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这篇文章描绘了夏日炎炎的热浪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烦扰。人们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空调也无法完全驱散炎热。炎炎夏日让人感到疲惫不堪,但也让人更加珍惜清凉的时刻。文章通过描写热浪带来的种种困扰,反衬出清凉的可贵和珍惜。
第一篇
大地上,到处热浪滚滚,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面散发着蒸气……
池塘里,小鱼沉在水底,一动不动,不一会儿,它们浮到水面大口大口地呼吸,然后又深入水底了。
小草无精打采地站着,蝉也无奈地反复呜叫着,蝗虫趴在小草上午睡。微风拂过,带来的不是凉爽,而是一阵阵灼热。
树下,老爷爷和老奶奶们坐在小板凳上,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用力扇扇子。小朋友们在吊床上休息,小狗伸出它那长长的红舌头,懒洋洋地趴在树阴下,闭着它那大眼睛,变得出奇地听话。
在这酷暑中,人们还是像平常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为整个社会散发着光和热。
1/3页第二篇
立秋已过,气温不降反升,秋老虎发挥着淫威。连续一周35度的高温,让人们处在煎熬,难耐的状态。
桑拿天不在,空气被滤干了水分,吹的风都干热干热,吹到哪里都像喷火,灼伤人的肌肤,火烧火燎;烘烤着植物的枝叶,无精打采地蔫着;小区里平时活泼可爱,善于表现的宠物狗,现在几乎足不出户,连叫声也失去了往日的欢快。
高温到来的第一天,人们只是觉得奇怪,都过立秋了,天还这么热?虽然难受,可还抱着幻想,也许明天气温会降下来,忍耐一下吧。于是寄希望于天气预报,希望数字会减下来,但天气预报并没给人安慰,而是火上浇油。接下来,第二天,第三天,气温一点没降,相反,连续高温的炙烤,地面积温增高,天气越来越热。天气预报没有带来降温和凉风,人们的心已不存奢求,原来还只是忍受和忍耐,现在是毫无企盼,在痛苦中挣扎,在难受中煎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着更难受,晚上无法安睡,一整天是汗不离身。每一丝风都在掠夺着水分,恨不得挤尽所有的水分才肯罢休。
外面空气着火,人们的心里同样着火,不知哪来的,无名火,邪火,只需一点点借口,就会点燃。一大早起来,小区里没有了以往的人气和热闹,显得安静,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毛,怕万一有什么响动破坏了这安静,就不知会带来怎样的燥热和怎样的火气。
天气预报把这样的高温叫热浪,真的很贴切。热浪,还要兴风作浪几时?
2/3页第三篇
上了高中,仍时常想起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还发生在昨天的事一幕幕的像电影胶卷般在我脑海中回放,时间定格在那一幕,思绪也随着慢慢沦陷……
盛夏的傍晚,天气出奇的热,教室里的风扇在不知疲倦地转着,却只是把浪似的热风从一边吹到另一边,我回头看看小A,眉目传语:“玩去!”小A笨拙地挑挑眉,算是回答。我们泥鳅般顺着后门滑出教室,扒拉出藏在草里的篮球,飞奔到操场上玩起来。
偌大的篮球场里空无一人,清风拂过我们的脸颊,顺便带来了远处缥缈的歌声,太阳熟了,红透了半边天,夜幕成了锅盖,一点点儿把它压下去,我和小A玩兴正酣,你一球我一球打得不亦乐乎,什么之乎者也,代数几何,ABCD全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球传丢了,回头看时,却是拿在另一人手中,趁着暮光,我看到了他的工装,衣服上红一块白一块,有点滑稽。未等我们开口,他先说话了,是质朴的乡音:“你们是这的学生吧?俺来这干活几天了,认得你们的校服。”我们答应着,他把球扔了回来,没想到竟然投进了。“你也玩球?”我疑惑地问。“嗯,俺每次干完活回去都和村里的娃娃打两球,投的还有个准。你们是哪个班的?”“我们是初中部的。”翘课出来的我们还是心虚,他没再多问,若有所思地说:“初中部?哦,哦……我们家孩子也在这上学呢。嘿嘿,他在高中部。”我吃了一惊,这是一所私立学校,学杂费比其他学校高得多。我不由又仔细看了看他,天已经黑下来了,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越发单薄,像个无助的老人。“进来玩玩?”“不啦,俺呆会儿就走了。”“您在哪儿住?”“工地里。”小A回头看看他,又看看没成形的建筑——那将是一幢宿舍楼。
“您孩子……在几班?”男人憨憨的笑了:“高二2班。”
我和小A对视了一眼,吁了一口气。二班是全高中最好的文班,学霸云集的地方。他没理我们,自顾自地说起来:“现在这些娃娃成是享福了,吃好的,喝好的。俺们虽然没啥钱,孩子这学必须得上,学的那个知识,管用着呢……你们学的咋样,高中上哪儿?”
一说学习,我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风又携来一阵热浪,把我们紧裹。我们能不能上高中还是个问题!终于,小A开口了:“还行。”男人又笑了,“那就好,娃娃们都要好好学习……”话没说完,远处工地传来尖锐的哨声,他该走了。
和男人道别后,我投球的手没了力气,回头看了看小A,小A也正看着我。夜色之中,我看不清他的神情,沉默在我们之间蔓延。又一次把球运丢后,“走吧?”我问他。“走!”干脆的回答。
重新回到教室,室内依然闷热,同学们却笔耕不辍,他们在描绘着未来的图景。拿出习题,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头顶上,风扇还在不知疲倦地转着,把热浪转成清风。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