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一文深入探讨了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从数据收集、分析到应用,全面介绍了数据驱动的流程,并强调了数据在决策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驱动的概念和应用,为提升决策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读后感第一篇
突然想到一个悖论,这本书本身讲的是经验,但书的内容说的是数据驱动,那么本书是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写成的呢?如何通过数据验证这本书有效呢?
我认为过于迷信数据也是不对的,尤其是对于前方无路还没有数据的初创企业来说。而且,数据分析最后也是通过逻辑推断,但现实里用户大部分是非理性的,下意识用系统一思考(《思考快与慢》),所以逻辑推断出的结果跟实际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读后感第二篇
书籍的前半部分给我惊喜,解答了很多我在搭建数据平台中的困惑,但是后半部分的信息量明显降低并且是在宣传神策公司,感觉作为一本知识型的数据,后半部分的大幅宣传不合适;
整体上我得到的并且对我有帮助的知识:
书中强调了多次数据驱动产品智能,不过对于智能这部分介绍的很浅显有点不匹配的感觉,可能是因为篇幅也可能是因为我更想看到更多对智能的思考和应用场景,而不是简单的介绍下算法和几个简单案例
当然,总体来说对我帮助很大,推荐
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读后感第三篇
1.目的
这是百度数据团队的领头人写下的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是对经历的梳理,也是对事件的看法的总结。对我来说,数据管理的意义显而易见,关键在于我还要指出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
2.关于埋点
3.感想
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读后感第四篇
《数据驱动》这本书看第一遍的时候很流畅,作者虽然讲了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但没有纯粹的从技术方面延伸来谈,更多的是站在产品的角度上,对数据驱动的方法和自己的亲身实践进行了讲述。虽然研发、产品、运营都能从这本书中不同的角度得到启发自己的Aha!Moment,但个人觉得,最好是在有一点技术或运营基础上,再来看这本书,理解起来会更好一些。
书的结构很严密,因此在看的过程中,脉络很好理解和把控,钉是钉、卯是卯。但是在整理导图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正是因为作者的严密,让我想偷懒跳过哪些章节,都会被一眼识破。在目录和标题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过程中的重点,花了一晚上时间敲了下面这张导图,与诸君分享:
《数据驱动:从方法到实践》思维导图
说起来读的第一本数据方面的书也是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在《数据驱动》中,桑文锋也多次提到这本书,两者的很多思想和观点可谓一脉相承、不谋而合。作者从在百度大数据工作的经历开始谈起,先从客观上对大数据的定义、本质、现状与时代发展进行了概述。进而在第三章中,对数据采集与埋点、建模、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陈述。在第四章中,对数据驱动决策的AARRR法进行了进行了介绍,以及数据驱动产品改进和体验优化的方法。在第五章则更进一步,将目光瞄准了数据驱动产品智能,作者认为,“数据驱动决策只能发挥数据20%的价值,数据更大的价值在于驱动产品智能”。而在末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在四个不同行业进行进行数据分析的全过程。
通观全书,作者的观点其实在最后想说的话中已经告诉了读者:
1、数据意识最为关键,培养用数据说话的意识,不管是产品改进、运营监控,还是其他的决策,首先问自己有没有数据做支撑。
2、重视数据源的建设。数据源乃大数据之根基。
3、驱动决策并非发挥大数据的全部价值,让产品智能化更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大部分数据分析产品可以满足企业在决策层面的需求分析。在未来,随着大数据在行业应用中的深化,更加依赖强健的数据仓库和灵活的平台开发能力,通过基础数据叠加算法模型,从而驱动产品智能化。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乍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越读越有深度、越读越有趣味的书,在敲下这些文字的同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再读第三遍了。虽然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念,在之前也通过不同的渠道耳濡目染过,但是却无法游刃有余地应用于实战之中。在看了作者的这本书之后,对于笔者数据分析体系的建设,从技术方面撬开了一道缝隙,让一个非技术出身的产品运营人,也能够从技术层面去理解数据采集和埋点、数据模型及建模,以及启发其他产品层面的方法与思路。虽然模式不能拿过来直接套用,但是启发的价值已经值回票价。
在看完书之后,还有一个疑惑:所谓的数据分析,应该是从研发角度主导,开发出工具来供业务人员使用;还是从业务需求主导,由业务相关人员描述自己想得到的数据形态,再由研发来进行设计。又或者说,这二者融合起来,本身就应该是统一的产品思维。这也正是数据架构师与数据分析师二者的区别何在之问。
最后忍不住吐槽一下书的印刷质量和排版,刚买回来的新书,看了两遍,已然有脱页散架之势。另外,书中每一章节都没有标注标题序号,一开始看起来确实容易云里雾里,不得已,就只能纯手工完成标序号的工作,这也是值得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