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方法论》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深入探讨了用户运营的重要性和方法。作者通过对各种用户运营策略的分析和案例的讲解,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启发和实用的指导。这篇文章对于广大从事用户运营工作的人们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值得细细品味和反思。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一)
我从事的是大数据开发,若是在一些大厂,我估计就是一个螺丝钉,每天负责的就是数据开发这一小块,让干啥就干啥,要啥数据就给啥数据,但在大多数公司就不一样,大部分要以结果为导向,所以对运营要有一定的了解,要对自己开发的产品,提供的数据负责,要赋能业务,能产生价值。
在接触运营前,总觉得万物皆可运营,对各个行业都不可或缺,它是神秘又强大的。前段时间看到 《用户运营方法论》 对小白的我,有如神灯相助。
书是以产品和运营的双重视角,从多个维度全面讲解用户运营思维,方法,技巧。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头部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做用户运营的。对运营小白还是非常友好的,开篇介绍用户运营常识,用户运营的定义,价值,工作职责,能力模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用户运营与产品经理的关系。入门篇还是非常合理的;
在大数据开发中,用户画像是必不可少的,书本中对用户画像的介绍也是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用户画像的定义,价值,搭建用户画像系统的方法,流程以及如何理解用户画像背后的数据,用户画像在用户运营中的运用。这个能让开发者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产品,更好的理解需求方的目的,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开发出的用户画像应用不到运营中去。
后面继续从用户成长体系,用户管理体系,产品生长周期,用户拉新,用户转化与留存,用户流失预警与召回以及用户心里学,更深入的分析介绍了用户运营的几个大的方面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二)
入手华章的新书真的只需要看目录就行了,因为华章出的一定都是精品。
本书除了从传统的角度阐释了运营的各项常规方法,还特别总结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心得。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就如同有一位好老师,在旁边不厌其烦地教学一样因为书中的内容都是一再精炼过并且可以自己反复去吃透的。
本书比较新颖的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是最后一章,一般的用户运营书籍基本都不会提及用户的心理心态等,其实个人我觉得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就像老话说的,想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这句话话糙理不糙,实际上在当代社会,能吸引用户的点实在太多,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直播带货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更是给拉新、促活等创造了更多可能,同时也代表更多竞争,所以了解我们的用户到底是怎么想的尤为重要,以前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这个概念,感觉作者有些理论还是可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感觉帮助很大。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我入手这本书的直接原因是,我之前只看到过用户生命周期,没有了解过产品生命周期,感觉这个概念跟用户生命周期有些不同的地方,第五章的内容介绍了产品生命周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希望作者如果再出一版可以针对这方面详细讲讲。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像其他讲用户运营的书籍一样翻来覆去都是那些理论,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作者自己的很多思考和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概念。总的来说是一本值得入手细细品读的好书。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三)
《用户运营方法论》这本小书,记叙了作者十余年互联网行业经验,尤其是对用户的运营经历,可以说是一次总结。
这本书以从产品和运营的视角,针对用户运营的方方面面,诸如使用用户画像对用户进行标签分类,用户拉新、用户挽留,以及用户转化,乃至于用户心理学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对读者,尤其是新进用户运营的小白来百,是一种福利。对照着书上说的去做,准错不了。还能得到很好地提高。对已经有经验的运营者,也是一次学习和梳理的好机会。
个人比较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用户转化与留存,以及用户流失与召回这两个章节。书中对于提升用户的转化率和留存率,使用了AARRR行为模型进行数据指标标定。拿数据说话,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撑,通过模型参考,确定用户所处的状态,及时对其进行跟踪与调整,实时掌握用户状态。为针对用户提出匹配的留存模式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只有延缓用户流失才能得到最大户用户价值。通过精准分析用户流失原因,可以建立用户流失预警监控模型,及时对用户进行“干预”,尽最大努力挽留用户,才是成功的用户运营者所能达到的目标。
书中不仅对用户运营理论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还提供了像抖音、keep等诸多案例供参考。给读者以非常强烈的实际感受,丰富了书本理论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用户运营这种实操性强的工作形态该有的特性。可以说这本书都做到了。
当然,也不可能通过一本书把用户运营的所有方面都一五一十的陈列清楚的,这本书可以说详略得当,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对于用户运营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四)
运营是互联网产品研发的重要的一环,有一句话叫“酒香也怕巷子深”,一款互联网产品要想被用户熟知,被市场所接受,那么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运营。那么运营需要围绕的中心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用户,因此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就需要了解用户、满足用户,进而才能达到用户增长、产品盈利之目的。《用户运营方法论:入门、实战与进阶》一书,正是围绕用户展开,专用于用户运营,是一本帮助互联网从业者了解用户运营的读物。
本书的内容围绕9个主题展开,贯穿产品的全生长周期。本书首先介绍了用户运营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对用户运营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介绍了用户画像,要想做好用户运营,就需要了解“用户是什么样的”,而用户画像则是了解用户非常有效的一个工具。接下来该书介绍了用户体系,用户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进行用户的分层,进而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实现精细化营销,同时,用户成长体系也是为了让用户体验到获得感,提升用户的活跃度。该书又介绍了产品的生长周期,对不同生长周期、不用生命周期的用户开展有针对性的运营活动。本书最后介绍了用户心理学,帮助我们深刻洞察用户心理,从而在运营的过程中“投其所好”。
总之,本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用户运营的有关知识,里面举了丰富的案例,可以作为用户运营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工作中的工具书进行查阅。在实际工作中,不管运营岗位的名称是否为“用户运营”,我们都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运营的很多方法与传统的互联网运营也是相通的。读罢本书,我们就要进行反思,我们的日常工作,有哪些脱离了用户?如何更好的去了解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如何通过用户运营来实现运营整体的KPI,体现用户运营的价值,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五)
互联网高速发展,用户需求不断更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用户运营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
《用户运营方法论》这本书以多个角度并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阐述用户运营方法论。包括我们常见的用户画像,用户成长体系,用户管理体系以及用户的转化与留存流失预警和用户心里分析。
对书中第8章的内容《用户流失预警与召回》映像很深,这个话题不仅仅是我们运营人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从事风控相关职业的小伙伴们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定义用户流失是进行以后工作的基础,作者从用户访问频次,决策链路这两个角度去定义用户的流失,在我来或者仅仅从目前来说这是合适的。
用户运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用户流失的原因,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在用户方,可以在产品本身上。不管从哪个亮角度上来说,最终用户还是流失了。作者根据自身多年运营经验,总结了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
(1)内容或服务缺失
(2)用户动力不足
(3)外部市场的抢夺
突然想到,如果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去预测用户流失任务的时候,基于上述方向去数据挖掘特征也是一种比较好思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书方法论里面阐述的内容不仅仅可以指导我们运营人,还可以帮助算法工程师去构建预测模型。
总体来说,这本方法论阐述的内容对于用户运营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指导意义。正如文中介绍一样,对于想在用户运营方向上继续发力的小伙伴来说,价值很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六)
最近在系统学习私域运营。 私域运营本质上还是用户运营。 这本书就是专门介绍用户运营。 学完能有系统的认知和方法论。 作者有着产品和运营的工作经验。 能够结合产品的角度介绍用户运营。
梳理一下脉络: 运营是连接产品和用户。 包括连接的数量和连接的质量。 也就是用户的数量和用户的质量。
用户运营主要关心连接的质量。 也就是引导用户更深入地使用产品。 要做的两件事:了解用户和精细运营。 对应的两个方法:用户画像和用户分层。 用户分层分为用户成长体系和用户管理体系。
连接的数量和质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连接数量的变化:产品生长周期曲线。 连接质量的变化:用户生命周期曲线。 这两个周期曲线可以划分成多个阶段。 用户运营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 具体包括:拉新、留存、促活、召回。
用户的心理主导用户的行为。 用户运营需要引导用户使用产品。 因此用户运营需要运用用户心理学。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七)
说起用户运营,我之前认识到的就是拉新、促活、转化、留存等流程,但是按照这几个步骤做了之后,却发现收效甚微,或者不可持续,整体上甚至得不偿失,大家都说是因为随着市场供需转换、信息饱和、同质竞争的变化,简单粗暴的用户运营方法已经失效了。
《用户运营方法论》这本书出来之后,我发现很有干货,作者结合产品特性、用户运营、用户心理等多个视角,由浅入深从多个维度讲解用户运营的思维和方法,深入浅出进阶实战,带给我不一样的认知和启发。
比如我以前常用的用户-产品-渠道三要素匹配的CPC营销方式,开展的运营工作相对粗放,结果是成效不佳,现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作者特别重视需要长期积累才有效果的用户运营,并给用户运营新的理解,将用户运营理解为在不同的产品阶段,引导用户不同程度地使用产品而开展的一些运营工作,这样既关注产品生命周期,也关注用户参与程度和使用体验,将用户运营落到实处,从而更容易发挥运营的效果。
具体到用户运营过程,作者将用户运营工作分为用户路径和用户类型两方面。前者是指根据用户路径的不同阶段,运营人员需要承担不同场景下的运营职责。后者是指针对2C和2B划分,开展侧重不同需求的运营工作。
然后是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构建用户成长体系和用户管理体系,在产品生长周期中,结合用户心理学,分别开展拉新、转化与留存、流失预警与召回,从建立对用户运营的基本认识开始,完成从获客到用户挽留,整个用户运营全周期的过程。
用户运营,长期渐效。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和应用,能够让我的运营工作从思维到方法,都有全新的改变,更容易达成业绩目标。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八)
如果问我最近有什么好书值得推荐?那我一定会推荐这本书——《用户运营方法论:入门、实战与进阶》。这是一本纯粹介绍用户运营的书籍,书的内容非常的充实,方法明确,论据充分(非常喜欢其中提到的一些案列),看完这本书,希望能够帮助您建立用户运营的体系架构。
这可能是我近期阅读体验最佳的一本书也不为过。
本书优点:
结构完整、内容详实。本书总共分为9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3部分:用户画像(2、9)、用户运营(3、4、6、7、8)、产品管理(5),阅读体验很舒服。其中用户画像是基础,入门用户运营必须了解我们的用户吧。第二部分用户运营是本书的核心,囊括了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运营方法论。第5章作者将产品生命周期单独拿出来说,其实也是给我们提醒,用户运营与产品是分不开的
案例丰富、图文并茂。书籍中的案例论证观点用的很贴合,我非常喜欢作者运用到的案例。书中的知识点其实很多,如果没有一些案例和图片更加直观的解释,可能会造成阅读感不佳
本书缺点:
内容深度较为欠缺。这本书非常适合入门用户阅读,内容是很充实的。不过更加丰富的一些用户运营相关内容可能有一些欠缺,比如在用户分层这一点来说,用户运营工作中的用户分层运营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作者也按照常规的分层方法——以用户生命周期的阶段分层来做了分层解释,但是结合我们实际的要求来看,分层还有很多种,比如从用户价值的角度分层的RFM模型运用?作者并没有说得十分清楚。
总结:十分推荐大家阅读,阅读体验+案例很舒服,知识框架也很完整。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九)
这本书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视角宽阔,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华章出品必是精品。
对于互联网创业读者,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用户运营的价值以及如何定义用户运营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对于非运营岗位出身的创业者来说,往往对运营(包括用户运营)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抓不到用户运营的核心价值,更谈不上对用户运营成体系化的认知。这本书可以弥补这类创业者的用户运营认知短板,将用户运营体系挂接到创业者的知识树中。对于用户运营岗,这本书在宏观层面上涵盖用户成长体系,用户管理体系,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涵盖用户的拉新、留存、促活、召回等模块化工作。同时这本书也谈到了用户运营岗如何与产品岗进行良性交互,确保用户运营与产品管理同频共振。
对于计划入职用户运营岗位或者刚刚走上用户运营岗位的读者,可以从作者的经历中找到用户运营岗位的发展脉络和工作定位。作为用户运营岗新人,快速上手工作找到工作定位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了解这个岗位发展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个岗位是基于什么需求产生的,工作侧重点是什么,岗位绩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运营和编辑的角色甚至没有完全分开,很多公司的商务、编辑、运营工作都由同一个人承担。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近几十年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运营的定义,运营岗位的角色也不断变化。公司根据用户需求开发产品并将其上线后,需要一个岗位来连接用户和产品,即将产品介绍给有需求的用户,并将用户的需求再反馈给产品,从而促进用户和产品的融合,这个岗位就是运营。用户运营是运营体系中的一环。
对于资深的用户运营岗从业读者,也可以借助这本书系统梳理下自己的知识栈,查缺补漏。这本书作者本身也是经历多个互联网大厂的资深用户运营从业人员,作者将多年来的工作精华进行提取总结,系统梳理了用户拉新的渠道、方法,用户转化与留存的方法,用户价值的挖掘,用户流失原因分析方法及应对方法等,其中的一些方法是值得划重点的。另外,这本书的作者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用户的行为,可谓是锦上添花。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十)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mijia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34443885/
今天主力推荐书籍:《用户运营方法论:入门、实战与进阶》。当收到书籍后,被眼前的书籍封面给吸引,自然让我联想到另外一本书《用户画像方法论与工程化解决方案》,封面是及其的相似性。并出于对书籍 用户画像的爱好,在拿到书后,就投入了书籍的激烈啃读中,并逐渐被里面都内容给吸引,并于两天内就完成整本书的细读,并让我从初级小白运营对运营这块有了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重点说明以下二点:
1、产品的生命周期更加完整:本书分别从用户画像、用户运营、产品管理三个纬度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引导,让人理解了一个产品的真实运营不仅仅需要的是平台,更多需要的是数据。
2、运营图谱比较完善:本书在产品运营的解释和勾画上,运用了大量的综合性图谱,这样让人在总结和归纳时更加容易,常常说学习一项知识需要的是不断的复习,当你看完了图谱后,自然就明白每个图的含义。
但是本书毕竟属于产品运营的入门级的书籍,但是还是缺乏重大案例性的一些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建议作者在出一本书,就是案例型内容的分析和整合,这样会让一个产品经理从无到精通的一个完整的提升。
本书作者确实在产品运营上花了好大的精力去整合自己都一些经验和见解,这些也是本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一本主力推荐和学习产品运营的首要书籍。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十一)
互联网行业,运营人员可能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曾经有人说过:当你什么都不会,就去做运营吧。其实,运营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在中国,运营是带领APP产品走向成功的强大力量。相比国外APP的散漫(功能单一、迭代慢),中国APP迭代飞速,功能丰富。产品似乎稍有不慎,就会掉队,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中国市场竞争极其充分,竞争对手层出不穷,仅靠产品自然发展是难以跟上中国互联网行业变化的。因此,运营便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人说中国APP重运营,国外APP轻运营。根本原因是市场不同。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运营的手段也越来越多,运营的方案越来越娴熟,运营的方法论也逐渐建立起来了。我们经常把运营理解为“花钱”,把预算花光就ok。诚然,运营确实需要花钱。但是如何把钱花到刀刃上,也是一门学问。花钱之后,运营是否有效果?是否应该继续花钱?随着问题探讨的深入,仅靠花钱,已经不能解释这些问题了。还好,我们有了这本书:《用户运营方法论》。
本书作者是一个资深的运营达人。她在书中系统了介绍运营的概念、运营的思维、运营的方法、运营的技巧。读完此书,相信你会对运营一次刷新认知,并对优秀的运营肃然起敬起来。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运营的影子。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占据了很多人的手机屏幕。当我们都安装了抖音之后,抖音极速版出现了。随后,不止抖音,越来越多的头部APP,都开始推出自己的极速版,如快手极速版、京东极速版、百度极速版等等。极速版本质上是什么呢?官方宣传:是为了削减不必要的功能,让臃肿的APP变得简洁易用。其实不然,本书会告诉你极速版真实的动机:APP互推。APP互推背后,是超级平台在产品处于成熟期,为了延缓衰退期的到来,建立APP产品矩阵,从而尽可能地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外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召回短信。我下载了一个APP,在安装的第一天用了一次,之后就忘记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APP便给我发送了短信,告诉我有几个用户对我很感兴趣,希望我能去打开APP看一看。言辞恳切,令人难以拒绝。最终,我还是打开了APP。这也是一个运营策略。运营人员在合理的时机对用户进行召回,增加用户粘性,使产品能够继续向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起眼的运营,其实背后蕴含着学问。运营综合了产品思维、心理学和数据分析,通过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取悦用户,让产品不断有新鲜血液流淌,是幕后功臣,也是中坚力量。
《用户运营方法论》读后感(十二)
基于移动互联网场景的用户运营工作教学。
分为两个部分。
1. 用户运营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及工作中如何跟上游协作;
2. 用户运营业务逻辑。
在第一部分,
关于用户运营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运营主要面向移动端用户群体,对识别-拉新-促活-留存全流程负责。
需完成的工作涉及渠道拉新,内容运营等所有用户触点。
目的只有一个: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频度和深度。
对于XX售后的用户运营人员而言,
XX 服务涵盖的消费机器,行业机和农机,分别对应 C 端消费者和 B 端代理,从业飞手及消费者用户。在面向的用户群体上,用户群体较为多样化。
且这部分群体为已拥有产品,或已熟知产品和品牌的用户,对他们进行服务增值产品的宣传推广。
基于以上,
需要用户运营具备识别各群体的用户需求 - 识别触点 - 内容与活动运营的能力。
识别各群体的用户需求:
目的:连接到用户,传达 XX 服务,促成用户口碑,形成二次传播。达到“懂运营”,“懂传播”
关于工作中如何跟上游(产品经理)协作:
从了解产品定位,行业视角,用户运营驱动产品迭代三个方面达成。
也就是:了解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认知,了解产品在行业的水平,反向驱动产品迭代。
1. 产品定位:产品所在市场 - 能给用户提供的价值 - 目标用户群体;
2. 行业视角:产品在行业中的水平,及在流转中的位置,上下游靠什么存活;
3. 反向驱动产品迭代:用户行为及反馈分析,按需求度高低排序,反馈给产品经理。
对于 XX 服务的用户运营而言,
需要补上这一课:了解消费机器,行业机和农机的产品和服务的竞品现状,分别的定位,行业视角。
以应对实际工作中各个环节都与服务产品息息相关的情况,达到“懂产品”。
综上,对于 XX 服务的用户运营人员来说,需要懂产品 + 懂运营 + 懂传播。
在第二部分,
同样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
基于两条线,阐述了用户运营的业务逻辑。
第一条线,精准运营的基础搭建:
用户画像,及面向全体用户的用户成长体系 / 面向核心用户的用户管理体系。
1. 用户画像 = 用户属性 + 用户行为;
2. 用户成长体系 = 成长方式 + 成长激励;
3. 用户管理体系 = 培养管理员,社区“自治”。
第二条线:用户拉新 - 转化与留存 - 预警与召回:
具体的措施分享。
目前的 XX 服务的用户运营,目前的业务领域仅涉及到不涉及以上业务路径,基本是以产品购买及使用的人群作为目标运营对象,现阶段大体上影响不大。
现状仅为基于服务产品信息变更或新增而做宣传。
可理解为:XX 基于服务产品的基础节奏变更,向用户的单项输出。而售后体系庞杂,对外整体缺少服务一致性认知。普遍存在用户认可产品力,但对售后服务无明确认知情况。
基于公司整合社媒矩阵,强资源管控的策略,可考虑从两个方面进行传播:
1. 识别售后业务中的用户使用量大,满意度高,适合用户宣传的服务。在主要社媒定期服务口碑内容输出。对外进行较小但持续的信息传递动作。
2. 从文案及视觉上形成服务一致性。尽可能拉通售后内部,形成统一的服务 VI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