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试镜》讲述了一位年轻演员在剧组试镜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执着,成功地获得了角色。影片通过展现试镜过程中的种种考验,呈现了演员们为了梦想不断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受鼓舞和感动。
《试镜》观后感(篇一)
今年在first看到最真挚、最诚恳的影片。共鸣。想起牯岭街里面的话,“单纯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吃不开的。”看了一下导演信息,看来是她亲身的经历,太动人了。
其实在一楼就已经轻易地击中了我,陈梦背后的白色的背景,纯净的,是那样直接、不含杂质,像推开一扇门,关于爸爸妈妈,关于童年和高中,最简单、纯粹的情感。
在二楼进入一种社会规则,世界是属于大人的,大人意味着学会向不合理妥协,熟练地在各种人面前周旋,意味着装。所以最近一个朋友告诉我He is a director but he behaves like a producer.
进入三楼,复杂的、关于过去和未来、理想和现实相混合、冲撞的空间。和太多人相处是一种消耗,所以在影片筹备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是多么珍贵,在三楼她们依然可以像在一楼那样对话、交谈,秉持赤子之心,不戴面具不束装饰(和她们本身一样干净)地谈话,其实最要感谢电影的应该是这样的时刻,你知道有很多人会路过你的生命,可是在这样的时刻,在社会的三楼,那些大人离开的时候,你们在说大人的话,却用的是一颗孩子般澄澈透明的心,一颗心靠近另一颗心,一个人靠近另一个人,你们彼此理解,拥有共同的感受,在这一刻其实就足够了,应该感谢生活中这样的时刻。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这么巨大的差异和鸿沟,但在一些简单的档口,这些宏大的可恶的东西消失了,这并不是一种幻觉,更应该把它当成真实世界里面的秘密时刻,最珍贵的礼物。
导演并不是多么强大的人,只是在那些节点她没有办法崩溃。演员也是,她说她只想演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她本身就是这样坚韧、有生命力的人。最后的眼泪,泣不成声,她抬起手把头发胡乱整理一下,吞进眼泪。
谢谢你,演员曹冼,导演曹冼。总会有人感受到你感受到的,这样的时候就会觉得世界变小了,就会少一些纠结和痛苦,生活比电影重要,而你却真正做到了再现这种感受,我知道这有多么的不容易,各种意义上的。如果你还有想拍和想演的欲望,就继续下去吧。谢谢你!这很了不起。
《试镜》观后感(篇二)
在中传的一个老破小放映室里看了这部片子。
本身3.5分,映后扣一分。
先说影片本身吧,类似于这样的三幕式结构还是比较经典的,只不过在这表演张力是收缩的。一层楼是两人最柔和紧密的空间,二层楼这层关系有了摇晃,三层楼在男人回来的前后是导演与演员之间最后的神性时刻,在这之后便又被现实支隔了。
映后说到其实初版的剪辑是有四小时,最后呈现的版本只剩62分钟。但没有做到全时长的体量并不是一件坏事,导演说上下楼梯的戏份本身存在,但后来精简掉了。我认为这处精简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做到了三幕戏真正的区隔,也暗显了心绪的的大步迈进。
也有同学发出了十分有见地的提问,或者说确实有些尖锐的。比如说摄影机有许多次摇晃,特写的安排并不是十分有效,声音的制作比较简陋等等,非常直截的去批评了主创团队。
当然场内的氛围是很欢快的,我们大家都被似乎有些冒失的提问逗乐了,导演也感激有人去提制作方面的意见。
其实一开始摄影的青涩我也没太在意,因为本身我对这部片子的观感可能是更有作者电影或者说洪电影风貌的,虽然这可能是一种对lowbudget制作的宽容或洗礼。但总的来说它确实看起来很透气,也轻盈。
但还是让我比较头疼的是这些安排都并不是导演刻意的或者说 知晓,像是摄影机的乱动其实是导演在过完一条以后根本没有看监视器、为什么采用伪纪录片式的摄影,大段的长镜头访谈,几处生硬跳切的剪辑,和口语化而并非严肃呈现的剧本及台词,狗和歌声的出现也都只是恰巧而已...这些态度其实让我十分反感,不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观众,对自己作品的不熟悉肯定都是不对的。开映后坐谈肯定是需要对可能收到的问题做一个相对完备的了解,而不是“我不知道”、“不是刻意做的”。
承办放映的主持人给片子打了许多圆场,我觉得有失偏颇了。我也认同影片最终呈现的质量还不错,只是出自什么都青涩的主创团队是天才的有点过分了,当然可能也和微自传式的故事有关,导演把演员的她和导演的她拆分成了两个角色出现在大银幕上,因为都是自己所以确实显得很轻盈柔和紧密。只是如果电影体量再大一些,就好似要失控了。
说这一切都是凑巧而显现出来的天才肯定是有些绝对,但希望导演后续的作品也都继续能展现着这份灵气。
《试镜》观后感(篇三)
我很少也影评,因为不会写影评。这次之所以会写,是因为导演!
最近看了两部女性导演的处女作,一部是"三贵情史",另一部就是"试镜"。很有意思的 我看的两场都有导演连线且两位女性导演都非常的美~!
"三贵"的连线是线上,刘斯逸导演的美 在我看来是精致妩媚而梦幻的。"试镜"的是现场,曹冼导演的美 在我看来是可爱清澈而真实的。刚好两部影片的气质,就像两位导演所展现的气质一样!不得不说 真的有种,什么样的人创作什么样作品的感觉!
影片讲述故事很简单,就像简介 与片名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女孩试镜的过程。故事整体也不长,甚至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好像有点点短了,就62分钟。所以影评具体内容就不讲了,讲讲我为什么喜欢这部影片。
首先是因为,我接收到了这个故事的情绪.故事中的陈梦和导演两个人,通过一次次的对话眼神表情,非常真切的传递了影片影片索要表达的情绪,这种情绪在我看来很"真实",真实自由万钧之力,所以我接收到了也被感染了。我自私的以为导演想表达的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渺小的个体在不可抗拒的社会规则下 感受到的无奈不甘,甚至是偶尔的绝望。但是! 最终不管是影评女主最后整理头发吞下眼泪,还是现实中映后导演眼中的光,都在说明着她们并没有因此被"打倒"!
还有是因为这个题材,其实作为一个非常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对电影行业,演员这个行当是非常陌生的,是未知的。 试镜这部影片,从一个在我看来非常特别的角度来向观众展现了 演员,影视行业不为大众所知的这么面。对于看了不了解的事物的我 是喜欢这样的体验的。
至于可以进步的点,我觉得最明显的就是摄影很薄弱啊~ 讲道理 我都有种看B站VLOG的感觉 并不是vlog 差而是因为B站的很多VOLG也是非常专业的导演摄影制作的。那么作为一部影展电影 确实这方面是薄弱的,没必要闭眼夸。当然 就像我现场讲的 对部分好这口的观众来说 就是"特色"! 这也不矛盾 对吧~ 再有就是演员的表演,一方面是导演真的很抢戏!!! 刚一出来 那种松弛的状态 在我看来就很压女主一头唉(当然不排除我很吃导演的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摄像的关系 好像没法很好捕捉展现出演员。 最后就是配乐! 电影艺术除了画面 文字 还有配乐,就像是刚看完的奥本海默 最震撼我的不是画面 故事 人物 而是那些神奇,准确 有力量 配乐!
最后再次"表白"曹导!不管是影片中还是现场见到 恍惚间有种看到"山河故人"中的赵涛,"三悦有了新工作"的郭柯宇的感觉(但是是年轻版的她们), 一种历经世事后的淡然和松弛!很迷人~ 因为曹导有了以上这些废话~! 希望曹导日后不管是继续表演还是继续拍片都能加油!!!
《试镜》观后感(篇四)
我对宣称表达痛苦的影像一向是苛刻的。
映前进到中传的放映厅还是对这破破烂烂的场地有点震惊的,不过一想到等下坐着的是一群未来行业相关的人就觉得氛围和映后交流可能还是能把这点失望拯救回来的。
当然后来,,,
导演和片子的简介中表述出迷茫和困惑确实拉高了我的期待值,导致在观看途中频频叹气。痛苦的展现太过个人化,是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个阶段,而非宏观到人生的迷茫,又或是对什么的思考,没有真正的把个体放到这个行业里正置到当下的社会上,就让我觉得太薄了,太矫情,像是裹挟着全部观众去听那点人生经历,大张旗鼓的怼到观众耳朵里说,我们好苦啊,然后没了下文。当然我认为这也是现在很多青年导演短片的缺点,永远纠结别扭,永远矫情自恋,感受自身的同时不会去主动追问到底为什么人生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个状态放在现在的时空会感觉到迷茫和无所适从,这种痛苦只有自己一个人被依附着吗,大家呢,这种普遍隐藏的虚无又犬儒的精神呢?最后一些同学对此评价说是私影像我个人觉得只是为这份空打了圆场,确实挺私的,挺真实的,因为只是把摄影机架在那里,然后自言自语。
三个楼层对应三幕式结构这种说法,要是导演对三个空间的景别有意识的有所控制的话,我会认同,通过有意安排,达到人物关系和交流的递进也算是用心,但事实上导演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设置三个楼层更像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个短片的头尾,避免让长镜头对话覆盖满一个小时,映后表达出的迷茫让我很不知所措,我很难过为什么前期工作和对自己的影片导演会如此的随意,拍的每一步每一场戏想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或许不难,而且是对作品最大的尊重和负责,可是最后我得到的信息是—“我不是刻意做的”“我不知道怎么说”
那个时刻和现在打着影评的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文艺片里不一定要长镜头,用了就要让他有意义,但是在这里的长镜头我更趋向为导演不知道怎么切,怎么摆,我没有共情到什么,也没有感受到什么安静的痛苦。两个人的对话戏有几个机位真的让我很迷惑,我猜想导演似乎是想学一些新浪潮作者电影中两个人物对话又像在自言自语的画面,类似短角情事里的一幕,当然只是猜测,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僵硬的,有些甚至明明是两个人在对话但是机位摆的让人觉得这两个人都不在一个空间里。。。置景也挺随意的,所谓的轻盈可能就是因为没摆什么东西。。。
批评得确实有点厉害了,抱歉。
映后的交流让我大跌眼镜,无效的十几分钟让我坐立难安,几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其实是挺不错的,但很遗憾的是导演没有接住,或许在日后的创作前中后,能多对自身和作品进行思考和剖析吧。
最近看过和中国影视行业有关的作品就试镜和永安镇了,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之后对这个行业产生了非常浓重的焦虑,浮躁,和死命凹造型装艺术家文艺b(ps:这段不是对本片的批评和导演无关)的湿气浸润在每个角落,让我反胃和恐惧,希望这种自负自大的气息能少一点,对自身反思对社会时代进行感受的自觉性能多一点,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