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摘抄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20 13:20:23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5-04-20 13:20:23   小编:

《孤独的幸存者》是一部描写生存与孤独的小说。故事主人公在一次灾难中成为了幸存者,但却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通过描写他在荒野中的求生经历和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小说深刻地探讨了生存的意义和孤独的真相。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一

Navy Seals的一场灾难,四位爱国者的豪言壮举以及令人心碎的兄弟情谊。喜爱特种部队的人必看,什么叫海豹突击队,就算SAS也只能平起平坐的特种部队精英。

看后的感觉更胜电影《黑鹰坠落》一筹。

1/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二

中文版的翻译实在不怎么样,不过这书还挺有名,小布什的自传和那位前不久刚被自己人打死的美国狙击手克里斯·凯尔的自传里都有提到,看来红翼行动给美国人留下个惨痛的教训。在这种行动中对可能暴露自己位置的平民到底应该怎么处置的确是个大问题

2/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三

要把训练量提高的一定的数量级,才能达到海豹的水准。如地狱训练周,六天的时间里,只让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不是在冰冷的海水里泡着,就是在拼命地划船,要么在做俯卧撑,滚沙滩。。。每天跑步超过200公里,每天做将近20小时的体能训练。。。

3/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四

我觉得这本书很好看, 前面的海豹训练很给力! 不过觉得更像一部回忆录, 没有那种传奇的感觉! 很真实! 不过翻译很渣! 在推荐你们去玩玩"Medal of Honor (荣誉勋章)(2010)", 根据巨蟒行动改编的游戏! 为什么要写很长的评论啊? 精简干练不好吗?

4/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五

刚刚看到一新闻,88名士兵战胜500名塔利班逃出生天,被围困沙漠56天,想起这本高中读过的小说。当年是先看完的电影,还是在快播上看的,想当年快播…不提了。这书其实就是马库斯在海豹的自传,书有两本,第二本是马库斯伤好之后在巴格达的事。我感觉这小说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不太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有好多逆人类的地方,不过讲的故事还是蛮不错的。

5/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六

来自于真实~感动于内心~死者与生者的情谊,曾经共同的努力~!

本女女是SEALS迷,对于05年的这次行动06年就以有所耳闻,网上流出了大量该队队员生前照,对于这些英雄短暂一生的拼搏奋斗和生命最后一刻的英勇与无畏我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尊重,士兵永远没有错,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尽忠而已,无论他是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但此心值得全天下的人敬畏~!

6/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七

放弃很简单,但是同时放弃的也是当时不断付出的自己,放弃了自己许下的愿望,自己立下的承诺和那个最爱的自己。

“第一,我不希望大家屈服于当前的压力。无论什么时候受了重大挫折,一定要坚持挺过当天的训练。如果此后依然觉得难以承受,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再决定放弃。第二,一步一步来,只关注当天的训练,只关注当前的训练。不要让自己心神不宁,也不要因为担心未来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就轻易打退堂鼓。不要提前去想象痛苦。坚持完成当天的训练,等待大家的必将是光明的前途。”

字数够了吧。。。。。

7/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八

这几个人发现大批的敌军,在自己隐蔽的情况下,不呼叫空中支援,非要和人家一堆人打。打之前不呼叫友军支援,非要打起来交火之后当着敌人的面拿起对讲机呼叫,结果让人家把手指打掉了。通信设备也坏了。真不知道编剧就是有意塑造脑残士兵的形象,还是编剧自己脑残?

而他们总部都知道一大堆恐怖分子在城镇里,直接派飞机去炸了不就行了吗?空中炮艇啊,干嘛派几个小兵过去送死呢?

8/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九

作者马库斯为了纪念自己的三个战友而写了这本书,一方面表达作者内心的悲伤,另一方面也让作为读者的我了解到了他的三个战友在战争中的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

小说很详细地描写了这次行动的整个过程。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的核心价值观: “我决不放弃,坚定不移,迎难而上。我的祖国要求我在身体上比敌人更强壮,在意志上比敌人更坚强。每次被击倒,我都会重新站起来。只要一息尚存,我将保护队友,完成任务。决不退出战斗。”在作者的笔下详尽地展现出来……

总的说来,感觉还不错,喜欢军事还有小说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下。

9/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十

第一次听说RED WING行动,是从BBS上面SEAL专辑里面看到的,讲述的4人SEAL TEAM远程渗透到阿富汗山区执行任务,发现一名牧羊人,经过投票后,在杀于不杀,放与不放之间选择了放,结果牧羊人选择了告诉塔利班,导致SEAL TEAM陷入孤军奋战的地步,小说并没有说为了拯救他们,美军付出了另外16个人的代价。

小说没有开门见山的切入正题,来描述那一场40年来SEAL惨重的失败,而是从一个普通人如何选择了他的人生开始描述,通过描述,带我们了解了SEAL队员的生活,熟悉或者了解了他们的心态,作为士兵,他们是战争机器,但并不是没有人性的那种单纯的杀人机器。

10/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十一

海豹突击队从不挽留队员,因为教官们都相信,一个人只要提出放弃,就算再给他一次机会,他最后也会放弃。一旦一个人有了放弃的念头,他就不可能成为海豹突击队员。

正因如此,这些突击队员应对压力的诀窍就显得尤为宝贵。在面临能否成为海豹队员最后考试——地狱周开始之前,海豹突击队的传奇人物马奎尔少将给这些学员提了两条极其宝贵的建议,这也同样适用于那些处在高度压力下的人们:“第一,我不希望大家屈服于当前的压力。无论什么时候受了重大挫折,一定要坚持挺过当天的训练。如果此后依然觉得难以承受,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再决定放弃。第二,一步一步来,只关注当天的训练,只关注当前的训练。不要让自己心神不宁,也不要因为担心未来和自己的承受能力就轻易打退堂鼓。不要提前去想象痛苦。坚持完成当天的训练,等待大家的必将是光明的前途。”

11/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十二

这本书好看,是我喜欢的类型。海豹,是米军特种兵里的特种兵,精英中的精英,果然不是盖的,是磨练的。

此书源于米军一次秘密行动“红翼行动”作战失败,4个执行任务的海豹,因为没有杀死3个牧羊人而走漏了风声,惨遭数百人围攻,结果可想而知,3人当场阵亡1人侥幸脱身却也是重伤。而后,米军支援的直升机中一架支奴干遭到攻击,内有88名海豹以及8名160特种陆航团共16人随着坠机直接阵亡。侥幸脱身的那名海豹,在9死1生获救后,写了这本书。

海豹突击队的任务涉及国家头等机密,因此一般很少报道。海豹队员以一、两个人为一组,最多不超过16个人的作战排进行训练和执行任务,其中以8人以下的作战班最为普遍。

红翼行动一下折了12个海豹,死11个,重伤战斗力丧失1名,可想而知,这让米军蛋疼到什么程度啊。

残酷的战争里面,铁血中有意志,杀戮中有忠诚,更有高喊着为了和平的争斗和掠夺、复仇。

基本是纪实性的本书中,包括1个米国青年是如何入伍、选拔、培训成为1个海豹的,详实可信,比较合适作为军队的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罢。

12/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十三

昨天,我买了这本书,拿回来一看,说4个海豹队员,如何在200多塔利班用AK47乱扫和火箭弹乱轰的围攻下,顽强战斗,个人感觉塔利班实在是战斗力太差了,书中也披露了塔利班没有进行过多的精确射击,完全是拿着AK47扫射,依靠火箭弹轰击美军。我就在想,如果是我们中国特种部队上场,照样四人,作战效果会不会比老美的那个海豹10队强。

书中也对美国特种部队那种自以为是,天下无敌的自吹自擂进行了反思,其中也有丰富的心理细节描写,写出了特战队员的绝望。通过由幸存海豹队员写的这本纪实报告文学,我感觉美国特种部队有如下经验值得我们总结:1、有完善的侦察指挥体系,GPS等等;2、既强调团队行动,也注重单兵行动,老美特种部队的单兵作战能力不但强,而且意志顽强,两个人分别在左右翼就牵制住了狂热的武装集群,在脖子、背部多处中弹的情况下,还长时间坚守; 3、可以呼叫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完成掩护、撤退和营救; 4、对阵亡的将士的那种尊重,不但费尽周折动员阿富汗亲美势力的找回尸体,并由游骑兵带到美国,还举行隆重的葬礼,美国对英雄的崇敬值得我们学习。

13/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十四

本书没有什么文学性,但非常精彩好看!

优秀的翻译使得阅读体验极佳,语句翻译通顺流畅,书中内容分布很合理,上下章节衔接也没有跳转,让故事情节如电影般有起有伏,我在阅读的时候如文中剧情一样急切,尽快提高阅读速度知道后面的事情,丝毫没有放弃或休息的想法。

书中用大篇幅介绍了海豹突击队严格的选拔、训练等事迹,特别是海豹独有的“巴斯”训练(爆破训练)地狱周等耳熟能详的噩梦在文中也详细的描绘,因此造就了每一位海豹队员都拥有着超强的战斗力与坚韧不拔的信念,引申出本作最惊心动魄的故事,书中关于介绍、注释等内容都非常详细并且没有破坏阅读的感受,文中敌我双方的武器、载具等名称都还原真实,让军械迷也能大呼过瘾。

随着“红翼行动”的开始,本书的故事线也正式开始了,“红翼行动”是美军的一个真实事件,马库斯在书中也提到没有人会知道他的战友在牺牲前是怎样战斗的,他们的名字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被人遗忘,为此他特意写下这本亲身经历的“小说”来纪念他那三位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友和帮助过马库斯的人,故事情节这里就不多透露了,建议各位自行阅读。

14/15页

孤独的幸存者读后感篇十五

很少读军事类的书,以前对于这类内容的阅读大多是停留在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了解,也仅此而已,不会太过的专情。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本军事类的小说,我不想说书中描述的战争场面和敌后生存的难度给人以多大的震撼,我也不想太过多的描述政治与军事、政客与士兵之间太多的纠缠。这类信息早已在这个媒体利益膨胀的社会被无数次的提及。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海豹的军事训练生活。这种生活我们总感觉在哪里曾见到过,对,跟在《冲出亚马逊》里非常相像,或许那不电影本身还不能描述出海豹这只美军的尖锐部队的训练之苦。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很难相像这种军事训练的强度给人带来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力。但现实就是现实,你接受不了,就去敲响那口钟,敲响那口证明你已经决定放弃的钟。从书中描绘的语言,到那不电影画面的镜头,久久的在脑中挥之不去。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我长大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生活本身就存在很多人为的不公平,你抱怨他就证明你自己的无能,相反你只有克制自己的心理,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你才能长大,跨越你心灵的那道坎。

“永不放弃的坚持追求理想,像武士一样遵守纪律,锻炼出超强的体魄。”

遇到不公平现象就抱怨的人,你注定被社会所淘汰。是的,社会就是这样,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