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小说,通过主人公阿Q的形象展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与愚昧。小说以幽默的笔调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社会的假面,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残余与自卑心态。阿Q的悲惨遭遇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警示人们要勇敢面对现实,坚持追求自由与尊严。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一
说起来,这竟然是一本人类学大家的学术著作,这么文艺的书名,这么典雅的装帧。说我读过,那是因为我读过之前的版本。第一时间,竟然有友人送我这本2023版。文字确实更好读了,流畅,上口,奠定了他的优质底色。我不爱听有声书,但是孩子喜欢,竟然听得津津有味。可惜里面的图片少了一些,大概是为了压缩篇幅吧。已经很厚了。这还是一个读图时代,但是这本书的文字,绝对能让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二
特喜欢,抄两段
回忆重整是人类的重要乐趣之一,但是如果真正依照记忆照本宣科什么都重新来过 的话,很少有人愿意再经历一次他们津津乐道的那些疲倦与痛苦。记忆是生命——不过是另外一种性质的生命——本身。
一种文明的结束是另一种文明的开始,我们现在的世界忽然让人领会到,或许我们的世界正是由于人口太多而变得太婆小。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本人类学家的传记,也像是游记、探险记,但蕴含着作者对很多话题的深刻的思想观点,读完可以收获很多东西。这种书纪实、有趣、长见识、有思考、有深度。作者的文笔很好,写作能力很强。作品的结构构思也很巧妙,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构,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每一篇想表达的思想主题。 从书中可以体会到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不易,我不禁感慨,面对那么艰苦甚至危机四伏的环境,作者没有出意外能活那么久也是蛮幸运的,特地查了一下他还活到了百岁。 但有的内容主观性有点强,让人无法苟同;有的地方讲得怪怪的,可能是翻译问题;还有很多地方不好懂,读着很抽象,可能需要再补充一些知识才好理解。过多使用的破折号和多重否定句让阅读十分不通畅。我是在第九章开始读新修订版本,感觉翻译问题有些改善。当然这本书本来就不易读,内容比较深,很多地方需要反复读反复思考,我几乎算是读了两遍,看不懂的地方就再读一遍,总是要比读第一遍收获多。读完以后感觉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好喜欢人类学,人类学书籍可以再多来几本。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四
1、凭一己之力,扭转学科地位 在列维-斯特劳斯之前,人类学深受美国历史学派影响,重视资料收集、轻视理论归纳,所以长时间以来,人类学被视为主要从事资料收集的二流学科,人类学家似乎就是一群收集、整理资料的工具人。直到列维-斯特劳斯出现,人类学开始从只注重田野和实证材料开始向理论分析转型,人类学才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布尔迪厄是这样称赞列维-斯特劳斯的:他为一门社会学科赢得了尊敬,甚至成了占统治地位的学科。 2、结构主义人类学 虽然重视理论分析,但列维斯特劳斯并非书斋里的学者,他一生走遍世界各地,这本《犹豫的热带》就是他青年时期探访各种原始部落的见闻与思考。 列维-斯特劳斯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开辟了“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他发现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很多底层结构是共通的,比如“二元对立”,无论是常见的左右、上下,还是具有文化意涵的阴阳、天使恶魔……虽然表象有所差异,但是都展现了人类具有相同的心智结构,而且这种心智结构是超越文化、地域和时代的。 3、我们都是食人族 从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现代人自以为是的很多文明规范,其实和原始社会的野蛮风俗没有本质区别。 比如我们会觉得食人部落很恐怖,但是,食人风俗和现代社会的监狱、法律其实并无本质差异。原始部落面对很多危险分子,采取的措施是将他们吃掉,这种举措的实质,是将危险因素和社会主体隔开,所以在列维-施特劳斯看来,原始部落的食人和文明社会的监狱,其实反映的是人类共同的心智结构。 更进一步,其实没有必要要求所有人都朝着同样的方向前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社会发展没有高低之分,这对将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观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对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等一众后现代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五
我已经忘了我是以何种心情打开了这本书,只记得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一刻不被列维-斯特劳斯蓬勃的想象和悲悯的情怀所打动。
植物汁液的浓烈气味是生命形式的证明,拓荒者点燃的“农业大火”烧毁了曾经我们与土地适调的关系。
他的笔触讽刺却清醒,戏谑又犀利,辗转在包容的自然与暴虐的文明之间的落差感,携带着诱人的生命力与侵略性,在一字一句的间隙里向我砸过来。
“当这个世界开始的时候,人类并不存在,当这个世界结束的时候,人类也不会存在。”我们的一切人类制度、道德和习俗,对于广阔的世界而言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烟花,不具任何意义,却在地球上炸出了累累伤痕。
作为同时涵盖了社会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旅游手记,《忧郁的热带》记录了作者在亚马逊河流域和去往巴西高地森林中经历的一切。
这里有对热带风貌的细致描写,有对当地原始部落的深刻理解,更有站在整个西方文明开端俯瞰社会的视野。味道像椰子汁的蛆虫、赤裸的土著和原始部落的迷信一起,经历了作者的解构主义,变为人类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一直盘旋着《wewe》的歌词:
煽情的故事 只是为了掩盖掠夺 说救我于水火 但火是他们放的 送来汽车 微波炉和冰箱 不过是觊觎我们脚下古老而有限的宝藏 石油 金属 甚至祖先的骸骨 再添油加醋 把他们制造的苦难 当成一步好牌 却不在乎他们自私愚蠢的后代 不愿从危险的美梦中醒来
即使是读完全书的现在,我也不敢说我完全看懂了这本书,可我从未在任何一本书中如此清晰地抚摩人类命运的肌理。
从原始社会的蛮荒到现代社会的所谓先进,文明与自然的博弈无处不在,丢弃和被丢弃也永远在发生。书中的热带早已在斯特劳斯一次又一次的解构中从特指变成了泛指,指代的是没有被文明“污染”的社会。 或许,忧郁的并非热带,而是站在未来回望过去的我们。
这篇书评的最后,我想截取几句书中原话作为分享,因为这是一本我无时无刻不想摘录的书。
“新世界的城市则在一种慢性疾病的长期煎熬之下狂热的生活,它们永远年轻,但从不健康。”
“似乎整个文明都有意地、强烈地热衷于生命所展现的颜色、特质与形状,而且为了把生命最丰富的特质保存于人体四周,便采用可展现生命面貌的各项特质之中那些最能持久的,或是最易消逝却又刚好是最宝贵的部分。”
“每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她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奇迹有时候的确会出现。譬如,当你忽然发现,在一个隐蔽的缝隙两边,居然并生着两种不同种属的绿色植物,靠的非常之近,而每一种都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土壤;或者是,你可以同时在岩石上发现两个菊石的遗痕,看到它们微妙而不对称的回纹,这些回纹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两个化石之间存在着长达几万年的时间距离,这种时候,时间与空间合而为一:此刻让然存活着的多样性与不同的年代相重叠,并且加以保存延续。”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六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仅在于这种目光敏镜的报道,更在于列维一斯特劳斯利用他的经历的方式——他反思着风景的自然状态,反思着身体艰辛的意义,反思着新旧世界的城市,反思着旅行的观念,反思着日落,反思着现代性,反恩着识字与权力的关系。
这本书里面最喜欢的一段话是,“每一个人,身上都系着整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
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与他相系的那个世界去。”
《忧郁的热带》是一本可以启发我们怎么看世界的人。与其用我们的眼光看世界、把世界看成是我们想看见的样子,不如让世界看我们,通过进界看到自己原来无意识的、有偏差的自己。走出自己,走向进界,回归到一个更加丰富、更有力量的自己。不管在学识上还是在人生智慧上,这本书都会给中国年轻人带来重要启发。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七
最近,对历史特别是远古史突感兴趣,以为列维—斯特劳斯这部《忧郁的热带》介绍印第安人生灭历史,但只能看到灭看不到生。 书中介绍了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图皮—卡瓦希普等仍然保持原始状态的印第安民族的生活、生产、婚姻、繁衍状况,我似乎看到了远古时代人类祖先与猿猴类似的生存状态的野蛮与无奈。这些仍保持原始生活习俗的印第安族群人数稀少,生活凄惨,濒临灭绝。这是西方人的罪恶,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恶果。亚洲与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在几千年之久的时间内曾发生过各式各样的频繁交流,西方人假设美洲在过去2万年以来和整个世界的其他地区没有任何交往,其理由仅仅是美洲和欧洲完全隔绝。拥有2万年历史、在几千年之久的时间里频繁与亚洲(应该主要是中国)交往交流的印地安人,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拥有几千万人,进入后哥伦布时代,不到400年的时间,现在的印第安人却是屈指可数。印第安人几乎被欧洲人赶尽杀绝,印第安人的美洲被欧洲人占为己有,变成了欧洲人的新世界。西方人的嗜血和掠夺本性已用印第安人的血泪深深地印记在历史时空中。列维—斯特劳斯说,“我们要对那个世界被毁灭这项罪恶负责任。”又有谁来负责任呢,西方人负责任了吗?他们是怎样负责任的呢? 非常佩服列维—斯特劳斯不畏艰险不畏伤亡的科学家精神。为了获取人类现象的第一手材料,爬山涉水,牵牛骑驴找马,划独木舟或步行十几天,以木薯、野果、昆虫为食,冒着生命危险与印第安人打成一片,观察、思考、记录都必须在艰险的环境中偷偷进行,真是难以忍受。一部伟大作品的问世,一种伟大学问的创立,都是极其艰难的。 非常佩服列维—斯特劳斯伟大的责任感。他不仅仅是在探究印第安人的历史和命运,他是在探究整个人类的历史和命运,即使这种探究的结论十分悲观。在书的开始,作者写道:“一种文明的结束是另一种文明的开始。我们现在的世界忽然让人领悟到,或许我们的世界正是由于人口太多而变得太小。”欧洲当时因为人口太多,觉得世界太小,急迫着走出去,发现了新大陆。原来的世界被认为是难以穷尽的,因为欧洲人哥伦布开始的航行,使世界变小了,变得触手可及。欧洲人在美洲建立了新的文明,美洲原有的印第安文明被迫结束了!在书的最后,作者写到:“当这个世界开始的时候,人类并不存在;当这个世界结束的时候,人类也不存在。”欧洲人来了,印第安人面临灭绝的境地;更强大的物种来了,欧洲人也会面临灭绝的宿命。无论是印第安人还是欧洲人,也许是整个人类,最终都会灭绝。作者感叹,人类生存所作所为毫无意义,只不过是世界在它的生灭过程中允许人类去扮演某个角色而已,人类不仅没有能力扭转全宇宙性的衰亡程序,相反只会加速衰亡的进程。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人类智慧,几千年来都是停止不前。“人类最早发现并提出的这些真理,已经2500年了,在这2500年之间,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新东西。” 然而,多么伟大的思想都有其局限性,列维—斯特劳斯这部《忧郁的热带》里也有不少呈现。他认为城镇建设由东往西推进,使城镇的东区陷入贫困或衰败,是宇宙律动的一种表现。他说:“我们也无法改变下列事实:对所有人而言,由东往西的方向都代表进展,譬如使城镇由东往西扩展,贫富沿着东西走向两极化。”“我把那样的选择视为一种智慧,野蛮人本能而自然地实践它,而现代世界排斥这种智慧,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疯狂。”这应该是西方人固有的观念吧。他们总认为西方比东方好,东方不如西方。如同美国人米德在《上帝黄金》这本书里所表述的一样。米德在《上帝黄金》中不断的强调,“西进”、“向西”是上帝的呼召,是黄金的居所,是繁荣的圣地。对于处于东方的中国人来说,东方才是最尊贵的方向,向东,才能追求光明和财富,迎着阳光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城镇建设总是由西向东推进,人群房舍总是选择向阳而居。作者在记述蒙蝶族人的身体外观和拔除身体毛发的动作时有一段细节描写,“天庭部分则用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方法把毛发拔掉:把一条线的两端扭转,形成一个圈套,把毛发放入圈套里面,线的一端用牙齿咬着,用一只手把圈套维持成开放状态,另一只手则去拉线的另一端,这样把圈套两边的线绞得更紧,在绞紧的过程中也就把毛发拔除了。”列维—斯特劳斯说这种方法他从没见过,如果他那时候到我们这里的乡下来,这种拔除天庭毛发的方法随处可见,就是现在,像我们这样的小城,在某个狭小的老街里偶尔还可以看到。我想,这是不是古老的印第安人与古老的东方帝国频繁交往交流的见证呢? 最为遗憾的是,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硬着头皮啃完这部550页37万字的人类学巨著,却没能找到我最想知道的东西——印第安人从哪里来?在欧洲人来之前,他们的漫长历史如何演进?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大名鼎鼎,大学的时候买来一直在我的书架上放着,现如今有机会一读,却发现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以为是有趣的人类学著作,但不是。当然,也并非说和人类学无关,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文学与学术的结合,看作游记,但无论如何,这种模棱两可并非是此书的缺点,只能说是特点,且该特点侧面体现出作者知识的广博和思考的睿智。无论是当作学术还是文学,“不管在学识上还是在人生智慧上”,读者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有启发。
本书九部,并非顺序,而是倒叙,第一部《结束旅行》,乃是杂谈,其中金句频出,足可见作者多年后的思想成长;第二部《行脚小注》,也有点杂谈的意思,其中《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是作者写当时自己为什么转战人类学,同时加了一篇写日落的美文;第三部《新世界》,在这里,作者观察了巴西和美洲,写出对所谓新世界的反思;第四部《地球及其居民》,这是作者写巴西、印度,写美洲和南亚的对比;第五到八部的《卡都卫欧族》、《波洛洛族》、《南比夸拉族》、《图皮-卡瓦希普族》是作者在巴西执教期间顺便或有意考察的四个“土著”族群,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符合我对人类学“刻板印象”的,因为在这几部会去写各族群的习俗、家庭、家族、宗教等等;第九部《归返》,与第一、二部类似,开始反思人类和人类学。
要谈这本厚书(五百五十页)一时之间不知从何谈起。先说排版吧,这本书不缺少注释,而所注释的文本是用蓝色字体标出,注释则放在文本一侧,使注释和文本左右分裂,十分清楚明白;同时,编辑有心的加入了下划线和蓝色字体标出本书“金句”,即作者思想绽放的文字。这样的安排自然有好有坏。另外,行间距也很适当,看起来很舒服,但奈何本书厚,给人的压迫感挥之不去,又加之哲思的语句,让人更感觉负担。
哲思或反思的语句,是列维-斯特劳斯在20年后谈起过往的所见所闻所带出的,散落在各处,哲思/反思的对象亦是五花八门。其中,较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在里面,他就说到了学术上一些“抖机灵”的事,他说有这么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对那个问题的两种传统看法对立起来”,先否定第一种和第二种看法,然后“提出第三种看法说明前面两种看法的不足之处;最后,接着搬弄名词,将两种看法变成同一个现实的两个互补面——形式与内容、容器与内容物……等等”(54)。对此,作者的评价是:“这样的学术答辩很快就变成纯粹的搬弄文字,靠的是一点使用双关语的能力,用双关语代替思考”。
对新世界的看法,斯特劳斯一反“欧洲中心主义”,看到欧洲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在新世界,土地被虐待、被毁灭。那是一种强取豪夺式的农业,在从一块土地上取走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以后,再移到另一块土地去夺去利益。”(114)“对我们这些欧洲上的居民来说,在新世界的中心所进行的冒险的意义是:首先,那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我们要对那个世界被毁灭这项罪恶负责任;其次,再也不会有另外一个新世界……”(515)看得出来,斯特劳斯很哀伤。事实上,人类学家进入原始人的视野,某种程度上,既是在文字上留住他们,也是在文明中消灭他们。
……
我们不得不佩服斯特劳斯的学识和见识,也佩服他的胸怀与真诚。不知道是一次次旅行造就了斯特劳斯,还是斯特劳斯造就了一次次旅行。也许旅行在当时不见意义,但是多年以后,当人的见识增长,开始思考意义时,也会发现当初旅行时管中窥豹所带来的文化震撼。就像多年以后在回忆所读到的《忧郁的热带》中语句,也定然有新的发现。一本游记,也是相当的博大精深。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还得是年纪大点再读,尤其是那种深刻体验过文化差异的、有文化的、又有点忧郁的中老年人。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九
用一本书带你探访丛林原始部落,开启神秘的丛林冒险之旅吧!旅游带给人的不仅是眼界的开拓,更是对生活更深度的理解,四处旅行和足不出户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透过法国知名人类学作家的笔触,我们得以窥探神秘而有趣的丛林,正如这本书的书名,这里是忧郁的热带,在这里你能看到原始丛林部落人群的生活,他们仿佛依旧生活在古老的石器时代钻木取火的生活,甚至依旧靠打猎为生,他们没有tcl彩电,也没有iphone手机,而他们的生活却一点也不违和,即使与世隔绝,仍旧如此潇洒。 这是一片神秘的地带,也许你这一辈子也不会探访此处,而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带着无比好奇的探索之心,揭开了忧郁热带神秘丛林的面纱。 这本书也是作者旅行15年,探索世界的梳理与总结,作者在路上行走着探寻着,用这种方式去感悟这个世界的真实,找寻内在的共鸣。 旅行能打开你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作者对于旅行的感受是忧郁的,其中更多的是他对于人类文明的深度思考。人类的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火箭可以离开地球,登陆月球登陆火星,然而原始的神秘部落虽然没有高度发达的科技,仍旧如此清澈与纯粹。 书中详尽描述了人类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作者的所见所闻也仿佛一部人类学家工作日志,透过这本书开启了读者对于人类学与人类文明的深度思考。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十
人类学家是一种怎样的工作呢?相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极为好奇的,而作为法国最著名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就以他的这样一本思想自传《忧郁的森林》,以书籍的形式把他工作的细节以及他人类学考察的发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了解人类学家工作和反思的所有细节。 克罗德·列维-斯特劳斯,兰溪学院荣誉退休教授,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创始人,法国五大结构主义大师之一。这本《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
这本著作是以作者1941年开始的一次南美人类学考察为背景展开。这时欧洲正处于世界大战的漩涡之中,也让作者的这次旅行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而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通过作者讲述的他在这个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掘着人类生存所展现出来的非凡经历,并在不一样人类生活的洞悉之中探索着人类发展的脉络。那么我阅读这本书后会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首先,这是一本极具韵味的旅游笔记。虽然作者是一位人类学家,但他的文笔绝对超过绝大多数的文学家,这让这本书读起来极有代入感,能够把我们带进作者的世界,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同样踏上他所走过的旅程。 因此,这本书如果当作为游记来阅读,也不失为优秀之作,也是给我们开拓着一个不一样的认知世界,带我们走进世界的另一端,带我们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区域,带我们发现着路途上的优美。
当然,作为人类学家,作者更重要的职责还是探索着人类的行为,并从这种行为之中寻找普遍性的规律。因此在这本书中,作者记述着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见到的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南美热带雨林古老原始部落所有生活的细节在这里都得以完整的展现。他们的淳朴、他们的欲望、他们的信仰、他们的追求、他们为了生活所展现出来外在表现,都是这本书细节的一部分,让我们通过作者的细致描写走进了一群完全陌生的人类群体,来了解可能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一个个原始部落生活的细节。
当然在这本书中,作者必然也有着自己对于生存、对于人类发展未来的反思。他看着一个个南美原始部落因为西方世界的影响而受到伤害消失,还还感受着自己在这次的探险之中也有着大量的因为疾病、因为意外、因为其他原因的死亡事件,更因为作者刚刚从一个处于战乱的地区逃离。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他必然会想到更多,而这些思考的瞬间也在这本书中呈现。
作者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带我们回到了克什米尔山脉的脚下,带我们走近了塔克西拉遗址,带我们走进了佛的国度,带我们走进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信仰之中,也反思着不同的信仰对于人类产生的影响,探索着人类为了生存所做出的所有努力,这也让这本书的思考高度不断升华。
而这本书为了我们读者阅读的方便,更是增加了大量的旁注,对于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人名、地名以及思想进行着解析,让我们更方便对于这本书之中的一些细节有所了解,让我们能够更好沉浸于阅读之中。 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样一本由作者个人真实经历呈现出来的蕴含着游记、人类学考察和思想反思著作的阅读,不管是学习还是人生智慧,都完成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十一
人大社的老版翻译非常糟糕,修订版新书拿到手后,我第一时间将新老译本做了逐字对比,很惊讶也很感动,修订译本的变动非常大,包括语序、句式、标点、漏译、错译等,修订版无论是在准确度还是流畅度上都有非常大的改进和完善,许多原先完全不明白为何意的句子,新译本一读便明晓了。
摘录了一些新老译本的对比,可以直观感受新老译本的优劣:
老译本:在印第安人的美洲,我很愉快地回想到一个时代,不但已变得多么瞬息即逝,在那时代中,人类还和他所占住的世界成比例,自由的享受和指称自由的象征之间还存在真实确切的关系。
新译本:在印第安人的美洲,我很庆幸他们还活在一个与他们所拥有的世界相符的时代,还能享有名副其实的自由的满足,无论这时代会变得多么短暂。
(老版读麻了也读不懂,读了新版才知道原来是这个意思)
/
老译本:在热带美洲,人首先都被数目稀少遮掩住。
新译本:热带美洲蕞重要的特征就是地广人稀。
(“人首先都被数目稀少遮掩住”是什么鬼?)
/
老译本:每个个人还是安在他们新形成的组织那些强烈划界的模式里面。
新译本:每个个人也都还是被放进他们新形成的组织和那些“强制划界”的模式里面。
/
老译本:没经过我刻意计划,一种心灵的追踪射击使我从巴西中部跑到南亚洲。
新译本:并非蓄意为之,我思索的焦点很自然地就从巴西中部转移到南亚。
(“心灵的追踪射击”?)
/
老译本:居住于这种石头的植物相里面,圣保罗市的秀异分子,像他们心爱的花卉一般。
新译本:住在这种水泥丛林里面,圣保罗市的精英分子就像他们心爱的兰花之类的花卉一般。
(“植物相”“秀异分子”?)
/
老译本:我是这些扫除原始森林的人的老前辈。我会不会是唯 一的除了把灰烬以外什么也没带回来的人呢?我会不会是替逃避主义、根本不可能这一事实做见证的唯 一的声音呢?
新译本:身为这类“探险”的老前辈,我会不会是唯 一一个除了一把灰烬以外什么也没带回来的人呢?会不会是唯 一一个戳破这类旅行空想的人呢?
(“扫除原始森林”?)
/
老译本:一种文明的结束,另一种文明的开始,我们所在的世界忽然领会到或许我们的世界由于人口太多已变得太小。
新译本:一种文明的结束是另一种文明的开始,我们现在的世界忽然让人领会到,或许我们的世界正是由于人口太多而变得太小。
(老译本的断句,经常是该断的时候不断,不应该断句的地方胡乱断句)
/
老译本:一整块几乎很少被人类碰过的大陆突然呈现于一群连他们自己的大陆都无法让其满足的贪得无厌的人面前。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被这第二次原罪弄得天翻地覆,发生疑问:上帝、道德与法律全都发生问题。
新译本:一整块几乎没人碰过的大陆,突然暴露于一群已经无法满足于自己的大陆的贪得无厌者面前,人世间的一切都被这“第二次原罪”弄得天翻地覆,上帝、道德、律法…无一能免于质疑。
/
老译本:极端奢豪与极端贫困之间的鸿沟把人性层面毁坏无存。其结果是产生一种社会,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人借期望一切东西而萄存(“天方夜谭”中的精灵所代表的典型东方白日梦),而那些要求一切东西的人什么也不给。
新译本:极端豪奢与极端贫困之间的鸿沟把人性层面毁坏无存。其结果是产生一种社会:那些什么都得不到的人,借着期望一切东西而苟活(《天方夜谭》中的精灵所代表的典型东方白日梦),而那些占有一切东西的人什么也不给。
/
老译本:天际突然出现许多雾霭,组成种种网络;这雾霭好像是以海平面的、倾斜的、垂直的、甚至旋涡的各种方式散往各方。太阳光慢慢减弱的时候(好像小提琴的弓从不同的角度移动、接触不同的弦一样),也就把每个雾霭网络轮着爆炸成七颜八色的彩带,那些彩带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个别雾网络的专有质性,但同时却又完全是任意随机的质性。
新译本:天际突然出现许多雾霭,组成种种网络。这雾霭好像以各种方式——海平面的、倾斜的、垂直的甚至漩涡的——散往各方。太阳光慢慢减弱的时候(好像小提琴的弓从不同的角度移动、接触不同的弦一样),每个雾霭网络轮着爆炸成五颜六色的彩带,那些彩带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个别雾霭网络专有的,但同时又完全是任意随机的。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十二
《忧郁的热带》并不是一部很好读懂的书。
这是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回忆录,主要描绘了他在1930年代在南美进行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经历。如果这仅仅是一本类似于游记的书籍——比如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的《倒霉的人类学家》——那么即使是五百多页的大部头,也不会感到难读。然而,在《忧郁的热带》中,游记的叙事经常被作者对人类学课题的反思打断,赋予了作品一种意识流的叙事效果。书中融入了对哲学、社会学、历史、文学的引经据典和分析,因此我说,这并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
以我来看,作者应该是位i人学者(比如INTP):思维敏捷、观察敏锐、言辞犀利。这种犀利的言辞是一把双刃剑:你会读到他对世界、对一些表面上平常但实际上反常现象的解读,也会读到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剖析。
因此,我决定以阅读日记的形式,来聊聊《忧郁的热带》在讲什么,以及主要内容。
全书分为八部,第一部出发”到第三部“圣保罗市”,作者回忆了二战期间,从战地联络官退役后,他是如何乘船前往波多黎各避难。在船上,虽然卫生条件极差而且毫无隐私,但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学术界朋友。当船途经马提尼克岛时,作者观察到在那儿的法国驻军“病态地把眼前的人当作敌人,代替远在天边非常抽象的、真正的敌人”。
在第一部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对战争余波的观察。如果没有战争,他又怎会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之苦呢?
生活所迫,他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不幸。同时,他以人类学家的超然视角,审视自己所经历的困苦,并且试图理解这种苦难——这并不是个人或一群守军的错,而是社会的病态。他也对现代文明进行了反思,直言其扭曲和吊诡——一方面它鼓吹“秩序”和“和谐”,另一方面却制造出有毒的副产品。
以下是摘自第一部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段原文:
在第一部开头,作者对旅行进行了犀利的吐槽,即使跨越百年,读来仍然犀利:
“探险已成为一种生意。对观众而言,探险者确实跑了两万多英里路这件事,似乎就把他那一大堆其实待在家里也可抄袭到的老生常谈和平淡闲话,都神奇地变成有重大意义的启示录了。”
在第一部中间,作者以人类学家的超然和悲悯,反思看到的人性之恶:
“一旦社会人群所拥有的空间开始紧缩,愚蠢、怨恨与易于受骗便会像脓疮一样长出来。”
在第一部结尾,看透了现代文明的吊诡后,作者开始理解并接受了游记的“存在即合理”: “当我们出发去进行世界旅行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垃圾被丢在人类的脸上。所以我能理解人们对旅游书籍的狂热和它们的欺骗性。”
《忧郁的热带》不是一本轻松易懂的旅行书,而是一部深入剖析社会、观察人性和反思人类行为的著作。而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在。
忧郁的热带读后感篇十三
很惭愧,《忧郁的热带》出版至今70年,我才翻开阅读;很幸运,在而立之年后读这本书,我能更深入理解书中的哲思。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经典代表作,也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初读这本书以为是游记,但通过作者的文字却发现,它并非游记,列维-斯特劳斯到访之处都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因为它属于人类学范畴。而本书中他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更是值得现代人反复品读。
全书内容是列维-斯特劳斯对十五年前旅游的回忆。对于一个讨厌旅游的人,他为何要记录下多年前的经历?在书中他这样写:“我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所欲追寻的真理,只有在把那真理本身与追寻过程里的废料区分开来以后,才能显出其价值。”
这也就意味着列维-斯特劳斯是在梳理旅游经历后,沉淀出那些闪闪发光的思想,而正是这些思想使得这本书有了它的价值。这也是为何本书有那么多发人深省的语句。
坐在航行于法国与南美之间的客货两用轮头等舱,十九天时间,人却很少,显得食物就很多。于是他不禁开始思考:“一种文明的结束是另一种文明的开始,我们现在的世界忽然让人领会到,或许我们的世界正是由于人口太多而变得太小。”
于世界而言,它就那么大,但人口多少就注定了它给人的感觉“大小”不同。不得不说,在人类学家的思想中,身处何处,有何经历,都可能与其所谓的专业联系起来,这一点让人佩服。
在回顾布格莱与他讨论他是否要研究人类学这件事,以及他在巴西的经历,他开始思考“探险”究竟是什么,他认为“探险不应该是单纯在形式上走过一段很长的距离,而应该是一种深入的研究:一段一闪即逝的小插曲,一小片地表景象,或是一句不经意听到的话语,可能就是了解及诠释整个区域的唯一关键所在,如果缺少这个关键,整个区域可能就永远不具备任何意义。”
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对我们来说其实并没多少意义,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的路过,不假思索,不深入研究,一切仿佛过往云烟一般,走过即成为过去。而那些能留给我们深刻记忆的,其实不过是一个个小小的片段。这也是前段时间我去西安旅行的感受,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一场旅行就仿佛一场梦,过了也不会留下什么。
在《日落》这篇,他提到回忆往事,“回忆往事是人类的重要乐趣之一,但是如果真正依照记忆照本宣科什么都重新来过的话,很少有人愿意再经历一次他们津津乐道的那些疲倦与痛苦。记忆是生命——不过是另外一种性质的生命——本身。”
他的这段话,恐怕很多人会认同吧!人越是年纪大越爱回忆过去,尤其是经历的那些疲倦与痛苦,说起来或许云淡风轻,但没有一个人想回去重新经历一遍。真正走过那些痛苦与挫折,我们可以笑容以对,但试想当年的我们,又怎知未来是如何的?如果未来是好的,或许还有盼头,但如果未来是糟糕的,重回过去只怕是更痛苦的煎熬。
关于市场,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必须很天真或不诚实,才会认为人们能够完全不受其生存环境的影响,自由地选择其信仰。”
环境对人的影响或多或少,完全不影响是很难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不无道理的。
当然,《忧郁的热带》这本书还有很多很多金句,散落在整本书的各个角落。因此这本书也可以当游记来读,每每读到富含哲思的话语,那便是一种惊喜,而且这种惊喜定会让你点头认同。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即使隔了70年,那些有关于人类学的精髓依然不变,这也是为何今日我们读这本书,仍然会感动,会认同的原因吧!
这本书书名“忧郁的热带”,大概就是作者从热带旅行的深刻思考,而这种思考其实是——忧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