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故事》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概念与历史人物,让读者领略到数学的魅力与智慧,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与思考,体现了数学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一本小书能够让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领略数学的神奇和伟大,堪为经典。我们很少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切地感知数学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对青少年来说,这种科普读物不枯燥、不乏味,读过后收获很大。纸张、印刷精良,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推荐给深爱数学和未能发现数学之美的人~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内容不适合初高中生,中学生读起来会更觉数学无趣。更适合有过大学专业课基础的数学系学生。
每一部分理论或者发展历史都讲了很多内容,以至于整本书很大一部分看起来都像是大型文献综述。具体理论知识都只讲了皮毛,浮光掠影。
翻译很糟糕。很多内容都是生硬直译,不符合汉语阅读习惯。这也是本书显得无趣的重要原因。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三)
全面描绘了从古至今的数学演变,通过一些重要节点(人物、著作、定理等)展开数学的演变画卷,轻松而不失深刻。在不大的篇幅内向人们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数学思想的进展。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作者理查德•曼凯维奇是从文化的角度关注数学这门科学的作家、活动组织者和创作设计者。他是获奖作品《数学神秘之旅》的作者、2000年数学年的顾问、欧洲共同体基金联盟建立的数学中心网络的成员。曾就学于牛津大学,现在是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助理研究员。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四)
《数学的故事》一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像我们熟知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其实早在他本人出生的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广为人知,而拉格朗日在著名方程式61X(2)+1=Y(2)中的算法却远没有不被我们熟知的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的算法优越,正弦和余弦的无穷多项展开式发明者也非牛顿
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物证来阐述数学的历史 内容选择举重若轻,细节展示凸显深度,一个很好的布局和描述和清晰的焦点如此多的知识输出,如此多的现实意义,因此不同光谱的想象力——这本书很难放下。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五)
《数学的故事》是一本介绍数学文化史的书,它告诉我们数学并非只是少数哲学家、牧师及科学家想象出来的东西,数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介入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史前的神秘的记账棒、贸易、探险和作战用的地图、充满魅力的天体运行、艺术审美观的变迁和图像科学,所有这些都证实了在人类历史中数学的核心作用。似乎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介绍的没有国外的多,不知道是否和当时落后的朝代有关。当今为国人所熟悉的数学家也不是很多,如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
其实 真正掌握一门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我们都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索精神,那么必然会有所建树。学习数学,更应如此。这本书蕴含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恰恰不是知识本身。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六)
.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刘徽的《算经》。我发现了前人超人的智慧。一些现代人不敢想象的观点与理论,却在他们那个时代已发展且近于完善了。刘徽教我们用切割正方形来求平方根,用切割立方体来求立方根。我们似乎只是记住几个值而已,却不曾研究它的精深奥秘。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这本浅显易懂的书中,有的只有生动的叙述与精美且神秘且引人深思的插图。从米索不达米亚泥土板到现代计算机精美图像的生成,从一张张残缺的手稿到如今艺术与科技的杰作,从比达哥拉斯到牛顿……她告诉我们在数学领域这精妙的人类智慧故事。一本两百多页的书就能把读者从神奇的远古带到今天,也只有《数学的故事》这本书才可以!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七)
数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是出自于怎样的原因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数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又是怎样根据数学的知识而形成的?在这本浅显易懂的书中,理查德.曼凯维奇将给我们讲述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领域的这一精妙的人类智慧的故事,并且告诉我们数学并非只是少数哲学家、牧师及科学家想象出来的东西,数学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介入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史前的神秘的记账棒、贸易、探险和作战用的地图、充满魅力的天体运行、艺术审美观的变迁和图像科学,所有这些都证实了在人类历史中数学的核心作用。
书中使用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着这一科学的变化轨迹,从豪华灿烂的中世纪的手稿到达利及杜尚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杰作;从巴比伦泥土板的简朴美到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精美组成,通过中世纪欧洲伟大翻译家破解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一直到科学革命和数学革命,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记述了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书中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众所周知的伟人如开普勒、哥白尼等人的故事。同时也对数学领域的伟人如阿贝尔、欧拉等人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数学的故事》是历史、传记及大众科学的巧妙集成、它使我们得以了解以前从没意识到的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发展的内容及其魅力所在。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八)
放开书页,一副副神秘的古图把我吸引住了。我放过一页渴望再翻一页……
直到前不久才把这本书看完,可以这样说我脑质为之改。这本浅显易懂的书中,有的只有生动的叙述与精美且神秘且引人深思的插图。从米索不达米亚泥土板到现代计算机精美图象的生成,从一张张残缺的手稿到如今艺术与科技的杰作,从比达哥拉斯到牛顿……她告诉我们在数学领域这精妙的人类智慧故事。一本两百多页的书就能把读者从神奇的远古带到今天,也只有《数学的故事》这本书才可以,真是一次非凡的创举。
这本书由美国的理查德•曼凯维奇先生所著,一共二十四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刘徽的《算经》。我发现了前人超人的智慧。一些现代人不敢想象的观点与理论,却在他们那个时代已发展且近于完善了。刘徽能教我们用切割正方形来求平方根,用切割立方体来求立方根。自认为发达的我们,有几人知道这样来求平方根与立方根,只不过记住几个值而已。
有谁去考虑过宇宙的构造,空间的形成。毕达哥拉斯在公元五百年前就开始思考了。至今也没有人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是三维空间,还是四维空间,有四维空间吗?现在是该我们思考了!
……
还有好多好多!古人留下的智慧,遗憾的是,有多少被我们解出来呢?
如今数学对大多数人来是说是枯燥的,其实不是,数学她贯穿我们整个生活。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她影响人类社会的文明。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九)
这个时代普遍存在一种思维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可以用“数学=学校”来表示.与人们谈及数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直接反映是:那是学生时代的经历,我一点也不擅长数学.然而,这种想法是很糟糕的.数学是人类文明活动的核心之一,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本书通过把当时的数学发展情况与数学家本人的评述结合起来的手法,浅显易懂地介绍数学历史,展示出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实践活动中,数学是怎样与兴趣和实际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罗列一些“伟大的定理”.本书的重点放在对数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数学思想的重大进展上,展现数学随着世界各大文化的兴衰而兴衰的精彩片段.知识的火焰从没熄灭过,但在特定的时期,特定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加耀眼.
数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它有什么用处?它为什么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数学的所有概念都产生于如何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描述问题的研究中.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加,数学变得形象化,而数学的精确性和艺术的感知相结合,又会产生一种新的审美观.
读了此书之后,我在思想方法上有所收获,并加深了对数学直至艺术和人文科学的理解.对学理科的人而言,此书尤能让我明白: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我希望通过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加入它栩栩如生的一面,使数学教育更加充满活力,并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十)
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人以给知识包糖衣为趣味。结果呢?糖衣吃掉,知识依然枯燥。
读读本书,你会品尝到智力得到满足的真正趣味。
它将大大开拓你的视野:数学不仅仅是我们在学校时所学的那些技术层面的知识。数学有着与人类文明休戚相关、绵延不绝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明是直接得益于数学研究之上的历史。
作者理查德•曼凯维奇是从文化角度关注数学这门科学的作家、活动组织者和创作设计者,2000年数学年的顾问、欧洲共同体基金联盟建立的数学中心网络成员。凭着对数学史及人类文化史的谙熟,仅用200页的篇幅,宏观地(又不乏精细的特写)展示了5000年数学发展主线及其与人类其他文化活动的密切关联。
著名的数学科普大师伊恩•斯图尔特深情地评论道:“当我在学校学习时,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到图书馆寻找关于数学的书籍,因为我已经对数着了迷。但那时没有像《数学的故事》这样的书籍:精美漂亮,围绕着人类文明,展示了数学思想与人类其他活动的相互关联”,“数学是灿烂的人类历史中最光辉和最悠久的一页。它与人类进步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而《数学的故事》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带我们漫游这一历史。这本书中的精美插图使得此书以及数学都备显高贵”。“这本书正是我年轻时苦心寻找的书。这是为大家所写的书,即使是成年人也一样会着迷。现在是你获得起码文化的时候了”。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岑巩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当我从我大一学弟学妹中听说到书籍捐赠的活动,我毫不犹豫在网上挑选了三本书来赠予你们,他们分别是《数学的故事》,《人类简史》和《费曼讲物理:入门》。由于本人是数学专业的,然后最近期末考复习繁忙,所以就只为《数学的故事》写了一篇序言,但你们要相信另外两本书也是非常好的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本书的推荐阅读对象为高中学生,理想阅读阶段为高二暑假。
数学的故事:
如果你对数学(或数学题)感到厌烦,那可能不是你的原因,而是这个课本和高考体制的原因。说实话我觉得高中的数学书写得很差。高中数学书的重心是“题”,知识的模式大概是:介绍知识点,例1,例2,...,思考:你对某某题还有什么别的解法吗?
这是一种非常反人类的教学方式。诚然,数学是一门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科,但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自然而然地会问很多歌“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知识点?为什么要这样来解决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数学的历史,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涉及数学家的创造过程(注意是过程,而不是创造的结果,创造的结果已经高度浓缩在你们的教材之中)。其实说到底就是,我们在问“学这玩意到底有什么意义?”
可能数学老师的回答是:数学很重要,因为高考要考。实际上这并不能彻底解决你们的疑惑。高中数学书把这一切的抹去了,在高考的面前,数学老师用厚厚的试卷把你们疑惑压制在心中。有的人开始讨厌数学,这个行为的标志是:再也不问“为什么”。
而上面所说的疑问叫“兴趣的种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仅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是每个人从事手头工作的最佳燃料。如果说兴趣是97号汽油,那么高考压力就是柴油。柴油的确能给发动机提供能量,但柴油所排放的污染物会比97号汽油多很多。你我都无法摆脱高考的压力,那么请你不要忘记你当初的那些疑问。
也许我对教材的要求太高了。实际情况是,只有那些最优秀的数学家才能用生动,简洁而又不失严肃的语言去传授知识。大多数平庸的,对数学缺乏理解的教师,他们只是在复刻知识。因此,当你们上了大学之后,不要吝惜你的金钱购买豆瓣上评价高的教材。
如果你们有幸拿起这本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你们的兴趣生根发芽,让你们知道在枯燥无味的高中数学课本的背后,有一个怎样的广阔新天地等待你们去发掘。当你们对背后这个精彩的世界有所了解,希望你们的心中能够多一些97号汽油,在你们当下的环境中保持希望和期许。
这便是忍辱负重的士大夫精神在当代科学社会里的最好见证。我衷心地希望你们能考上的大学,在一个真正好的地方探索那个广阔的世界。
最后是广告时间:欢迎报考电子科技大学!
Lee
《数学的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不懂几何者请勿入内!”这曾是古代某学派的名言;罗马时代就流行七种课程: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和音乐。几何与算术都是数学的一部分,那句话或者那些课程的引申意思是,要成为有修养的、有文化的人,必须懂得数学。但是,两千多年后的当代,数学已成为相当专门的学术,20世纪的数学以抽象著称,远非一般的文化人所能领悟,没文化的更不用说了。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ICM)有4000多注册代表,其中就有400多不懂数学的“民间数学爱好者”,占十分之一。这现象着实可笑,却恁地笑不出来,因为这有一丝悲壮,有的人是举债奔赴大会的。
许多人一直相信,现代数学是少数天才人物的艺术杰作,可惜的是普通人无法直接欣赏其奥妙,甚至不清楚什么是数学证明。理解当代数学,需要多种多样的“二传手”,即数学传播者。但是,即便这样,数学依然远离大众。但数学史不一样,数学史上有无数精彩的故事,通过优秀作家之笔,这部分文化遗产是能够传达给大众的。公众通过数学的点滴过去,可以宏观地理解数学文化,进而大致理解数学家的工作,知道何为数学,数学有什么用,等等。
海南社的名家科普著作系列最近推出了图文并茂的《数学的故事》,作者曼凯维奇(R.Mankiewicz)。书的设计风格有点像该社出版的《西方艺术史》,只是讲述的对象由艺术史换成了数学史。对于读者,正如前者不要求懂艺术一样,后者也不要求懂数学。
《数学的故事》通过20多个主题,展示了古代与现代数学中十分有趣的内容,包括几何原本、中国的算经、阿拉伯的数学、文艺复兴、五次方程、代数与几何的结合、宇宙机械论、运动与数学、概率与基因、数学与现代艺术、混沌与复杂性等等。在重点叙述久远的历史过程中,作者没有忘记讨论现在最时尚的数学新进展,如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与复杂性研究中的数学,特别是分形与混沌。值得加上一笔的是,《数学的故事》配有大量精美的具有历史感的图片,显然增加了可读性。
就写作风格而论,它与波利亚的《数学的发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马奥尔的《无穷之旅:关于无穷大的文化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及斯图尔特的《自然之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类似,属通俗的上乘之作。内容上它更像上海科技教育刚出版的《邮票上的数学》,都讲述数学的历史,但都处理得轻松、洒脱。要了解数学史,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仍然是最权威的著作,但那是面向学者的,而这部《数学的故事》却立足于故事。只要感兴趣,有初中文化者就能够读懂,读出滋味。
如果以挑剔的眼光看,《数学的故事》也有缺点,即所处理的主题过于分散,每个问题讲述得都不够透彻和深入。也许,作为公众读物,这样的缺点反而可能是优点。其实,不能把它当作真正的数学史来阅读而试图增长知识,而要把它当作数学文化史来欣赏而为充实闲暇。数学史也可以像游戏、卡通、小说一样,成为公众文化消费的对象。
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数学家,甚至不可能人人都学会现代数学,但这并不能真正阻止大家向往数学、欣赏数学,读点数学的历史,是接近数学的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