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太宰治的信》是一本收集了太宰治信件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太宰治独特的文风和内心的痛苦。他的信件中透露出对生活的迷茫和对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亲人和朋友的关怀和爱。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太宰治的人生和创作背后的故事,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赞赏。
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太宰治的信读后感第一篇
对于个人来说,书信的私密性足以比肩日记。对于旁观者来说,透过书信内容可以更加靠近一个人的内心。太宰治,既是日本文坛举世无双的天才,亦是令人疑惑不解的狂徒。如今,透过太宰治的书信集《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稍稍靠近这位徘徊在死亡边缘的文豪的内心。
先说本书的标题,“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这几个字并不是空穴来风,源自太宰治写给今官一的一封信件。那时太宰治在第一届芥川奖的争逐中落选,还被评委川端康成批评了一番,但在信中表示自己依旧会为芥川奖奋力一搏。 内心因外界的评论而不是滋味的太宰治给今官一写了这样一封倾诉的信,结尾特别强调“千万,千万不要回信给我,请不要理睬我”。但作为友人的今官一明白,此时的太宰治其实是非常希望对方能够回信的。嘴上说着不要不要,心里却是在渴求着回信。 太宰治希望得到回信的想法,若不是读了附在这一封信件之后的注释,今官一提到了回信一事,大概读者刚读第一遍的时候轻易不会察觉到太宰治的真实想法,而错以为他因为某种自尊心而不希望对方回信。太宰治的内心有时候就是这么别扭,就像他一次次自杀,看起来是求死,其实每次都给自己留了一线生机,并不是真的打算就这么一死了之。文人的别扭,太宰治尤甚。 虽然在太宰治这一时期的信件之中,偶尔能够看到“自杀”的字眼,也从他一次次的病痛经历之中感受到他内心的诸般惶恐不安,但总体来说,还是让人看到了太宰治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特别是在给师长和友人的信件中,总能看到他勉励大家都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透过这些信件,也能看到太宰治人生的一些关键转折点时的心态变化。书中后面小半部分的信件里,大部分都是与他的第二段婚姻息息相关,从经友人介绍相亲到确认关系,而后便是结婚典礼及之后的婚姻生活,透过信件,读者得以一窥太宰治这一时期的完整经历。 与第二任妻子美知子的婚姻,让太宰治无论是生活还是创作生涯都趋于一个稳定期,放眼他的整个创作期,这都是难能可贵的。成婚之前,太宰治穷困潦倒,与老家断绝了关系,稿件收入亦不稳定。美知子在得知这样的实情之后,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这样的太宰治,放在当下,这是谁都不敢想象的。 书中的信件,停留在太宰治的人生最幸福的时候,红袖添香,名动文坛。
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太宰治的信读后感第二篇
太宰治是谁?
是能写出“人的一生,就是在爱恨中痛苦挣扎,没有人可以遁逃,只能努力忍耐。请你积极地爱这个俗世,恨这个俗世,一生都沉浸享受其中吧,因为神最爱这种人了。”这样名句的人,然而,出生在不和平年代的太宰治在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条件虽然还不错,而且家里的男丁也比较少。但是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处于比较混乱的年代,所以他的家庭也慢慢没落了。
太宰治见证了乱世,然而,有人却非常喜欢太宰治太宰治生活的时代,是日本二战时期,尤其是战后时代对他的影响,更是巨大 。战败后,日本国民进入一种迷茫彷徨的时代,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会先到来。
但,不要以为在我们当下的社会,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恰恰相反的是,即使物质生活这么丰富,仍有很多人处在生活现实的压力之下,过得痛苦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所以,太宰治他的“丧”文化,就受到了这些人的喜欢 。即使是正常人,也有情绪失落的时候,也会感觉很伤,而太宰治的书或许就能够和你产生共鸣 。
所以他的作品会更加现实一点。现在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太宰治的信了解到当时到底是处于一个怎么混乱的时代。混乱的年代再加上他经常写一些比较消极的作品,太宰治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离去可以说是日本文学界的一大损失。
“我一边踉跄前行, 一边重振旗鼓。”他从未放弃生活,会给予自己与他人鼓励,展望未来,不在乎当下的难堪。
“哪里会有真理指路? 智慧的光芒又在何处? 美丽与恐惧并存的尘世, 软弱之人必将背负痛苦的重荷。”“想要达到死的目的,就要铸造一个永恒不变的、一心一意的、明快完美的框架,而我就像是被融化了的铅一样,只要流入铸就的框架模型中,就大功告成了。”“我是快要凋谢的花,有一点风都会吓得颤抖。受到他人一点点细微的蔑视都会苦闷得要死。”
综合上面所说,我觉得太宰治是一个伟大但是很可怜的人。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可怜的地方在于他的身世真的过于可怜,他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也令人惋惜。
而太宰治写出的信既能表达当下又能带我们了解他这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政治观点,交友的人情世故,一个真真实实的太宰治,也行温柔可爱,也许自信大方,也许阴郁沉闷,终于不是从只言片语中获得。
“明天的烦恼明天再烦。我只想开心、努力、温柔待人地过完今天。”在他的每一句无比触动的话语中期待着,期待着。
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太宰治的信读后感第三篇
大师的潦倒,在书信集里淋漓尽致。虽然早已知晓,太宰治一生的经历。但是以他者的身份了解和以自己的视角观望,依然是不同的。很难想象,如果太宰治本人有机会重新阅读自己的书信时会是怎样的表情。毕竟这里们充斥了太多的不堪。不过反过来,如果性格里尚无钱物的观点,这些他者的不堪也就无所谓了。
是的,我并不欣赏这样的太宰治,我无法与之产生共情。掩卷后,我甚至不知道应当如何再次打开他的作品,是否能纯粹的再去欣赏他文字里颓败的、物哀的美。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还是现实了一些。以及,确实不应当绕过作品去关注创作者本人。作品创作后自然成为了他者,脱离了创作者的范围。作品固然会折射一部分创作者的影响,但是它毕竟已经是独立存在的物件了。然而创作者本人不同,经过作品修饰美化的创作者,总是折射着闪耀的光芒,太过迷人也太过虚幻。最好就让创作者隐藏在这个光圈之后,藏在作品以外,不要将其本人放到桌面上供人评判。一旦创作者自身被注视,或许会掩盖作品的光芒,或许会毁去作品的光芒。太宰治或许就是一例。
文豪之名在外,数次尝试自杀的经历又如此广为流传,或许是这些让读者轻易翻开了书信集,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书信集里大量的内容关于钱,隐晦的或直接的,关于借钱和延期付款。在某种意义上,太宰治算是良好信用和劣等信用的杂糅体了。或许是出身作祟,对于钱他的概念是稀薄的。早期没有关于金钱规划的概念,稿费度日的同时更依赖接济。名义上与家庭断绝了联系,但是已经出嫁背负了更多责任的姐姐却还依然默默为其付出。无法想象作为太宰治的朋友是如何的感受。明明信件的前半部分还是颇有意趣的旅途见闻,熟料最后画风一转变成了钱财资助。某些时候或许宁可他开门见山好些。偶然出现的规劝合乎常理一些,至少还有劝的成分。或许正因为身边太少这样的人,太宰治最终才形成了如此性格和行事作风吧。
创作者一定要如此吗?我们或许都带有了滤镜,我们总是觉得创作之外悲苦的经历、凭借天赋一鸣惊人的创作带有宿命的无力感。这样的作家作品似乎总是吸引人的。这是一种误解或是成见吧。经历塑造了个人,如果一定要绕过作品了解创作者,或许希望看到的是努力的普通人,而不是有天赋但却消耗了天赋也磨平了周围人的创作者。不过,我想最好的最美的还是保持距离。我愿意太宰治永远藏在他的作品之后,而我也永远不曾翻开他的书信集。
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太宰治的信读后感第四篇
【前言】:
太宰治的书看看过好几本,却没有读过他的信,这本《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太宰治的信》拿到手的时候,还吃惊了一下,确实很有太宰治的风格。 在给亲朋好友写信方面,他依旧那么傲娇、敏感又脆弱,害怕被人看不起,故作坚强;又害怕被人拒绝,就先拒绝别人;正话反说,让人去猜他的心思,这点真得很像恋爱时候的我,笑,虽然羞于承认,但确实是写进了我们的心声。
【朋友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人】:
在了解完太宰治的生平,会发现他从骨子里深埋的自卑和自负,他自己写他的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不愁吃不愁吃,全家人也本本分分,当中没有出过哪怕一个艺术家、文学家,除了他当了作家;哪怕是祖父位列日本议员了,依旧保持低调而平凡,家里没有出过哪怕一件出格的事,也是除了他,年轻时和人殉情,对方死了,他活了下来。 他自卑于是家中唯一的异类,需要讨好所有人,来掩盖自己是个异类的事实;他也自负于是家中唯一的异类,最终被逐出家门,也并没有觉得可惜。 他在和朋友的交谈里,很坦诚的承认那段过往,却又非常害怕他人的异样眼光和区别对待,幸运的是,从他的信里我们可以看见,他的朋友们,作为他自己给自己所选择的亲人,体谅他的多愁善感,包容他的体弱多病,还担心他会孤独终老,为他牵线搭桥。 他的感激、感谢和感恩,在信里随处可见,说起来,我们也需要感激太宰治的朋友们,我们能看到太宰治的作品,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原本一事无成的太宰治,借助文字的力量,逐渐走出了阴霾。
【别给我回信,请给我回信】:
傲娇的人喜欢正话反说,因为不自信,因为害怕被拒绝,因为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你回信给我,我很高兴,你没有回信给我,本来就是我先说出口的,请你千万千万别给我回信,没有收到你的回信也是理所应当的,只是难免会失望。 这种隐蔽的心声,我们经常在太宰治的作品里看见,他活得别扭憋屈,一味逃避爱、逃避责任,却又时刻需要被爱,希望被人相信。 按理说,这么拧巴的人,该没有多少朋友的,我却看到他的回信里,出现了很多朋友的名字,井伏鳟二、今官一、中畑庆吉、淀野隆三,等等等等,他们关心他、理解他、支持他,也包容他,还经常借钱接济他,哪怕知道了他那声名狼藉的过往,也义无反顾得站在他这边。 对此,我也没有很羡慕,我只是有一点点羡慕,就一点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