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一部讲述心理恐惧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挣扎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助。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引人深思。作者对人性的探讨让人感到震撼,引发了对自身内心深处的恐惧的思考。整个故事充满了悬疑和令人不安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心痛。
《恐惧》读后感(一)
看到结局,女主角在局中不自知,所谓恐惧,是害怕失去,终将失去,挽回也无计可施,不如回归初心!女主一旦做出抉择时,心理豁然开朗起来!镇静代替了恐惧,看清内心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之前的生活仿佛只是在梦中!并不是实际经历着的。女人一旦觉醒了,一旦对自己的存在有了想法,开始追求价值起来,那么她的世界会迎来崭新的开始。
《恐惧》读后感(二)
她的本能在抗拒着这个人,最抗拒的是他内心的新东西,实际上正是这种另类的东西曾经吸引着她的好奇心。
他像流浪的吉普赛人那样的家,经济状况永远在奢侈和窘迫之间摇摆不定没有规律。
——【奥地利】茨威格
茨威格也许是最懂得女人内心戏的作家,如果你看了《消失的她》深深无法自拔,那么这本《恐惧》则是在100年前就把人性这点事情讲得过分通透了。
它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心理描摹,勾勒出了人性中的恐惧和情感的纠葛。
故事围绕着伊蕾娜这位富有高贵的律师之妻展开,她与年轻钢琴家的婚外情成为了她深陷恐惧漩涡的起点。
通过《恐惧》,茨威格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无法预料的面貌。
他通过细腻的叙事和情节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和心理状态。
他探索了人性中最深处的恐惧,以及面对恐惧时的挣扎和矛盾。
然而,谁又能想到,操作这一切的居然是那个看似无害,仿佛置身事外的丈夫呢?
一开始,伊蕾娜不堪负荷的婚姻和一段婚外情令她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丈夫在故事中扮演着一个看似善良而富有高贵的形象,但实际上,他却伪装成一个无辜的丈夫,利用伊蕾娜的婚外情和她对声誉的重视,操纵了整个局面。
他以敲诈为手段,迫使伊蕾娜接受他的要求,无论是财产的分割还是对婚姻的重新定义。
不仅仅有赌徒的何非,就算是身边的良人不一定真心对待。
先学会爱己,然后再度人。
《恐惧》读后感(三)
其实我并不特别喜欢茨威格,但与他有很深的渊源。最初,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我觉得那女人完全是在自讨苦吃,甚至采取鄙夷的态度,我还记得那是个燥热的中午,我读完结尾,匆匆去上课,一路上都在思考书里的内容。那时我觉得,茨威格的写法与我当时探索的东西有些不谋而合,关于臆想和幻觉,我把小说中女人对男人的痴恋当作她的自我满足,那是一种自私,一种对安全感的病态要求。现在看来,那时我并没有读懂茨威格,我怀着一种近似傲慢的偏见,把这个故事解读成茨威格一场关于幻觉与自恋的游戏,我甚至没有承认故事中女人对男人的确有着最真挚最深切的爱,正恰恰由于这重要的一点,我没能找准故事的核心。后来,读多了茨威格的作品,才发现他喜欢把一个人置于某种难以挣脱的绝境,然后细致描绘其人的心理境遇,而他在这类作品中对女人的描写尤为出彩,在这一点上,你当然可以永远信任茨威格。 我另一个和茨威格有渊源的地方,是有关他在《断头王后》一书中写过的那句话:”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在此之前,我时常在网络上看到这句话,也知道它的来源,但并没有太多感触,直到某人借用这句话来鼓励我,并以此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这句话便在我心里焕然一新。这个小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之后,我才不经意地读了本书,这本传记刷新了我对茨威格的认识,他竟然可以对女人的描写如此细腻,如此栩栩如生,这本书我是把它当作小说来读的,直至今日,我依然非常怀念上个冬天的那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读茨威格的再下一本书便是《昨日的世界》,书里遍地都是昔日辉煌的欧洲,遍地都是对大战前的美好追忆,读时,让我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也对大战前的奥地利产生了无限怀念与感慨。当然,你越往下读,就不免越心惊肉跳。,因为茨威格最终自杀的诱因,似乎就要马上被你这样轻而易举地读出来了。在这本书里,我最记忆犹新的是,茨威格戏剧生涯的造化弄人,却造就了他另一番成就。说实话,时至今日,我尤其喜欢在每个作家的文字中读出他们对宿命的体验,对宿命的感受,以及他们对宿命本身的理解,最后,他们又会把自己宿命观投射到作品里。或许,《断头王后》中,与我颇有渊源的那句话,不仅有安托瓦内特王后一生的写照,也有茨威格本人的宿命理论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在此之后,我仅读过茨威格零星的小短篇,直到昨晚读完《恐惧》。在《恐惧》一书中,妻子由于得不到丈夫的关怀,内心寂寞,替自己找了一个情人,在一次幽会后,无意被情人的前女人跟踪并勒索,后经屡次威胁勒索,妻子的精神濒临崩溃,这时真相大白,原来一切都是丈夫的有意安排。说实话,这部作品带给我的触动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在提醒我,要写好女性的故事,必须以女人为本,切实关注她们的困境与痛苦,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也要找准从前与当今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同样身为女性,我应该为我从前因为某些无知带来的傲慢,说声抱歉。 随笔。仅代表个人观点。
《恐惧》读后感(四)
1942年,斯蒂芬·茨威格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他称自己“属于过去的世界”,欧洲文明从繁荣走向衰败的事实令其感到绝望和孤独。
这种孤独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无论男女都难以逃脱的时代命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失去了温度,缺乏有效的对话,即便是夫妻之间同样如此。斯蒂芬·茨威格盛年时创作的《恐惧》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女主伊蕾娜家境良好,丈夫是名法官,二人儿女双全,可是心理需求被忽视的她还是出轨了一位年轻的钢琴家。
丈夫对此心知肚明,可是他既没有改变自己,也没有直接与妻子沟通,而是雇了一位女演员冒充钢琴家的女友对妻子进行敲诈勒索,想迫使妻子主动回归家庭,几乎吓得妻子寻了短见。
妻子知道了令她异常恐惧的事情的始末,家庭重新恢复了正常,但是夫妻二人之间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这份“恐惧”不再来自外界,却也不会在二人之间消失。现代人对孤独的恐惧无孔不入,已经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茨威格不愧是“懂女性的作家”,女性的心理世界被他刻画得纤毫毕现,但他真正想表达的是更大的人类性、普遍性。
“讲爱情的教授”梁永安的精彩导读同样让我受益匪浅,他对茨威格作品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具体作品的解读提升了我的文学欣赏水平。
所以,《恐惧》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读起来却有着厚重、沉重之感。大师作品,果然名不虚传。
《恐惧》读后感(五)
恐惧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如孤独、压力、害怕未知世界或领域对自己会有伤害等等。人是种矛盾的物种,往往越是恐惧,越会靠近那种危险,甚至更深入地探索其中。被恐惧包围时,周身每个毛孔也许都是挺竖且兴奋的,伴随着心跳加速,血液沸腾,痛苦和纠结就像病菌一样在身体内和精神上折磨着我们。要么崩溃,要么就是超脱后的无惧无悔。
这本《恐惧》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真的很懂得如何抓住女性内心世界的声音,对女性某一状态下的心理描写简直惟妙惟肖,细致真实到让人怀疑这些事情是否就发生过在他身上,可他身为男子,是如何感受到如此细腻的情感的呢?此外,梁永安老师对这本书做了导读。梁老师指出,茨威格是比较早地意识到人心深处有太多渴望,这种渴望又带来生存困境。老师表扬他将女性具有的那种非常切身的沉浸性和表达性用某一事件呈现出来,然后带给我们一种反思力,继而扩大甚至升华整个故事的哲理和社会意义。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位上流社会夫人出轨后被发现,不断遭受敲诈,自此,自身舒适环境和家庭突然飘向未知而引发的层层恐惧。这种恐惧应该算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心理了。在原来的奢华快乐的舒适区中漂浮游弋时,一切事物都是那么习以为常,与情人幽会似乎就只是一天常规事务中平常的其中一件而已。浮华社会中的我们,是最容易忽略掉幸福的所在的。但当被逼入艰难区时,就仿佛自己是世上最倒霉与不幸的人了,心理上开始不断拉扯。遮掩成了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她知道她所表现出来的异常和无措行为,周边人都看到了,包括最忌讳的丈夫。可她依然掩耳盗铃般撒着谎,给着勒索金。甚至天真地想让情人帮忙阻止这起敲诈。
情人从始至终地发问、撇清,从未想过和她一起解决。伊蕾娜就像被闷在一个袋子里,随着袋口被越束越紧,她也越来越恐惧。完全没有人能够解救她出这困境。
最后快接近崩溃甚至死亡时,才揭晓敲诈者就是丈夫安排的,原来他早就知道这场风流韵事了。不知该感叹丈夫是残忍还是大度。虽没有对她大吼大叫地发起责难,却用一个敲诈者不时地折磨着她的神经和身体。“痛苦随心所欲地在她麻木的肉体里兴风作浪。”在她终于被逼入绝望边缘时,这位丈夫拉回了差点坠入悬崖的妻子,坦白着这折磨人的一切都是他为了唤醒和挽回她而特意安排的。这场闹剧的罪魁祸首仍然是夫人自己,她没有资格指责丈夫的所作所为,所有死结似乎猛然都被解开了,但她还是觉得神经持续在颤抖,未来的现实还会在不远处等着她。是的,她的内心还在伤痛着,丈夫惩罚了自己,自己也被羞耻和自责鞭打得浑身是伤,未来是不是可以一如既往地平静度过呢?那条心灵上的伤口,会经过彻底愈合之前那种火辣辣的疼之后而永远留在那里,鞭笞着自己循规蹈矩、谨言慎行。
《恐惧》探寻的是现代人漂泊在孤独的世界中,到底要采取什么态度。不知道茨威格弄懂了没有,他最后的自杀行为代表了什么。他是对这个世界失望、绝望到极点了吗,还是孤独让他恐惧,不再想留在现实中受折磨而选择自我解脱。这本书可以一口气读完,推荐女性都可以读一读。
《恐惧》读后感(六)
谨以此文献给:斯蒂芬·茨威格,一位真正了解女性的文学大师。
如果你已经读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那你还差一本恐惧。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我建议你先看看这本《恐惧》。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被称为“灵hun捕手”,身为一个男性,他对女性心理的把握可以说是到了精细微小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看完我直接一个头皮发麻,就感觉身后嗖嗖冒凉气。
与茨威格同为奥地利人的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整个的理论架构都建立在对人类潜意识的深度分析之上,而茨威格的这本《恐惧》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学化体现。
书:《恐惧》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恐惧》写于茨威格45岁的时候,这个年龄一般来说是作家的创作高峰,他的精力尚且旺盛,他的文笔也脱离了稚嫩,他的社会阅历恰到好处,既不会过于青涩,也不容易消极懈怠。
《恐惧》是茨威格创作生涯的一部标志性作品,它写出了那个时代典型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精神危机,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伊蕾娜这样的女性,如果没有拿起药瓶自尽,便会被江湖1️⃣生诊断为歇斯底里症,然后坐在大师弗洛伊德的诊疗室或者课堂上接受大师的精神分析。
那个时代的女性可以说是真正的“局外人”,她们的内心是如此的孤独,这种孤独回应了茨威格作为被排挤的犹太人的那种孤独。伊蕾娜的境遇如同茨威格人至中年的境遇一样,本以为轻松在握的一切,一转眼才发现身边都是陌生人,竟然没有一个可1以真心交流的人。
作为花瓶的伊蕾娜被丈夫用优渥的生活包围起来,她不但不需要像劳动妇女那样忙于家务,还可以每天出入各种音乐会、舞会,与同样富有的先生小姐们一起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令她感到窒息、压抑,于是,一场为了婚外情而婚外情的风流韵事发生了。
可是伊蕾娜没想到的是,她同时也成为了某人捕猎的对象,她充满恐惧的生活就此揭开了帷幕。生活中的一切不再令人熟悉,城市、街道、丈夫、孩子、家庭,都逐渐如同哈哈镜里的幻影与她拉开了距离,她才发现,原来她是这么的孤独!这么的无助!
她什么人都不了解,尤其不了解自己的枕边人!她身边的人都靠不住,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气泡里,逍遥自在,只有她一个人被凶残的命运追杀,无法呼吸。
在故事的结尾,真凶坦白了自己可怜、又可悲的心声。但是这一切已经不再重要,伊蕾娜永远不会从这种孤独中走出去了。
茨威格对女性心理描写的深度不仅仅来自于他对女性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于他对人类精神的深度把握,他认为人都是孤独的,尤其在面临si亡、爱情这样重大的命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自己身处黑暗之中,四周鸦雀无声。
在这样的绝望、孤独之中,他感到绝望和压抑,然而,他又深切地热爱着这个世界。他试图通过女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试图去理解广大当时女性的困境与挣扎,试图寻求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试图找到孤独的
《恐惧》读后感(七)
对于现实的恐惧,往往源于我们的内心。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是我不害怕,只是我没有牵挂。当你感觉到威胁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恐惧,是在心底里惧怕“失去”,可能是亲人,可能是财富,可能是感情,也可能是生命…… 茨威格用他细致的笔触,将一个女人对“恐惧”的感受描绘得细致入微,让我们跟着她害怕、惊慌、心怀侥幸又坠入万劫不复…… 《恐惧》写于1925年,是茨威格四十多岁时的作品,这时的他拥有丰富人生阅历,文笔日臻完*美。虽然是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蕴含着令人窒息的力量。对于描写女性心理,他确实具有独到之处。他在小说中对于人物心理地深度剖析,让人不知不觉的沉浸其中,冷酷又温情,浅显又深刻。 当伊蕾娜偷偷观察自己的丈夫时,竟然觉得他只是一个和自己生活在一所房子里的“陌生人”,她对他毫无把握,她不敢依赖他,不敢信任他。日复一日的折磨,让伊蕾娜下定决心走上绝路。在蕞后关头,是他拉住了她,可是这其中复杂的感情,已经说不清是爱还是恨了……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个故事,感受是很不同的。D一次读的时候,只觉得女主是罪有应得,看到结局对男主刮目相看。第二次读完,却有种深深的无力感。爱与恨的交缠,两败俱伤。就好像进入一片荒原,偶然出现的生物虽让人心存感激,但大部分时候却都是麻木和荒凉…… 都说《恐惧》是茨威格对现实社会的鄙视和嗤笑,我个人更倾向于,他是对感情和婚姻的批判。让感情之花保鲜的肥沃土壤,不是财富和权力,而是沟通和包容。
《恐惧》读后感(八)
在阅读这本《恐惧》之前,我只读过茨威格的一本作品,很火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具体的故事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文字的细腻、感性、深情和对男性的审视都让我印象深刻。
这对于一个出生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的社会中的男作家来说真的很难得。
复旦大学“蕞受欢迎老师”梁永安在《恐惧》的导读里说,“茨威格填补了男性叙事中的女性视角”。除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的《恐惧》《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都着眼于女性的基本心理需求。
《恐惧》开篇,富太太伊蕾娜刚从情人家离开,她还没从幽会的惊慌中平息下来,又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对她进行斥责和敲诈。伊蕾娜非常害怕,不自主就拿出钱给陌生女人,并飞速逃离。但是她就此陷入了恐惧中。因为优渥的家境,伊蕾娜非常单纯,不知道怎么处理,一直处在恐惧中。她一直以为自己的丈夫不知道这件事,没想到,丈夫把她的恐惧都看在眼里,他没有选择帮助妻子,而是震慑妻子,让她独自面对。
其实,伊蕾娜会出~轨也不是因为爱。她在一个晚会上,遇到了一个有名的青年钢琴家。这个年轻人毫不掩饰地渴望和她亲近,又因为她如一潭死水的婚姻生活,她才跳了进去,但是她知道,她只是孤独,只是想摆脱羁绊。很难说这种行为的对错,但是茨威格非常理解女性,他在文中流露出对丈夫的冷漠的谴责,对女性情感需求的认同,对世界的怜悯。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共情能力太强,当时的世界又太黑暗(二战期间),所以才早早地选择离开人世。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孤独的。也许,钝一点的人才能活得更好。
《恐惧》读后感(九)
读过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我就已经见识到了茨威格在描写女性心理方面的细致深刻。他总能深入到女性的内心中去,用他的文字描写出她们丰富的内心活动。
最近我在看茨威格所写的另一本描绘女性内心的著作《恐惧》,这本书是以已婚女性在婚姻生活寻求自我、探寻婚姻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描绘了那个时代女性在婚姻中的不自由。
这本书讲述了伊蕾娜在婚姻中意外结识了她后来的情人,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伊蕾娜被自称为情人女朋友的陌生女人所发现。此后,这个女人以此要挟伊蕾娜,害怕东窗事发的伊蕾娜只能满足于她的要求,但是她知道金钱换回来的宁静日子不会太久。
在走投无路之际,伊蕾娜仿佛突然觉醒了,她内心长久以来的恐惧被镇静所替代,脑海中的一团乱麻也逐渐清晰了起来,她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对生的渴望也有对死的坦然无畏。她有了力量去思考她的婚姻、思考她的生活、思考她眼下的困境,她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希望能就此让生活恢复原样或者结束折磨人的恐惧。
讽刺的是,她的所作所为早已被她的丈夫所知悉,而那个陌生女人也不过是丈夫雇佣来要挟她的。伊蕾娜在计划寻死的时候得知了这个真相,她的内心是无比复杂。此刻再回想起丈夫往日的暗示,一切似乎就水落石出了。
伊蕾娜在婚姻生活中的短暂迷失是她对形同陌路的婚姻生活的对抗,她需要也渴望找回少女时期的自己,那个敢于去喜欢、那个天真自由的自己。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上流社会生活的鄙夷和耻笑,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人们的生活荒唐可笑,毫无生气。
伊蕾娜的表现代表了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觉醒,女性开始去意识到婚姻的本质,去思考和反思理想的婚姻生活,去追求婚姻生活中的自我,找到自己。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茨威格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所折服,伊蕾娜的内心世界远比她表现出来的更加丰富和剧烈,她的恐惧是如此真实,她曾经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如此真实,她寻求解脱的决心也是如此真实。
她的丈夫并没有想要要挟这件事会让伊蕾娜恐惧到这个地步,原因在于他根本不了解伊蕾娜的内心。
光彩照人的婚姻也不过如此,两个对于彼此都像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个故事给人以人以思考,女性在婚姻中该如何自处,怎样的婚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答案相信我们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会更加清晰和确定。
《恐惧》读后感(十)
“她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就像看到了深渊一样。”
1925年,45岁的茨威格,写了《恐惧》。1942年,他自杀了。战争明明就快要结束了呀。也许,他觉得人精神世界的荒凉,不会消失。他在遗书里写道,我属于过去的世界,欧洲文明的世界。
茨威格擅长对人物命运与心灵进行滚烫的描绘,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而《恐惧》就是以深刻细致而又引人入胜的心理描写著称。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梁永安教授的导读。我是看完故事再去回看的。我真的思考过于简单了。导读里说到,茨威格填补了男性叙事中的女性视角,还原了女性的丰富性。人心的渴望,生存的困境。诉说了喧嚣的时代中价值的虚空。
伊蕾娜,一出场,戴着厚厚的面纱,从情人家出来,就遭遇了一个女人的敲诈,她自称是情人的女友。所以,恐惧,一开篇就降临了。
给了钱,看到女人让道,伊蕾娜嗖得一声,像是一个跳楼自杀者坠地时发出的闷响,飞快地冲出门去。
看到这句话,真的有种很悲剧的预感。果然,这个敲诈的女人,一直在出现,电话里,街道,甚至是家里。这个女人居然知道她的名字,住处,家庭情况。
一个贵妇人,原本过着舒适而宁静的生活,丈夫是有名的律师。家里有两个孩子、家庭教师、仆人。却因为不安分的好奇心,让自己的生活笼上窒息的阴影。
站在悬崖之上,她猛然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她对丈夫感到陌生,不知道他真实的性情。在此之前,她的生活都是别人带给她的,她没有掌控过自己的命运。她是完全孤独的人。虽然,丈夫一直在劝解引导,可她就是没有办法开口。
也许只有死亡才可以解脱,到了关键一步。还好,茨威格还是仁慈的。伊蕾娜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恐惧和灼烧,但终于脱胎换骨了。她拥有了自己。
看完这本书,很想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果然,书的世界,是越来越大的。
《恐惧》读后感(十一)
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恐惧感。当面临多种选择,不知去向何方时;当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不知所措时;当看到他人的悲惨结局,担心自己的处境时………..一种挤压感在我们心头,让我们的内心不断冲突和拉扯,一切似乎陷入了死胡同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茨威格的小说《恐惧》里,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她的恐惧不安。
茨威格的小说有深情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充满柔情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以及《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他是位对女性十分了解的作家,并且把女人内心的人性光辉、基本的心理需求相联系,以至于他的笔下女性的遭遇是不幸的。
有些后悔,不该在看这本书前,翻看了梁永安对于茨威格作品的解读,这对于我后面看文章,有一定的影响,我总是不自觉地会把梁永安的观点带入进去,好似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我建议看这本书的朋友们可以先看完《恐惧》,再反过来看梁永安写的《别怕,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样,可以带着自己的看法去看待这样的好文,再与梁永安的解析作个比较,会有意思的多。
故事一开始,就写了女主角伊蕾娜与情人爱德华幽会时的恐惧感。
偷偷摸摸,害怕被人发现。但是,去幽会时,又有种偷尝禁果的隐隐兴奋和紧张,以及对即将相见之人的一种急不可耐的恐惧。这种幽会会导致女性对家庭的愧疚以及觉得幽会这种事情发生的并不真切,像幻觉一般。还要检查一下身上,防止被丈夫发觉出什么不对劲来。并且,会把自己遮的严严实实,生怕会被人认出来……..
很不幸的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个自称是爱德华女朋友的女生拦住了伊蕾娜的去路。伊蕾娜面对幽会被人撞破的情景,心生恐惧,一心想着速战速决,觉得给了钱把事情压下来就可以保全自己,殊不知这成了别人威胁你的一个筹码,就像一个隐形的不定时炸弹。
起初还以为伊蕾娜的丈夫像《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卡列宁一般,古板、毫无朝气,但是,他是个对妻子充满温情的男人。伊蕾娜的身份确实不一般,她是京城最著名的辩护律师的太太,情人是有名的钢琴家。
大概伊蕾娜和许多女人一样,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就发生了这样可怕的事情,就像是拍一场以男人为主的戏码,身为女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与之对抗的力量,有的只是深深的懊悔和恐惧。
也可能是生活太过于平静,所以,在情感上感觉缺了什么,觉得日子有些无趣和过于平淡,这时如果有个人出现,搅乱你平静的步调,激发了你的猎奇心理,才会觉得红玫瑰有着致命的诱惑,就像毒药,让人上瘾,欲罢不能,即便这不大道德。
这本身就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游走在道义的边缘,她和其他的女性是不一样的,她是一位骨子里很传统的女性,并不像其他作品里描述的女性那般轻浮,将爱情玩弄于股掌之间。她就像是一只偶然迷途的羔羊,让人感到怜惜外,又有一种心理上的冲击力。
通过茨威格的《恐惧》,我看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想要隐藏起来,不被发现,但有时又会想把隐藏的东西不计后果的放在明处,破罐子破摔。可是,这样会让我们失去曾经过于轻易得到的幸福生活,忽视生活里最宝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