美芽

2018年11月30日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十)

前段时间读了青年作家柳岱林的新作《远走高飞》,读过后就急迫想写点感想,无奈最近事情有点多,拖了大概两周,今天终于完成;希望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能够交流一下心得;想读此书的朋友,可以联系作者购买。

觉得这本书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比如:小说开头,两个小伙伴结伴买二手自行车的情节,想必很多朋友在刚毕业时都经历过;这样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还有,弥漫于整个书中的,年轻人,对于选择什么样生活的纠结。

初读这本书,觉得书中的两个主人公,陈默与郑旻,都有些走极端。陈默,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越来越“沉默”,最终“再也没做过那个飞起来的梦”。郑旻,似乎总想“证明”些什么,不想让自己的路符合传统价值观,然而,他自己要走的路有些曲折不说,还可能会给其他人带来危害。所以说,两个主人公,似乎都有些极端。有相同感受的,好像还不止我一个人,发布会现场提问的观众当中,就有两位持类似观点。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极端的人。是怎样造成的呢?留守的童年、灌输式的教育、地区城乡的巨大差距、平等机会的匮乏,形成了极端的思路,也造成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割裂感。 但是文学、故事就是这样经常用想象、虚构的极端例子,令人反观生活,所谓“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

小说值得一读,但是有的部分稍显枯燥,比如前半部分对话太多,如果增加一些场景、心理描写或许会更好。还有,如果结构能改一下,从凶杀、跳水自杀写起,估计会更吸引人。 另外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毛姆的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与这本小说中的郑旻有些类似,都想远走高飞。《月亮与六便士》中,写作者与主人公距离好像比较远,作者在远远地描述;《远走高飞》中,作者好像离主人公更近。两本书中,从世俗观点看,主人公都在慢慢走上一条不归路,但是毛姆的书,虽然是平淡、远远的书写,但是觉得好像离主人公更近,哪怕他一步步的走向消亡,都好像在亲眼目睹一个人,被一刀一刀凌迟处死一样。这样写,绝不是拿大师的例子,来苛责年轻的作者,而是想做一些写作手法上的探讨。

当时作者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就用了一个月,写出这部小说。写作的过程,也是作者宣泄心情、探索生活的过程。小说写成后,作者做出了决定,离开杭州,回到郑州,并逐渐买房、稳定下来。 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惑了,有时候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出来,多是日记、随笔,以抒发情绪,或者反思自己;确实有效果,但是容易流于抒情,缺乏具体的形象、情节,让人易于想象,甚至觉得是可以触碰的。柳岱林用小说的方式,尝试解答自己的困惑,很值得学习尝试。

只是我好奇的一点:作者用一个月时间渐渐写成这部小说;也在这个时间段内做出了决定。写作的过程和最终的决定,如何相互影响,很值得玩味。从这部小说的结局和作者在实际生活中的选择来看,两者是符合的。也就是说,作者现实生活中的选择,与自己安排的,小说中人物的选择、命运,基本是一致的:觉察到“追求自己理想”的诡异之处,回到常规生活。有没有一种可能,两者是相反的?或者,通过写作这种自我省思对话的方式,来做决定,是否有些单一?

作者是河南襄城人,所以他感受到的困境,来自河南农村的小伙伴,大概都有所体会。另外一位来自襄城的作家,绿妖的作品,也很值得一读,代表作有《少女哪吒》等。

一个大学室友也是襄城的。通过他,我喜欢上了好吃的襄县焖面,我们也一起结伴买过二手自行车……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十一)

元旦前后,本想着把《远走高飞》看完,但身染感冒,又复发一次,做事兴味索然,所以,迟迟没有把书看完。

好久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本实体书了。现在看着旁边的这本,封面翘起,好像要展翅,似乎正合着书的题目——《远走高飞》。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上面四个字,最早出现在书中,是在第 114 页。当看到那段最后句号前的四字,不禁一笑,折上一个页角。当然,这个四字语(不知道是不是成语)也并不罕见,至少对于我来说,好像是有些要出离世界,做一个侠客,或者什么隐逸者的感觉。

然而,说实话,更吸引我的是扉页上的米尔顿(迷弟效应):

他们手挽手漫步向前,

穿过伊甸园踏上他们孤独的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脑中也时不时出现那个神话,亚当与夏娃的出走。一个故事,经过人们反复的述说,意义就很可能变得丰富,复杂,而故事中的人与物,就被赋予了别样的意涵。那苹果呢?

舟山的那个岛,是回归的伊甸园,还是毅然出走后的自创的天堂。而走出伊甸园的两个人,要如何去回忆那只苹果?是酸的,还是甘美?

吃下苹果的人改变了,他们成了鄙薄的,庸俗的人,从神话中的美好走向了人间。而人间的人们却厌恶自己的鄙薄与庸俗,希望在平凡中看到非凡,从日常中看出非常。日日劳作,熙熙攘攘,不知为何?一如书中的人儿,郑旻为一笑而痴颠,陈默想要真正的自己,林可妍依旧放不下初恋,同时,他们也 “生活” 着,为着责任,爱欲,钱与庸常。

苹果吃下了,在肚子会化作各种蛋白质等;而人如果看到希望,超凡与自由,会怎样?执念,从来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说清好坏的东西。然而,思想是个坏东西,它会生长,扎根,人让他出生,也被他拥有。于是,他被他的所有者呵护,打击,有时,他征服了他的主人。我们看到,在柳的时空中,郑旻为自己编织了一套又一套的理论,为他的行为证明。然而,到了书末,我们好像也没有看到证明了什么,陈默也没有被说明。随着陈默追寻着这个 “情圣”,一段段往事被发现,这个人真是疯狂。

出走,可是书中的成功者,好像只有一个郑旻,然而其失落的,确实太多。如果世间每个人都会自己设想一个伊甸园,那一定是千差万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乃至是不堪忍受的?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于是,缺憾会常见,伤害成为必须。改变他人,谈何容易?林可妍的转变,背后居然是为了另外一个男人。

远走高飞,舟山的那个岛,是真实存在的么,抑或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郑旻,走出了故乡,家庭与农村身份,离开了他的前妻,他一直在出走,一直在飞,飞到了县城,飞到了杭州,终点似乎是舟山。可是,现实的力场还是太大,义无反顾也不能回避。他的书出了,名字正是《远走高飞》,他成了名(顺便提一下,最后的反转,颇为惊叹)。恍惚中,他的目标有些似乎已然达成,可是,那是不是真正的伊甸!

远走高飞,是否非得一片净土,如丽江,西藏?还是仅仅内心的一片田园足矣?书里的人好像也没有想到后者,这是一个关于俗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当代人的故事,也许这个故事还将继续,似乎真有着所谓的 ”原罪“。人啊,走出伊甸园的人,当你走出,神话消失了,纯粹消失了,美好不会消失,但丑恶一定如影随形。

认识柳兄半年久矣,确切的是晤面。在认识他之前,我难以想象,在郑州这样一个城市里,除了经七路等几个地方,真有一些民间的作家,他们真正的热爱文学,关心自己的文字与内心。交往日长,更觉他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对文字更是颇为认真。

《良辰美景》还没有看到,写这些实际上也有些唐突。为何?自己的阅历使然——看的小说很少,自己更非权威,唯买下书一本,以示支持;写下斯文,聊助兴。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十二)

多愁善感也是一种病,只是无药可医。心里要贮藏多少悲悯与善意,才能洞悉别人的不易与委屈。成年人的世界,早已没有哭哭啼啼的儿女情状,每个人都渴望着远走高飞,只是诸如责任、爱情、事业等因素把我们牢牢锁在一个圈子里,进不来也出不去。

在这个城市里,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可是很少有人能攒下钱享受生活。当我们为了追寻心中所爱而一次次被误伤时,那轻而易举的羞辱与忽视,也在别人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变得熟视无睹。

与《良辰美景》相比,《远走高飞》在语言上有所突破,尤其在对话方面更加简洁。这一变化,一方面似乎是来自作者内心的成熟;另一方面,可能是作者希望与读者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正如封面上的那句自言自语:如何面对心中的桎梏?我们可以自己解围,摆脱束缚,远走高飞。

有理由相信,在长期与现实互搏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演绎着痛苦,当这本书完成的时候,这份痛苦也就被赶走了。作者不是要描写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是要描写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而是要通过命运的不确定来体现一个人最真实的存在。

我已收不住

放纵千里的长线

那憧憬的心

把一切拉回到最初

亲人的模样

已不在梦里

是谁送来桂花的清香

融进了

数不清的泪痕

在推杯换盏的对峙里

沉进恋人的心窝

我喜欢你,与你无关。我们的生活与其说根植于经历,倒不如说是根植于时间。起初,我并不明白那几段关于“喜欢”的对话有何深意,当我逐渐明了后来的故事,才开始知道那是在碰壁之后,由无可奈何的不安而引发的呼喊。那呼喊被认为充满了焦虑,因而也就添了几分惆怅,到了霓虹灯下,这惆怅又变得有些苍白。这种呼喊我也有过,直到现在,我还不能肯定那是不是一种倒退。

“在跟异性打交道方面,陈默有着非常痛苦的经验。因为不管原因何在,他混得并不比其他男人好。因此他追求的绝大多数女人都轻视他,种种轻视使他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当情感由困惑慢慢萎缩,自由就变得不可名状,除去因迫切依赖而产生的恐惧,随之而来的还有伤感。很多时候,漫不经心就像一根刺,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

每个人精神上都有几根感情支柱,无论对父母的,还是对恋人的,抑或是对理想的,哪一根断了,都要心痛的。生命里充满着变迁,最稳妥的一种是脚踏实地,可是没有了惊惧不安的东西,我们又会觉得索然无味。

陌林

2019.01.13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十三)

我的写作之路始于二零零六年。现在,转眼到了二零一八年。这十几年间,在付出不间断的劳动之后,我陆续写就了五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

二零一一年初,我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良辰美景》。但由于多种原因,这部作品让我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体验到的失望之情要远远大于成功的欣喜。所以,在这部《远走高飞》将要出版之际,我想在序言里说明一下自己对它的看法,以消除读者可能产生的误解。

《远走高飞》写于二零一三年。时年我二十七岁,在杭州工作和居住。写这个小说的过程中,正值酷夏。我独自身处不到二十平方的出租屋内,在电脑前常常枯坐一整个白天。夜幕降临之后,燥热稍稍散去,我会离开屋子,到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西溪湿地跑跑步、出出汗,回来再冲个澡,感觉可以洗去一天的疲累与孤独。

这部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我认为,它不应被简单归为某种类型的小说,之前的《良辰美景》同样也是如此。我在最开始写作时,就完全没有要去创作一部某种类型小说如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或是现实主义小说的打算。《远走高飞》,以及我的其他所有作品,皆出于我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心灵状态的本真反映。我不为彰显文采写作,不为供读者消遣写作,甚至不为记录时代而写作。即便这部小说里确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烙印,然而我的看法是,在每一个时代,人们也都是那样恋爱、那样贪婪、那样争执、那样嫉妒、那样探索真理、那样耽于情欲,人们也过着那样复杂的精神生活,等等。我在作品中所竭力表现的,就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普遍和共通的东西。

五年前的某个下午,我敲完了《远走高飞》的最后一个字。如今,我重读并修改它的时候,曾经在杭州的生活记忆也随之纷纷而出。我回忆起当年,完成这部书稿时的那个夏夜。彼时,我照例去西溪湿地跑步。站在那昏黄的路灯下面,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恍恍惚惚中,我感到自己还没完全从那编造的故事中摆脱出来。

我仍在想着书中的主人公——郑旻。这个身上存在着多种矛盾的男人的激情,被现实的残酷和荒诞彻底击碎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令自己无处遁形。郑旻全身心地追求理想中的、幻影般的爱情,但女主角林可妍却不由自主地一步步堕入自我毁灭的深渊。于是,他的追求反而嘲讽般地把自己推向了生命中意想不到的另一边。然后,我在那个有点抽离的夜晚得出了一个结论:不会有太多的人希望在蓝色的天空下不断地延展梦想,包括爱情在内,无奈的具有理想性质的向往与改变他人的试图总会变得苍白和荒谬。

在这之后,我陷入了长时间的自我怀疑之中。与此同时,我也开始质疑写作的真正意义。我甚至感到,写作竟是一种极其可笑的举动。我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写作在我的生活中并没起到过多少实际作用,相反,却给我带来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与痛苦。那时候我觉得,也许在这一切都完成之后,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我所经历的生活,我所在的世界,都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丝毫的改变。

但这可笑的举动我还是一直在做着。那么,为什么我坚持做下去了?大概是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我越来越体会到生命中所经过的那些真实给予自己的感情。我逐渐意识到,文学作品的这些素材,便是我以往的生活、感悟和想象力;它们在不经意间被我积存起来,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了一个最合适和最永恒的归宿。

更进一步来说,如果不去写作,很多隐秘的心绪和矛盾将成为各人永恒的秘密。只有借助写作,作为作者的自己才能走出自我,才能让别人了解到自己身处在这个世界中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作品的生命却远为恒久,更重要的是,它给在黑暗中摸索的后来人带来启迪、希望,而当作品走进人们心中,并引领他们中的一些人走上探索自身秘密的道路,这便是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是为后记。

柳岱林

2018年8月17日

《远走高飞》读后感(篇十四)

说实在的,我很喜欢读书,却很少写读后感。一方面因为自己还年轻,没有太多诸如大悲大喜的人生阅历,有些感悟写出来未免过于肤浅,除了让人读后在闲聊时喷饭以外,再没有别的用处;另一方面,我外表看起来很躁动,其实内心深处却是安静的,即便对一本书爱不释手,也会因为懒惰而不愿写和其有关的文字。

他叫柳岱林,是个青年作家,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在图书馆看到过这个名字,只是当时没有太深的印象。前段时间读了他的新作《远走高飞》,这是一本签名书,是在林科路阅开心书店的签售会上,一个姓孙的朋友买来送给我的。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而是把它放在了床头,正如我在签售会现场所说:“书是生活,书是爱情,书是生命的全部。”拖了两周,当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本想偷偷写点什么,却又因为生活琐事而久久不能提笔。

这本书写满了纠结,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在风尘仆仆的同时,想象自己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时间将他们推移着向前或向后,并且改变着他们最初的模样。无论陈默,还是郑旻,抑或是林可妍,再或者是周语菲,他们一方面在生活里磕磕碰碰、左右徘徊,另一方面又在想象中神出鬼没、勇往直前。然而,那想象的生活足够精彩,也同样完美,但是缺了几分真实。

“他感到,现在的自己,仍然很孤独,就跟以前单身时的自己一样——由于没有得到救赎的空虚,他反倒觉得更孤独了。在别人汇聚成一股生活的激流时,他却处于局外,得不到真正的慰藉。”这真正的慰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真正的慰藉又有几人能够得到?这是作者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

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即便读再多的书,我们也还是文盲。很多时候,读书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获取一种精神,一种打不倒、压不垮、捶不扁、蒸不烂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在以后的生命里经历些许遭遇时,无论苦痛与否,我们都不至于那么贬低自己。

我吃过一些苦,以前的经历说不上坎坷,却同样令人心酸。我在遇到困惑时,基本上很少说话,都是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写下来,然后撕得粉碎。这其中大多是散文,有的抒发感情,有的吐槽生活,也有的反思自己。时间一长,确实有点效果,但容易流于浅白,不仅缺乏具体的形象,连情节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多年以后

在记忆所及的死角

我不禁轻叹

走过的路留有什么

徘徊之后

选择一个岔口

拼命往前,不顾回头

大雨落了一身

白雾也在眼中

生命里

相同的与不同的

早已慢慢结束

在我走过的生命里,喜欢你只用了七分,剩下的三分用来读书。 那天下午,我在一家即将关门的书店留言墙上写下了两行字: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体会到生命中所经过的那些真实给予自己的感情。我逐渐意识到,文学作品的这些素材,便是我以往的生活、感悟和想象力;它们在不经意间被我积存起来,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了一个最合适和最永恒的归宿。”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最初意愿。

陌林

2019.01.09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