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100字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3 06:00:21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23 06:00:21   小编:

《我站在奥登一边》是一篇让人深思的文章。通过讲述奥斯卡·奥登的故事,作者揭示了一个人在困境中的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性。奥登在面对虚伪和压迫的社会环境中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这让人们思考何时应该站在正确的一边。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应该勇敢地站在正义和真理的一边。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一

《我站在奥登一边》是我的第一本随笔集。里面的文章,是我从许多文章里挑选出来的。

这个挑选过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的是文章多,挑选谁不挑选谁,都需斟酌再三;易的是心如明镜,知书知己。一旦想法确立,事情也就好办了。读当代中国诗的文章大都没选,既有体量限制之因,也有趣味筛选之虑。不遗憾,又不是出了这一本,就不再出书了。

把全书分成四辑自有考虑,第一部分是对我的写作有影响的书十五篇,第二部分是外国书十四篇,第三部分是杂书十三篇,第四部分是中国书十三篇。所谓杂书只是相对而言,不是复杂的杂,也不是杂七杂八的杂。

书里的文章全都写于这三十年间。最早的是《中国孩子和于连·索黑尔》,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被收入东方出版社的一本中外散文选,里面除了我都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大家,当时我还挺骄傲的。最晚的是《用继续对抗沉默》,是去年路易丝·格丽克获诺奖时,应《北京日报》之邀而写的,里面引用的格诗大多是我随手翻译的,只有参考价值。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保留最初的标题,只对个别标题做了修订。内容方面,也是只修订了个别处。

书里的文章全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黑龙江日报》以及《世界文学》《人物》等报刊的编辑先生和编辑女士,恕我在此不能一一称名道谢,如果没有你们热心而细致的工作,这些文章压根儿就不会出生。再则因我记性衰减,刊登文章的其他报刊也不能一一称名道谢,在此也请一并恕罪,你们的好我全都记在心里了。

书里的文章写得怎样,任由读者诸君评说。不过,我能保证的好处,不仅包括提到的书名,也包括我的部分见解。至少能对您有点儿参考价值吧,无论是正面的价值,还是侧面的或者反面的价值。都说开卷有益,这个卷里也应该包括我的文章吧?就这样。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二

在我看来,著名诗人桑克的读书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是本“大家小书”。“大”是指它的内容与思想水平,而“小”是指它阅读体验的便利性与亲近感。这本读书随笔所列的书单多数已是文学经典,但其中的线索可谓众多——爱书的读者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索引。尽管经典让人严肃,但它的语言表达却可以说是趣味横生,书籍的设计装帧同样小巧精致、易于携带,这使得它很容易成为当代爱书者的一本“三上”读物(床上、厕上、地铁上)。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交代的,这本书所分成的四个部分分别是对作者写作有影响的书、外国书、杂书和中国书,但我认为这四个部分更准确的分类是:诗歌、外国文学、文学以外的书和中国当代非经典文学。换句话说,这本读书随笔集所涉及的作品虽然杂多,但仍然体现了一个文学家尤其是诗人的偏好。所以,尽管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感受到作者的多重身份:诗人、读书人、知识分子、媒体人甚至文化人,但其中的关键身份依然是“诗人”。这是一本诗人的读书笔记,虽然它不时表现出一个“读书人”对书籍的普遍敬意,“知识分子”的价值态度、“媒体人”的八卦兴趣,以及“文化人”的品味和姿态,但始终被诗歌所牵绕着。因此,作为同样写诗的笔者,我难免不将桑克的这些文章和他的诗歌做一次心理上的对照,我认为它们之间表面上(内容及主题)差异很大,但情绪和趣味却很一致。它们都有点饶舌,表现在诗歌上是内心戏很足,而表现在文章中则是知识点很多,你经常能看到他在写作中是怎么“扯远了”的。这种旁征博引对读者来说实在是个福利。它们也都还有点幽默,但这种幽默有设计感,很克制,是那种让你嘴角微微上扬,但很难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幽默。如果你足够敏感,如果你再读一点作者的诗,或许会有和笔者更加近似的感觉:这幽默是一种活泼俏皮中的抑郁,胜友如云中的孤独。“小抑郁”或者“小孤独”,情绪如果加上这样的形容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品位。桑克的诗,尤其文章表现出了这种品位感,但我认为是因为无法表现的内容实在太多而导致的。也就是说,在“小情绪”的背后实际上是有大感情的,读者如果愿意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或许会同意这个认识:作者对书的喜爱隐含着对人的超越,它力求破除人在现实世界的诸种歧见——身份的或者文化的。所以,作者的文章有着世界性,而他的诗歌则内在着解放。

总而言之,假如我们相信这本小书有种教导以及自我教导,那么我们或许可以说它是本观念之书,而不是情感之书;是本思想之书,而不是身体之书。因此,我们或许还可以进一步说,这可能也是它把诗人奥登当成自己的名字,而完全没有诗人卡瓦菲斯的位置的原因。

原载2022年7月7日《新民晚报》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三

《我站在奥登一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2年4月)是诗人、译者桑克的三十年读书笔记集成,是在知命之年和花甲之年之间新近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细读桑克随笔,如听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静静浸染进某种现代文学分析理想的实现,以及诸多篇什里水星般的心灵象征。作者行笔的机敏灵活,时时带来急板的谐谑曲,对诸多文学线头考据如走家串户,信手拈来,纵横捭阖如带来证悟的醒音。作者对艾略特、奥登、拉金、里尔克、曼杰施塔姆、米沃什、巴尔扎克、乔伊斯、勃留索夫、君特▪格拉斯、马尔克斯、帕特里克▪卡文纳、赫塔▪米勒、奥哈拉、勒▪克莱齐奥、艾特玛佐夫等文坛大家皆有独特的视域探深与沉思,一些论断旁逸斜出,机锋灵峭,云泥大境,令人豁然开朗,行思高高在上,倏忽在云端,倏忽又逸兴壮思,沾尘染泥,有理有据,这云泥之境,即是无数人间珠玑与秋毫里的胜景相聚相鸣,共翔于一书。作者对西方诗人的精读,形成诸多文本内外近像,历史与现实衍射,远观与漂移绕合的超文本解读,也形同一个个文本内外的调查与延异,在高热的当代诗场域里,这种细致又跳脱的侦查自然也带有破局反思和宏观镜鉴的意味。时而作者又抛开文学细节,以及文学意象背后的隐喻和启示,去跌宕探寻更大范围内的群体思考和公共思考,甚至是人类的终极思考。对庞德对李白诗《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译翻译,甚至庞德在此出偏的译笔,译者的桑克并不锱铢必较,而是包容待之,用他的共情和理解,把一种更开阔的智识和气度,移植到他人身上,也将读者带往更高的启示之境,即“破‘信达雅’说,‘神似形似’说,‘直译意译’说,最后形成自己的翻译观,后人习古而泥古,何其愚妄?”……与其看见某些职业翻译者正确的毫无味道的译诗,不如看某些业余翻译者谬误的具有诗味的译诗。”作者对艾略特等的细读,兼顾了对当代诗的敏锐把脉,“而在中国,反讽等综合写作技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构成真正有影响力的诗歌追求。”

作者在论及爱尔兰诗人帕特里克▪卡文纳这一篇里,就敏锐注意到了中年的帕特里克▪卡文纳侧重“写愤怒,比如长诗《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发生在1845-1847年,三年之间有150多万人饿死,100多万人背井离乡。”作者由此褒赞帕特里克▪卡文纳“作为一个诗人积极回应了这段历史”,随之破局般天问一样提出当代诗里“我们中国诗人又该如何回应自己的历史呢?”这是一个极其有开辟力的提问和昭示,确如作者所意识到的“我这里并非批评中国诗人的历史意识……我只是觉得我们确实有许多东西需要及时地去写,比如写出与我们的历史相匹配的作品……”看到这里,作者的文秀,敏思,公知思想与批判意识,都让位给行文内里的神秀与风骨,这是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历史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某种意义上,阅读本书应会促成一些读者改变写作姿态,重新审视当代诗的现代性,不仅面向学院,也积极面向普通公众,同时与公共读者,忧患意识,志于道的精神,以及对普世的追求,还有拒绝遗忘,追寻和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产生诸多有机联系,无疑这是本书一种超越共同知识旨趣的重新凝聚,也是一种重新形成,殊为难得。(2022.6.23)

原载2022年7月2日《深圳特区报》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四

当我们谈起读书,还能想起什么?

我问自己。画面丰富,同时又是一片空白。

它们其实相辅相成,如果丰富是正面,那么空白就是侧面。

读书改变命运或者知识改变命运,可能如此,但是我并不能十分肯定。谁都知道,书是用来解惑的,但是它仍旧能够产生新的疑问。或许这就是创造或者通透的开始。

少年读诗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中年读诗就不容易,尤其是读现代诗。它看起来并不规整,内容或许因为隐秘而显得神秘或者晦涩。而我还偏偏写诗。

既然是人生应有之义,那么这些就无须再提。

中年读史似乎已成趋势,电视或者手机里历史的踪迹比比皆是。

我同样是历史书的爱好者,增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去除之前看起来理所当然的想象所营造的不真实,比如魏晋是什么样子的,荀彧究竟是因忧病死于寿春还是因受赠空器饮药而卒——这些其实都是历史。它们与流布之说相互争论或者辩白,何况还有评书或者其他传说对真实历史无意或者有意的搅和,而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希望获得清晰的常识而已。

读书主要还是看兴趣。没兴趣而硬逼着读其实没甚意思。如果他兴趣浓郁,你就是拿鞭子赶,他也不会离开图书馆或者书房的。所以我见过书痴,因书而痴迷的人;也见过书盲,根本看不见书的人。人生本就百态,放在读书之事中同样如此。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书中其实并无黄金屋或者颜如玉之类经世济务的工具,只有情感、道德或者其他修身之类的东西,或者仅仅是一种时间伴侣,如同陪伴咖啡的方糖或者奶精。

我是喜欢读小说的。除了中文系会考小说,任何人都觉得看小说并不实际。

非常对。读小说耗费的时间非常多,况且有的小说并无宏大意义,而仅仅提供生活细节或者单纯快感而已。我从来不劝人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自由选择读物是和人本性相关的。当然读波拉尼奥的人更让人欢喜,或者读莎士比亚与穆旦的人。

但是朋友见面难免相互开书单,不仅书痴如此,喜欢分享的人同样如此。这几天在看商周出版公司出版的《写作风格的意识》。这是一本关于英语写作和语法指南的书。一个朋友强烈推荐,我耳顺就买了,果然爱不释手,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仿佛它是一本畅销小说。

有时细想,人这辈子即使时刻看书也看不了多少本,而有的书却看过多遍甚至十几遍,比如在我看来非常经典的《红楼梦》或者艾略特的《荒原》,或者在我人生某一阶段扮演重要角色的《金蔷薇》或者米歇尔·布托尔的《变》,甚至是古龙或者金庸或者还珠楼主。

除了纸本书,我其实并不歧视手机、平板之类的电子设备,电子书我也同样攒了不少。我常用的Kindle阅读器得自严锋的推荐。而累的时候我还听有声读物,其中既有天马行空的中国哲学,也有佶屈聱牙的《尤利西斯》,而且是英文的。不管听懂听不懂,全当摇篮曲了。

读书改变命运或许略难,但是改变人却极为可能。

不信,在镜子之中看看我的面貌,可能就是一个拙劣的证据——读了一肚子书,虽然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至少讲礼貌——我突然想到。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五

我也是一位资深的阅读爱好者,但却不是一位好的阅读者。阅读更多是浅尝辄止,更多随心所欲,也更多浮于表面,特别是我基本都没有阅读过诗歌。就像桑克所说的:中年读诗真的不容易,不一定是不能理解现代诗的神秘或晦涩,更是缺少那些心境。 但读诗一定是一个资深阅读者的根本需求,也是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我需要去弥补的。怎么弥补呢?正好看到这样一套中国诗人读书笔记系列,既然不能沉下心来读诗,读一下诗人们对于诗或者其他书籍的理解,那也一定会对于我们自己的阅读有所裨益。

我买的这一本是中国当代诗人桑克的《我站在奥登一边》,这就是桑克关于读诗真实的感悟。而这本书也有一句宣传语“一本书带你读懂欧洲现代诗”,这也就为这本书定了一个基本的调子,书中所收录的大多数都是关于欧洲现代诗人的读诗感悟。这不就是我最为缺少的一部分吗?能有机会补足,这本书就是给我最大的收获了。 而本书名中就提到一位诗人“奥登”,那作者对于他的理解是什么呢?

奥登是谁?对于我这样一位诗歌小白来说,只能去百度了。“英裔美国诗人,是继托马斯·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这也才明白这样一本冠以“奥登”的书,为什么他前面是艾略特了,他们都是极为重要的诗人,都是了解欧洲现代诗绕不过去的。 那么奥登的诗呢?这不才是我看这本书最重要的意图吗?桑克给我们介绍了奥登的几首代表作,并通过他的翻译,让我们领略诗歌的魅力。

奥登的这几首诗中,我最喜欢他的《学术涂鸦》:“我的首名,威斯坦,/押韵于特里斯坦。”把自己和古代骑士相联系,想必是很骄傲的。然而奥登笔墨一转:“但是——噢,天啊!——我只希冀/我真的不是这样一个傻子。”也许对于诗歌小白还是喜欢一些直白的诗,可这也很有趣、很有意境啊,能够把我们带进诗歌的世界,就一定是有意义的。 那么其他诗呢?“我天真地思考你们的一切:/没有你们我就不能应付/甚至是我最弱的诗行。”这样的诗,一定是可以把我们带进诗中的,而这也一定是桑克最希望的。

这本《我站在奥登一边》还有着其他大量诗歌作品的解读,就是立志于把我们带进诗的内涵,让我们能够懂诗、读诗、喜欢诗。 当然诗人也不会只读诗,桑克也会阅读大量其他文学,他也喜欢历史。而关于这些的心得体会,也充斥于这本书中。这就是一本读书笔记的总结,对于我们这样的阅读者,一定能够在其中找到另一位阅读者灵魂的共鸣。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六

当谈起读书,我们还能想起什么?这句话出自诗人桑克的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很村上春树。然而,桑克在书中并没有提及村上,这个先入为主的浅陋之识实在令人汗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书名的确让我想起了村上那段非常著名的话,二者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暗暗契合着这个时代的良心与表情。

接下来,同样的错误又犯了一次,那篇《国王的全班人马》,我以为他论述的是罗伯特·佩恩·沃伦的长篇小说《国王的人马》,结果却是三国时期曹氏与夏侯氏的史考。由此可见,对一本书的阅读,只有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见解与判断,才能从中获得些许教益,如奥登所言:“作家的兴趣与读者的兴趣从来不尽相同,如果偶尔一致,那是一种意外的幸运。”

《我站在奥登一边》是桑克三十年间阅读的结果,真正做到了有读无类,诗歌,小说,人文,历史,哲学著作,甚至武侠小说,无一不在其中。他在代序中写道:“书是用来解惑的,但是它仍旧能够产生新的疑问。或许这就是创造或者通透的开始。”这里,请允许我再次引用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话,我曾经不止一次引用过:“阅读是创作过程的同谋。”

诗人写作散文,在布罗茨基看来,这是诗歌的延续,是某种减速或变速,是解释一切、表白自我的动机和企图。那么,诗人随笔呢?也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诗歌,也许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思想结晶。读到过一个比喻:随笔即散步。多么绝妙!在书籍的旷野上漫步,以散步者的悠闲心态面对人生,在身内身外的时空里自由自在地冥思和遐想,可能更切近生活和文学的本质。这本书里的小石子,或者那本书里的树枝和鲜花,并非散步后的回念,而是某种被记下来述的启示与警觉。

由于自身是诗人的缘故,桑克在写那些他所景仰的的诗人们时也是着墨最多:庞德、奥登、里尔克、艾略特、拉金、米沃什、曼杰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特朗斯特罗姆……一个个星辰般闪亮的名字接踵而来,仿佛纪录片般轮番播映,依次照耀着精神的暗夜。诗人写诗人,怎么看,都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与应答。

这本书可以从许多个角度去读。就像一件事情,由于视野与角度的不同,这个人看到的是生命冲动,那个人看到的则是人类的复杂性。更多的时候是这样:“从山脚望向山峰,许多细节是看不见的,但是从峰巅望向山脚,一切都一览无余。”(《古龙的理解力》)

现在,让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去读:“如果这些诗确是写给孩子的,那么无非就是在教孩子如何阅世,如何历尽沧桑。”(《艾略特的猫诗或生活手册》)从批评的角度:“其实之所以既不存在一个彻底的解读,也不存在一个权威的解读,是因为从来就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只有‘接近’或者‘合理’这样更为真实的界限。”(《艾略特和他的诗》)从学习的角度:“写作仅仅是让读者稍微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或者忍受生活的痛楚。”(《奥登的晚年诗》),从经验的角度:“我只能用自己的生活,用阅读而得的生活或者旅行,来理解曼杰施塔姆的一切。这里的差异是有的,但是更多的却是惊人的相似,不仅是环境的,更多的是对环境的反应,还有诗歌与友人的力量。”(《曼杰施塔姆大街》)或者, 更宽泛一些,从纯粹的文学角度:“好书、烂书、自己想读的书、消遣的书、被迫读的书,一本又一本,中文的、英文的……各种阅读体验、痛苦、悲伤、喜悦、惊奇、厌烦、不知所措……”(《马尔克斯先生的冰块》)

这些复调的文字世界构成了桑克的阅读简史(整体的,或局部的)——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可以成为公共读物,然而,阅读却一定是极端个人化的。一本书,读着读着,读出一份美妙的乐趣,读到极致,读出心得,直至读成自我的一部分,读成思想的库存私货,不啻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一本书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总是与现实、与梦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那现实可能是抽象的,那梦幻可能是真实的。诗人桑克的读书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就是这样一本书,尽管,它可能不会告诉你现实与梦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但却值得你拥有,因为用文字世界的眼光去打量非文字世界,所有发生过的现象都将得到印证。

一本书永远都在寻找属于它自己的读者。

原载《四川日报》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七

已经习惯了阅读和阐释诗歌,面对一本诗人的读书笔记,反倒不知道如何“对话”了。看到桑克的《我站在奥登一边》这本书,最先想到的是米沃什的那本《站在人的这一边》。或许,书名也并无多少可以过度阐释的空间,但是书名或多或少透露出诗人的诗学追求、美学趣味,以及个人化的价值判断。如果诗过于紧致或紧张的话,那么随笔就会显得“轻逸”。桑克身兼诗人、译者和批评家的三重身份。桑克这本小书,有他对诗歌写作,翻译和批评三种写作方式的思考。书中涉及对诗,小说,人文历史,社会伦理,哲学宗教甚至武侠小说等著作的阐释,间或谈论写作、翻译和阅读的感受,在他的字里行间中,闪烁着真知灼见,也是一种为人所不易察觉的“重建内心濒临崩溃的道德秩序”和“彻底独立创造之前”的“余痕”;是从“被禁锢的头脑”到“开放性的作品”的历程。

读桑克的随笔,体会到的就是作者的一种“思想的休息”,感受到的是作者在开放性心态下所进行的一次愉快的袒露,它包括诗人自己的阅读轨迹、写作心得、伦理姿态,或者说是一次心灵密室的展览和心灵密友的介绍,或是在告诉读者哪些“武功秘籍”提升了自我的技术和心智水平。桑克在《奥登的晚年诗》一文中说:“《感恩节》是了解奥登文学与思想谱系的重要诗篇,它清晰地梳理了师承之树以及成长所受的诸种影响。”我觉得,《站在奥登一边》这本书,它是“怀旧的同时仍然保持自省”,同样也是了解桑克文学与思想谱系的重要诗篇,它清晰地梳理了师承之树以及成长所受的诸种影响。在《奥登的涂鸦》一文中桑克又言:“我的译读只是方便之门,领会妙处还要靠阅读者自己的语言修养、诗歌修养以及某种悟性。”他首先也在书中展现了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诗学修养以及悟性。如果说译读只是方便之门,那么这本随笔集则是另一扇“方便之门”。读桑克的《我站在奥登一边》,无疑,就是聆听一曲“书的挽歌与阅读礼赞”;也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信仰般的执念,那就是“必须站在奥登这一边,哪怕是从清晨到午夜,当然也从生到死。”

在《老庞德的红胡子》中,作者说:“读他的诗吧,这虽不是最佳选择,但却是一个最有价值的选择。”显然,无论是阅读种类的选择、译什么的选择,以及写什么的选择,作者也一直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最有价值的选择”,具体到这本读书笔记而言,所有的篇目的入选,也是基于此。借用桑克在《艾略特和他的诗》一文中的话来说,“他的文学谱系已经得到延伸”。“我看到了女仆的阴湿的灵魂/从地下室的门口忧郁地抽出幼苗”,(艾略特《窗前的清晨》),桑克在文章里说,“一边是人,一边是植物,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构成一种美学奇观。”在另一篇文章中,桑克又再次论述到了“结合”与“美学奇观”,即《拉金的英伦腔调》一文中,他说:“拉金是雅皮士。他的诗是把形式的‘正’与内容的‘不正’——不能说是‘歪’或者斜或者‘邪’——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表面相悖而在拉金自己看起来却十分统一的东西。”桑克从艾略特和拉金等诗人身上所发现的“构成美学奇观”的结合,将所悟转化为自己的诗学实践,在自己身上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写诗、译诗和评诗的结合,他构成的是一种异质语言的肌理的美学奇观,即罗兰·巴特所言“一种遥远的语言借由缕缕微光,能唤起种种不可化约的差异”。桑克自己也在文章中论述过差异的问题,比如他在《米沃什的金属石头》中说:“有的差异是从一开始就有了,虽然看起来是错综复杂,其实根本就是泾渭分明。”在《曼杰施塔姆大街》中,桑克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它们在中文之中仍旧是诗,而且是与曼杰施塔姆的声誉相配的诗。”桑克寥寥数语,就准确地揭示了“译文之道”。从这个话题引申而言,桑克的这本书不能简单的称其为读书笔记,因为他有诗学的高度,要而言之,桑克的诗与诗学是有着相配的一致的高度。桑克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往返,继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创性诗文。

在《里尔克的终结与重新开机》一文中,桑克提到了里尔克难以逾越的《杜伊诺哀歌》,桑克分析此杰作难以逾越的原因,“语言的极限与观念的极限”,桑克也同样走过了这种“将自己逼迫到语言与观念的悬崖”,因为这是“里尔克式”的一种成为大诗人的模型。

他说他站在奥登这一边,从更广义的角度而言,他站在的是庞德、艾略特、拉金、里尔克、曼德尔施塔姆、米沃什等大诗人的一边。可以说,这些诗人是他遥远的灵魂伴侣,是神交已久的知己,他对这些诗人的了解甚至多过于对自己的了解。往深了说,他是以这些大诗人为标杆,来要求自己。这些大师的诗学美学思想,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如果说,大诗人与大诗人之间,“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那么三十年以后,就已经是“此时相爱,而实在是深知”。他说自己年老之时必说的叶芝的台词:“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其实还可有另一外一句必说的叶芝的台词,即“随时间而来的智慧”。起初是无知,最后是格物致知。虽说看书,见人,经事而仍旧无知,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边界也在扩大。

原载2022年7月4日《海南日报》

我站在奥登一边读后感篇八

创作时间跨度近三十年的五十五篇读书笔记,共同组成的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作为诗人桑克的首部随笔集同读者见面,可以说是基于桑克“知书知己”“斟酌再三”的选择。这些牵动庞大经验语境、具体经验细节的读书积累,展现出伴随着长期写作,持续而广泛的阅读所塑造的桑克特有的观看、思索之道。

所有选文均已发表,刊登于多种综合性报刊,尤其是时效性极强的报纸。可以想象,这些文字曾同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涉及到不同国家、地域、种族、制度、阶层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关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历史、地理、文化、艺术、体育等诸多领域的海量信息及图像资料,共存共生,构成对世界复杂性的描述与呈现,供各类读者取其所需。

三十年来,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认知窗口越来越被无限膨胀的信息所充斥,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趣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随着新闻的时效性消失,重大发现转化为常识,热点的热度退去,公众的兴奋点转移,一期期报刊进入年度合订本,依次存入图书馆过刊资料库,那些被桑克的生命体验、文学修养、读写经历、创作观念、翻译实践所激发,生成在其个性化阅读中又沉淀于其随笔字里行间的意义,依次归入桑克私人的阅读档案库。

这些分散的创作,携带着各异的时代背景、人生况味、哲思妙悟、实感挚情,在此集结为《我站在奥登一边》这样一本颇具独到见解,兼备专业性、普及性、趣味性、幽默感、亲切感的小书。曾经游走于世间万象,漂浮于时间之流,甚至被众声喧哗稀释的文学性,得以凝聚并生成新的更具浓度的阅读吸引力。

桑克此次对其阅读档案进行批量调阅从而形成书稿的过程,经过悉心筛选和编排,而这些精选出的集中亮相的阅读笔记,也会对其已有的、潜在的读者群进行进一步选择。比如,关于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的评议,有关彼时新近出版物或是当年热门出版物的推介,会在当时吸引到因关注热点事件而产生阅读兴趣的读者。这类非文学性因素促成的阅读活动,既可能由于桑克思想、语言的感染力,超越原有阅读期待,收获源自文学性的阅读满足,产生新的桑克读者,新的文学读者;亦可能固守其非文学阅读的出发点和目的性,并未保留下被《我站在奥登一边》再度选中的读者。

对于原本爱好文学,特别是热衷现代诗歌的读者而言,近三十年间见诸多家知名报刊的名家文学导读、诗歌欣赏导引、好书推介汇编于一册,可供集中调阅,无疑已是超值福利,更何况这位著名诗人,亦有着丰富的翻译研究经验,批评家的透彻洞察与批判意识,资深媒体人兼容并包的眼界和敏锐嗅觉。想必《我站在奥登一边》会以其小身材具备的大容量、足分量,在广大文学读者及现代诗歌读者群体中,吸附更多关注的目光。

桑克在后记中谈到这部随笔集四大部分的编排意图时,将第一部分“我站在奥登一边”十五篇文章中重点谈论的书籍归为“对我的写作有影响的书”。可见他此次批量调阅,首先侧重与其写作紧密相关的阅读经验的分享,侧重文学性阅读对文学写作的启示价值、方法论意义。他对现代诗歌大师作品的阅读,是全面、系统且深入的。《艾略特和他的诗》《艾略特的猫诗或生活手册》《奥登的晚年诗》《奥登的涂鸦》《在缪佐显出全部魄力》《里尔克的终结与重新“开机”》《拉金的英伦腔调》等文,关注“文学与思想谱系”,梳理“师承之树”,知人论世把握创作理念与诗学追求,在文化气候、时代风向中厘清风格特点、变化契机与走势,精研文本,分析技法,细品语言,运用比较比照,展开理性批判,向读者展示出整套学习现代诗歌的路径方法。

“读《学术涂鸦》就像吃橄榄,越吃越有滋味。我的译读只是方便之门,领会妙处还要靠读者自己的语言修养、诗歌修养以及某种悟性”(《奥登的涂鸦》)。桑克的阅读笔记同样是越嚼越有“滋味”,进入他打开的“方便之门”,则是越看越显门道,越走越见开阔。详实的资料储备,深入历史文化的系统性的考量,跨越事物层次发现隐喻、类比关联的隐喻式思考,发掘琐事、常态中的诗性、哲思的感受力,以及敏锐的语言直觉、严密的语言逻辑,展现了译者、诗人双重修炼形成的专业素养。

艾略特首部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观察》中惊世骇俗的隐喻,其名作《荒原》的解读难题与创作意图,其巅峰之作《四个四重奏》“对《荒原》之问的终极解答”,其组诗《老负鼠的实用猫经》对众猫百态妙趣横生地摹写;奥登晚年诗歌《感恩节》的自省意识,及对其“成长所受的诸种影响”的回顾,其轻体诗集《学术涂鸦》突显谐趣的幽默讽刺修辞学;里尔克杰作《杜伊诺哀歌》对语言、观念双重极限的挑战……令人不时按下回放按键,切换至再读回味模式。

桑克在《纽约的奥哈拉的超现实》一文中说:“一种现代艺术,它的胃口一定是大得惊人的”。桑克阅读的胃口似乎也“大得惊人”,从经典的诗歌、小说、文学批评著作(包括原著、译本),到中外散文、随笔,到童话、插图故事;从不同体例的史著,文学史、艺术史,到人物传记、回忆录、书信、日记,到极小众的地方史志;从经典武侠小说,到包含武侠、科幻、穿越等流行元素的通俗小说等。有关上述各类书籍的阅读笔记,在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中均有收录。这或许也显示出一位新闻工作者职业化的认知习惯,一位译者通过系列“关联之书”开拓视野,“打开思考的闸门”的专业性阅读方法。

在《测试现实的试金石》一文中,桑克谈及米沃什对自己的激发,“他不断刺激着我的思考”,“每一个衍生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继续思考,而不仅仅限定在他试图勾勒的问题核心”。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同样让人产生类似的阅读感受。桑克多次提及“谱系”,或许正对应上述发散衍生性的思维方式。“谱系”上某个点,可能生成新的兴趣点,延伸思考链条,“谱系”中某一个体,可能引发新的核心问题。最直接的延伸阅读,指向被摘引、节录或者仅仅是被点到的非核心作品,亦可由“谱系”内核心作者,延伸到对其他相关作者作品乃至其他领域作品的阅读、欣赏。桑克在随笔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这样可拓展延伸阅读、研究的生长点,有时是文学巨著,学术专著,不同版本的译著,有时则是一首歌,一件雕塑。

以喝烫粥的口感,喻阅读《图本张爱玲传》的感受,又由“八宝粥”的食材组成引发有关“涟漪”“浪花”“石屑”的联想,“难过之中藏着欢喜,欢喜之中又扎着悲凉的小针眼儿,从里面冒出汩汩叹息”(《流光暗影说仙容》),这一充分发挥延展性的复杂隐喻,作为悲喜慨叹交融的复合化情感体验的载体,以其诗化语言的惊异性、细腻感,强化了桑克的诗人特质、诗性思维。《诗歌江湖的如来神掌》一文中,将艾略特的文学论文集、诗学文集视为“我的‘武功秘籍’”,将布鲁姆的评论集《读诗的艺术》喻为“如来神掌”,亦凸显了诗人桑克的思维越界。该文结尾部分对阅读过程中遭遇困境的隐喻及形象化表述,“……时不时就会从奥秘的城堡之上摔下来,并在修辞的泥泞之中来个嘴啃泥”,既是身为读者的阅读体验,亦可见诗人的观看之道。

桑克对“读懂”的理解,强调“碰撞”和“唤醒”,他在《艾略特和他的诗》一文中否定“彻底的解读”“权威的解读(包括作者本人的)”,进一步指出,“只要你和心灵或者经验碰撞了,唤醒某一部分沉睡的东西,其实也就是真正懂了……”他的随笔文字,恰恰积极调动自身经验“唤醒”读者,为“碰撞”的发生提供更多可能性。在其有关阅读、翻译、写作的真知灼见之间,穿插大量经验片段、细节,以叙述主体的真实体验,营造叙述亲和力,带给读者现场感。

阅读直接或间接生成的联想,可与文本相对照的情境,桑克本人创作的相关作品,摄影、绘画、音乐、电影等其它艺术形式对阅读的启发,对阅读感受的印证等,及其背后的复杂语境,一一调出,之于桑克,亦是调阅独有的生命经验,对人生读写路的一种回望。随笔集《我站在奥登一边》中,诗人、译者、批评家、媒体人多种角色彼此缠绕的思维,交汇的目光,将携带着永恒的文学性、差异化的时代感,在不同读者的私人阅读档案库中建档,并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经验,被调阅,被珍藏。

原载2022年8月《猛犸象诗刊》第5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