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班门·方读后感1000字

班门·方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1 12:15:12
班门·方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9-21 12:15:12   小编:

《班门·方》是一篇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班门和他的家人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让人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现状。

《班门·方》读后感(一)

这是一个人的书,从包装还是内容,都是很适合自己一个人静下心来慢慢看的书。

内容多是选取名家大家或行业内出众的文章来凝炼成一本。

对建筑规划等不感兴趣的人看起来难免枯燥,但书中也有人物的生平传记和生活中专一的生活琐碎的小事,这让这本书没有太多枯燥的专业知识而是包装成别的表达形式呈现在观众们眼前。

而且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本书的包装设计,整体下来设计体现很统一。

《班门·方》读后感(二)

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方正和圆滑的平衡,古语也有所谓的方枘圆凿的说法,可见方和圆对于古人的美学意识的深刻塑造。

方与圆在中国文化与西方人所理解的概念是不同的,中国文化讲求“天圆地方”,道家认为:“圆”指天,动荡不定,“天圆”指心性上圆融,才能通达;“方”指地,收敛,“地方”指命事上要严谨条例。“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不仅代表中国人人格取向的“外圆内方”,更有“天人之际,方圆之间”的中国人的生命观。故而“天圆地方”成了做人做事的准则,更成为各类建筑和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班门》这套书的灵魂就是匠人精神,是一种时间维度。根据卷首语的说法,各个板块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按照门内、门、门外的次序。门内是致敬大师,敬畏古典;门则是作品,是大师心血凝结后的手艺;而门外则是后辈的体验和创新。这种设计独具特色,是我看到的建筑、美学书里面颇有立意新解的作品。

提到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古建筑布局,一般都讲究方方正正。从唐代长安城的所谓“百千家似棋局”可窥一斑,在这本书的开篇就介绍了北京城市规划的“梁陈方案”。梁思成诸位相比耳熟能详,但陈占祥的故事则未必清楚,随着历史的展开那些围绕北京旧城改造的往事也就逐渐清晰地浮现在书页之间,可惜的是那些城门和城墙最终还是未能保住,成为了历史的遗憾。

具体而微的则是城门之美,在这一小节的介绍中,本书的编者采用了瑞典著名地理学家喜仁龙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京外城城门的全貌。喜仁龙是位有心人,当时他留下了精确的数据和素描、照片,对一个多世纪后的我们触摸老北京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在西边,你能看到永定门最完整的画面。城墙和瓮城的轮廓线被引向主城楼,宽大的屋檐好似一对翅膀,要带着城楼从沉重的城墙和瓮城之上飞起来。

城门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规整、雄伟、高深,而更在于人们的生活、光线和氛围。透过那些手稿插图,那些城楼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接下来的部分则分别介绍了教堂建筑里的长与方,带有一丝异域色彩,随后则是方盒子和香奈儿的水晶屋,十分独特。汉字叔叔的生动故事则赋予了汉字文化一种新的时代气息和分析角度,很有趣味。

在门内部分首尾的是徽州古民居,这里的天井独具特色。天井本身是用来解决高墙深宅无外窗封闭建筑的通风采光、饮水等实际需要,在演变中逐步成为人精神中的重要寄托,需要仔细装饰。于是徽州的天井仿佛成为了胜迹,需要以青石板铺地,安放水槽、石凳、石几,

当本书读到三分之二处时,色调稍微一变,成为了淡蓝色,于是可以开始门外之旅了!

这一部分似乎着重讲了本书的艺术理念和设计思路,显得莫测高深但却是独具所谓的匠人精神。其实也并不止于此。方寸之地的设计别有一番文章,如何优雅、深邃而有内涵,却又不故作高深,这本就是世间极难的学问。

《班门·方》读后感(三)

一年前,《班门》问世。

这本书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合作出品。出版社做书是一种设计过程,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是一家建筑设计企业,设计的基因流淌在《班门》的精神血液中。“设计”是舶来词,中国传统的说法是“营造”,宗师是鲁班。

鲁班首先是工匠,是踏实做事的人。《班门》出版时明确,我们想要的不是为哗众取宠而制造的碎片化文字,而是作者消化了一摞文本、一把时间、一众经历后吐出的文字;我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细部展示;我们要的不是炫耀文笔,而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想写的东西交代清楚。

鲁班还是发明家,他创造可飞翔的“竹鸟”的传说,象征他无限的创新精神。我们深知,创新是设计保持新鲜的灵魂。在已出版的四期《班门》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推翻自身、寻找新思路。

一年来,我们根据这两种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的做法,将四期《班门》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获得的诸多好评,是对这两种做法的肯定。

在新的一年中,《班门》各版块的结构一仍其旧, 分“ 门内”“门”“门外”三项。以“门”为界,门内,向大师致敬、取经、学艺;门,是作品,是被大师加持的“手艺”,是“匠心营造”;门外,是后生的操练、游历、体验。不论营造、设计,都依人的尺度进行,不论作品多么宏大,最终都要走到人的生活中去,而我们的文章,也将更加关照生活、关注日常、关注人们日常平淡生活中的美学。

此外,在文章编排过程中,我们期望能在结构中发掘出一种时间的维度:“门内”是回忆,是历史的一角;“门”的作品,则是历经时光酿造出的“好酒”;“门外”则清晰地将艺术、设计、生活美学的线索引至当下乃至未来。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时间由远及近的推移过程,借助这样的思路,我们站在这些文章垒起的山头上,望向时间的平原,找到从过去流淌至未来的闪烁着灵感粼光的河流。

在装帧与版式上,我们做了新的“设计实验”。设计师将原先规整、平稳的版式推翻,以“营造”为起点,重新设计了我们的Logo,你会在被拉开的汉字中看见建筑物营造中的“空”与“间”;我们也为内页文字与图片的排列方式注入新的生命力,它们彼此照应,将文章的意义凸显出来。而一切图片被抽离了色彩,一种冥想式的抽象将迫使你思考它们在文章中的意义。封面与封底由原创图片与构成主义图案组成,它们不会动,但当你审视它们时,你将看到一次叙事、一场关于建立与毁灭的戏剧,在拉开书的帷幕之前就平静地挑动你的神经。

新设计使《班门》从封面就开始了自己的表达。在你还未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已经开始鸣响;即便阅读结束,这声音还远未终结。去年,我们的主题是四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木、砼、铁、石,它们是哺育万千广厦的“建筑食粮”。新一年的四期,主题仍来自建筑,但我们从扎根土地的、可触摸的材料中升起,将镜头转向设计形式的新角度⸺方、圆、线、角,它们更抽象一些,但也会让我们更自如地发掘新稿件。

第一期的主题是“方”。我们讲述一座城的造法,也讲述一枚邮票的故事;我们说西方教堂呈现的形状,也揣摩东方汉字演变的历程;你发现它既含藴着中国传统文化,却又以现代性的视觉面目示人;它的内里流淌着深刻的血液,肌肤上又纹饰着象征未来活力的焰火;它既愿意切入宏大题材的小局部,也可以从琐碎的日常生活观照出宏大的精神力量。

当我们站在一座城市的街头,想象有人为这世界按下了快进键,白昼黑夜在我们头顶倏忽飞过,万家灯火明明灭灭,世界从白昼中现身又迅疾退入黑夜,旧的建筑物被拆除而更多新的建筑物又从地底升起。当你以为、当你期待有人会再为你按下正常播放的按键时,你惊恐、困惑、感慨地发觉,世界将这么永远地快下去。

在这时候,你手上的这本书愿意攥紧自己的勇气与世界背道而驰。一本书无力改变这种令人焦躁的速度,但当你进入这扇“门”,逐个阅览这些方块字的时候,它将显示自己的安神效果。如果它让你觉得“慢”的气息从如梭的时光中渗出来,我们的付出也就值得。

《班门·方》读后感(四)

坦白说,一开始读没啥感觉,可能是因为文章里会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建筑用语,我并不懂,但是不懂就可以跳过嘛,我又不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没想到的是,越往后读越喜欢。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我们对于杂志接触得越来越少了,但就像阿姨在讲书时说的,“杂志是一种帮助读者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发现未知的新玩意”。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与“方”这一主题相关联,大到北京城的建筑规划和城门,小到一张张邮票和一个个方块字,这一篇篇文章,不仅有建筑,更有生活;不仅是科普知识,让我了解到自己不曾接触过的领域,也进一步扩大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1. 汉字

我最喜欢《在时间里起舞:汉字叔叔》这一篇,读到汉字叔叔凭一己之力创办汉字字源网,免费供所有人使用,真的要感动哭了。我从小就很喜欢写字,但是却从没有关注过这些方块字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汉字叔叔说:“当追溯每一个字的来由时,每一个字就向他呈现自己独特的故事。现代汉字的反复比划,在这些故事的参照下,就会有意义。”文章里举的例子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汉字字源网查了一下自己名字中的“爽”这个字,还蛮有意思的。近些年,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如就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一个个方块字开始。

2. 中国画

还有一篇是讲中国画的,简单谈了一下从远古到五代十国的人物绘画。我们平时在电视上、在博物馆等地方也会看到古代中国画,但是隔着屏幕和玻璃,以及绘画的尺幅比较长,导致我们难以细细观摩,对于那些原本有趣的画面始终感到陌生。作者谈到“人物画里的人物为何有大有小?”看到下面这张历代帝王图的时候,我在脑海中过滤了一下自己印象中的古代人物画,觉得本来不就是这样的吗,从来没想过原来这是一种构图的方法,即“主大从小”——画面中的大人物比旁边的普通人大许多,所以我们才会有帝王高高在上的视觉感受。

很多东西,如果光看表面,可能只是看了个热闹,虽说我们无需像内行一样看出啥门道,但是这些细节不正是它的迷人之处吗,总觉得错过了很可惜。

3. 北京城

读到《城门之美:北京外城的城门》这篇文章时,虽然看不懂那些城楼的平面图、剖面图,但依然会被作者所描写的城门之美所吸引, “城门的美,不只是依靠景观的事物,诸如树木、屋舍、桥梁等形成,同样也依靠人们的生活、光线与氛围”,由此也对城门下过去人们的生活产生无限遐想。去年六月份的时候去北京玩儿了几天,逛了故宫,发现自己对于古建筑的对称美完全没有抵抗力,红墙黄瓦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赏心悦目。

4. 徽州古民居

去年看了纪录片《书迷》,第二集书店风景讲到了黄山黟县的碧山书局,是先锋书店的第八家分店、第一家乡村书店。在成为书店之前,这里是村里的祠堂,保留着徽派老建筑的古韵。一幢幢白色的建筑依水而建,阳光透过天井,雨水打在屋檐……当时还打算等有时间去那里旅游。在《一方天井下 山水问君心》这篇文章突然遇到了对徽州古建筑的介绍,又勾起了我对那里的向往。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古老建筑吸引着我们到那座城市踏足,但是我们可能只关注它的外表,而却忽略了它的内在。正如建筑师陈占祥所说“一座城市的建筑,并不是冰冷的砖石,它们是一个民族生存下来的经验和记忆。组成一座古老城市的不只是建筑,还有与建筑共生的文化与情感。”在这段不能出去旅游的时间,正好可以趁此机会了解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城市以及建筑背后的故事、了解其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待到下次游览之时,想必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特别喜欢书中卷首语中的那句话“我们的文章,也将更加关照生活,关注日常,关注人们日常平淡生活中的美学”,我觉得它做到了。只要有心,万事皆可“营造”。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