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是一篇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文章。作者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达形式,可以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美和情感。艺术不仅仅存在于画廊和舞台上,更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艺术,人们可以找到灵感和快乐,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艺术形式》读后感(一)
詳細介紹與藝術相關的。11再版,不斷提高,不斷精進,這書的品質無敵了。簡直是大全。圖片還一點不少。另外還開出了網頁版本,方便查看素材。
《艺术形式》读后感(二)
帕特里克·弗兰克的《艺术形式》是美国高校普遍使用的艺术类教材。该书从1998年初版至今不断重版,与时俱进,每次改版都配合新的教学法。作为一部明晰的教科书,作者尽量只提供全面的简识,避免发表个人意见,在图文并茂的形式中加以赏析。
最新的第11版新增了26%的图片,全书总共165幅图片,近一半是当代作品,换句话说,这些作品是在世的艺术家所创作或是创作于新千年。反映了作者的写作宗旨,“这些当代的作品充满了参与度、广泛性、惊喜和思维涌动”,因此,他的视角和立足点始终与当下的艺术观念紧密相连。
为什么要学习艺术?作者说:“我们创造了艺术,艺术成就了我们;我们创造了艺术作品,反过来,我们也受到了艺术作品的影响。”“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独特形式,当我们把艺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去体验、理解、欣赏的时候,艺术便会传递出艺术丰富人生的理念。”
20世纪是变动不安的世纪。艺术史研究者所面临的最大的尴尬,可能是:从没有哪个时代的艺术,会像现代艺术遭遇那么多的批评。西方人既质疑他那个社会的价值以及这个社会在更广阔的世界中的地位,又广泛地意识到往昔艺术的强势与局限,背负着这双重压力的现代艺术便在这两极之间来回地晃荡,不断试探壁垒的边界。
印象主义就是典型例子。印象主义引领了20世纪的艺术风潮,在今天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崇拜,被赞颂为“光是色的乐章,色是光的史诗”。但在这个画派诞生之初的1870年代,它却遭到几乎所有人的鄙视。评论家和大众都认为,这些作品潦草无比,只能给人一点印象,甚至不是完成品。从那时起,现代艺术一而再地见证了这种先谴责然后表示兴趣最后纷纷赞美的惯常做法。在探索中摇晃定位,在疑虑中选择方向,这是现代艺术的主题。
艺术教材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并维持学生们的学习情绪,让他们与艺术作品之间建立起联想。我们所品鉴的对象不光是艺术本身,同时也关涉我们个人的品位。
《艺术形式》读后感(三)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希望用绘画、雕塑等一系列静止的方式留住短暂的一瞬,因此,如何完整并完美的再现成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但自从摄影术诞生之后,艺术走到了分叉路口,再现不再是艺术的唯一表现方式,再完美的勾画都比不上照相机的影像。如果绘画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本质是为了让人们理解和享受生活,那么要怎么去画才能成为艺术品?摄影是对当下的再现,绘画却能勾勒虚拟,所以,当文艺复兴大师们已经画尽人间百态之后,当宗教不再是生活主旋律之后,绘画只能另辟蹊径---用线条、色彩画出虚无。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当代艺术完全不感冒,看不懂且不好看。这本书成为一把开智的钥匙,它没有告诉我一副抽象画好在哪里,它只是告诉我如何去看。
一张经过两个多小时曝光而成的辣椒照片。这是一个普通辣椒,通过对光泽的捕捉,这张照片有了类似于拥抱的生命的存在。看见是一种私密的个人的过程,我们的眼睛被大量讯息所迷惑,如何去看成为了感受生活的一种能力,而富有洞察力的眼界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它需要开放式接受的态度,需要搁置习惯性的思维模式,需要舒展心灵的意愿。众人看花,花非花。
关于同样的主题“吻”的不同表现方式。书中说:“有一个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对主题相同,但是形式和内容却大相径庭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大概我会在罗丹的雕塑前驻足,却只会对布朗库西的雕塑视而不见。但在把这两尊雕塑放在一起看之后,我既着迷于罗丹雕塑中肉体的柔软与情感张力的对比,也会被布朗库西极简化雕琢下用石头的坚硬质地歌颂爱情持久的隐喻而打动。如果说罗丹的作品表述了爱情的感受,那么布朗库西的作品表达了爱情的理念,他们同样动人心魄,能打动人的就是美本身。
画家的主题是花。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花,需要运用想象、专注去理解这幅画。欣赏艺术需要付出努力,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我们也参与到了创作过程中。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传统艺术是启蒙用的,它面对的受众群多为目不识丁的普通人,艺术服务于宗教,它需要用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让看到的人们接受它、服从它;而当代艺术是用于思考的,它默认它的受众群具有理解的能力,它追求更高层面的思想碰撞,艺术家描绘自己的感受,设下谜题,等待观众破解谜题并达到共鸣。这是画家把花放大到4英尺高以后全神贯注的观察的结果,只有当你了解到这些背景,同样走进花的世界,你才能和画家一起欣赏到一朵独一无二的花朵,你无法否认,这的确是一朵花,一朵无与伦比的花。
《艺术形式》读后感(四)
很快,中国家长就会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它的重要性好比二、三十年前的英语、当下正在兴起的编程思维——这个新课题就是艺术教育。
我曾看过一篇讲国际化教育的文章,里面有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它说:“那些在国际化教育里是主科的课程,比如艺术、音乐和体育,在我们学校里都是‘副课’。”
如果没有比较,这句话也很容易被我们轻轻放过:文化背景不同,在彼是必修,在我是副课,有什么问题?
有问题!尽管现在可能还不明显,尤其是我们为人父母者还跟着升学焦虑的心态只关注某一学期的成绩起落时,这个问题的确很可能被遮蔽在视线之外。
去年春天的时候,我电话采访了一个美国一线大学的前招生官,谈到南加州大学的“全球50人领袖计划”,slogan是“寻找下一个乔布斯”。项目内容大致是在本科阶段成立了一个资源和奖学金都特别优厚的“班级”。资源优厚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要做社交媒体,学校大概能把扎克伯格请来给你做项目指导。
当然招生条件也很高端,学生至少要拿出一个初创项目来申请。
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项目?对方回答我说,因为学校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跨学科地培养学生三种未来最重要的能力:计算机技术、商业运营和艺术设计。
前面两个我懂,但“艺术设计”的确是通过那次采访闯进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域。想想苹果电脑吧!对,艺术设计很重要。
苹果当然是先锋,但下个世代,设计感就会是“标配”。
想明白这一点,你突然觉得国际化教育对艺术的重视多么理所应当:
在IB课程的6大课程组别中,视觉艺术是其中一项,
在美国举国推行的STEM课程中,最后加进去一个A(ART),变成STEAM。
这些,都绝不是轻量级的“附加部分”。
1
未来,艺术创造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这个时代的孩子应该如何学艺术?
在我们固有印象里,搞艺术还是那种壁垒很高、技艺精专的职业,对于什么抽象派、印象派、立体主体……不少家长自己都傻傻分不清楚——在真实生活中似乎也并无实际用处。
但真实情况却是,艺术的应用,早已宽泛得无处不在,而艺术思维,也渐渐与我们生活本身共振在同一个频率上。
因为在人类历史的某一时刻,艺术家们几乎涉及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常规到禁忌、从世俗到宗教、从敌对矛盾到精神升华,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创造是对生命的一种回应,通过创造,我们让生命变得更加丰满。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的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弗兰克(Patrick Frank)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艺术”这个问题时,讲了上述一段话,并将这段点评写进其所著《艺术形式》一书的序言中。
“某一时刻”这样的虚指让人浮想连篇,比如新旧石器时代、比如在希腊、雅典、巴比伦和中国创下诸多艺术奇迹的黄金时代,比如文艺复兴,或比如正在飞奔向未来的当下……每当社会循环到无比重视人的独特属性的时代,艺术就会大爆炸。
这个独特属性,就是人的创造力。
而每当这样的时代来临,艺术往往不会以一种旧有的、学院派的形式出现,它会紧贴生活、呼应人的真实体验,在各种不同的细节中闪现出来;我们生活中迎面遇到的每一张招贴、每一场电影、每一帧照片、每一幢建筑,都在表达“艺术”。
作为美国流行了40年的艺术教育经典范本,《艺术形式》再版了11次,探讨了旧石器时代到后现代世界的各式艺术形式,在其中探索什么是创造力:“仅仅新颖是不够的,创造力是创造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能力。”
2
打破边界,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感”?
《艺术形式》是一本奇妙的书。它看起来具有一种学术著作的外表,严肃厚重,多达667页;但是从第一章开始,它就亮出那些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和见解,打破你心中沉积已久的对艺术的畏惧之心。
在序言中,弗兰克便开宗明义说到,这本书的“首要目的”是打开学生的眼界,让他们饱览丰富的视觉艺术;其次便是教学生将艺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去体验、去理解,去领会艺术传递出的理念:艺术的创新形式,如何更好地表达、塑形我们的人生。
这本书事实上是美国大学生的教科书,但如果你不把它当做教材去看,而当作一场关于艺术的奇妙旅行、一场关于艺术观念的头脑风暴,你满可以让在孩子更低龄的时候向TA介绍这本书。
比如书中收录了一个三岁孩子画奶奶的作品和那些所谓“素人”(非艺术专业的人)的手工作品,能一下子让孩子意识到,原来艺术创作并非多么高深莫测的事情。
那么艺术创造可以从哪里开始?弗兰克也给出十分明确的界定:
联想:将看似没有联系的领域关联起来的能力;
质疑:不断对现有事物发起挑战,对事物如何发展至今,又将如何发生改变及改变的原因提出疑问;
观察:仔细观察世间一切,不施加评判,以获取新见解和新举措;
交流:即使与他人观点差异甚大,即使他人所擅长的领域与此并不相关,也乐于交流与学习;
试验:通过试验、建立模型和拆解来探索新的可能性。
你看,这五点是不是也适合其他一切领域的创新,原本就该是从小介绍给孩子的思维方式?!
这本“艺术专业书”的脑洞,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