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睡了,火山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火山的沉睡与苏醒过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火山的神秘与力量。文章引人深思,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一)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跟着火山感受生命的力量
我们的一呼一吸、一静一动、一喜一悲无不在展示我们鲜活的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带给我们无限的好奇心去探索这无穷的宇宙和自然世界。今天我们来了解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火山的“一颦一笑”。
浅间山火山在历史上曾经数次喷发,本书介绍的是发生在至今25000年间的四次喷发,那么它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成长和变化呢?
一、放宽视野、感受火山的生命脉动
书籍从火山沉睡的样貌开始,以俯视的角度展示了火山沉睡时的火山口的样子,随后从日本的昭和时代,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到日本的平安时代,再到遥远的25000 年前,每次醒来时均向宇宙展示不同的舞姿,以贡献了自己的现有的所有能量后再次进入梦乡,它就像一个婴儿,被宇宙滋养的婴儿,仍在不断的打着盹儿……
二、与火山并存的人类生存之旅
火山爆发很可怕,不仅是生活的环境被破坏,还会有亲人的离去,还会引发一系列地震、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比如:火山喷发后的土地会更加的肥沃;火山喷发后的硫磺是很好的矿产……随着人类的进步,对火山的了解,也能够看到人类在面对火山爆发时也越来越冷静了。从书中可以看到,900年前的平安时代的火山喷发,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情景到2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人们慌忙的逃离小镇,直至最近的一次醒来,人们好像已经习以为常,还会把纸张贴在滚烫的岩石上,喝一杯热乎乎的茶……
我们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宇宙的运转规律……书后还附有专业的解说及浅间山喷发年表,继续去感知与各个生命的共同之旅。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二)
如果人们想说一件事情很紧急,有一种说法就是坐在火山口上,因为火山爆发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火山口就是最危险的地方。
世界上有很多火山,但大多数火山一般都是比较安静的,日本作家萩原福鼓以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为例,细腻地描绘了火山睡着和醒来时的样貌,尤其是火山醒来时,其瞬间喷发的威力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令人十分震撼。
日本昭和时代一个夏天的中午,随着轰隆一声,浅间山爆发了,火山睡醒了,灼热浓烟随着南风往北飘,老百姓们已经习惯了。
居住在火山北侧的人都躲进了房间,等到火山灰落定,蓝天再次出现。
第二天,登山的人们来到火山附近,那里到处都是滚烫的大岩石块,大家把纸张贴在岩石上,准备点燃篝火泡茶喝。
日本江户时代盛夏的某一天,浅间山爆发了,小镇上飞来很多布满小孔的轻石,火山附近更是有大量熔岩,直到四五天后才消停下来。
日本平安时代浅间山爆发了,山下的人对眼前的危险不知所措,有的人逃走了,有的人呆呆地站在原地,结果被火山碎屑流吞噬,没人可以靠近。
直到多年后,这片布满轻石和火山灰的土地上才重新有了生机。
25000年前,浅间山也爆发过,当时人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塑造了后来的地形和构造。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的最后还附有专业解说及浅间山喷发年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火山的理解。同时我们能了解大自然的神秘、壮观和威严。
应该说,与亲近自然的活动相比,通过阅读这本书,孩子们能更加敬畏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三)
有些事物睡着是风景,醒了就是一场浩劫。这句话用来形容火山最好不过了。
近日,日本的濑岛火山爆发了,据说,此火山在8天之内爆发了七次,然而,它还不是日本排名第一的火山,据日本方面报道,濑山火山将进入新一轮的活动期。
日本到底有多少火山?为何喷发地那么频繁?
据日本气象局公布的数据,全日本几乎一万年来喷发过的火山总共约有111座,几乎遍布全日本,只有本州岛南部地区没有分布。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就是日本作家萩原福鼓画的一本关于火山的绘本,这本书描绘了浅间山在昭和时代,江户时代,平安时代以及25000年前的四次喷发,作者以尽可能细腻的笔触还原了四个时代中,人们的服饰和居住形式,田里的农作物,以及冰川期的景观。
在图书的画面中,火山喷发的浓烟席卷天上,映照着天空,远处宽阔的农田和房屋显得渺小又脆弱,不同于图片中的壮观美丽,文字讲述的是一个慵懒又温柔的故事。
开头,镜头转向了一个巨大的火山口,虽然火山口附近的土地几乎片草不生,坚硬的褐色石头和浅灰色的沙土几乎构成了视野中全部的景象,然而,在远处蔓延开的地方,是大片的绿色,人们的城镇,房屋点缀其间,水渠将农田分割成了一个个的正方形。
袅袅的白烟从火山口升起,书上写道“大部分时间,火山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有的火山一睡就是几百年,有的甚至要睡几万年。”火山醒来的时间,只是睡眠过程中的一小会。
当火山爆发时,人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白色的被单还晒在竹竿上随风摇摆,黑色的烟雾朝南边吹去。人们已经习惯了这座火山的小爆发,只要小心点,及时躲避,就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火山石带着高温四处飞溅,在地面砸出一个个坑,那些鲜嫰的青草在接触到高温的一瞬间,滋的一声,变得焦黄。一天过去了,高温仍在,这时候,确定已经安全的人们把纸张贴在石头上,准备点燃篝火。
图片上,人们三三两两地为这石头站着,把背包放在一边,席地而坐,拿着杯子喝茶谈笑,享受这一刻。
但火山的喷发不止停留在第一天,火红的赤炎越来越滚烫,人们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这本书用细腻的图片和温柔的故事,最好的科普书莫过于用有趣的事实来讲述道理。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四)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是一部有关火山的科普绘本。 最先吸引我的就是插图。画风非常细腻,火山睡着时的沟沟壑壑,一缕白气;火山喷发时的蘑菇云和大量浓烟。色彩运用很古典,绘者运用了各种低饱和度的颜色,连火山喷发的岩浆都被画成了红色的池塘。整本书的画面看着极有诗意。
这部绘本的绘著者是萩原福鼓,他毕业于武藏野美术短期大学,并在一家绘图公司从事地图及信息图制作长达二十余年。我们可以从绘本中看出他的美术功底,同时也能看出他那惊人的绘画精细程度。萩原福鼓生动地描绘了浅间山四次喷发的不同形态。
蘑菇云样的爆炸,缓缓流出的熔岩,燃烧的树木,即使是同一座火山,每次喷发的方式和大小也都不一样,画面也有所不同。 当这些震撼的画面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时,我相信他们会感受火山喷发的恐怖过程,并对火山产生兴趣。
更有科普价值的地方在于,画面里喷发的活火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从昭和时代一直追溯到25000年前,浅间山喷发的历史竟然有各种不同的喷发形式。担任审订的早川由纪夫是日本马群大学的名誉教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相关的地质研究工作。在书的最后,早川由纪夫先生为读者解说了火山的喷发年表和喷发情况。看完这两页,再去回翻,想象一下,25000年前的某天火山喷发了,山体出现滑坡,整座山崩塌,岩浆和泥石流一直入侵,瞬间感受到自然的威胁。而此时,我们人类多么渺小而又无力。
亲爱的孩子,如果你想了解大自然的神秘、壮观和威严,读这本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 就对了。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五)
“地动声雷岩绛发,遮天衾物漫尘烟。条条龙火八方蹿,口口山牙四向翻。” 这是诗词中对火山喷发场景的描写。从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火山喷发时存在的危险,而我们对于火山的认知似乎也止步于此。虽然讲述火山的书籍有很多,但绘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却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火山喷发的各种样貌,非常适合用来给孩子科普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萩原福鼓,走进火山,了解火山。
绘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介绍的这座火山是以日本的浅间山为原型。通过追溯历史,同时引入地质学和历史学的视角,用细腻的画风详细描绘了浅间山不同时期喷发的不同样貌。作者还对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装束进行了细致地刻画,让我们感受不同时期火山喷发带给人们的不同影响。 翻开绘本,故事就开始了。在扉页上,故事开始讲述,读到后面你会发现扉页的插图其实是和结尾相互照应的。随着孩子们登上山坡,关于火山的故事也拉开了帷幕。整个绘本的语言简单幽默。作者将火山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让整个绘本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
绘本从火山沉睡时的样貌写起,以俯视的视角刻画了火山沉睡时火山口的样子,整个画面更是用深色的色彩来展现火山地质的纹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日本的昭和时代,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到日本的平安时代,再到遥远的25000年前,火山喷发的程度有轻也有重,人们的表情有害怕,也有坦然。 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山不同时期地喷发,人们的反应也在不断地变化。而这些变化也说明我们在不断地适应自然,在渐渐地学会敬畏自然。 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提及孩子,我们也讲的是顺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释放天性,自由的成长。但往往是说起容易做时难,也许是因为不理解何为顺从规律,也许是害怕孩子太过于放纵。如果你忧虑,那不妨来看看《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一书中体现的这种在自然中学习的方式。
书中讲述火山的视角多元,其中就包含老师的视角。当我们回头再读时,你就会发现故事开始,孩子们是由老师带领来到山坡,到故事结尾,孩子们走下山坡,整个绘本的讲述就像是从老师的视角出发,给我们上了一场关于火山的户外写生课。孩子在自然中体会,在与自然地接触中接受新知,这样的方式也正顺从了孩子的天性。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对于孩子来说,真实的触摸和经历才能刺激到孩子,而绘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通过逼真的插图,让孩子身临其境,从而刺激孩子的感官,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孩子对火山的了解。
火山是双面的,沉默不一定代表安全,咆哮也不一定代表危险。绘本最后设置的严谨的解说让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火山的知识,也让我们明白火山是自然活动之一,它的存在对于维护自然平衡有重要的意义,可能还会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因此,我们要敬畏自然,学会与自然和平相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六)
科普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向来是这样真心地称赞日本的科普绘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书以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山之间的浅间山为原型,向读者讲述了关于火山的一系列科普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孩子们关于火山的各种疑问了。但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绘本,当初次亲子共读之后,特别值得儿童独自静静反复阅读,原因无他,皆因图画。
父母们在选择儿童绘本时,多半首选绘本的知识性、故事性或趣味性。但对于儿童来说,图画的视觉影响远远多过文字、知识。在《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一书中,图画并不是十分丰富的,但却是非常注重图画细节的。
一幅一幅图画中,色彩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往往比图形更为明显,因为色彩是最能刺激我们眼睛的一种元素,例如我们看到红色,会常常联想到快乐、热情、温暖、同时义有着危险、警示的含义;我们看到蓝色,会感到安静、凉爽、会联想到大海、天空,使人心胸开朗;看到黄色会感到快乐、明亮,使人兴高彩烈,充满喜悦;而看到绿色则感到安定、恬静、温和;看到黑色,它则带来庄严、沮丧和悲哀之感等等还有很多色彩。总的来说,图画的色彩彩度直接影响了画而带给我们的情感。
火山爆发前,满目是清新的蓝色蓝天、深浅夹杂的绿色田园,一切是那么清新隽永,并人们的衣着色彩也是淡淡的,似乎这会是永恒的美景。然而火山醒了,浓灰色的烟雾逐渐飘过来了,一点一滴的恐惧感也随之放大。第一天、第二天......火山的熔岩像是怪兽,黝黑的面目中充满了红色的愤怒之火,火山醒了真可怕!一个月后,火山的熔岩慢慢变成了岩石堆,一堆堆棕色与深灰色的石头,并不言语,但用颜色和姿态告诉大家:火山已经又睡着了。除了火山睡着和火山醒来的颜色对比,作者对时代颜色对比亦十分用心。200多年前乃至900年前的地貌与25000前的地貌全然不同。25000前,气候十分寒冷,森林稀疏,颜色多半是棕色、黄色、白色,夹杂少量的深绿色,当火山爆发过后,地貌的颜色染上了更多的棕红色,少了更多的绿色。
除颜色之外,本书中图画的画面比例也十分讲究,人们生活的区域一般来说离火山口会非常远,所以火山爆发时眼睛观察到的景象,火山的烟雾是由远及近,慢慢变大的,直至整幅画面都笼罩在浓黑的火山烟雾中,此时,对火山也愈加好奇,便出现了点睛之笔,让读者能尽情地欣赏到火山口的壮观景象,一解心中的疑惑!
仅从图画细节看,本书便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好绘本。在当前,当孩子们想要了解火山时,有许多真实的图画、新闻、科普视频,或许是更直观的选择。但我仍然坚持认为,这一本更适合孩子们反复阅读,文字和知识不是最主要的,一遍遍观察画面,仿佛与火山在对话,纵是默默无语,但却胜过了千言万语。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七)
最近汤加火山爆发,成了全球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孩子们问我们火山是什么?为什么会喷发?会一直喷发吗?喷发会带来什么影响等等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呢?
下面这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会告诉我们上面问题的答案,也会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火山以及火山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火山喷发的不同状态。
从封面,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飘着厚厚的火山灰,是柱状型的,远处孩子们在招手,孩子们站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不同种类的鲜花,也有飞舞的蝴蝶。
绘本中画了一个大大的火山口,像一个大碗一样,上面冒着白烟,讲述大部分的时间火山都在打盹,睡觉,只有少部分时间火山会醒来,打盹就像这本书里写的,冒着白烟!
在昭和时代,也就是1926年——1989年,在某个夏天的中午,火山喷发了,带着巨响,带着浓烟,而故事里写着人们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家已经习惯了,也说明这附近火山经常喷发,人们也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火山喷发的事件了!
火山喷出来的是大岩石块,喷发后的第二天到处都是浓烟,还有那些从火山口喷出的带有余热的石块,然后说人们想在打盹的火山旁边喝热茶,可见,人们对于这次的火山喷发,并没有恐惧,人们还像日常一样很悠闲,很惬意。
可见,这次火山喷发对于周边的人们来说,并没有造成什么巨大的损失,也没有人员损伤,人们也觉得习以为常了!
这次的火山喷发是伍尔卡诺型火山喷发,每次喷发的量不多,但是会经常反复喷发,所以就像绘本里写的,人们觉得它无害,还像往常一样的生活!
江户时代是1603年——1868年,这次喷发烟雾上升了30km,有烟柱,是普林尼型火山喷发,有很多轻石从空中飞溅到四处,也有大石块,石块上有的还有岩浆,里面都是通红通红的,温度也很高。
这次火山喷发,喷了四天,火山才安静下来,因为有大量的火山灰,所以即便是白天也如黑日般,什么也看不见,再加上石块四面散落,造成一些很恐慌。
当然,火山喷发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泥石流,火灾。
平和时代是794——1192年,这次的火山喷发有着浓烟柱,轻石雨,火山灰,山下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都没看到就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淹没了,火山碎屑流以每小时100米的速度冲了下来,森林,农田,村庄,一切都被掩埋了。
经过很多年以后,这里又有了种子,植物,动物,从一片沉寂的火山灰又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还介绍了25000年前,火山喷发造成了山体坍塌,泥石流形成了10米的地层,当然还有更早的火山喷发的事件,但是,没有记录,所以作者后面也没说。
在这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会告诉我们火山的不同形式,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希望这本绘本可以带我们的孩子们更多的了解火山。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八)
说来也挺奇怪的,我们家的小朋友竟然对自然灾害无比感兴趣,不管是气象灾害,比如龙卷风、台风、冰雹等,还是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等,都念念不忘,看过不少相关科普绘本,也看过不少相关视频,还总是让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绘本,一次又一次地看相关视频,也自己画了不少稚嫩的画,这种耐心和恒心真让我汗颜。
对于这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一如既往地爱不释手,而且,这本绘本不仅是插图美观,效果震撼,还扩充了小家伙关于火山的知识,以前看到的都是火山喷发的常见的效果,而这本绘本却通过一座火山跨越漫长的岁月历程的数次喷发展现了火山喷发的不同形态和危害,很多知识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那么壮观的火山浓烟让小家伙很是惊讶,而且还知道了轻石这个新的物体。
说实话,这里面的很多知识我也是头一次接触,看到火山喷发竟然能展现出这么多的形态,感觉大自然还真是不可思议,不过看到火山喷发一次比一次可怕的后果,尤其是火山碎屑将整个村庄完全吞没,太让人震撼了,作者通过电影画面一般插图展现出了火山碎屑在吞没覆盖村庄前夕的现场场景,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绘本虽然是介绍的两万五千年时间里火山的四次喷发,不过作者并没有将其作为简单的说明文一样的科普知识来介绍,而是通过对画面的处理,给小读者们提供了一种读故事的阅读体验,一开始是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们在春日里野外郊游,查看一座活火山。后面接着次第介绍了几次火山喷发的场景,浓烟是什么形态,会有什么样的喷出物,火山附近的人们收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我们从绘本中看到的信息,或许就是老师带着孩子们面向这座暂时休眠的活火山现场讲述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讲述火山喷发的时候是刮的哪个方向的风,浓烟弥漫之后的小朋友们是什么样的反应,以及火山大规模喷发淹没村庄时人们的慌乱或者漫不经心,因为太快太突然,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徒劳的无力感,而且他们所站立的位置就是火山泥流最后凝固的小山,这种实实在在的现场体验感会给小朋友们带来多么强烈的震撼我们可以想象,因为仅仅从绘本传递出来的画面我们就能有切身的体会,更别说身处此情此景的小朋友们了。
在绘本结束的时候,画面再次定格在郊游的美好春日,漫天遍野的春光,与几次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灾难后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对灾难和当下的美好有更多直观的理解。
而且,在绘本的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对绘本中的原型——浅间山——几次火山喷发的详细解说,这些情形和作者在绘本中画的一一对应,更有历史再现的真实感。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九)
1月15日这一天,对于在汤加的人来说是忘不了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汤加火山爆发,从网上看到的照片,爆发的那一刻火山在水面上炸开,这次的火山爆发引发了海啸,对太平洋周边的各个国家都是有影响的。什么是火山,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火山(Volcano)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地貌形态,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山体。孩子对于火山的理解可能只是从电视新闻上看了一点,又或者做“火山熔岩”实验时,从实验中感受到了一点火山的概念,到底什么是火山,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刚才入手了《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本书,在汤加火山爆发的这个时间,让孩子可以了解火山,这不是一个名词,是与我们生活相关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本书讲的火山原型是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海拔2568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百座名山之一。这座火山有数次喷发,每一次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都有了不同的影响,让孩子通过对一座火山的描绘,去了解世界上千千万万座火山。
作者是萩原福鼓,1968年出生于日本千叶县,毕业于武藏野美术短期大学。《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本书的构思长达7年,正式撰写与绘制历时5年,在这中间还经过了38次严谨的谁,可见其科学性。
书中的原型火山在日本,这是一个曾经有过不同时期喷发的火山,每一次喷发都对附近的环境和生态有不一样的影响。从现在往前追溯到25000年前,共记录了它的四次喷发。
25000年前,人类还很少,人们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伴随着地震,山塌了,烟雾喷涌而出,山体崩塌,变成泥石流下滑,接着就淹没了山脚,一次爆发,就淹没了一大片区域。
900年前,这座火山再次醒来,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火山灰喷涌而出,山脚下的人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呆呆的望着,瞬间就被巨大的火山碎屑流吞没了。
200多年前,这座火山在一个盛夏爆发,漫天的灰尘的石块让周围陷入了黑暗,人们害怕极了,有的人也在这次爆发中失去了生命。
昭和时代,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爆发,紧接着一陈南风把灰和石流吹向了北边,大家好像习以为常了。
4次爆发,每一次对人们的环境都有影响,随着对火山的了解,人们在面对火山爆发时也越来越镇静。用4次火山爆发讲述火山的故事,在故事中了解火山。
细腻的文字描述,让读者对火山爆发后的情景有了更深入的想象。第四次爆发“姐姐,乌云来了,要下雨了”,第三次爆发:“火山口喷出的浓烟,形成一股粗大的烟柱,直冲云霄,在高空中,就像一把大伞似的张开了”;第二次爆发“常常的烟团就像一者厚厚的墙似的,从山上滚滚而来”;对每一次不同爆发产生的浓烟的描述以及彩铅细腻的描绘,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有身临其境之感。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整本书的插画用了彩铅绘制,细腻不失真实。整本书像是一个远处的摄像镜头,对火山的不同时期进行了拍摄,加入了远景近景和特写。每一次的火山爆发前后都用插图作了对比,更清晰的了解火山爆发带来的影响。
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一次的爆发都让我们对火山有了更多的了解,从最开始的茫然不知到现在的镇定面对,都是因为经历产生的经验。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通过细腻的画风和文字,从地质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感受大自然的活动。了解火山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敬畏自然。
在书的最后还为读者们加了解说,更清晰的了解这座活火山的活动轨迹。
和孩子一起阅读《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了解火山喷发的不同面貌,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十)
火山是一种特殊的山,是一种会喷火的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秀丽,有的雄伟,但是他们看起来都很安静,但真的有那么安静吗?在所有的山中藏着一种不安分的山,那就是火山。
(活)火山是一种特殊而浪漫的存在,每隔几百年几千年就会从沉睡中醒来,也许也是一种危险的存在,他可能会夺走人们的生命。无论是怎样的存在,他都是大自然奇妙的设计。如果我们想要增加小朋友对大自然、山川河流、地质地貌的了解和兴趣,那么这是一本不错的绘本。
这本书是日本的插画家荻原福鼓所绘制。日本的作家总是格外细致细腻,这本书也不例外。这本绘本的画风细腻,线条丰富,配色比较清新。描绘火山,用画笔描绘火山喷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火山喷发在不同的情况下会生成不同东西,有时候是烟雾,有时候是细屑,有时候是碎石。而火山喷发的形态,有时候像一把冲天的火枪,有时候则会像铺天盖地的海啸,仿佛一整面墙一样压过来,白天如同黑夜。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一堆小朋友在山脚下玩耍,而远处有一座刚开始冒着小烟的火山。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角,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这本书参考的原型是日本的浅间山,这座活火山有过四次大的爆发,距离现在最远的一次大约距离现在 25000 年。之后又分别在大约 1200年前、400年前、200年前爆发。时间跨度很长,经历了不同的朝代。作者也非常细致地描绘出了不同时代不同的房屋、衣着等。
这本书的信息量非常大,每页大概有三四行字,比较适合四五岁以上的小朋友。绘本涉及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比如说武尔卡诺型火山、普林尼型火山。不同的火山在爆发的过程中,它是如何运动的,热和力是如何运动的,它形成的是碎屑还是碎石,有时候一次性的喷发,但有时候会反复的喷发等等。这些在书中都有不同的体现。
这本书可以读得很浅,也可以读得很深。浅的读法是带着孩子大致翻阅,通过画面,让孩子对于火山爆发这种事情有一个简单的印象、感性的记忆。也许孩子长大以后不会记得具体的细节,但他也许会记住一个朦朦胧胧的画面,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这就是孩子的内隐记忆。儿时所见过的画面、所感受过的体验,会留在孩子一生的记忆之中。
深的读法就要拆开去讲、深入去讲,带孩子去理解每一次爆发背后,火山不同的运动方式、背后的原理,等等。这就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及时去做一部分的功课。不过好在这本书提前考虑到大家的需要,在这本书的最后也附上了相应的专业知识解说,可以帮读者快速掌握一部分专业知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5000年前的那次火山爆发,在漫长的时间中,与另一条泥石流汇合,最后形成了平原。而1200年前的火山爆发,那是一场灾难,它毁坏了农田,也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它填平了山谷。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呢,移动到新的位置,在雨水的冲刷下,形成出新的山谷。同样的火山爆发,过程完全不同,带来的影响也全然不同。
这种时候就特别适合和孩子一起开脑洞,可以问问孩子,如果火山灰遇到泥石流,会怎么样呢?如果火山流到山谷回怎么样呢?如果总是下雨会怎么样呢?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自然景观特别适合孩子一起讨论,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今天所站在的土地,也许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变化。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地址运动,让陆地变成了大海,让大海变成了陆地。人的寿命大概只有100岁,人们很难理解超过100年的事情,而地质运动往往是以数万年起步,这样一个很陌生的大时间尺度,也是非常适合帮助孩子锻炼他们的想象力。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热爱大自然,如果你想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果你希望孩子多增加一些地理知识,不如和孩子一起打开这本绘本,一起来了解一座25000岁的火山的前世今生。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十一)
最近,随着汤加火山大爆发,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无法计量。使得我们对火山的关注骤然增加。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原的人们而言,火山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然而,对于日本这样的国家而言,火山可以说算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举世闻名的富士山就是一座火山。由天略童书馆引进出版的《火山睡了,火山醒了》是一本介绍火山知识的普及读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火山的各种样貌。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的作者是荻原福鼓,是一位资深的地图制作者,现居住在长野县。他既是著者也是绘者。本书的校对者是早川由纪夫,他是东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对火山有着深入的研究。
本书所介绍的火山原型是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见火山,这座火山在历史上曾经数次喷发。本书截取了至今25000年间的4次喷发,都十分具有代表性。
大部分时间,火山都处于休眠状态。它的顶部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具有一个巨大的洞,这就是火山口。火山口就是火山喷发的出口。在火山休眠的时候,有时候会从火山口冒出热气。这就像火山打的哈欠。
本书中介绍的第一次火山喷发是昭和时代(1926-1989)的一个中午。滚滚黑烟从火山口中喷涌而出。这意味着火山的醒来。根据风向,火山的烟雾随着飘去。火山灰掉落在民居上。这是距离较远的情形,但如果离得很近的话,就会是大岩石块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武尔卡诺型火山喷发,喷出的烟雾是靠高温浮力从火山口升起。每次的喷发量不多,但会反复喷发。
本书中介绍的第二次火山喷发发生在江户时代(1603-1868),这次喷发的浓烟粗大持续,直冲云霄,久久难消。遮天蔽日,让周围陷入一片黑暗。这也给居民们造成了困惑。但随着喷发的更加猛烈并造成人员伤亡,使得大家纷纷逃离。熔岩奔流而下,引燃了树木。随着喷发的结束,熔岩变成了凹凸不平的岩石。这次爆发吞噬了很多人家。造成的损失很大。
更具威力的还是平安时代(794-1192)的喷发。这次喷发的浓烟柱持续了几十个小时,火山碎屑流奔涌而下,无情地吞噬了所有的人。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让人无处可逃。轻石和火山灰掩埋了一切:森林、村庄、河流等等。直到温度下降,才使得生机恢复。
第四次火山喷发更加威力,它发生在25000年前,地震使得整座山塌陷了,山体崩塌,使得曾经堆满积雪、高高耸立的山顶完全消失了。泥石流奔涌而下,形成了10米厚的地层。现在,有100万人生活在这片由泥石流拓展的土地上。
现在已经是令和时代了。今后,浅见火山还会喷发吗?很有可能,因为地层和火山还在不停地活动。但是已经了解了火山知识的我们无需害怕。正是这种自然活动,塑造了今天的地貌。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伟大的自然。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十二)
大部分时间里,火山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有的火山一睡常常就是上百年,有的甚至要睡几万年。火山醒来的时间,只是睡眠过程中的一小会儿~
如果不是2022年1月汤加遭遇“千年一遇”的火山大爆发,或许火山对我们来说,只是个名词。火山大爆发引发了剧烈的海啸,不仅对太平洋周边的各个国家都有影响。汤加也一度因为火山爆发导致通讯中断,全境失联。
我们如何给孩子讲火山?火山除了有着其难以预测的可怕之外,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影响呢?
这本《火山睡了,火山醒了》,绝对是一本宝藏绘本,为家长和孩子用故事的方式讲述火山科普知识。历时5年、经过38次论证才问世的,集优美与严谨于一身的轻科普绘本。
从现代追溯到远古,给我们讲述真实的火山故事。
文图作者萩原福鼓,出生于日本千叶县,毕业于武藏野美术短期大学。本书由东京大学地质学博士早川由纪夫 审订,两位专业人士联袂合作,引入地质学和历史学的视角,通过细腻的画风和严谨的审校,让读者从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脸上的表情或反应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活动。
把封面和封底同时打开,两个小女孩,手拉手背对着我们,她们站在一片有风吹过的草坪上,远远的向火山挥手。
故事从扉页开始,天气晴朗,老师带孩子们爬到小山坡上,眺望远处的火山。孩子们手上拿着地图和笔记,一边听老师讲述火山喷发的过程,一边观察,一边做好记录。
画面多用了大跨页,来凸显大自然的雄伟,火山喷发的力量感 。
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由熔岩和火山碎屑组成的地貌景观,通常火山形状为锥形,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和喷出口组成 。
书里这座火山的原型是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海拔2568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百座名山之一。浅间山在历史上曾经数次喷发。本书介绍的是发生在至今25000年间的四次喷发,即使是同一座火山,也会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的喷发。
昭和时代,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爆发,火山睡醒了。一阵南风把火山灰吹到了北边,住在火山附近的人们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第二天,登山的人们会跑去火山附近,把纸张贴在依然滚烫的岩石上,喝上一杯热乎乎的茶。
2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这座火山在盛夏的某一天醒来,漫天的浓烟和石块导致有人丧生。大家害怕极了,慌忙逃离小镇。
900年前的平安时代,火山也曾醒来。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火山灰喷涌而出。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火山碎屑流无情地吞没了。
25000年前,那时比现在寒冷得多。山脚下还住着为数不多的人类。伴随着火山的醒来,人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强烈的地震。崩塌的火山不仅吞没了山脚,更是湮没了一大片区域。
4次爆发,每一次对人们的环境都有影响。但随着人类的进步,对于火山的了解,人类在面对火山爆发时也越来越冷静。
火山爆发很可怕,还会引发一系列地震 、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例如:火山爆发后的硫磺是很好的矿产;火山爆发可以使原本贫瘠的土地变肥沃;火山爆发还可以保留完整的城市,几百年后会是很好的古迹;山爆发可以形成降雨。
绘本最后附专业解说及浅间山喷发年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火山的理解。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珍惜生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十三)
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于梧州上空失联。目前,已确认该飞机坠毁。
你永远不知道灾难和明天哪一个先到,近日因为东航坠机事件,大家对灾难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灾难,除了飞机失事,还有很多自然灾难,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秘、壮观和威严的,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知晓大自然的神秘、壮观与威严呢?很多人肯定会说带娃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啊!可是转眼又说孩子整天忙于学业哪有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带娃看这方面的书是首选。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就是这样一本书,火山喷发作为大自然的活动之一,它的威力十分震撼。这本书介绍的火山原型是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海拔2568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百座名山之一。浅间山曾在历史上数次喷发,所以在介绍大自然活动之一的火山喷发特别具有代表性。
即使是同一座火山,也会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的喷发,在本书中介绍的就是发生在至今25000年间的四次喷发,书中的插图细腻地描绘了火山睡着和醒来时的样貌,尤其是火山醒来时,其瞬间喷发的威力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更是让人震撼。
本书作者和绘者都是日本的萩原福鼓,他从事地图及信息图制作长达二十余年。本书又由日本的早川由纪夫审订,他是日本群马大学名誉教授。作为东京大学地质学博士,1980年他就开始对浅间山进行地质调查,发表过“史料中记录的浅间山喷发和灾害”“浅间火山北麓的电子地质图”“解读浅间山风景中的历史”等相关论文。所以没有谁比他作为一个最了解浅间山这座火山的地质学博士更适合审订本书了,也让这本书更加具有权威性。
火山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有的一睡睡上上百年,有的甚至要睡上几万年。而火山醒来也就是睡眠过程中的一小会儿。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仿佛人的眼睛一睁一闭。
昭和时代(1926-1989),武尔卡诺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烟雾就像发射炮弹似的从火山口升起。和夏天积雨云原理相同,烟雾并不是靠喷射力量上升,而是靠高温浮力上升。上升的烟雾被风刮走,处于下风的地方就会来刮来砂砾。火山口附近落下的是比砂砾更大的火山碎屑。而离火山口更近的地方就是火山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弹道轨迹,砸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坑。20世纪上半叶,浅间山多次喷发,喷发量不大,但是会反复喷发。
江户时代(1603-1868)的火山喷发是普林尼型的喷发(形成高大烟柱且长久不散的火山喷发)。在这次喷发中,烟雾上升到30千米的高空,烟柱周围就像白裙子似的云层。高空中刮西风,将轻石砾落到了火山附近的城镇,被风吹散的烟雾弥漫到更远的城镇,带去了许多沙砾。
普林尼型的火山喷发同时,熔岩还会流向北侧。也就是说,即使岩浆不再从火山口喷出,熔岩流也并不会立刻停止。在缓缓前行一两周后,最终很多地方都基本上被熔岩所掩埋。
平安时代(794-1192)的火山碎屑流,由于喷发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火山灰和轻石,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在重力的牵引下,烟雾的上升速度一旦变为零,就会开始下降,于是就产生了沿着地表迅速奔流的火山碎屑流。而且碎屑流留下的堆积物的热量可以保持数年甚至是几十年。在此期间,地表的裂缝中会冒出热气。由于火山碎屑流会向低处流动,所以山谷被彻底掩埋。最终因为夷为平地的地表被雨水冲刷,水流汇集到一处形成新的山谷,而在地势高的地方长出了草,经年累月最终变成了森林。
25000年前的山体崩塌,是在黑斑山东侧发生的大规模山体崩塌。在书上能够看到山体崩塌后的同一地方的样貌。
从昭和时代到江户时代、平安时代再追溯到远古的25000年前,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猛烈的火山喷发和破坏性山体崩塌,它们产生时产生什么物质,给周围带来什么样的破坏。可是为何要研究更古老的年代呢?因为大规模的喷发和崩塌只会偶尔发生,不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是无法更深入地了解。
书的最后还附有专业的解说及浅间山喷发年表,有助于加深我们和孩子对火山的理解,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的孩子能真正了解大自然的神秘、壮观和威严。
关于大自然,我们需要敬畏,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十四)
大自然总是神秘、壮观和威严的,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知晓大自然的神秘、壮观和威严?很多人肯定会说带娃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啊!可是转眼又说孩子整天忙于学业哪有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所以带娃看这方面的书又成了正解。《火山睡了,火山醒了》就是这样一本书,火山喷发作为大自然的活动之一,它的威力十分震撼。
这本书介绍的火山原型是横跨日本长野县和群马县的浅间山,海拔2568米,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活火山之一,也是日本的百座名山之一。浅间山曾在历史上数次喷发,所以在介绍大自然活动之一的火山喷发特别具有代表性。
即使是同一座火山,也会在不同时期发生不同的喷发,在本书中介绍的就是发生在至今25000年间的四次喷发,书中的插图细腻地描绘了火山睡着和醒来时的样貌,尤其是火山醒来时,其瞬间喷发的威力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更是让人震撼。
本书作者和绘者都是日本的萩原福鼓,他从事地图及信息图制作长达二十余年。本书又由日本的早川由纪夫审订,他是日本群马大学名誉教授。
作为东京大学地质学博士,1980年他就开始对浅间山进行地质调查,发表过“史料中记录的浅间山喷发和灾害”“浅间火山北麓的电子地质图”“解读浅间山风景中的历史”等相关论文。所以没有谁比他作为一个最了解浅间山这座火山的地质学博士更适合审订本书了,也让这本书更加具有权威性。
火山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有的一睡睡上上百年,有的甚至要睡上几万年。而火山醒来也就是睡眠过程中的一小会儿。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仿佛人的眼睛一睁一闭。
昭和时代(1926-1989),武尔卡诺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烟雾就像发射炮弹似的从火山口升起。和夏天积雨云原理相同,烟雾并不是靠喷射力量上升,而是靠高温浮力上升。上升的烟雾被风刮走,处于下风的地方就会来刮来砂砾。火山口附近落下的是比砂砾更大的火山碎屑。而离火山口更近的地方就是火山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弹道轨迹,砸下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坑。20世纪上半叶,浅间山多次喷发,喷发量不大,但是会反复喷发。
江户时代(1603-1868)的火山喷发是普林尼型的喷发(形成高大烟柱且长久不散的火山喷发)。在这次喷发中,烟雾上升到30千米的高空,烟柱周围就像白裙子似的云层。高空中刮西风,将轻石砾落到了火山附近的城镇,被风吹散的烟雾弥漫到更远的城镇,带去了许多沙砾。
普林尼型的火山喷发同时,熔岩还会流向北侧。也就是说,即使岩浆不再从火山口喷出,熔岩流也并不会立刻停止。在缓缓前行一两周后,最终很多地方都基本上被熔岩所掩埋。
平安时代(794-1192)的火山碎屑流,由于喷发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火山灰和轻石,这种现象时有发生。在重力的牵引下,烟雾的上升速度一旦变为零,就会开始下降,于是就产生了沿着地表迅速奔流的火山碎屑流。而且碎屑流留下的堆积物的热量可以保持数年甚至是几十年。在此期间,地表的裂缝中会冒出热气。由于火山碎屑流会向低处流动,所以山谷被彻底掩埋。最终因为夷为平地的地表被雨水冲刷,水流汇集到一处形成新的山谷,而在地势高的地方长出了草,经年累月最终变成了森林。
25000年前的山体崩塌,是在黑斑山东侧发生的大规模山体崩塌。在树上能够看到山体崩塌后的同一地方的样貌。
从昭和时代到江户时代、平安时代再追溯到远古的25000年前,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猛烈的火山喷发和破坏性山体崩塌,它们产生时产生什么物质,给周围带来什么样的破坏。可是为何要研究更古老的年代呢?因为大规模的喷发和崩塌只会偶尔发生,不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是无法了解的。
在书中的最后还附有专业的解说及浅间山喷发年表,有助于加深我们和孩子对火山的理解,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们的孩子能真正了解大自然的神秘、壮观和威严。
我们需要敬畏大自然,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读后感(篇十五)
1.理想与现实
我儿子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消防员。他觉得消防员很酷,是能够救人民于水火的伟大存在。他每天跑跑跳跳,但就是没有什么“火”可以让他去灭,于是,有一阵子,他从“狼来了”的故事中获得了灵感,开始试着在家跟我玩一个叫作“着火了”的游戏。
“妈妈,妈妈,你看,篮球着火了!”说完他就跑到了篮球所在的那块地砖上,拿起他的消防车,开始认真地灭火。“妈妈,你看,小鹿着火了!”于是,他又忙碌在另外一处。这样的游戏,他百玩不厌。直到后来,他看到了一本书,直呼精彩。就是现在,他还在我的耳边吵着,“你看,妈妈,火山着火了,火山睡醒了!!”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是一部有关火山的科普绘本。和很多故事型的绘本不同,这里面喷发的活火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 早川由纪夫是日本马群大学的名誉教授,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相关的地质研究工作。尤其是日本著名的“浅间山”,它作为日本境内著名的活火山,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火山睡了,火山醒了》的火山原型就是这座浅间山。本书介绍的就是有记录以来,这25000年间的四次火山喷发。早川由纪夫博士的审定,给了这本书很好的学术支持。
萩原福鼓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浅间山四次喷发的不同形态。大开本的画面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我们家的这个“小消防员”也不禁深感壮观。多年的地图绘制工作背景,让萩原福鼓拥有超乎常人的绘图精细度。写实的风格,加上富有渲染力的语言,《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部绘本,可以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和感受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
“火山睡了”,它总是一直睡着。作者说,它很少醒来,但每一次醒来,都惊天动地。萩原福鼓通过这种拟人的形式,来描绘火山的喷发与沉寂。火山和人们的心理距离,也更近了。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也很容易接受这种拟人的说法。这是非常符合孩子心理认知特征的一种描述。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火山喷发只是睡眠过程中的一个短暂瞬间,却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这四次不同的喷发,还有着细微的差别。随着时间的切换,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火山睡着,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后这几个阶段的不同样貌。
散落的火山灰,热气消散,它们逐渐显露出平凡的面孔,悄无声息地化为土壤的一部分。火山喷发让一些人不幸死去,同时,也带来地貌的改变。我们无法左右火山的喷发,但我们可以做到对大自然更多的敬畏。
历史总是能够给人很多的启迪。科普的绘本,可以让孩子用更真实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多读些历史、科普的读物,对于孩子的心理认知的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的。
火山睡了,火山醒了。人们的生活,历经几千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那房屋,看那自然景观,我们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震撼。
除了故事,在《火山睡了,火山醒了》这部绘本的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早川由纪夫的解说。这更是给这本书,增加了科学的价值。
我们要关注历史,关注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在这个世界前行。
如果你的家中有男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也想成为消防员,请家长们别忘了告诉孩子们,消防员虽然灭不了火山的火,但却可以阻止很多不必要的灾难。这同样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梦想,值得我们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