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今日简史》读后感精选

《今日简史》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1 09:30:10
《今日简史》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4-21 09:30:10   小编:

《今日简史》是作者尼尔·弗格森的新作,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演变。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了历史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未来的思考。本书引人入胜,让读者对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今日简史读后感(一)

尤瓦尔·赫拉利的三部曲我借到了两本,第二本还在排队中,这一本相比于《人类简史》来说,前半本不弱,后半本感觉欠了口气,当然,在同类型书中依然属于尚可的水平,但是相比于作者的成名之作来说,差了不少。

整本书大约就是这么一个观点:面对当下的信息革命+生物革命浪潮,我们要如何做?

当然,这个问题估计也没有什么能够在一本书里写明白的答案,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自己不是虚无主义者,但是我读下来感觉作者的解决方案就是:尊重科学,保持学习,见招拆招,剩下的交给天意。大约就是这个吧,哈哈哈,可能第一本书让我太喜欢了,所以看前半本作者提出这两个问题—— 信息革命+生物革命,期望值太高,对后半截有点失望。

1/4页

今日简史读后感(二)

继《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之后看的赫拉利简史三部曲的第三部;《今日简史》写的话题比较沉重,而且全书其实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主题,好像是围绕着人来在未来20-30年间面临的最巨大的三大挑战(核战争、生态破坏、人工智能),但是全书又在讲宗教、政治、国家,即作者所谓的讲故事,作者的思维跳跃性非常大,很难跟得上他的思维。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还是,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我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是停留在以前的大数据、深度学习上,实际上,现在人功智能的发展可能早就远超我们的想象了。昨天看到一篇报道,说现在在硅谷的创投圈,与人工智能不搭界的公司已经拿不到投资了。现在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彻底融入场景里了,像华为的问界、智界的人工智能水平都已经非常高了。而我自己现在经常用的讯飞星火也算是不错的了,能够帮助我给小朋友写作文、回答问题等。而未来,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强大到能够代替大部分人类工作的话,我也不关心人类的命运如何,我最关心的是我以后该做什么事情?以及我的儿子,下一代的人他们该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呢?实在值得深思。

2/4页

今日简史读后感(三)

1⃣️智人本来就不是一种会满足于现状的动物。2⃣️智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是能够感受痛苦,喜悦,爱和愤怒等事物的能力。3⃣️大多数人类的痛苦将不再是受到剥削,而是更糟的局面:再也无足轻重。4⃣️最富有的1%人群可能不仅拥有全世界大部分的财富,更拥有全世界大部分的美丽,创意与健康。5⃣️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有对群体忠诚的基因。6⃣️如果某只幼狼咬的太过用力,或是在玩伴漏肚皮以示投降之后还继续攻击,其他幼狼就不会再和它玩耍了。7⃣️许多宗教一边赞颂谦逊,一边把自己想象成全宇宙最重要的;一边要求个人要谦和,一边又公然展现出集体的傲慢。8⃣️学校现在该教的是4C,即批判性思考,沟通,合作和创意。9⃣️我们都希望,如果能在某些关于宇宙的现成故事里找到自己可以扮演的角色,就能找到自己的意义,但如果根据自由主义对世界的解释,事实正好相反。1⃣️0⃣️想要了解自己,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承认自我也是个虚构的故事,会通过心智思维的复杂机制,不断创造,更新和重写。1⃣️1⃣️我们要无视两者的差异才能生存,过于计较,就会受苦。1⃣️2⃣️牺牲,永恒,纯净,恢复。1⃣️3⃣️如果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自己的身份,最好的出发点就是开始观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质。1⃣️4⃣️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来源,就在于自己的心智。1⃣️5⃣️心智是如何从大脑里出现的。

3/4页

今日简史读后感(四)

书名和内容不相符的一部作品,作者在书里并没能给我们有用的提示(读第一章的时候以为是一部有用的工具书,但是读最后几章就发现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这本书更多的像是作者对这个世界和人类的观察,有点像意识流写作。他最后得出的结论很可能跟我一样,那就是人类无药可救,越研究越觉得人类的历史是由虚构组成的,他们的未来也是可悲的,而作为个体对这一切又无能为力,于是转头就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在那里你才能感受到些许的主宰,虽然人的思维和感情也是受大脑生化物质的影响,但总归是只有你才能感受并控制的。

而对于外面的世界,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好像这个世界从诞生之初就有特定的规律,消灭某个主体并不能让这个规则消失,而你又知道只要这个规则存在,那么人类的痛苦和苦难也不会终结。

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是比较痛苦的,虽然有些地方也偶尔给我一些启发,但是后来想想,既然这么厉害的学者都没能给出答案,我作为更渺小的个人又能做什么呢,我也只能是尽可能切断外界干扰,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让自己心里得到平静的事情。

我认为个人主义的盛行有一部分是因为信息时代的发展,毕竟以前想让一个人相信一个故事并投身于此可能比较容易因为单方面的信息输入是可行的,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染缸里一个正常人(大脑按照指定模式运转的人)没法做到从一而终,于是就出现了“倾听自己内心”这样的口号,虽然这句话现在也被当做毒鸡汤,但是话语本身的意思是没有问题的,你没办法判断外部世界的真实,你能做的就是尽量读懂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内心坚固。你能做好的永远是影响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

4/4页

还剩1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