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认知》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认知的本质和发展历程。从认知的定义出发,作者分析了认知的特征和重要性,并探讨了认知与思维、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认知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引发了人们对认知科学的深思和探索。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一
赫伯特 · 西蒙,1916-2001,中文名司马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组织内的决策,他最著名的理论是「有限理性」和「满意度」,有限理性指个体作出决定时的理性是有限的,有限理性的局限性包括需要作出决定问题的难度、大脑的认知能力以及用于作出决定的时间,所以决策者是满足者,寻求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人类无需花费完整的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最佳选择,而是选择一个满足他们适当标准的选项。满意度指......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二
将人类的认知同计算程序相类比是一种极具启发式的研究思路,但需要注意西蒙在这里给出的并非对思维的本质性描述。本书不给出“思维是什么”的答案,而只是认为通过计算机模拟我们可以达到对人类认知的侧面描述。因此,信息加工理论的局限在于,对思维机制的模拟,不能解释思维是如何产生的,而只是为我们呈现了“思维的机制”。通过符号系统-口头语言记录和计算机语言的类比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符号表述往往会对事实进行简化,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计算机语言都是高度理性化的表述,但有机过程中(思维)存在着大量随机过程,它们不是完全的理性过程;另一方面,口头记录、程序模拟等手段的时间跨度不够宏观,没有从生物学的繁衍和进化上来考察认知的生成,实际上,符号系统也具有类似的代际迭代的特征,不同时代下人们意识形态的更迭是难以用理性标准衡量的。但不能否认,西蒙在80年代将思维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技术放到同一个篮子里,可以说为人工智能和一些认知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三
这本硬核的小册子,我在淘宝上花了三百元才买到。它是由图灵奖得主司马贺站在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析人的思维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其间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他搭建了一套物理符号系统,使得智能的人和智能的机器之间,不再仅仅只是“比喻”层面的关系,而可以互相类比,最终达到互相连通。全书都在传递一个思想:虽然我们不能要求人像机器那样组织加工信息,但是反过来,我们可以向机器灌注人的思想,搭建一个属于机器的类似人的思维框架。
说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人的记忆构造和计算机的存储构造是天然联系的,而记忆是认知的基础。心理学记忆理论把人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它们有不同的容量,记忆时间,刷新频率。计算机也有内存和外存,内存承担高负荷,高时间密集度的运算,同时调用外部存储,这个机制与记忆类似。心理学家们编出来个模拟记忆过程的程序epam,人与机器处理同样的记忆问题所带来的时间代价几乎一致,只有几秒上下。学过大计基的人都知道,这只是冯诺依曼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可见早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前,计算机的发明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带有“人化”的特点,是某种意义上的“仿生学”。既然它是仿生学,而又仿的是人脑的思维过程,两者连通即是可能的。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四
摘抄与教学法无关,只是读完全书以后,会认识到正确的认知对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法的帮助。
p44 表处理语言——LISP(List Processing Language)
p70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解决问题,而且要教他们使用较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p101通过对问题表面结构进行分析而得出的问题的意义,称为语义。
p116表征(representation)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里是如何呈现、如何表现出来的。
p127如果没有足够的各方面的知识就没有直觉。
p133 专家是根据已有的东西,想办法加以利用。
p138理解量和解决问题是不同的。
p142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同型的表征方法,这两种表征方法就称为问题同型(problem isomorphs)。
p145 UNDERSTAND和ISAAC综合程序
p158 迁移——类比——隐喻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五
喜欢看大师的作品,最近是西蒙,中文名司马贺,他总是可以根据自己跨学科的广博的智慧揭示出更普遍的规律,而且经常拿常见事物做类比,深入浅出。虽然是80年代的老书,内容绝对一点都不老套过时,这就是经典。
科学总是把复杂的现象转化为基本的过程和规律,了解基本规律可以更有效的指导自己,减少损失少走弯路,再好点提高效率。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六
在西蒙的这本1983年北京大学讲稿中,能够对西蒙的学习理论找到什么线索呢?学习是认知科学的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另外两个是问题解决和模式识别。如果要用“不遗忘即加工深度”作为表征,那么关上书我能想起来、并和自己已有的理解挂钩的重要内容如下: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七
高阶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不用词语思考,而是用抽象的表征,或是图画或图表,但大部分是符号,西蒙正是如此。
西蒙认为:人是使用符号系统的动物,语言是符号、文字是符号、声音是符号、文化是符号……符号系统几乎是最完美的人工事物,人类所有事物都可以符号表征。语言符号系统总是我们用来表征我们所处环境、用来作为思维的最重要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人类的认知》讲述的只有一个议题:如何用符号构建人的思维系统?西蒙在四个层面回答这个问题:一是善用跨学科的思维;二是引用计算科学表征思维;三是建立人类认知的科学;四是将人视作符号系统。
西蒙一生大问题是「人的决策」,想理解人的决策就必须先理解人脑信息加工的原理,传统的心理学要么是行为主义,要么是格式塔,但两个都有认知的局限,于是西蒙开创性地利用计算机科学来解决这个问题。此书名为《人类的认知》,实际上就是西蒙结合信息加工心理学与理符号系统学,将人脑视作一个物理符号系统,用符号来模拟人类认知、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西蒙建立认知心理与认知科学的框架,并借助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出人类思维与认知的科学认识。最后,西蒙用认知心理与认知科学的知识反哺计算机科学,发展人工智能,试图让计算机也具有人的各种的认知能力。
此书完整展示西蒙在多学科行走的思考路径:用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来解释人脑的运作,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来复现专家的技能。
P.S. 此书是西蒙展现他跨学科知识学习并解决认知问题的过程文档,二过程文档正是理解创作者思维方式的最佳方式,建议着重学习。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观念、概念、能力以及认知加工的过程,抽象而不可捉摸,拥有数学基础的西蒙在一踏入认知心理学领域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西蒙研究第一步就是要将人的认知过程表征为可以客观描述和研究的具体过程。
西蒙采取的办法是利用计算机科学,提出「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该假设认为,任何物理系统的事件、过程或操作,只要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并能明确每时每刻的状态,就能用计算机模拟出来。人类的认知过程与通讯信息处理过程类似,这样的人类思维中的各种抽象概念和符号也可以像物理对象一样可以复制、转换、处理和相互连接。
借助计算机科学与物理符号系统,西蒙建立人的认知模型:接受信息、编码和存入记忆、利用记忆作出决定,指导外部行为。
人的认知模型将人视作有血有肉的机器人,那么,人类的认知活动与计算机的关系该如何表征?
西蒙的答案是: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篇八
《乔布斯》中屡屡提到乔布斯「创意剽窃」的问题:
例子一:在大多数会议结束的时候,乔布斯都会宣布下一步要做的决定或是战略,通常用他简单粗暴的方式。他会说:「我有个绝妙的点子。」——即便这个主意是刚刚有人提出过的。或者他会说:「这简直烂透了,我一点儿都不想这么做。」偶然遇到尚未准备好处理的事务,他就会暂时放在一边。
例子二:创意广告人詹姆斯·文森特说。你提出一些观点,他说,「这是个愚蠢的想法。」之后他(乔布斯)又回来,说,「我们就这么做吧。」你会忍不住想说:「我两个星期前提出来的时候,你说这是个愚蠢的想法。」但是你不能这么说,而只能说,「这点子很棒,我们就这么做吧。」
例子三:苹果首席工业设计师乔纳森-埃弗(Jonathan Ive)说:「他在得知我的一些想法之后说,不好,这个想法不怎么好,我更喜欢另一个。」艾夫说,「然后我坐在听众席上听他阐述刚才的想法,说得就像他自己想出来的一样。我格外注重一个点子的出处,甚至会用笔记本记满我的各种点子。所以,当他把设计的功劳归于自己的时候,我觉得很受伤害。」
例子四:他们把最保守的提案放在了桌子的最右边——白色背景中一张 iPod 的特写照片;而最左边的是最有图像感和符号感的设计——一个人边听 iPod 边跳舞的剪影,白色的耳机线也随之舞动。文森特说:「这幅图表达了人与音乐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系。」他建议创意总监邓肯·米尔纳说,大家都要坚定地站在最左边,看能否把乔布斯引到这款设计上来。乔布斯一走进来,就马上走到了最右边,看着干巴巴的产品图片说:「这个看起来不错,我们来讨论一下。」文森特、米尔纳和克劳站在另一头都没有挪动脚步。最后,乔布斯抬起头来,看了看那张符号化的图片,说:「哦,我猜你们喜欢这一张。」他摇了摇头:「但它没有展示出产品,人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文森特提出他们想使用这张图片,但是会再加上一句广告词:「把 1 000 首歌装进口袋。」这样就不言自明了。乔布斯又往桌子的最右边看了一眼,最终同意了他们的想法。不出所料,他很快就声称这是他的创意——要推出更多符号化的广告。乔布斯回忆道:「我听到一些怀疑的声音:这样的广告怎么能真正卖出一台 iPod 呢?这就到了 CEO 要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要促成这个创意。」
但乔布斯的这些「创意剽窃」的问题,都可能与「不自觉学习」有关。
「不自觉学习」出自西蒙的《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原理》。
不自觉的学习是意识不到的学习。问题是当人去学习一件完全新的事物是,他所能报告出来的过程的完整性如何?对这个问题的一般看法是:假如这个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并且被试注意到了其中的每一个阶段,他应该有可能记住这一过程,并能完整、准确地报告出来;假若这个过程包含了再认的问题,既有对已熟悉材料的再认活动,那么他就不能把全过程一步步地报告出来。
许多年以前,N.R.F Mai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做过一个著名的「绳子问题」的实验,K. Dunker 也做过这类实验。他们报告说,在实验中被试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学到了东西。
绳子问题实验是在一间房间的天花板上悬下来两根绳子。被试的任务是把两根绳子的下端接在一起。但这两根绳子相距很远。被试拿到其中一根就够不到另一根了,这个问题对一般人来讲是相当困难的,时常是花费了好长时间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常是房间里有一张桌子,上面放一些一定重量的物品,如锤子、钳子或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尝试被试慢慢地会想起在一根绳子头上栓上一个工具,使这根绳子摆动起来,这样,他先抓住另一根绳子,等这根绳子摆过来读出,他也就可以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