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黑洞》读后感摘抄

《黑洞》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4 02:10:22
《黑洞》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24 02:10:22   小编:

《黑洞》读后感(一)

先说作者,Brian Cox是英国理论物理届当红明星,BBC还有个节目,以前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还看过。这个人把很多的精力放在面向观众的理论物理普及上。

这次是第一次读他的科普,感觉还不错,接下来讲下对于不同读者的这本书的读法,以及难易程度:

1、天体物理,引力,弦论方向的理论物理博士:可以学一下作者如何向具有本科理科水平的人怎么讲黑洞以及量子信息,顺便了解下什么是英式幽默。

2、没学过量子场论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物理博士:这本书的图不好懂,第一遍可以不用看,只需要看文字就好;然后可以看看网上小视频了解下彭罗斯图,再读一遍。这本书对于理论物理博士还是很友好地。

3、理科硕博士:略读下就好,了解下这个方向的人到底在做啥,这本书后面几章还是与时俱进的。具体细节不太好懂,可以不用特别认真的去看。如果有兴趣,可以用ai协助看。

4、文科硕博士:也是略读,但可以用ai辅助看下感兴趣的东西的。但不要指望看得懂,可以看下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的异同,特别是这种没有办法实验验证的;另外就是这本书的例子还是很生动的。

5、对黑洞感兴趣的物理本科生:本书要读三遍,第一遍略读,不看图片只看文字跟例子,第二遍利用ai协助看彭罗斯图,然后对里面的名词认真研究,这本书对于本科生来说,是研究黑洞的非常好的科普书,特别是最后几章,第三遍就是认真读最后几章,然后结合ai看看里面提到的论文。

6、感兴趣的社会人士:这本书不错。

《黑洞》读后感(二)

首先《黑洞》是一本很严谨的学术类科普著作。

科普不同于科幻,科幻作品不必拘泥于繁复的公式、方程,不受当前科学发展的制约,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自由联想,而科普作品不能如此,科普作品必须奠基于学术之上,要符合严谨的物理定律。科普作品又不同于学术,学术要艰深的多,而科普作品更需要通俗易懂。而在这两者之间平衡更考验作者的功力。

《黑洞》就是给更有物理基础的人士写的科普书。

一、基本内容

《黑洞》一书不是太厚重,不到300页,但内容很丰富,涵盖了当前科学的前沿研究。

本书共15章,第1、2章介绍了黑洞研究的起源,重点是从广义相对论出发,推导出黑洞的存在;第3章介绍了彭罗斯图,这是现代物理学中用来解决时空问题的有力工具;第4章介绍了史瓦西黑洞;第5、6章讲的是黑洞有关问题的推演,如黑洞内部机制、虫洞的推演;第7章讲克尔黑洞,即进行自旋的黑洞;第8章开始讲关于黑洞的当代研究,包括黑洞熵、霍金辐射以及量子纠缠,尤其是最后几章几乎都与量子纠缠、量子编码等相关联。

《黑洞》一书,除了介绍有关黑洞的内容外,还把与黑洞有关的宇宙学内容进行介绍,比如白洞、虫洞、引力波、奇点等,可谓丰富而前沿。

二、一些感受

一是全书专业性很强。该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方程等专业学术语言,来介绍黑洞等宇宙学现象,比如光锥、彭罗斯图、史瓦西解等,如果没有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理解起来确实是很费劲。我的方法就是略过不看,或是只看结论。这与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不能比的,霍金的著作引用各种方程、术语的很少,多是用平实的语言阐释高深的物理学现象。如果读者是少物理学知识的小白,会读到怀疑人生。

二是后面的章节以介绍量子理论为主,虽然是因为围绕黑洞而产生的讨论,尤其是最后一章,和黑洞的物理现象讨论有些脱节。我感觉全书的整体内在逻辑有点乱,无法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这可能与我的专业知识不够有关。

三是总体感受就是--科学是如此美丽,那些图表与方程是如此优美,所代表的物理学内涵是如此的深刻,作者所阐述的宇宙现象是如此神奇,带给了我精神上的科学盛宴,让我对科学崇拜不已,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阅读带来快乐,对此书的阅读让我更能感到宇宙的奇伟、瑰丽,带来更多的对灵魂的震撼。

《黑洞》读后感(三)

2024年11月最新出版的黑洞科普读物,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在专业物理学家的引导下,以最前沿、最严谨的视角,一窥宇宙最神秘天体的真相对于我们这种科普爱好者真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翻了下豆瓣的阅读记录,之前还读过该作者的另一本《量子宇宙》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找来读一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科普读物,因为里面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非常多,对于有些概念还是比较难懂的,比如光锥等,大家可以边读边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

作者布莱恩・考克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院粒子物理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享有英国最高荣誉“不列颠帝国勋章”。其曾在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室等多个知名科研机构工作。他在 BBC 主持过多部备受赞誉的科学节目,如《空间和时间的冒险》《宇宙》等,还举办过多次场场观众满座的世界巡回演出,其书籍全球销量超百万本.

除此之外,这本书的中文版三名译者也都是物理学博士或者教授,确保了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概念的严谨性。

在书中,作者带领我们回溯了人类认知黑洞的漫长历程:从1796年拉普拉斯提出"暗星"概念,到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为黑洞理论奠定基础,再到2019年人类首次"看到"M87星系中心黑洞的真实面貌,以及2022年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公布。这些里程碑式的发现,在书中都得到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本书最迷人之处在于它提出并解答了一系列令人着迷的问题:

通过探讨这些极具想象力的问题,作者不仅展示了现代物理学的前沿成果,还巧妙地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深奥的理论融入其中,让读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些概念。

本书还涉及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理论——全息宇宙理论。这一章节将带领读者重新思考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是否只是更高维度世界的投影?这种观点不仅具有哲学深度,更是建立在严谨的物理学基础之上。

作为2024年11月的最新科普作品,本书不仅涵盖了黑洞物理学的经典理论,还包含了最新的科研进展,如黑洞热力学、黑洞信息悖论等前沿话题。

● 1796年:拉普拉斯提出"暗星"概念

●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为黑洞理论奠定基础

● 1916年:施瓦西提出黑洞的第一个数学解

● 1967年:惠勒首次提出"黑洞"术语

● 1971年:首次观测到疑似黑洞天体天鹅座X-1

● 2015年:LIGO首次探测到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

● 2019年4月:发布M87星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

● 2022年5月:发布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的照片

Enjoy~

PS:忘了提了,装帧也相当精美,排版舒适。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