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摘抄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10 09:15:36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8-10 09:15:36   小编:

这篇文章《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战胜焦虑的方法和经验。作者强调了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处理方式对于战胜焦虑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读者要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篇文章给人以启发和勇气,让人们在面对焦虑时能更加坚强和积极。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一)

在热衷于“贩卖焦虑”的时代——媒体每天都在贩卖焦虑和自卑以推销产品,因此一打开手机全都是fenshi过的阳光和各种成功人士。 让自己积极地生活下去——1别看那些垃圾新闻2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技能 ☆ 一种更“接地气”的表达 与语言繁冗、堆砌理论的“专家式”作品不同,本书文风口语化,力求幽默好懂,杜绝啰嗦、絮叨和无意义的心灵鸡汤,不罗列术语、不搞长篇大论,干净清爽、直击要害。 ☆ 一场不一样的现身说法 和很多当代青年一样,作者表面上稳得很,心里慌得不行。他尝试了市面上的各种疗法,包括转移注意力法、催眠、药物疗法、心理咨询……却没好起来,但他不放弃,通过不断学习、分析病情,他融合各种疗法的优势,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提出了“ DP 规律”“焦虑再平衡理论”“代表疗法”等独家内容,最终给折磨了自己 15 年的焦虑症与抑郁症画上了句号。 ☆ 一段关于热情和希望的记忆 本书贯穿了作者的前半生。父亲去世、母亲患病、早早辍学、经济危机……过于强烈的自尊心迫使他一度独自忍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折磨,还好他最终能解开封闭的内心,信任并接受别人的爱。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二)

对抗抑郁症和焦虑症只有一个要求:平衡。当生活中的焦虑与恐惧占据了太多重量的时候,生活的跷跷板将会高高扬起,这一头的快乐也会滑下去变成恐惧。

“关注点即未来”,关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本身,不要太关注各种情绪,这会使自己凭空出现很多浪费精力的情绪。

“吸引力法则”,多与乐观的人相处,当然自己也要值得被别人选择作为朋友,自己也要成为乐观的人。

“有目标,望着自己想要走的方向。”骑摩托转急弯时,不用过于关注该怎么操纵摩托车,而是抬头看着远方的路,视线聚焦于路的顶点,车自然而然就顺着那个方向走了。要关注最终目标而不是任务本身,这句话的理解应当是,往前看,不要看过往。而要关注任务本身,这句话的理解应当是,往内看,不要看别人。

“我之所以去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值得。”

“为自己的外表自豪,用点心,你就能激发自信。在商店里看到最喜欢的衬衫或好看的鞋子时,别犹豫,为自己买下来吧。你值得这么做。”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三)

对你而言,平衡意味什么?

作者为了使平衡更加客观,制定了以下刻度表:

并列举了10项帮助大家恢复平衡的行动: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四)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边看边哭,觉得每一句都戳到我心窝里,结果看完我朋友问“那解决方法是什么”,我当场呆住了。忘了!情感的汹涌冲垮了理性的思考!于是再看一遍,认真地做了笔记。

作者回归童年,从不完美的家庭生活开始,试图找到焦虑症的根源。我理解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影响,但不愿意简单地将焦虑症的缘由归结到这上面,毕竟再完美的家庭也有可能孕育出高敏感的性格,从而导致焦虑或者抑郁。

要克服焦虑,首先是承认并接受焦虑,理解“焦虑是不可能被克服的”。听起来很矛盾,但对我来说豁然开朗。越抵抗,越与之为敌,其实是把自己推得更远。承认问题存在,才能解决问题。承认焦虑与自己并存,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完全消除,反而让我松了口气,因为我终于可以大声喊出“不是我的错”。

我曾困惑为何我会如此焦虑,一直找不到trigger point是什么,仿佛什么都是,又仿佛什么都不是,大事小事都让我烦躁不已。其实是因为大脑跟身体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度焦虑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任何事情都是trigger point。但这样并不是错,只是因为我太害怕把事情搞砸,太害怕事情不妥,太害怕工作出现任何闪失。这不是错,只是太累,需要调整,偶尔要让“自动驾驶”接手。

焦虑其实是因为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不确定的恐惧,对曾经遭受过的伤害的恐惧。换个角度来讲,焦虑是身体自发的保护机制,想要让你远离任何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的东西。嗯,焦虑不是个坏孩子,只是有时候会失去控制而变成过度保护,把你按在家里连门都出不去。

不要因为恐惧而拒绝思考,越害怕越要拿出理性,给自己提问,你怕的是什么?一层层剥下去,最终其实逃不开作者说的DP规律,也就是死亡与他人。我们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充满未知,死亡有可能伴随着病痛和折磨,死亡意味着终结。他人则是来源于人类的群体需求,我们需要被认可,需要知道自己不孤独,不被孤立,需要有人来承认我是对的。恐惧来自他人的期待,压力来自对不能获得他人认可的担心。

搞清楚了问题所在,也就找到了出路。直面焦虑,剖析焦虑,寻求专业的医生介入,放弃负能量的亲朋好友,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再去帮助别人,必要时自私一点,及时跳出让你不开心的泥沼。地球还是会转,太阳照常升起,自己开心才最重要。

这书对别人有没有用我不清楚,但至少我搭车附带的胃痛好像解除了。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五)

1. 决定如何运用你的思想以及如何生活的人是你自己。你问我是从哪里获得勇气的?就是这里—知道一个念头是否会毁掉我的一天是由我决定的,知道一种思维模式是否会毁掉我的未来也是由我决定的。

2. 如果你感觉某天自己不在状态,就应该记住,任何人都会这样。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世界就此坍塌了——只是这一天不好罢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3. 平衡的感觉之一:小事就是小事,不会滚雪球般变成大麻烦。问题可以被一一解决并得到妥善处理。

4. 生活是平衡的艺术,我们其实都在走钢丝!生活会打击你,也会鼓励你,影响你的每一刻感受,尤其是你的情绪、人际关系,健康、压力和周遭环境,它们会让你时刻自然而然地经历情绪变化。生活是不可预测的,起起落落也不可避免,唯一的应对之道就是接受这一事实。只有通过平衡,才能应对生活带来的种种情绪,

5. 你每天加以联系的事物形成你的“舒适区”,如果你正在遭受焦虑和抑郁,这个舒适区就可能缩小。

6. 你必须开始练习你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继续过着你不想要的生活,并坚持下去。要获得平衡,你必须重新开始思考,而练习是唯一途径。

7. 所有与焦虑相关的问题都与恐惧有关。简而言之,恐惧是你给自己创设的一种感受,来自自己的想法或信念。

8. 恐惧往往可以归结为两点:死亡和他人(DP规律)

9. 当你不再将自己的情绪交给他人主导或控制时,才能平静自处:他人的话让我感觉如何,由我自己决定。我可以选择一笑而过,也可以不断回想,直至它们过分影响我的心情,让我难以忍受,然后把他人排除我的生活,以避免更多的伤害。

10.在学会爱他人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事,就是学会照镜子并热爱镜子里的自己。学不会这件事,就学不会其他事。

11.一个人欺凌你的目的是让你在心理上(有时也是生理上的)感觉不快,因为他在看你受苦时能够获得变态的乐趣,这使他感觉到强大有力,因此你的哭泣、祈求对他完全没用。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或许永远也无法理解他的变态心理。这种“不理解”对你来说是件好事,你为什么要知道他的动机?谁在乎?你应当关注的是如何去阻止这一切。

12.如果想抵消负面想法和内心本能,请试试以下两件事:微笑和始终抬头。微笑会欺骗你的大脑,让你认为自己是快乐的,即便事实并非如此。现在马上,咧开嘴笑起来吧。你可能会立即感到有所好转,可能感觉难以置信,这都不重要。

13.改变你的外在表现将改变你的内心感受。保持微笑,通过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练习,你将获得积极、快乐、感恩和乐观。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六)

這本書一開始就完全抓住我了,因為他說的完全是我的心聲嘛

找一個答案,我知道這類疾病即使“治好了”,也大概率會復發,但怎麼治好?依賴藥物治療嘛?很多書在告訴你,你這個狀態在心理學、醫學上叫什麼,有怎樣的表現,可能引起的原因,針對它的一些研究……OK,我知道了,然後呢?我不想知道這個玩意兒叫什麼閃回、人格解體、驚恐發作,想叫什麼都可以,“你覺得自己快瘋了、胸口痛、呼吸困難、胃部不適都是正常的。調整心態……”正常?你告訴我這些都正常?!好吧行吧,就算正常,那我該怎麼做呢?你別告訴我通過什麼他媽的正念行為療法,去調整自己、忽視,怎麼他媽的忽視啊

我像一隻心驚膽戰的兔子,沒有風吹草動也非常驚恐的他媽的兔子,我知道有很多東西在盯著我,無時無刻的糾纏不清,一些瘋狂的念頭、突如其來的生理反應……我深感恐懼,害怕到胃疼……

作者說他也曾經深受這些折磨,所以他有一些經驗和方法可以分享,那就來看看吧,我沒有太多耐心和時間去傾聽和實踐,我很焦慮,但先來看看你有什麼辦法

作者說,你要問自己:我在害怕什麼……?

是啊,我問過,我在害怕什麼呢?

胸口痛,但是就我的身體狀況來看,胸口痛又搞不死我,有什麼呢?可怕的是杯弓蛇影的過度擔憂,我在害怕死亡,即使期待著死去,但是我拒絕狼狽的猝死,我在害怕別人的眼光,想想吧,在操場跑步,突發的疼痛讓我無法呼吸,於是我被迫屏住呼吸?很奇怪,但我會有段時間無法吸氣,於是我停下來,單膝跪地是最後的倔強,我不能像個軟弱無能的大傻瓜似的,跪在操場髒兮兮的跑道上,等待自己能喘氣,別人肯定會覺得我很奇怪,如果有人上前詢問我是不是還好我該怎麼辦?我寧願立馬從地球上消失,刨個坑把自己埋掉,或者四肢著地爬開,或者像動畫片裡的大肥蟲那樣用舌頭把自己挪開……fine,前提是我有那樣強有力的舌頭,笑,能開玩笑自然是很好的

我腦子裡有很多東西,有聲音在唱歌,一些血腥暴力殘忍的畫面和噪音一直播放,well,你或許會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嘛,想不代表我要做,也不代表我會遭遇可怕恐怖的事情,無事發生,我很安全,但是我持續處於高度恐慌的狀態,焦慮驚恐,仿佛下一秒就要有人拿刀捅我或者拿椅子砸我,當然沒有,但是我惴惴不安,我想拔腿逃跑,我想回家,拿被子把自己包起來,從外面看像是個墳包那樣,把自己埋起來包起來,安全舒適,沒由來的害怕到發抖,媽的,總結來說,我害怕猝死,害怕丟臉,害怕別人的看法,害怕自己不得不解釋和承認自己是個廢人了,害怕自己別人發現我有毛病,害怕別人的憐憫和大驚小怪,如果我在說話的時候突然哭出來怎麼辦?

我跪在地上,任由那些想法和絕望恐懼的戰慄把我包圍、淹沒……

作者說:沒有答案。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打人,我當然不可以打人,所以我在腦子裡把自己揍了一頓,然後接著看下去,well,可怕的不是生理上的不適,而是你的恐懼,你要正視它,去分析它,一遍又一遍拆解自己的問題,問自己到底在害怕什麼

不要過分在意生理痛苦,你可能覺得你會死于心臟病或者別的會引起胸口痛的癌症,但是大概率不會,所以,不要杞人憂天,否則你就是在不自覺的幫助焦慮症,是你自己在使他更強大,你可以忽視那些可怕的想法和害怕,因為那是你的大腦啊,問題在於太多了,正常的焦慮是無害的,可以幫助我們躲避很多危險,但是持續過量的焦慮恐懼就不是好東西,所以,我只需要放輕鬆,不要抵抗,不用逼迫自己站起來,也不要扮演一個正常人,你就是病人嘛,放輕鬆,讓那些吞沒你吧,會退潮的,沒關係,無法呼吸就當你想屏氣吧,胸口痛就讓它痛吧,焦慮就焦慮吧,不要在意,放輕鬆

在我需要她的時候,小由總是失蹤,我們討論過這個,她說那代表沒到時候,沒到必須她出現的時候,而且她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你只能靠自己,不是一直做得很好嘛?那就保持下去。”她說的對,我應該相信自己,我不能一不對勁就向她求救,我可以的,不就是邊忍著痛,邊和腦子裡那些可怕的東西說滾蛋嘛?我可以的,我不會那麼做的,我不會在學校自殺的,不會把血濺得滿墻都是,不會砍掉自己的手指或者其他部分,不會把腦漿迸得到處都是,我很安全,沒有人要傷害我,我也不會咬斷自己的舌頭,我只是一直這樣想,也不對,我沒有想,我不想這樣,不想滿腦子亂七八糟的東西,我沒辦法……但是沒關係,這些不會逼瘋我的對嗎?只要我不在意,先做到不在意我就成功一大半啦

不要。在意

不要逃避,如果你往回縮,最後你的舒適圈之後越來越小,直到每天躲在被子裡顫抖,我不要那樣,所以,這個時候不要遵循內心想要的,那是正常的自我保護措施,但不適用於不正常的情況,所以你得逼迫自己做很多正常人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

沒關係,最起碼,我們現在掌握了運動和作息,已經是很大很大的進步了,雖然偶爾還會失控,但沒關係,努力把飲食也爭取過來吧,我不是一直開玩笑說餘生皆假期,一直在做康復訓練嘛?那就慢慢來吧,我總是被逼得很暴躁,很想罵人,很想踹自己一腳或者拿頭去撞什麼,很想一了百了,但一次又一次的忍住了,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和爭取更多的控制權,我的身體和大腦都是我自己的,我可以掌控他們,即使已經忘了可以掌控是什麼感覺,但是我曾經做到過,所以一定還可以做到的。

媽的,絕望的時候,要選擇更艱難的那條路,別問為什麼,選就是了,沒關係的,我經驗豐富著呢,我可以做到的,或許。

就算要死,也垂死掙扎一下啊,那樣即使投降了放棄了也不可恥,因為已經盡力了,各種意義上,我都已經盡力了。到那種時候,是不是可以坦率而無愧的迎接死亡,來吧來吧,我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沒關係了,來吧來吧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七)

如果我问你,你有焦虑的时候吗?你也许会回答,当然焦虑过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我们会发现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有时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焦虑,有时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伴侣而焦虑,有时是因为和家人有矛盾而焦虑。

尽管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但是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像对待悲伤和愤怒那些情绪一样,去接受焦虑这种情绪。我们不是想着否认焦虑,就是想着消除焦虑。其实,焦虑也是很正常的一种情绪,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害怕的也许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焦虑。

其实,要想面对焦虑,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焦虑没有办法被消除,但是我们却可以试着去平衡这种情绪。正如《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中,作者卡尔‧弗农勇敢面对焦虑,用了15年的时间,终于学会和焦虑相处。

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作者卡尔‧弗农将他多年的摆平焦虑的经验分享给我们。为了摆平焦虑,他独创了“焦虑再平衡四步骤”。这四个步骤循序渐进,帮助我们学会平衡焦虑。

第一个步骤,正视焦虑,找到焦虑的根本原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为焦虑情绪所烦恼,但是我们却从来不去正视这种情绪。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一样,我们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得知道,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其实焦虑也只是一种情绪而已。那么,这种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我们观察自己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我们会为各种事情而焦虑。看似是因为不同的事情引起了焦虑,实际上,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恐惧。那我们到底是在恐惧什么呢?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作者卡尔‧弗农指出,我们的恐惧可以归结为两点,即死亡和他人。

比如,我们一想到自己要在明天的会议上做工作汇报,我们就会很焦虑。那我们害怕的是在好多人面前讲话吗?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其实,我们害怕自己发挥不好,害怕别人会评价自己,害怕别人会不认可自己。类似这种焦虑的原因都是因为恐惧他人。

第二个步骤,找到降低焦虑的方法。一旦我们知道了自己焦虑的根本原因,那我们就可以去找方法去降低焦虑的水平。我们虽然每天都会感觉到焦虑,但是有的焦虑一会儿就过去了,但是有的焦虑则会持续好多天,甚至变成了高度焦虑,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要找到方法去降低自己的焦虑水平。

我们知道自己的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恐惧。那为什么感到恐惧呢?你有没有发现,遇到事情时,我们先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有些想法很理性,随之我们的情绪就很平静。但是有些想法,就不理性,比如,一想到自己要坐飞机,脑子里就会出现各种想法,担心飞机会不会出事?自己能不能平安到达目的地?结果,越这么想,自己就越恐惧,也就越焦虑。

因此,要想降低焦虑水平,我们就要在日后的生活中,学着理智思考。一旦自己有焦虑的感觉,那就可以自问,到底是为什么会这么觉得?找到自己恐惧的根本原因,看到底是因为恐惧死亡还是他人?以刚才的坐飞机为例,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恐惧是因为恐惧死亡。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理性思考来面对这种焦虑。我们都知道,坐飞机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所以,我们不用过多的担心。一旦这样理性思考,你会发现,自己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第三个步骤,重新调整生活中的关注点。回想我们过往的生活,我们经常会有许多焦虑的时刻。如果我们不想在日后的生活中,依旧被焦虑所困扰,除了在焦虑出现时找到自己焦虑的根本原因,去摆平焦虑外,还需要改变我们以往的生活,也就是重新调整生活中的关注点。

比如,我们曾经为焦虑所困扰,所以为了让自己在生活中减少焦虑,我们会时刻关注自己是不是又焦虑了。如果关注点一直放在焦虑上,那我们会经常焦虑。所以,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将关注焦虑,改为关注自己眼前需要做的事情。以下周有一个考试为例,与其焦虑自己会考不好,不如把关注点放在当下,好好看书复习。

其实也就是关注自己想要的事物。以前,我们关注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比如,不想焦虑、不想不健康。从现在开始,我们改变关注点,改为关注,我怎么做才能情绪稳定,或者怎么生活才更健康。也就是给自己定下目标,为了目标去付出努力,为了目标提高行动力。这样自己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发生改变。

第四个步骤,行动起来,维持生活平衡。除了以上三个步骤以外,我们还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来维持生活平衡,来摆平焦虑。为此,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作者卡尔‧弗农列举了平衡生活的十项行动。我们可以着重了解以下三个行动:

●直面焦虑。既然我们掌握了摆平焦虑的方法,那在日后的生活中,每当我们焦虑时,我们要勇敢面对焦虑,不压抑自己的感受。只有直面焦虑,才能找到方法,去降低焦虑水平,不被焦虑影响生活。

●改变生活态度。我们以往总会觉得,自己的焦虑是由于外在的事情引起的。其实不然,我们的焦虑和自己有关。不能将自己的焦虑情绪或生活过得不好,归咎于外部因素上。我们必须明白一点,自己的生活要自己负责。没有人可以替我们摆平焦虑,也没有人可以替我们生活,唯一可以帮助自己生活,帮助自己改变的,只有自己。

●改变生活方式。要想让自己的日后生活中减少焦虑,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方式,看看自己的焦虑问题是不是和生活方式有关系?从现在开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这些都意味着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带来健康的身体。

除了以上平衡生活的三个行动外,《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还有另外七个行动。对于这些行动,我们都可以一一去尝试,看看这些行动对于自己是不是有帮助。

此外,我们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不用担心书中有过多的心理学术语。《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是作者卡尔‧弗农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讲述的,他用自己摆平焦虑症的经历,来给我们分享他对焦虑的看法和理解。也因此,书中关于焦虑的介绍通俗易懂,关于摆平焦虑的看法也很有参考价值。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去尝试这些平衡焦虑的方法,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平衡,让自己的生活开始改变。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八)

卡尔·弗农,官方的介绍是——亚马逊畅销书作者,“焦虑再平衡”理念创始人。他帮助50多个国家的人们克服焦虑症,影响力覆盖全球......

其实,个人认为卡尔·弗农更值得宣传的一面是这样的——“资深”焦虑症、抑郁症患者,曾与社交焦虑、惊恐发作、强迫症、广场恐惧症等心理障碍抗争15年之久,在试遍市面上的治疗方法却无效果的情况下,凭借固执和顽强的天性,转而以改变为目标,挑战现有方法,最终独创“焦虑再平衡”理念和一系列简单可行的方法,让自己获得重生的同时,帮助更多同样遭受焦虑症、抑郁症折磨的人们重获新生。

1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就是卡尔·弗农与焦虑症、抑郁症达成和解的有力见证。如果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首要的一点便是:这是一位曾经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深度患者重获新生的“自白书”。

最近,上海17岁少年与母亲发生争执后跳桥身亡的新闻很火,我在其中一篇自媒体文章中读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认为还可以再补充一句:“除非你也身在其中”。

所以,虽然市面上心理学专家、精神疾病专家的“专业方法”“专业书籍”多如牛毛,却总少了那么一点“感同身受”。除非是亲身经历过严重焦虑症和抑郁症,否则人很难真正对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产生同理心。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取代个人体验。而作者卡尔·弗农本人曾经就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这正是《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的独到之处,毕竟“现身说法”会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

2

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作者卡尔·弗农独创了“焦虑再平衡”理念。简单来说,这一理念认为,高度焦虑症和抑郁症不过就是心理上的失衡,治愈关键便是学会找回平衡。

为什么市面上的疗法对卡尔·弗农都没有效果?在作者看来,诸如分散注意力法、心理治疗法、催眠疗法、针灸疗法、药物疗法等等,要么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要么缺乏真正的理解,要么普适程度不高,要么只是短暂见效,要么会导致各种并发症。

更糟糕的是,大多数人对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有一种误解。卡尔·弗农说,有那么多人自称专家,表示能够彻底“治愈”和“根除”焦虑。我对此很难理解,因为任何真正了解焦虑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荒谬的承诺。焦虑不存在治愈方法(永远不存在),也不可能根除。

正因为如此,所以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再平衡理念不是去消灭焦虑,而是去改变对它的理解以及应对它的方式。焦虑将永远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接受焦虑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受它主宰。当你从过度焦虑中回到正常的焦虑水平,就不会受困于焦虑症了。

为了让“焦虑再平衡”理念更形象和更易于对照,作者卡尔弗农还制定了一个再平衡刻度表:

对照再平衡刻度表,如果偏离刻度4平衡,越往上焦虑程度越高,越往下则抑郁程度越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焦虑症与抑郁症总是如影随形。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卡尔弗农用自己15年来被焦虑症、抑郁症反复折磨的实例来说明在不同的焦虑程度下,生理上和精神上会发生怎样的反应,以及如何降低焦虑、提升活力,找回平衡。

3

关键在于行动。

卡尔·弗农的“焦虑再平衡”理念改变的不仅仅是观念,随之而来的还有行动。这也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只有理念,却没有行动,焦虑和抑郁仍然会张牙舞爪、肆意妄为。

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最后,卡尔·弗农总结了获得平衡的10项行动,通过这10项行动来处理好生活方式和心态,从而过上“天宽地广心无界”的平衡生活。

让卡尔·弗农成功摆平焦虑的10项行动分别是:

行动1:直面焦虑症和抑郁症。

直面不是对立,而是站起来,往前走的心态。敞开心扉,别再压抑内心,独自忍受煎熬,你不是一个人,分享就是分担。

行动2:检视你的生活方式。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别再漫无目的、吃垃圾食品、借酒消愁、拒绝锻炼、作息混乱。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时,一定要负起责任来为此做点什么。

行动3:关注你的环境。

一个更健康的环境意味着更好的生活质量、更幸福的生活、更平衡的自我。用心打扮自己,激发自信与活力。工作难以忍受?那就去改变现状。

行动4:控制饮食。

焦虑会影响消化道和食物处理的过程,避免摄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坚持吃早餐,拒绝咖啡因,多喝水,多吃果蔬,细嚼慢咽。

行动5:对运动上瘾。

运动能激发人的活力,带来好的心情。快乐是心理健康的关键,运动能直接带来快乐。

行动6:坚持固定日程。

我们的大脑对固定结构反应良好,坚持固定日程,把要做的一切都规划好,压力会得到极大缓解。

行动7:为未来打下基础。

与其忧虑未来,不如做好当下。我们不可能控制生活的一切,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多做决定,不要犹豫。

行动8:停止依赖。

别再通过依赖某个物品、地方或者某个人来寻求安全感,安全感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

行动9:解决好服药问题。

不依赖药物实现的平衡才是真正自由的平衡。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服药问题必须咨询专业医生。

行动10:保持平衡。

克服焦虑症和抑郁症是贯穿一生的旅程,不要停止行动,要以平衡为目标,永不放弃。

4

虽然《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主要针对的是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群体,但是在如今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这本书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当你感到“蕉绿”“蓝瘦香菇”“想要自闭”的时候,不妨想一想卡尔·弗农的“焦虑再平衡”理念,试一试10项摆平焦虑的行动,或许倾斜的生活天平又会恢复平衡。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九)

现在处于一个人人都焦虑的时代。奔三了,还没有结婚对象,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会感到焦虑;进入职场好几年,一直在原地打转,而同期进入公司的小伙伴升职的升职、搞副业的搞副业、创业的创业,我们会感到焦虑;上有老、下有小,想想孩子的教育问题、再想想老人的医疗问题,感觉人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同样感到焦虑。

为了让自己不焦虑,我们或是沉迷于网络,或是沉迷于食物……然而,当我们发现自己逐渐发福的身体和日渐衰落的视力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焦虑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工作效率、生活质量,还影响了我们的健康。

但正如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所说:

我们今天介绍的《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就可以教你如何摆脱焦虑、拥有平和的心态。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的作者是卡尔·弗龙。卡尔·弗龙从小就深陷焦虑,他不能正常的去上学、工作,总是在人多的时候感到恐慌。在与焦虑作斗争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对抗焦虑的有效方法,并创立了“焦虑再平衡”的理念。如今,他的理念在全球传播,帮助的人遍及世界。BBC、电讯报、星期日镜报这些国外的主流媒体都报道过他。

具体来说,摆平焦虑有三个方法:

焦虑的本质是恐惧。焦虑的人常常陷入一种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怪圈:恐惧-肾上腺素飙升-焦虑-更加恐惧。

所以,只有我们找出自己究竟在怕什么,才可以对症下药。

在作者卡尔·弗龙看来, 人的恐惧,一种来源于死亡,一种则来源于他人。

死亡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害怕的东西。正是因为害怕死亡,我们才努力工作、买房生娃按时交纳养老保险,为的就是不会老无所依、横尸街头。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希望能从物质中得到抚慰。

也正是因为害怕死亡,很多人加大了对保养品等养生类产品的投入。我们领着一般般的薪水,熬夜加班,咒骂公司的同时总是不忘记贴几片面膜,吃一些保健品,希望以此抵消熬夜给我们带来的身体损耗。

对死亡的恐惧,让我们一边付出巨大的身体代价努力工作,一边又使劲地保养自己。

除此之外,焦虑另外一种来源则是他人。著名哲学家莎特曾说“他人即地狱”。他人之所以会变成地狱,说到底,是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他人认可,被他人接纳,被他人尊重。如果他人不愿意认可我们、接纳我们、尊重我们,他们就成为了地狱。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在努力满足他人的期待,来求得认可、接纳、尊重。

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尽力满足父母的期待;工作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满足老板的期待;创业的时候,我们希望满足客户的期待;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希望满足伴侣的期待;为人父母时,我们又希望满足孩子的期待……他人的期待无处不在,我们要满足的期待太多太多……

在别人的期待中活着,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太多人的期待中活着,我们想不焦虑也难。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焦虑的时候,不妨从恐惧死亡或者恐惧他人这两条思路中,找找自己焦虑的原因?也许,你就此踏上了一条摆脱焦虑的旅程。

暴露出焦虑后,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焦虑进行理性思考。

焦虑情绪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生活的失控,很多人可能会因此产生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办法理解自己的焦虑,专注手头的事情,而不要过多地苛责自己。

比方说,马上要开会了,你的会议报告还没准备好。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骂自己懒癌又发作了,从而陷入无休止地自责中。正确的方式是,不要理这种情绪,继续完成报告。你要相信,只要报告顺利解决,你的焦虑就会随之消失。

实在无法平静下来,不能继续手头的事情时,要试着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焦虑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如果真的会发生,那是不是就没有解决方法了呢?如果无法改变,焦虑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就是怕结局不太好。医学界有一个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患癌症的病人,他们不是因为病入膏肓而死,而是因为恐惧,恐惧使他们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患上了各种并发症而死。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生命的终结之前,因为焦虑结局不太好,反而加重了病情。

与此同时,毕阙博士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时候则发现一个现象。一些病人,如果被告知服用某种药物有效。即使那个药本身没有任何效果,病人都有症状明显减轻的感觉。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安慰剂效应。

可见,一个人的心态真的会决定事情的好坏,甚至生命的走向。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焦虑要尽量理性看待。要相信,很多事情只是我们自己徒添烦恼,如果我们耐下性子,都是可以解决的。

即使在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坏消息时,也要相信不焦虑,事情或许就有转机?

当然,在焦虑到来的时候理性思考,不如焦虑到来之前,有所预防。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自己的焦虑呢?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焦虑,无非是他关注了他不该关注的东西。要想预防焦虑,我们就需要重新排列一下我们的关注点,然后把关注点以外的杂念全部扫除。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我们需要一件衣服,然后在上街或者网购的时候,衣服没买到,反而买了一堆别的用品。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在买衣服之前没有设置关注点,所以买衣服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才会四处游移。

买衣服的时候注意力四处游移不要紧,但在生活中一个人注意力四处游移,往往就很容易焦虑。根据作者卡尔·弗龙在《我们如何摆平焦虑的》这本书中的建议,排列好关注点的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目标是关注点的核心,在确立了目标之后,以后的生活都要围绕着目标来进行。

第二,我们要标出不得不做的事情。不管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有时候生活中我们会有一些和目标无关,但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说你的目标是升职,但和升职不相关的生活琐事你也需要安排好。

第三,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每天可以坚持的固定日程表。长期坚持某种日程,人就会形成习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日程表的时候要给自己预留一些弹性时间,来处理计划外的紧急事件。并且,还要考虑好运动时间和休息时间。因为只有身体健康了,人才不会有活力,才可以抵御焦虑的侵袭。

英国诗人萨松曾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面对焦虑的时候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再结合有效的方法,相信我们总有一天可以走出焦虑的困扰!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十)

面对抑郁症时,很多人会恐惧,我们不懂得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英国畅销书作家卡尔·弗农,在尝试过市面上所有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疗法后,找到了“焦虑再平衡”的解决方法,他帮助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得到了英国知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讯报、星期日镜报等的报道。

他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中,将患病15年的经历进行剖析,介绍了他对吃药、运动、心理治疗、草药、新疗法等尝试的过程及体验。读者可以根据他清晰的抗病过程,选择恰当的疗法,也可以从他独创的“焦虑再平衡”的理念中,重新检视心态和生活方式,找到直面抑郁症的行动指南。

1 直面抑郁症

直面抑郁症,是希望我们能将病症放在桌子上,寻找解决的方法。

很多人患病后的第一反应,是否认和隐藏,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中,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卡尔·弗农希望我们能直面抑郁症,而不是与抑郁症对抗,他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里说:“和根植在自己体内的疾病对抗,必然会让你遍体鳞伤,徒劳无功。”

对未来的恐慌会让我们焦虑,不愿意打破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不愿意求助。他希望我们能及时求助,和身边信得过的人聊天,或者写日记,写博客,帮助患者抒发情绪。

当病情来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人不敢求助,有人及时求助,这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只有当转折点到来时,我们无法忍受现在的生活方式,下定决心面对病情时,才能走出舒适区,找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朋友、家人求助。

香港明星郑秀文患过严重的抑郁症,她不肯放弃,积极寻求治疗,她对自己说:“不要放弃,终会有一天,可以爬起来的。”14年过去,她谈起抑郁症,已经是云淡风轻的模样。

2 检查生活方式

检查生活方式,也是走出舒适区,发现坏习惯的过程。卡尔·弗农在患病期间,生活的浑浑噩噩,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消极循环,也让他难以挣脱疾病的控制。我们可以对照《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寻找检查生活方式的方法。

例如,我们是怎么开始一天,上午有什么样的感受,午餐吃了什么,下午做了什么工作,晚上什么时候入睡等,都体现我们对生活的掌握情况。

我们可能上午觉得上班很痛苦,午餐点了不健康食品,下午被工作压垮,什么都没有做,晚上还是吃一堆垃圾食品,不运动,而且一直在看乱七八糟的视频,到凌晨都很兴奋,觉得一天都虚度,没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生活,塑造出一个沮丧的、低落的、不健康的人。我们都知道他需要改变,也希望逼他改变。但是只有患者自己愿意改变时,才能够真正的影响抑郁症,从原本的生活循坏中走出来,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郑秀文刚患病时,将自己关在房间里8个月,不见人,不见光,躺在床上瑟瑟发抖。外界嘲讽不断,男友也早已经分手。她胖到自己不愿意面对,才决定改变生活方式,开始长跑。

现在的郑秀文,身材完美,又被称八公里小姐,因为她每天都要跑八公里。

她想要做出改变,也将自己的计划落地,所以成为现在积极、健康、阳光的模样。

我们都希望患者能够这样,但是,这个决定,都必须由他本人去做,而不是被你逼迫。

这也是面对患者,应有的尊重。

3 控制饮食

控制饮食说起来像是减肥食谱,其实是掌握身体平衡的过程。《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中,将需要避免的食物,值得享受的食物,没胃口时的食物做出了详细的说明。用卡尔·弗农的经历,指出不同的食物对焦虑的影响。

有些抗抑郁药会刺激胃,让人没胃口,吃得少。这时就需要合理饮食,发现自己的食谱,健康饮食能够补充能量,让身体正常运作。卡尔·弗农说,如果实在没胃口,可以喝蛋白粉奶昔,从中获取能量。它不能代替蔬菜和水果,但能提供多种营养成分。

咖啡因浓度高的茶和咖啡,会强化焦虑,让改变的生活过得更难。垃圾食品摄入过多,会改变体型,增加身边的负面评价,也会让人更加懒惰和焦虑。吃的健康,才能睡的舒服,打破状态不佳的恶循环。

卡尔·弗农在克服抑郁和焦虑的道路上,走了15年,他没有发现什么速效的疗法。他的生活起起伏伏,身上的病症也有过波动,他尽力保持平衡,追寻梦寐以求的自由,他没有放弃过行动。也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书中,将自己所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这本书可以满足你对病情的好奇,也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向。

不管你是否患病,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你,希望你像卡尔·弗农那样,永远不要停止行动,永远都不放弃。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十一)

朋友老王,一个人在我居住的城市打拼。印象中是个很上进的人,经常在工作之余在网上学习许多兴趣课程,我们喊他出来玩,他总说自己在家学习。 有一次我有事去找他,开门的那一刻,我震惊了,他双眼通红,头发老长,胡子也很久没刮了,与之前仪表堂堂的老王判若二人。屋里面乱糟糟的,沙发上,桌子上混杂着垃圾和生活用品,手机的屏幕还停留在游戏界面。 一问之下我才知道,他辞职了,他觉得公司的每个人都很努力,自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同事们,不配和同事们在一个公司,索性就逃离了那个圈子。 那次见面之后的某天凌晨,手机的铃声突然响起。迷糊的我听到从手机里传来“快送我去医院!”的微弱声,惊醒后一看是老王的号码,我慌忙赶到了老王家,发现他躺在地上浑身湿透,张大嘴巴用力地呼吸,一脸惊恐的表情,右手还捂着胸口…… 送去到医院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疾病。但老王始终不相信,抓着医生的手,求医生再给他好好地检查检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发病了,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很严重的病。 这时,有一位年长的医生恰巧经过,驻足听了老王的主治医生的描述后,他说老王的这个病症极有可能是“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压力引起,如果不及时加予干预,会引失眠,嗜睡、强迫症等症状,严重的会有恐慌、逃离人群等现象。 仔细回想老王近期的表现,他应该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焦虑症。看到身边的人都比他优秀,想努力超过他们。可是,短时间的努力却没有成果,于是,压力更大,甚至产生“如果......怎么办......”的恐惧。慢慢的丧失了信心,差距越来越大,生活也没有了规律,恶性循环之下,最终以辞职来逃离熟悉的环境……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是一本心理自助类书籍,是焦虑症患者卡尔·弗农战胜焦虑症的过程和经验总结。这本书讲述了焦虑症的表现、作者试遍所有治疗焦虑症的方法缺点,以及卡尔·弗农自创的焦虑症治疗方法。 卡尔·弗农是一个患病15年的患者。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战胜了焦虑症。他用自己的经验已经帮助了50多个国家的人们克服了焦虑症,英国广播公司和《智族》杂志等主流媒体都曾经报道过。 整本书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比起权威的研究更有操作性,毕竟一个已经拯救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方法更有效。 因为朋友,我对如何治愈焦虑症的方法特别感兴趣。下面和大家分享卡尔·弗农治疗焦虑症的原理和提升活力的10个运动。 一.焦虑再平衡 卡尔·弗农认为人的情绪就像是一架天平,也需要达到平衡,人的心情才是平和的,心理也不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他的焦虑再平衡方法的基础。 如果在一端放上了太多负面情绪,那么就需要在另一端放上同样多的正面情绪,才能让情绪保持平衡。 比如我们处于悲伤的时候,如果多想一些快乐的事情,我们就会发现,悲伤会慢慢消失,我们会恢复平和的心情。 焦虑也是负面情绪的一种。它让我们产生恐慌、心悸、失眠、强迫症等一系列症状,最终导致我们活力低下,不想出门,整天想待在自己的安全区。 根据卡尔·弗农的焦虑再平衡方法,我们要想办法在出现焦虑情绪时,想一些相反的、正向的情绪,让自己保持活力,就可以脱离焦虑。 比如感觉没有活力,不想动的时候,我们要鼓励自己出门做一些健身运动,和大自然接触,这些都有助于产生活力,有做事情的动力 二.提高活力的10项行动 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面临焦虑的时候如果不加干预会对我们的身体、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候还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活动提升我们的活力,让我们有能力和焦虑抗争。 1. 直面焦虑症和抑郁症。 每个人都有害怕的经历。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时,所面临的东西就不再是威胁。 当我们再次感受焦虑的时候,可以寻求朋友或者家人的帮助。告诉我们面临的情况、感受、以及想法。 就像悲伤可以分担一样,当有人帮我们分担焦虑,我们的症状也会减轻。 2. 检视你的生活方式 焦虑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影响,比如,失眠,社交恐惧等。 我们可以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它变得固定、有规律,从而减轻我们的压力。 比如,如果工作中的压力太大让我们产生焦虑的话,我们可以和老板谈一谈,让他减少我们的工作,以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 3. 关注你的环境。 很多患有焦虑症状的人会恐惧出门,他们整天呆在家。认为家就是安全区。 他们不出门,所以就不太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比如起床后脸也不洗,直接就穿着睡衣在家里穿梭。这样的状态,自己看着也没有精神。 想战胜焦虑,要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早上给自己固定时间起床,精心打扮,至少要穿上得体的衣服。这样自己看着也舒服,会更有信心面对一切。 4. 控制饮食 很多焦虑症患者会有饮食的问题,比如消化不良。 情绪一来,有时不吃饭,有时则会暴饮暴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造成了肠胃的疾病让焦虑的症状更严重。 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让自己的餐饮一贯保持简单一致。比如吃早餐,拒绝咖啡因,定点吃零食等等。 5. 对运动上瘾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让人保持活力,有动力完成一天的工作。 运动最好在户外,接受阳光的洗礼,你会觉得整个身体都是暖融融的,心情也会变好。 一个有助于我们迈出运动第一步的方法是:10分钟哄骗法。告诉自己只运动10分钟。 10分钟大家都能坚持,只要迈出了这一步,锻炼的时间就不止10分钟。 6. 坚持固定日程 未知的事物会引起焦虑加重。 我们可以提前安排好每天的日程,每天做固定的活动。没有突发事件的干扰,就有信心完成当天的任务,不会引起更多的焦虑。 7. 为未来打下基础 不要再想“如果……怎么办?”,而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比如,你老担心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被炒鱿鱼了怎么办。你要意识到这是未来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未来不由我们掌控,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8. 停止依赖 焦虑的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区。安全区能带来安全感,也限制了自由,让他们不能体验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尽量减少依赖让自己去尝试,会发现改变的契机,从而战胜焦虑。 比如作者的改变契机就是一次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卡尔·弗农为了给心爱的人做大餐,努力克服去超市的恐惧。他发现在超市专心购物的时候,就忘记了焦虑。他停止了对安全区的依赖,尝试各种方法慢慢战胜了焦虑。 9. 解决好服药问题 作者卡尔·弗农认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服药。 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比较严重,不服药的话难以保持日常生活,你就可以适当服用药物。但是,我们要想彻底治疗焦虑症,还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10. 保持平衡 我们制定的各种日程和运动计划,都要坚持执行,慢慢改变原有的旧习惯,养成健康的新习惯。 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各方面的平衡,我们就会减少焦虑发作的次数,慢慢地治愈焦虑。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卡尔·弗农是如何摆脱焦虑,让生活重回正轨。他独创的治疗方法,不仅仅对恢复焦虑症和抑郁症有帮助,也让我们意识到生活就是平衡的艺术。只要我们保持生活这架天平两端的平衡,我们就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 每个人光鲜生活的背后都是一地鸡毛,不同的是他们找到了令自己平衡的方法。如果你的生活充满了各种问题,记得在天平的另一端加上解决的办法,让自己保持平衡。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十二)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了10000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但是刘未鹏举过一个例子。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国外的牛人们,不仅专业牛逼,连“业余”玩儿的东西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斯坦福的一个理论物理学博士,同时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计奖金拿了六百多万刀。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为什么这些人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说好的10000小时定律呢?

如果这些牛人们有秘诀,那么秘诀之一应该是: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学习一门知识或技能,如果你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会大大缩短你的学习时间。现代社会讲求的是速成,做一切事情都要更快、最快,“20天学会英语会话”,“一本书带你读懂世界历史”,“三个月让你赚到第一桶金”。但这里存在一个矛盾的前提:有一件事你必须投入时间——那就是先养成这个正确的习惯。

习惯跟焦虑有什么关系?这本书告诉你,焦虑本身就是一种习惯:你习惯将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在生活中那些消极的事情上,那些让你觉得害怕的想法上(如果……会怎样),以至于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你的抑郁或恐慌;习惯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即使它损害你的健康,不断蚕食你的活力和积极性;习惯将自我封闭起来,死守并不断缩小自己的安全区,以至于不敢再去尝试新的事物——拒绝未知的风险,但同时也拒绝了未知带来的新鲜感和生命力。

这本书叫做“摆平焦虑”,但“平”不意味着一马平川,它意味着平衡。生活被作者比喻成一架天平:左边是焦虑、压力、自责、悲伤和不确定,右边则是快乐、喜悦、爱、兴奋和确定。所有的焦虑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都习惯于在天平的左边倾注过多的注意力,天平的右边则空空如也。这本书告诉你:焦虑不存在治愈方法、也不可能根除。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养成正确的习惯,在天平的右侧放入更多的砝码,去与焦虑、恐慌、抑郁抗衡。

所以,无论是摆平焦虑,走出抑郁,还是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平和,实质上都要经历一个同样的过程:用一种新的正确的习惯替代一个旧的有害的习惯。当你习惯于将自己的注意力投放在那些令你恐慌的想法上,你要试着培养专注于目标的习惯;当你习惯于将自己的空闲时间用在沙发或床上,你要培养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向健身房或者跑道的习惯;当你习惯于跟着直觉做一切选择的时候,你要培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再选择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我开始写文章分享与自己的高敏感特质和解的经历过程中,时不时会收到类似这样的留言: “你说的方法都没用”“这些书我都读过,没什么帮助”“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我想要一种更能在根本上解决我的问题的方法”。

我想说的是,虽然可能并不存在一种普适性的方法可以帮助到所有人,但是你能够看到的那些分享真实经验的、有逻辑和证据支撑的文章,或是人们推荐的评价较好的书籍,确实很多都是有效的,只是它们都面临着三个障碍:1、你的认知偏见;2、你只是看看而不去尝试;2、你只是尝试一两次,没看到效果/发现见效太慢就把它丢在一边,没有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在我自己去做的过程中,我逐渐认清两个道理。一是,一件对你有好处的事,在你养成习惯之前,往往都是痛苦的。抗阻训练是肌肉纤维的撕裂与再生;调整饮食是与人的进化本能对抗;认识自己意味着颠覆你这么多年潜意识中的认知模式,承认很多你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而承认错误意味着放下自尊。

第二件事就是,养成一个习惯是没有期限的。不要相信21天养成一个习惯之类的鬼话。且不说大脑中建立新的神经联结需要无数次刻意练习(重复),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要将一个坏习惯纠正成好习惯非常之难,而要让这个好习惯消失,回到过去的旧模式中非常之简单。

拿运动来说,定期运动会迅速、大幅度降低焦虑。而如果你不保持活跃,身体就会进入“迟缓模式”,心脏运转不会像活跃时那般高效,氧气摄入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意志消沉、肌肉无力,产生更多焦虑。当你想恢复运动习惯的时候,面临的就不仅仅是自控的问题,还有生理上的困难:与我们身体和心理上的一切本能抗衡。

既然养成一个正确的习惯过程如此痛苦,历时又如此漫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改变自己旧有的习惯呢?就像书中所说,如果一个目标仍然没有给你带来动力,那么有两个原因,一是你不想改变,二是你没有找到改变的真正理由。而不想改变,唯一的原因就是害怕痛苦:养成新习惯的历程,以及失败的可能性。

我自己也写过走出焦虑系列文章,总结我与焦虑抗衡这么久积累下来的经验。从开始尝试改变到现在,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失败不是最痛苦的,痛苦的是你明明应该尝试却没有尝试,明明应该坚持却没有坚持。

虽然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但它仍然可以算作最可参照的证据之一:养成思考和自省的习惯让我慢慢减少了情绪化反应,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加理智和有逻辑性——我的每日思考记录到目前为止记录了400多天;养成感恩的习惯让我慢慢变得积极平和,更能够从生活中挖掘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消极的一面——我的每日感恩记录到目前为止记录了6个多月;养成健身的习惯让我慢慢增加了自信和活力,从低头走路不敢看人变成了抬头挺胸大步流星——从开始健身到现在接近半年的时间,我风雨无阻地保持了每星期3次左右的运动频率。

习惯带给你的是变化,你要为习惯投入的是时间。长期的、持续的、每一分钟都被认真使用了的时间。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焦虑是一种习惯,乐观也是一种习惯。浅尝辄止是一种习惯,专注和投入也是一种习惯。说得明白一点,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花时间去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习惯。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十三)

心门原创的第40篇文章

《复仇者联盟4》的风靡,让美国队长chris evens再次步入大众的视线。在惊叹他完美身材的同时,很少有人知道,他患有焦虑症,曾经一度考虑放弃美国队长的拍摄,以免被狗仔一直追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

脑海中纷乱的想法太多,他被想象中的恐惧吓到,不敢接受采访,不能与太多人在一个场地相处,每次采访的时候都尽力躲避镜头,观众对他的表现不满,他却只是微笑。

2019年,他在采访时公开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就是学会对脑海中的想法说“嘘”。

这是他的解决方法,不一定对其他焦虑症患者有用。

这也引起了新的问题:“焦虑症是不治之症吗?如何治愈它呢?”

英国作家卡尔·弗农,以自己与疾病抗争15年的亲身经历,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一书中,写出了与焦虑症和抑郁症共存的方法。卡尔·弗农还是亚马逊畅销书的作者,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星期日镜报》、《电讯报》等主流杂志的访问。他的书在50多个国家畅销,帮助有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者们,找到了希望的曙光。

卡尔·弗农打开了一扇门,用真诚的语言和深刻的剖析,让我们知道抑郁症和焦虑症是怎么在他身上共存,又是怎么影响他的生活。我们通过阅读,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病情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沉沦、如何醒悟、如何治愈。

因为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从书中的三个角度:一、掩饰自己的痛苦生涯,二、再平衡刻度表,三、降低焦虑的方法,来简析这本书的优点。

1 掩饰自己的痛苦生涯

卡尔·弗农像其他的患病者一样,掩盖了自己的疾病。他苦苦隐藏了十年,事业做的风生水起,却连自己的朋友、事业伙伴、妻子都不知道他的病情。

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同样身患焦虑症的美国队长、曹颖和大张伟。美国队长和曹颖是在焦虑症痊愈后,才在节目上公开。大张伟则是在参加娱乐节目时,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焦虑症。

他们不想被同情,希望自己永远是别人眼中的强者、正常人、成功人士,费心塑造了一个正面、健康、正常的形象。却因为各种原因,都不得不说出自己的故事。美国队长要给影迷交代,曹颖想通过自己的故事,给别人支持,大张伟则是病情临时暴露,不得不敞开心扉,告诉大家自己的坚持和痛苦。

在卡尔·弗农没有写出《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之前,他也是隐藏大军的一员。他为生病感到耻辱,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软弱,费尽心机,让自己维持正常的模样。最终在一家酒店崩溃,不得不寻求妻子的帮助。

这也是他写书的起源,他想要让藏在暗处的朋友们,知道焦虑症是可以摆平的。

2 再平衡刻度表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采用全新的方式,用再平衡刻度表来治疗焦虑症。卡尔·弗农因为病情复杂,对于药品不耐受的原因,他拒绝了药物治疗,采取心理疗法,用多重措施,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平衡。最终,达到了与疾病共存的目的。

15年的抗争史,让卡尔·弗农意识到:焦虑不是开关,它永远存在于患者的生活中,不会轻易消除。解决它的方式,就是正视它,接受它,学会怎么实现焦虑和生活的平衡。

卡尔·弗农说:“一旦实现平衡,焦虑症和抑郁症将再也不会主宰你的生活。”

从图中更可以看出,卡尔·弗农按照焦虑症的严重程度,从刻度7到刻度1依次排列,将每个阶段的症状用最直观的语言描述出来,让读者更方便理解。嗜睡是深度抑郁状态,恐慌是极端焦虑状态,刻度4的平衡是掌控的最好的状态。

在到达平衡状态之前,我们还有很多难关需要度过。

3 降低焦虑的方法

卡尔弗农将降低焦虑和提升活力的方法,分为5章节。这里推荐他值得借鉴的理性思考、代表疗法和放手。

(1)理性思考。在被脑海中各种疯狂想法压垮前,我们还能按照《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书中写的那样,采用理性思考的方法。一点点拆分不理智方法后的关键点,再逐个击破。

美国队长用和脑海中的恐惧和解,减少焦虑。他们都尽自己所能,保持理性思考,让自己不沉浸在焦虑状态。这也是他保持正常状态的绝招。

(2)代表疗法。这一疗法的要点,是在焦虑状态发生时,用某种事物或者情绪代表对自己重要的事物,从而帮助患者构建积极记忆,回到正常状态,拜托高度焦虑的感觉。例如,歌星大张伟用创作歌曲的方法,度过焦虑状态。

(3)放手。面对困境时,我们总会咬紧牙关,做出战斗的状态,希望能够打败挫折,赢得生活的控制权。但是紧张状态,却不能这样去克服。咬紧牙关会加重焦虑,战斗准备会增加压力,卡尔·弗农说:“我们需要学会放手,即便事情不完全受你掌控,也要接受它。”

卡尔·弗农,在书中真诚的分享了他所有用过的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表现,做出了评价。

如果你身边有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可以从《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中学习帮助他(她)的办法,如果你单纯对这两种疾病好奇,也能从书中找到患者对疾病的真实感受。如果你是身患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朋友,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一些安慰,让你知道,世界上有同样症状的人,你永远不孤独。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十四)

有一个小男孩在他五岁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异,因母亲忍受不了父亲家庭暴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想必过去的这5年过得也是很不开心的。从此就开始了跟着妈妈相依为命的日子。

当他7岁的时候,多年的艰难困苦终于显现恶果,妈妈的精神崩溃了。同时也开启他和弟弟在养父母家中生活的日子,这是一段可怕的经历。在养父母的家中,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受欢迎过,他们感觉自己是外人,孤立无援。

从1993年-2009年,他经历了上学、工作和创业,同时他的焦虑症和抑郁症也日益严重。在这期间,不仅有因恐慌而头晕的经历,同时看过医生、吃过对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甚至曾经有想过自杀。

你焦虑吗?

我还记得这是1年前,我经常会问自己的问题?虽然绝大部分的人不会像上面的这个男孩一样,有高度焦虑症和抑郁症,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这个男孩是谁呢?其实就是后浪在国内出版的《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的作者卡尔弗农。卡尔是焦虑再平衡理念创始人。他曾经担心自己生病,担心自己会死,不敢与人接触,甚至没法出门。但如今的他,不仅料理好了自己,还帮助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摆平焦虑。

通过书名大家都知道了,卡尔通过焦虑再平衡法克服了多年困扰着他的高度焦虑症和抑郁症。既然卡尔的焦虑再平衡法连自身多年以来的高度焦虑和抑郁症都能够克服,想必摆平我们的日常焦虑情绪也同样有效。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不仅学到了作者亲自验证过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摆平焦虑思维模式的更新,书里很多方法都是拿来直接就可以用的。如何摆平焦虑呢?

卡尔认为,人作为一种情感动物,喜怒忧思惊恐悲是无可避免的。其实焦虑也只是另一种健康的情绪表达。既然开心、喜悦,甚至愤怒和悲伤都是健康的情绪,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认为焦虑就不是健康情绪的一种呢?更何况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正是焦虑使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保全了自己,生存了下来。

正是焦虑每天早晨催你起床,正是焦虑让你在过马路时注意安全,正是焦虑督促你去寻找亲密的爱人和朋友,正是焦虑提醒你让孩子们吃得好、保持健康。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焦虑和其它的情绪一样,它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焦虑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生活伴侣。

为什么我们会焦虑呢?

我简单做了一个调研,一起看看大家认为我们会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1.意外的改变;

2.不确定性;

3.复杂度高;

4.迷茫;

5.不安全感;

6.怀有希望;

7.对目标的担忧;

8.能力与现实的差距

大家发现了吗?

如果你尝试针对每个原因进行深究,就会发现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恐惧。恐惧什么呢?恐惧死亡和他人。这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及的DP规律。

焦虑和其他的情绪一样,它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焦虑不存在治愈方法也不可能根除,接受焦虑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必须受它主宰。那我们该如何与它相处呢?

卡尔独创了“焦虑再平衡”理念,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焦虑和抑郁,轻轻松松地做到与焦虑和抑郁和解。

在学习焦虑再平衡法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再平衡”的概念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再平衡指的是一旦你回到正常的焦虑水平,就不必再围绕焦虑做各种生活决策了。你将重获掌控权,自由地过一种快乐、积极、充实的人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请想象一台天平,左边是焦虑、压力、恐惧、自责、悲伤,右边则是空的。这台天平就犹如你的生活,它向一侧倾斜太多。你需要在生活中找回平衡,找到能与天平左侧各种消极情绪抗衡的东西(例如快乐、喜悦、爱和兴奋等等),然后把它们放到右侧。

焦虑、抑郁症不过是心理上的失衡,应对关键是找回平衡。

焦虑再平衡法中有3个具体策略我深有体会,建立大家不妨尝试一下,相信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惊喜。焦虑再平衡的3个具体策略如下:

1.运用DP规律直面焦虑

让焦虑以其真实的面貌展现出来,一旦它被暴露得无处遁形,你就可以从乘客位移至驾驶位,夺回控制权。当卡尔向丽莎坦白了自己的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时候,也正是他重新夺回生活的控制权的开始。

所以不妨花5分钟,思考一下引起你焦虑情绪的恐惧和心理障碍,通过不断问为什么来拆解它们,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并将这一过程写下来,或许会有效果哦!当你这么做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焦虑都来自于对他人评价的恐惧。

2.运用代表疗法摆脱焦虑控制

代表疗法指运用某一物体或情绪来代表对你重要的事物。通过使用代表疗法,你会构建出积极记忆,联系起对你重要的事物,同时唤起应对焦虑最重要的感恩情绪。

感恩就是自然为焦虑提供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每天心怀感恩,就可以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观。

代表疗法具体如何使用呢?

你可以用手机收集好一些能够让你产生积极能量的照片、音乐或视频。当你感到高度焦虑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帮助你改换心情。例如对于我而言,每次看到我女儿的照片的时候就感觉充满了能量,听到范玮琪《最初的梦想》或者看到《善意的回旋》这个视频的时候,我也能够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

所以,赶紧行动起来吧!

3.运用建立关注点掌舵情绪

通过DP规律来直面焦虑,或许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些解脱,但通过代表疗法一定就可以帮助你逐渐摆脱焦虑的控制。如果你想完全的掌舵自己的情绪,你就必须从建立关注点(目标)开始。

吸引力法则想必大家都听过,其背后的原理就是:你越关注什么,就越能获得什么。没有明确的关注点,迷失方向,焦虑就会随之滋生,给你以重击。

我们必须要开始关注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会让你集中注意力,这对于应对焦虑非常重要,否则你就会开始胡思乱想,自找麻烦。

所以,立马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内心的角度出发,先定个小目标,不要太难,让自己行动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本书的解读就到这啦!应对焦虑的关键在于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开始行动起来吧!如果你站在原地不动,将自己封闭在不变的思维模式中,一直重复与过去相同的事,焦虑症和抑郁症就会追上你,继而折磨你,除非你不断向前,张开双臂拥抱改变。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如果要保持平衡,就必须不断向前。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读后感(十五)

你体验过高度焦虑的感觉吗?或者说,你体验过惊恐的感觉吗?惊恐发作就是一种急性焦虑的症状,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出汗、发抖、头晕目眩、恶心、腹部不适等。

为什么高度焦虑和惊恐的症状有关?

我们可以剖析一下焦虑的成分,焦虑其实就是担忧、惧怕、不安、恐慌等情绪,归根结底是源自恐惧,可以说,焦虑就是由恐惧驱动的。

正常情况下,人们遇到危险时,会感到恐惧,大脑会释放报警信号,神经系统做出应激反应,人体会产生一种叫肾上腺素的化学物质,肾上腺素引起心跳加速,让体内血液加速流动;瞳孔放大,以便更清楚的观察周围环境;呼吸急促,吸入更多的氧气,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为应对危险做准备。这种应激反应被称作“战斗或逃跑”系统,科学家们推测这套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原始人面对野兽袭击时,快速做出防御或逃跑的应激反应。这套古老的“战斗或逃跑”系统,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安全同样重要,在危险面前,可以不假思索的快速反应。

“战斗或逃跑”系统被触发时,人们体验到的是害怕、恐惧的情绪。这种应激反应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有其重要作用。但有时,没有面临真正的危险,身体也会出现“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比如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等,该如何摆脱这种“误报警”的高度焦虑?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书中,作者用亲身经历,分享了克服高度焦虑的方法。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作者是卡尔·弗农,在过去长达15年中,焦虑症和抑郁症如影随形的困扰着他。他患有严重的惊恐发作,不需要外部诱因,会毫无缘由的感到恐慌,并且不定时的发作。卡尔·弗农经过多年的痛苦折磨,遍尝市面上所有的治疗方法,却始终没有治愈。难道焦虑和抑郁是无法治好的吗?卡尔·弗农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一定有解决的办法,他总结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在这本书中,希望让更多和他一样的人,能够重获新生。

卡尔·弗农经过漫长的治疗,认识到焦虑是不可能根除的。焦虑和其他人类拥有的情绪一样,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正常的生活。因此,他提出了“焦虑再平衡”的概念,人们的目的不应该是根治焦虑,而是保持一种适度平衡的状态,使人们不再受焦虑情绪的控制。以再平衡为目标,卡尔·弗农提出了改变失衡状态的具体行动,下面分享一下卡尔·弗农的建议。

焦虑和抑郁总是相伴出现,当我们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时,会不停地自我否定、感到惊慌不安,遇到一点事情,就能被自己的想象折磨得死去活来,这是不是很荒唐?这种情绪状态能不能改变?

要解决焦虑抑郁的情绪,就要直面它们。直面不是指做出抗争战斗的姿态,直面是指承认焦虑抑郁确实是一个问题。承认问题的存在,才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可以找朋友聊天,把自己的忧虑和心情说出来,不要压抑自己。如果你不想将心事说给亲近的人听,也可以把心事写下来,或讲给心理医生。遇到问题,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只有你自己真正决定要改变,改变才能发生。

试想一下这种生活:早上不想起床,不想面对一天的生活,一日三餐胡乱对付,晚上回到家,瘫在床上,翻看手机,看到朋友圈晒的各种精彩的生活,想着自己的一天过得苍白无趣。看着眼前凌乱的房间,未洗的衣裤和袜子,懒得从床上爬起来收拾。日复一日,对什么事情都懒得做,生活失去了活力。

是生活的压力让人失去活力,还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失去活力?人们在面对个人负面事件时,往往容易进行外部归因,认为是环境和客观因素导致的失败,是不可控的。但是,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负责。健康的生活中,总少不了面临压力,不逃避压力,主动管控压力,对自己的生活承担起全部的责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找到平衡的生活。

当人们被焦虑抑郁困扰时,情绪低落,缺乏生活热情,做事变得应付拖沓,对个人卫生和形象也毫不在意。要知道,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整洁舒适和脏乱有味的房间,带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样的,穿睡衣和穿漂亮衣服,自己的心理感受也完全不同。从改变环境、穿戴开始,改变心情。

健康饮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健康的饮食也讲究平衡的原则,过度节食和过量饮食都不健康。我们不必成为养生达人,但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和心情都有益处。对于一个焦虑的人来说,咖啡不是好的选择,咖啡因会加重焦虑的症状,最好用健康的饮品替代。饮食要有规律,零食时间也要固定,不吃垃圾食品,吃饭时慢嚼细咽。

运动的好处,除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能够调节情绪。运动产生的多巴胺,使人感到愉悦。但对于处在低活力的焦虑抑郁的人来说,动起来太难了。卡尔·弗农分享了他的10分钟哄骗法,让自己能够进入运动状态。每次他都告诉自己,只在健身房待10分钟,但10分钟过去后,他已经进入了运动状态,一边带着耳机听书,一边运动,不知不觉一小时就过去了。

如果你也想运动,却缺乏动力,不妨试试卡尔·弗农的10分钟哄骗法。

焦虑症和抑郁症都有对应的药物治疗,药物的疗效因人而异,卡尔·弗农用药后,副作用比较明显,头晕恶心、虚弱无力,虽然药物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还是决定不使用药物治疗。如果你已经长期服药来对抗焦虑抑郁,和你的医生咨询一下,是否有替代疗法。这个决定会很艰难,但为了获得不依赖药物的自由,找回自己的力量,经历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除了依赖药物,人们还容易依赖某人、某种物品或某个地方。比如,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依赖他人,让他人代办包办,会让自己越来越失去独立,做事没有自信,失去内心的力量;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达到了像人体器官一样重要的程度,不带手机出门,好像失去了安全感,顿感焦虑;对于环境的依赖,一个患有广场恐惧症的人,依赖封闭安全的环境,待在家里的沙发上、躺在床上,另他感到安心,同时也使他失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无论依赖的对象是人、物还是环境,过度依赖都导致失去自由,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力量。为了获得健康的平衡状态,就要拿出勇气,减少依赖的程度,让自己更加独立。

要停止依赖,就要说服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信心需要行动作为支撑,否则就是空想。让自己从空想的状态中走出来,不再被头脑里的声音绑架,那些自我否定、担忧害怕的声音,不去给予它们关注,它们就失去了能量。转而关注当下,专心眼前正在做的事情,关注真实的世界。

未来永远都充满不确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你唯一能确定、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为自己做人生规划,用行动带来改变,不再逃避,不再依赖,找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卡尔·弗农在《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书中,袒露了自己的病情病程,在试遍了所有市面上的治疗方法后,认识到根除焦虑是不可能的,达到“焦虑再平衡”才是目标。以平衡为目标,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从认识焦虑,直面焦虑,到生活方式的改变,重新掌管了自己的生活,不再受焦虑抑郁的支配。卡尔·弗农作为一名重度焦虑症患者,可以摆脱焦虑的掌控,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焦虑程度比卡尔·弗农相对低一些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可以达到平衡的正常状态,相信自己会好起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