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我爱比尔》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对比尔的深爱和坚持追求的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坚持,让我更加相信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爱与坚持的真谛。
《我爱比尔》读后感(一)
《我爱比尔》是大学刚毕业时候接触到的一本书。当时因为《长恨歌》而开始关注这个作家,而《我爱比尔》就是长恨歌之后我看完的她的第二本小说。那时候没买书,网上看的电子版的文档。一如既往的细腻深刻’。当然,这个故事本身也很具有传奇性。白茅岭监狱的女囚,一群最有故事的上海女人。这个故事的角度本身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再加上王安忆细腻的刻画和描写,阿三的形象就立刻变得生动而饱满。以至于多年之后,哪怕我已经完全忘记了书后面的白茅岭记事,可阿三这个形象和阿三的故事,还是那么记忆深刻。
《我爱比尔》读后感(二)
阿三和比尔分开,自己作画,她总是在即将接近那个秘密的中心(也就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接驳的那个临界点)的时候,忽然泄气,她在那里迷惘了。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王安忆到最后也没有说出来那是什么。我想也许她也不太明白那到底是什么。事实上,这个小说是王安忆在阐释自己的艺术观念。我没想到王安忆的艺术观会这样天真、幼稚。
后来合上书,我想起《飞向布宜诺斯艾利斯》,现在的名字叫《妹头》,那是好小说,比王安忆其他的小说都好。前面讲妹头的琐碎生活,讲小白的腼腆和平庸,后面有紧张的过渡,有小白的忧伤。她没有试图去讲解一个什么,也没有太多的概念在支持王安忆写作。那里妹头是个女人,而这里阿三是女艺术家,而且是中国女艺术家,中国和艺术把阿三的“女”给压住了,而王安忆的中国和艺术又都没有说得足够清楚。这个小说给人猎奇的欣喜,可是再没有什么了。连忧伤都没有。
《我爱比尔》读后感(三)
个人感觉《白茅岭纪事》看了更有感触,作者说女劳教们的价值观和我们大相径庭,与日常生活所提倡的甚至相违背,好奇这种不为光天化日所容的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女劳教又是如何进入到这样的价值体系的,但我想的是对生活在培养了这样价值观的环境下的人的所作所为,我们要抱一个什么态度?能及予多大程度的原谅?为了公序良俗,我们要划定怎样的界限? 其次,作者在文中提到了,这些女劳教一生坎坷全然是太性情所致,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由着性子来,思来想去,性情觉得性情的人虽苦却也痛快,自在,不后悔。 文章末尾,干警思考自己角色的意义很真实,一方面处在干警的视角,迎来送往很容易有这样的感觉,另一方面,勿说重构一个人的价值观,哪怕是打破也十分艰难,虽说很多的人只是随波逐流的在生活,但其实棱角鲜明的人往往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劳教的人更是如此。 正值今年全面取消了劳教制度,国家的法制也越来越健全,不知道这个川流不息的人群规模是不是缩小了一些,而剩下的又以怎样的名称和面目留在我们的生活里,同在一个环境中的我们能否以一个更人性的态度面对她们。
《我爱比尔》读后感(四)
王安忆善写女性。她笔下的女性性格都不是过于极端,但是却有种比较轴的东西在里面。
这场故事是从阿三爱比尔开始,确是在一所劳教所里结束。
阿三是个很轴的人,她在艺术上有些天分也很用功,却偏偏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比尔。我不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但是推算应该还在改革开放初期。阿三爱上比尔,是偶然也是必然。她骨子里的不安分,对于国外生活的向往,一切都在主导着她。她和比尔是自己的第一次爱恋,投入很深,不仅是感情,还有自己的金钱、精力,甚至是学业。在她看来,自己不断付出的感情并不是那么功利的,只是带着模糊的想法,想要去往美国。比尔对她呢,或许也是有些感情,但更多的只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享受。
这场爱恋把阿三打入到了万劫不复之地。她再也没有能力爱上别人,也没有能力停留在目前的生活中。她甚至在第二次爱上别人后,居然丧失了赖以生存的作画的能力。她就这么一步一步把自己拖向了深渊里。
她不再相信感情,徘徊在一个又一个高档酒店的大厅,结识一个又一个匆匆而过的外国人,不管是美国人,还是比利时人、德国人,都无所谓。她在内心还保留着一丝纯真,然后真实生活却已是千疮百孔。
很难说,她是悲剧的一生。她所有的故事都是源自于自己孤僻的性格、偏执的想法。
一切以爱开始,以牢结束。即便不是在劳教所,也是生活在自己的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