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神雕侠侣》读后感100字

《神雕侠侣》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0 14:50:23
《神雕侠侣》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10 14:50:23   小编:

《神雕侠侣》是一部描写郭靖、黄蓉、杨过等英雄人物的武侠小说。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江湖恩怨和爱恨情仇。小说中的爱情、友情、忠诚等主题深深触动读者的情感,展现了侠义之风和江湖义气。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金庸对人性和江湖世界的深刻思考。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一)

看了神雕原著,没电视剧好看。 因为电视剧把杨过演绎成一个武功盖世的痴情大侠。 而小说原著杨过则是韦小宝一样吊儿郎当,遇到任何一个少女都油嘴滑色,搂抱,亲吻眼睛之类的举动,色心色语起了又起,和电视剧杨过完全两样。 现实中也不喜欢这种性格的男士,何况侠客男主。 金庸有几部书不错的 1.笑傲江湖 2.倚天屠龙记 3.射雕英雄传 4.白马啸西风 5.雪山飞狐 对于男主油嘴滑舌类型的,不讨喜。 陆小凤倒是很喜欢。陆小凤虽然活泼,却不油嘴滑舌,属于酷帅型。

1/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二)

杨过是金庸作品中,我最喜欢的男主角。有道是“一见杨过误终身”,清冷如仙的小龙女,活泼开朗的陆无双,稳重端方的程英,温柔体贴的公孙绿萼,古灵精怪的郭襄,以及大家热烈讨论到底有没有动心的郭芙,除了艳福齐天的韦小宝,感情戏份最多的莫过于杨过了。

杨过的魅力,固然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最难得的是在成长过程中那种少年意气尽褪,落拓不羁见长的洒脱。所谓“儒侠郭靖,道侠杨过,佛侠张无忌”,杨过明显的老庄之风,亦正亦邪,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结尾他与小龙女相偕归隐,颇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觉。

2/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三)

人是愿意孤独的也是愿意死的,不然怎么会偏偏和最心爱的人做对,不然王重阳和祖师婆婆为什么没有在一起,一个女朋友和我说,他们太矫情太轴,爱就在一起啊,就这么简单,我说,你爱过么,杨过从小孤苦伶仃受人欺侮,小龙女对他的好有别于郭靖愧疚的好,欧阳锋老年得子的好,姑娘们崇拜的好,雕兄动物的好,而是一种女人的好,一生一世的好,当你知道一个人一生心里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就离不开他了,郭芙再泼辣,程英再懂事,无双再娇嗔,绿萼再善良也都是人间的女子,我要是杨过我就半步都不出古墓老死在里面,对杨过好的人不少,但郭靖胸怀天下,黄蓉心系丈夫,欧阳只爱武功,绿萼心里有着爹娘,无双与表姐相依为命,程英更是要侍奉师父,只有小龙女心里只有杨过一人,全书泪点不少,杀父之仇,洞房花烛,十六年后,写的全都是一个情字与武侠无关

3/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四)

无论金庸还是古龙都有琼瑶上身的时候。这本书就是琼庸合体之作。太多的痴缠纠结,百转千回。虽然其他书里也都有各自的爱情,以男女主人公情感做主线的,这本书还是唯一的。

独爱小龙女冰清玉洁,可惜练功走火之后,一连串的阴差阳错,让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动了凡心,成了爱情的奴隶,甘愿与一男人厮守终身。可叹,金庸大侠还是总有把好的女子占为己有的小心思。

金庸书里有两个女子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就是仙人小龙女。另一个就是潇洒的蓝凤凰。蓝凤凰一生不为任何人所拘束,对着令狐冲也顶多是谈得来而已,没有痴情就活得真潇洒自由,令狐冲任盈盈也不如她快活自在。

小龙女一生为情所困,好在那个杨过还有主角光环也不算所托非人。然而,为一个到处留情的凡夫伤神落泪,内功折损仙气尽退,值得吗?若她能像蓝凤凰一样,同为掌门人,能看开红尘小情爱,笑对世间,我会更喜欢这样的故事。

4/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五)

今年喜欢读金庸。

西狂,对杨过的描述可谓极其精准了。一个身世不光彩的男孩,桀骜不驯,经历波折,一生与传统礼教作斗争,坚持自己内心正确的事,完成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信念,如痴如狂,逆袭成为武林中人人畏惧敬仰的大侠,相对世俗的人,杨过苦苦寻觅的,是更纯粹的、更隐秘的、更迷人的和更热烈的某种东西,深深印证过去不决定未来,怎样想怎样做才决定未来。

成长,与前部作品射雕英雄传相比每个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郭靖由耿直男孩成长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少了热血,多了责任,黄蓉从为爱痴狂的年轻女子,成为相夫教女的中年女性,少了纯真,多了母性。

表达,金庸先生写男女感情真是一绝,除了杨过小龙女的坚贞,写李莫愁与陆展元之间的辜负,写林朝英与王重阳之间的执着,写郭芙与耶律齐的濡沫,写杨过与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郭芙、郭襄的不同感情,不乏含蓄缺显得不失真切。

荡气回肠,一曲一折,跌宕起伏。

5/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六)

原来,漫长的告别才是他们的一生

未曾想,他们这一世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年少时在古墓中的相依为命。

一直觉得,为了郭靖的侠义,才要把杨康写的超级卑鄙,然后杨过的苦难,就从幼时开始,好在他还有美貌与聪明,不然也没有他如此坎坷又侠义的一生。

遇见失忆欧阳锋,那真挚的父子情,只是一个失心疯,没了儿子,一个没了父亲,人间取暖,也是给与那疯子一点人生的安慰。

遇见孙婆婆,展现的隔代情,真所谓杨过遇见的都是贵人,孤苦无依的人别人给予的一点点爱暖到他的心窝。

真正与姑姑的第一次相离,遇见了欧阳修与洪七公的仙去,丐帮大会与姑姑重逢;重逢几天就在黄蓉的掺和下第二次相离,遇见了程英;与姑姑的再次相逢遇见公孙绿萼,但杨过的假话又让姑姑无意中误会,姑姑明白个中真相;再次遇见在全真教已断臂,去古墓姑姑逼毒却再次被郭芙冰魄银针;绝情谷李莫愁死,姑姑剧毒跳崖。

16年,江湖中断臂大侠的一跃,真相是若杨过没有死,真的遇见的是姑姑,还是他们的孩子?想想心惊。

作为读者的我,当然希望拥有奇迹,他们今后能终身相守,不离不弃。

6/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七)

阅读过程心境最为沉浮纠结的一部。

从《射雕》到《神雕》,对杨过继杨康的印象一步步扭转,起初是对其狡黠执拗的不齿,后愤慨其风流没主见,最后却实在不免为其担忧祝福…

郭靖升格为侠之大者,全然继承洪七公的衣钵,光明磊落,为国为民,却实在迂腐愚笨的很,刚巧碰上本书第一搬弄是非之人赵志敬,徒添了不少麻烦。

小龙女、黄老邪、一灯大师、老顽童,与前作较为类似,属于某种特定角色形象的代表,讨人喜欢,但不至于引得情绪起伏。

金轮法王和黄蓉的形象却丰富了许多,一个诡计多端不讲武德,却也有说一不二于心有忍之时;黄蓉随着年岁增长羁绊增多,变得婆婆妈妈妄尊自大,对三教九流之徒天然有种鄙夷的情绪,常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然为母则刚,保家卫国的重担确实抗在肩上,只能纠结,不忍责怪…

郭襄郭芙两个极端,一个父母全部的优点,一个继承了父母全部的缺点…

通篇看毕,射雕的人物基本都有了善终,而神雕的主题升华许多,爱情、家国、侠义、武学佛法的心境、皆用礼仪廉法的探讨这一条主轴串起。在情节安排、笔法老练度上,有了极大的突破。

只是不免困惑,郭芙竟似本书第一大恶人,通篇形象也无转变的…

7/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八)

虽然《神雕侠侣》的影视剧已经看过许多版本,但仍然抵制不住没有看过原著的遗憾,最近终于看完了。

终于缕清了《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与峨眉的前尘,原来神雕的结尾描述的张君宝、《九阳神功》、郭襄有这样的隐含前尘。

看过这版的了了几处杨过与郭芙的心理描写,似乎就明白了为什么郭芙如此不满杨过,而杨过为什么屡次放过郭芙,她俩真的很像是情窦初开还不懂怎样表达好感的中学生,一个桀骜不驯自尊心极强,一个高高在上公主病极重,可见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初恋是真的很难处理,而性格不合是真的会导致有情人终成怨偶。

从《神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唯一不忘初心的就是郭大侠,在他心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面对家国大义,郭大侠始终先天下之忧,儿女情长永远排在国家利益后面,无论过去多久郭大侠的三观仍旧是正正的。但观黄蓉,不知道为什么,总能读出一些负面的东西,蓉儿的多疑我觉得来源于心虚,每一次对杨过的判断都带有自己的小情绪,这是不是表示或许蓉儿的心怀并没有十分的坦荡?

以前确实觉得“一见杨过误终身”,但读过之后才觉得小龙女才是真的让人一见倾心,世上或许杨过还是有的,但如此纯洁的小龙女应该是没有的。所以,杨过让人误终身,而小龙女可以让人微笑着死去。小龙女身上或可说有种淡淡的禅性,她过得开心不开心我不知道,但一定不会有太多烦恼,如果说郭大侠教会杨过有一颗侠义之心,那么小龙女大概让杨过享受到了平和带来的心灵的宁静,也许她确实不谙世事,但却让我读出了阅尽千帆之后的坦然,纷扰之后的大彻与大悟,而这些试问几个人能做到?

8/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九)

神雕侠侣读完了。这部书是会让我眼眶湿润的书。但所想讲的却并不多。可能因为很多片段已经模糊了吧。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真是一会气杨过,一会气别人,心里恼的不行。别人何以总是觉得杨过以后可能学坏,尤其是黄蓉。但一会又气杨过,事情就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过后来似乎又觉得生活不就是这样么。

读神雕侠侣期间,有的电视也在演这部剧,不过总是看两眼就不想看了。觉得小龙女的那种冷冷的感觉,演员演不出来。

郭芙,好吧,真的不招我喜欢,最严重的是竟然砍下杨过一臂,心里还在想后面会不会接上。杨过多次救人,她竟一直以怨报德,实在太过蛮横。

最后的结尾,相约一十六年再见,刚开始我一直相信最后是一定会相见的,后来看着看着,突然又想,如果真的见不到呢,如果小龙女真的病死了呢。一十六年,太过长了,这样的爱情,难寻啊。

尤其感动于杨过和小龙女对彼此的爱,一心只去想对方是否幸福健康,纵使自己已经中毒,也计算的是对方的安乐。这让我反身想到了自己。

不喜欢是个女的就喜欢男主的剧情设定。

9/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十)

《神雕》是武侠小说中极为有情的一部,以至最为恶劣的一个公孙止,都没法儿用“大奸大恶”去形容——毕竟他只在自家的一片绝情谷中为非作歹,并不曾能耐到出去祸国殃民。

公孙止的女儿绿萼是我读武侠小说至今最为心疼的一个人物。《神雕》里单恋杨过的几个女子,程英、陆无双相互依靠,郭芙、完颜萍嫁得良人,郭襄有一众长辈爱护,独她一人,从小与小龙女一般断情绝爱,长大又耳闻生父奸计,眼见双亲反目;一心想救杨过脱险不惜以身相逼,死于亲生父亲之手心愿仍未达成,最终连尸体都被烧成灰烬。这姑娘一心为善,却见遍人间丑恶,鳄鱼潭底一段大喜大悲的凶险时光倒成了一生最甜蜜的回忆。金庸未免太狠心,造化未免太弄人。她的死和小龙女的断肠崖绝笔同在一章出现,题为“情是何物”,倒真是叫人感叹“情是何物”了。

黄蓉在《神雕》里的出现让许多人埋怨,《射雕》里古怪精灵的少女一变为先入为主处处设防的少妇——误会杨过、骄纵女儿郭芙,间接导致了日后这许多事端。但平心而论,黄蓉的顾虑原也是经历了杨康之恶,但求保护家人而百般防卫,并未起过伤害杨过的念头;几次三番劝走小龙女,原也是出于“保护”杨过的一番好意。不周全,但也合情。金庸还是偏爱这个姑娘,屡屡多费笔墨为她的所为解释开脱。郭芙这么个蠢丫头,可能也就因着是黄蓉的女儿,竟许了她耶律齐这样一个好归宿。《神雕》多次可见靖蓉二人相视会心一笑,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夫妇间的默契温情。最后二人同葬襄阳,金庸真是半点不愿亏待她。

10/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十一)

读这本书时,我深深的认为这是一本低低低配的红楼梦。[写三个低的原因是红楼梦的地位太高了],整本书都是意难平,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是意难平,意难平……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陆、萍为芙影,程为龙副。

按原著陆无双和完颜萍一个应该性格脾气像小龙女另一个样貌像小龙女。

可到绝情谷后期他们集齐,陆无双一直和郭芙吵架,完颜萍被公孙止认为是黄蓉女儿。

所以杨过到底在这两位女生身上看到谁的影子。 要是真的是郭芙那金庸对杨过太残忍了。

离开古墓遇到一位和郭芙脾气性格像的女孩立马厚颜无耻上来玩娘子相公过家家游戏,看到像郭芙样貌女孩因为不能复仇难过,出手帮她条件就是亲吻她一下。

他给自己编了一场梦,直到正主郭芙骑着红马出现,给了他鄙夷嫌弃的眼神。让他醒来自己做的一切都是自取其辱,他姑姑也不找了,寻死觅活,一个月形容枯槁游荡到华山发癫。说好送陆无双去江南也不送了。

你们毫无障碍地认同了郭芙喜欢杨过,尽管她整本书都表现出对他的不在意,从来都是杨过对她一见钟情,但郭芙都没拿正眼瞧过他,他拒婚,郭芙无感的。是杨过一直脑补郭芙,觉得郭芙鄙夷嫌弃他。

其实人家郭芙就没考虑过他。他还酸得不得了,跟小龙女说,郭姑娘半点也没喜欢我。

郭芙是金庸所有剧中唯一一个没有主动喜欢过男人,倒追男人,贴男人的女孩子。可里面所有的青年都喜欢她。大小武,耶律齐,杨过都对她超级爱。杨过说她是襄阳公主,说我的芙妹端庄贞淑。是杨过爱而不得错过了命定的姻缘,只因为金庸写了最后一段内心独白;你们坚决不接受杨过喜欢郭芙,尽管整本书他都在她面前表现异常。而我,最讨厌的就是最后那一段,认为金庸一定是喜欢过一个爱而不得的女神,于是把这种失落投射到郭芙身上,用她的独白来满足私心、疗愈情伤。

11/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十二)

我父母一直要我多去学习学习一下中国的历史和习俗,去读一些名作。所以,这个学期我就拿起来了一本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读了起来。我起初想去尝试一下四大名著,但看了又看,还是觉得武打小说更有趣一点吧。我爸也是我这么大的时候读的金庸的小说。想《红楼梦》和《水浒传》着些还是留到以后再读吧。

这个书籍有点长,我才刚刚读完了《神雕侠侣》四本中的一本。第一本才一共九章,不过也有三百多页长了。其实读完第一章得的时候我已经爱上了这本书。里面的武打场景,武功招数,和主人公杨过的成长经历实在是太精彩了。金庸的文笔也是堪称完美,特别是他对武打,街道的场景描写。读着读着就想起了上个学期学的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与当中的场景描写——一会儿动,一会儿静,一会儿远,和一会儿近。这些场景描写的惟妙惟肖,好像身临其境,永远没有枯燥的瞬间。

但读了着三百页下来,最让我影响深刻的还是杨过在遇见陆无双时装傻的情节。杨过知道陆无双武功高强是一个危险人物,也知道她的师傅赤练仙子李莫愁更不是闲着的角色。杨过靠装傻来隐藏身份和武功,使出韬光养晦之计。这样他就不让陆无双起太大的疑心,避免了没必要的关注,保住了自己的安全。同时也可用傻不拉叽的行为来掩盖一些小动作,在危险时刻救下自己和陆无双。

会装傻,和会韬光养晦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我妈经常说:“装傻也是一种福气。”在生活和工作当中,装傻时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当你在敌人面前显得毫无价值,它们也就不会攻击你或多去关注你。这样你就可以偷偷的变强,知道你有一天可以直视并打败这些敌人。比如说你和你同时在竞争一个升职机会。如果你会装傻,让对方感觉你根本不是竞争力,他就不会过来使阴计阳谋破坏你的机会。这是你就可以慢慢一点点储蓄能力,在领导检查业绩使一举打败你的对手,获得升职的机会。

当时刘备在和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也就是这样的。通过韬光养晦,假装自己无能,避开了曹操的疑心,躲过危险。正所谓“人在江湖走,保命最为首”。回去我也好好练一下该如何装傻。

12/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十三)

这本书看的时候很没有耐心,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刘亦菲版的小龙女太深入人心,所以有些情节记得很清楚,以至于对整本书的情节没有太多的期待。还因为临近开学,心情烦躁。

这本书当中许多人物都没有前一本书那么讨喜,尤其是杨过这个角色,说不上喜欢,甚至有些讨厌这个角色。从小就是那种招人嫌的小孩,心里虽然委屈但是嘴死硬,长大之后又是中央空调,处处留情的渣男,总之心里十二分厌恶。但他是一个成长型角色,他的成长比之前的袁承志、郭靖更深一层,是他性格上由坏、别扭走向了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而袁承志、郭靖身上并没有性格上的变化。在这本书当中的黄蓉也不像前一本书那么讨喜了,因为杨康的缘故,她对小杨过也处处提防,这其实对杨过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杨过这个人其实就像是一只狼狗,你对他招招手他就温顺的很,但是如果用打狗棒教训他,他就会反过来咬你一口。黄蓉提防之心太重,同时郭靖与黄蓉教子无方,以致惹出了许多事情来。

杨过身上有许多的反骨,还有小龙女对于礼俗的漠然,联系当时宋明理学就可了然,或许他们的不讨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反抗这种吃人的理学。

这本书没有太喜欢的角色,如果说非要选择一个的话那就是程英了,是这本书当中的一个小角色,这个女孩子从小便经历了家破人亡,因为变故还成了跛脚,但是还算幸运的是成了黄老邪的徒弟,学到了一些保护自己的本领,而且心思细腻,如果她没有遇到杨过,可以安安静静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其次不太讨厌的角色是郭襄,虽然郭襄古灵精怪号称“小东邪”,但是她性格成长并没有普遍性,而是因为家庭背景使然。

这本书当中让人同情的角色很多,比如李莫愁、裘千尺、公孙绿萼,她们都是求而不得的人,最后都是抱憾终身。唯一不错的结局就是一灯大师、老顽童和瑛姑三个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这样的安静生活也让我心向往之。

因为这本小说又让我想再看一遍刘亦菲版的《神雕侠侣》了,神仙姐姐真的好美。

13/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十四)

读一部《神雕侠侣》,各个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学习各个人物身上的优点,避开其中缺点,少思少念,空无执念,给自己注入一些温暖柔软的东西,无论世事变幻,做个智仁勇之人。

1. 程英与陆无双不对抗、不嫉妒的性格:陆无双明知杨过已娶小龙女为妻,却无怨怼之状,对小龙女也不表妒恨,口口声声的说要惩戒郭芙为自己出气,而程英与小龙女相互间也神情亲切,不禁大为欣慰。

2. 程英的智仁勇:杨过和陆无双你一句“傻蛋”、我一句“媳妇儿”的有说有笑,程英突然插口笑道:“杨大哥,你现下有了杨大嫂,再叫我表妹可得改改口了。”/程英毅然道:”杨大哥,我下去。你信的过我吗?”武氏父子和耶律齐等拉住长索,将程英换换缒将下去。/杨过跳下断肠崖,陆无双心中大痛,程英道:“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有何必烦恼?”

3. 玉女功养生:“十二少、十二多”:“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

4. 老顽童的空无执念:黄药师笑道:“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泊,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心中空空荡荡,本来变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

5. 修念:白眉僧低声道:“杀机既起,业障即生。”“慈心一起,杀业即消。”/杨过暗想:“要胜过自己的任性,要克制自己的随意妄念,确比胜过强敌难得多。

6. 小龙女的身心修行:她在杨过相遇之前,罕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最能伤身损颜。若她真能尊师父之教而清心修炼,不但百年之寿可期,且到了百岁,体力容颜仍不亚于五十岁之人。

7. 情花: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且遍身是刺,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这花儿有此特性,人们才给他取上这名儿。

14/15页

《神雕侠侣》读后感(篇十五)

虽然说看过不少书,但是总是因为想要把书评写的很满意,就一直懒得动手去写。今天想通了,就简简单单写一份书评吧,也不求自己满意了,目的是给读过的书做个记录,以后也可以随时更改。而且这样也算是开了个头,说不定以后就会越来越愿意写,越写也越好呢。就这样怀抱着这样的期望写下来这样一份完全是个人偏见的书评,也是我在豆瓣上的第一份书评,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够骂的轻一点。

老早就听过小龙女在绝情谷底等候杨过十六年的桥段,于是一直好奇什么爱情能让人孤单的等十六年都不忘怀。

所以虽说是武侠小说,我却更关注小龙女和杨过的爱情,看到一半我就总觉得哪里不对,分分合合的相爱的两个人,突出一个拧巴。按照我的理解,茫茫人海相逢不易,两个人若是相爱,就更要好好的珍惜存在彼此的生活。所以像杨过和小龙女这般“我爱你所以我要离开你”的桥段实在是让我读的时候感到十分难受——理智上可以认同,情感上难以接受的难受。能够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能理解金老爷子想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因为家庭和童年种种原因,杨过爱猜忌,小龙女感情上容易选择逃避。可是作为现代人来看,这种不去积极沟通,依靠猜忌行事,动不动失踪的爱情让我难以接受。

所幸的是,随着故事的推进,剧情的发展,家国情怀,江湖天下的展开,人物的性格也在逐渐变化,尤其是到结尾部分推向高潮。杨过和郭靖黄蓉最终和解,让人终于把憋了一整本书的气吐了出去。

十六年的等待,也没能改变杨过的初心,终是纵身一跃,了却浮沉。正是这一份义无反顾,反而看到了潭底的亮光,也才有机会找到同样苦等他十六年的小龙女。这份爱情真可谓是矢志不渝。可歌可泣。尤其是放在现在这么一个物欲横流,爱情廉价的社会尤为难得。我想金老爷子能写出这样的爱情故事也是符合他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吧。

整本书四卷前后花费两个月时间看完,也终于明白了小龙女为什么可以独自等待十六年。也从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上学习到了猜忌只能换来猜忌,真心才能换来真心,爱情需要积极交流,求同存异,方得始终。

下一份书评打算写一下红玫瑰,目前看了前几章,心中常感悲凉之意。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