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是一部详细记录东周时期列国历史的史书。通过阅读,我深刻感受到列国间的纷争与勾心斗角,以及各国君王的智慧与果断。这部书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读后让我对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读《东周列国志》有感篇1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纵横驰骋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百家争鸣,列国纷争的伟大时代。这本书详细地记载了无数个国家和个人在这段长达五百多年的动荡不安中俯仰沉浮,讲述了春秋列国时期的许多故事。
我读了这本书,感触很深。书中描绘了许多活灵活现的人物,有倾国倾城的美人,有力大如牛的壮士,有骁勇善战的将军,有心怀叵测的小人,当然还有很多昏庸无能或精明强干的君主。这些人物时而令我感动,时而令我敬佩,时而令我憎恨……
其中,《郑庄公掘地见母》是令我感动的故事。那时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再也不见母亲。有一个正直无私之士颍考叔见庄公对母不孝,便讲了一个猫头鹰长大后啄死母亲的故事。庄公默默不语。晚餐时,庄公赏了颍考叔一块肉,只见他却把肉用纸包好回家孝敬母亲。庄公猛然醒悟,掘地见泉,建了一个地下室,与母亲相见。我被他的孝心所感动。虽然庄公不孝于母亲,但是他仍做到了他应尽的义务。
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令我憎恨的故事。周幽王昏庸无能,不理朝政。宠信他的爱妃褒姒,为了搏美人一笑,居然点燃了烽火,顿时火光冲天,鼓声如雷。邻近的诸侯以为有战事,连夜赶来相助。可是幽王却只是和他们开了个玩笑,诸侯们都非常生气。褒姒见了,却大笑不已,幽王也因此失去了威信。后来,真的有外敌入侵时,再燃烽火,却没有人来救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究诚信,如果失去了诚信,危险真的来到时,就不会有任何人来帮助你,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这本书非常值得大家去会读,因为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而且还能汲取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的精神。让我们“以史为鉴”,从古人的智慧里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吧。
读《东周列国志》有感篇2
世人常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仲常有,而鲍叔牙不常有。
春秋战国,硝烟不断。中原各诸侯互相讨伐,在齐桓公成就一番辉煌大业的背后,不仅仅只有一个管仲,还有一个鲍叔牙。
齐桓公重用管仲,但你可知若是没有鲍叔牙,管仲岂能出人头地?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鲍叔牙与管仲做生意,管仲出的钱没有鲍叔牙多,但他拿的钱却多于鲍叔牙,但鲍叔牙却没有生气,反而为管仲辩解道:“他不是一个贪钱的人,他家中有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次管仲办事,结果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发脾气,反而安慰管仲。管仲曾经去打仗,进攻之时躲在后面,撤退之时却跑在最前面,其他将士都瞧不起他,可鲍叔牙却说:“管仲家中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可以侍奉母亲。”这也就是管仲发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这个感叹的缘由。
“用我者小白,成我者鲍叔牙。”管仲企图射杀公子小白,却无奈失败,沦为阶下囚。但鲍叔牙却极力劝说齐桓公重用管仲—这个差点杀了齐桓公的人。不仅如此,他还甘居其之下。像鲍叔牙这种人,这种朋友,怎可多得。鲍叔牙擅长发现人才,爱惜人才,不谈权利,不妒贤能。这样的人,世间能找出几个?这也难怪管仲发出如此多的感叹了。
正如开头的那一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仲常有,而鲍叔牙不常有。像管仲这种才华横溢的人现在可能不少,但像鲍叔牙这种慧眼识人,善解人意的人,又该何处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