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道林·格雷的画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道林·格雷的画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10 09:20:30
《道林·格雷的画像》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10-10 09:20:30   小编: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一)

看懂了又好像没看懂!感觉年轻人在自己三观没形成的时候碰上的人还挺重要的!道林格雷拥有了太多数人没有的美貌和地位!在遇到亨利勋爵以后,突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在欲望里迷失了自己,越演越烈,寻找感官刺激,王尔德在1890年的时候已经洞察了这一切,看过他自传以后,好像有很多自我色彩!

1/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二)

我们是如何去理解,书中画像的我呢?我,生死的变幻。在王尔德笔下的善与恶,我们又是如何去分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的与经历的,又以什么的道德去衡量呢?世事的变化,心依然是骚动的刺…… 王尔德以其一向的讽刺忧郁手法,在他的书中引来无数读者的赞誉与批评。他的故事在隐喻背后的世界,也许正是我们经历的或将经历的世界。

2/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三)

不吹不黑,翻译是我看过词藻最优美的,这本书让我再次见证美少年沉沦于享乐,沉沦于罪孽与丑恶的过程。亨利勋爵经典语录倍出,他是享乐和罪孽的引诱者,画家的画像是契机,道林格雷才是主导者,读到格雷犯罪后心理自辩也是刷新三观。作者赞美高颜值又向往纯洁的灵魂,可以看出自身复杂的恋爱历程,他谨慎而卑微,甘为爱情和美色的俘虏。然而我最喜欢书里这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读书太多反而愚蠢的时代,一个思考太多反而不美的时代。】

3/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四)

可能是因为读的是译本,没有感受到语言的华丽。但确实有些话说的极有意思。了解了相关背景,写这本书时正值王尔德生命最好的五年。

我不太喜欢读小说,这本书让我有读下去的欲望,越往后读越有体会。不是刻意安排,却阐释了王尔德对美的理解,给人启发。最是人间留不住,用非常理的手段刻意留住美丽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美好的背后也通常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悲剧。

随便写了一通,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体会。

4/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五)

标题出自译者孙宜学对王尔德的评价:

5/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六)

发现这本小说是因为恰好有一些外貌焦虑,这本书的主人公却是在美貌外表下有着丑陋灵魂的男子,读完解决了我的部分困惑。

一个天性善良的小男孩如何堕落成魔鬼的故事,情节很精彩,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看完对人性和灵魂都有很深的思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莫不如是。

小说里有对爱情,文学,哲学,音乐,言论的影响,贵族奢靡生活的谈论与反思,值得一读。

在语言方面,全篇除掉一些很抽象很哲学性的话以及一些场景描写,有很多人物对话,相对比较好读。

6/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七)

王尔德自己说的吧?一本书没有道德不道德,只有写的好与写的坏!这本书完全体现了这一点(《洛丽塔》也是如此)。

它是如此邪恶,又如此美丽。这是一条欲望的道路,通往毁灭的道路。你会与魔鬼交易你的灵魂吗,来换永恒的青春?这真是难以抵挡的诱惑,特别是在最容易被诱惑的时刻,身边恰好有一个道德麻木的诱惑者。

王尔德在此向我们展示了人间的恶,正如在《快乐王子》中像我们展示人间的善。在人身上是同时存在天堂与地狱的。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差。这应当是劝善之作吧,永远别与魔鬼交易!

7/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八)

道林格雷和画作交换了自己的灵魂。他的外貌体态从此一直保持年轻。但是他能骗过自己的肉体。画像。却没办法骗过自己的灵魂。

一开始是霍华德画的肖像。道林格雷美。他的容貌确实令人叹服。但真正在道林格雷的灵魂上作画的是亨利。他就像一把火。烧毁了曾经纯真的格雷。加注了那些被压抑的黑暗。

道林格雷和画作交换了灵魂。但真正变丑恶的转折点是对他的muse的死亡的漠视。他就是从那时候。在亨利的嘴下真的的开始转变。他的灵魂变得越来越丑陋不堪。

而他也越来越恐惧于那幅画。因为那是他真正的灵魂。

8/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九)

之前就有人提到过这本书,一直拖到现在看,也幸好是现在看,因为早年的我是没办法体会到它的好的。

因为之前听别人解说过,所以大致内容都知道,原本以为这只是劝人不要太虚荣了。

但只有真的去看了这本书,才能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直接被打动。亨利勋爵的享乐哲学太过诱人,也太有说服力,即使不是道林,只通过二维的文字,也很容易被诱惑到,更不用说直面诱惑的少年。

刚刚看到第五章,可爱的西比尔姑娘出场,可是我觉得道林已经太过危险,他会给这个可怜的一心求爱的姑娘带来伤害。已很久没有一本书,让我从头到尾都看得提心吊胆了。

9/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

“这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着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看过王尔德的《自深深处》,书信集里怨气太重,看不到爱情的美好;看过王尔德的《快乐王子》,被其想象力折服,但最爱的还是《道林格雷画像》,这本小说让我再次重新认识了王尔德,爱上这位王子,也想在其墓上献上一吻。

哈利如毒蝎子般犀利的言论让人拍手称赞,认同的写不出评论,处处自戳灵魂深处;道林身上处处让人着迷,人之初,还是性本善的。他至善至美的灵魂逐步堕落变成丑陋不堪让人心痛不已,却也在预料之中。拥有永不变化的好皮囊,灵魂便胆大妄为。

不得感慨一句,不仅是这个年代看脸,恒古至今人们都看脸~

10/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一)

精彩语句:

艺术真正反映的是观众,而不是生活。

一切艺术皆无用。

我真不想将画送去公开展览,我在这幅画里倾注了太多的自我。

才貌超群者往往背负宿命的悲哀。

我不知是谁把人定性成理性的动物。这是迄今为止最草率的定义。人有多面性,但就不是理性的。

她是一个古怪的女人,身上的服饰看起来总仿佛是在怒气冲冲时设计,暴跳如雷时穿上的。

现在的人啊,什么东西的价格都知道,但它们的价值,都不知道。

孩子人生初始都爱父母,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开始批判父母,有时他们会原谅父母。

保持年轻的秘密就在于永远不要有不恰当的情绪。

11/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二)

测试合并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合并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合并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合并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合并测试测试测试合并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12/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三)

留意了一下前两章,王尔德一共写了十几种花朵,下一朵和上一朵几乎没有重复,巴兹尔和亨利坐在坐在月桂树下,树上飘下的却是紫丁花。除了十多种花朵,还写了天空、阳光、微风、金色的尘埃,他是在写明丽的色彩,也是在写道林格雷。

亨利在巴兹尔的花园里摘下了两朵雏菊,扔了一朵,捏碎了一朵。道林也深受亨利影响,在享乐中堕落。

前两章结束后,后面整整十八章,只有两处写到了真实的花朵,一处是茜比尔和弟弟述说对道林的爱意时,写到了马路边的郁金香。一处是茜比尔已死,道林还不知道的那个凌晨,道林看到了装箱待卖的郁金香和玫瑰,这些花朵写的是茜比尔。

道林为了美丽的面孔与画交换灵魂后,真实的花朵与他再也没有象征关系。

13/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四)

写在道林格雷的王尔德自序。书已经看完了,有很多囫囵吞枣也无法遗漏的明珠。此时我不摘抄,一来实在太多;二来,以为王尔德的思想需要在王尔德的作品中才更加熠熠生辉。 讲讲作品。之前看过《夜莺与玫瑰》,那鲜血淋漓的玫瑰刺,绝望地死亡在冬天的巨人,弥漫着一种哥特的浪漫。《道林格雷的画像》也如是。我相信道林格雷就是他自深深处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情人,道格拉斯的化身,以至于他愿意赋予一个少年的美那样惊世的描述。顾影而死的阿喀琉斯有了具象。 网传王尔德是最为清醒的毒舌主义者,其实也不然,只是他的思想贴近现代的主流价值观而已。原谅我以一个无聊的现代人的眼光,我依然相信他清醒。罪恶枯萎老死而美丽的画像永存,太喜欢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转身。

14/15页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十五)

结局意料之中,道林格雷一生都想要做一个单纯灵魂干净的人,原本也会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的引路人亨利勋爵真的是太差劲了,总是说出让人无法反驳的违逆的话,一个少年也是白纸,没有把握好自己就一生被牵制。听说这书是王尔德同性恋的罪证,可以推测出亨利勋爵喜欢道林,但是他知道自己得不到就要毁掉。

画像,有脸,无心。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