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馅饼的秘密读后感锦集

馅饼的秘密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7 23:00:24
馅饼的秘密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5-04-07 23:00:24   小编:

《馅饼的秘密》是一部描写友情与成长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邻居之间的故事。在小女孩的帮助下,邻居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馅饼,也学会了珍惜友情和珍贵的回忆。这部小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与感动,让人反思友情的珍贵与重要。

《馅饼的秘密》读后感(一)

刚刚读完馅饼的秘密,这本书是我的生日礼物,源于我的朋友喜欢书,而我只能看得进去鬼故事和侦探小说,于是这本书就顺理成章的在我的书柜里放了四年之久,今天终于抽出时间和兴趣把真本书读完,我喜欢有疑问的情节,这本书令我最惊讶的是这位主角的机智稳重和一个七旬老人竟然能通过年轻少女的视角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我看书从来不关心作者是谁,于是当我读完全书以为是一位年轻的新锐女作家的作品,看到了作者简介真的是颠覆三观,整本书让我感觉到的是小王子,小鬼当家和福尔摩斯的完美结合,一切都很顺理成章,但是我总有一种看童话故事的感觉,或许是书中所发生的离自己太远了,总的来说,没有浪费我的时间~

1/3页

《馅饼的秘密》读后感(二)

看完书才发现这是一个老头子写的。一本再正常不过的推理小说,情节算得上紧凑,各种推理基本合理。一个11岁的少女能够精通推理断案,逻辑思维缜密追踪这样一个还算复杂的案件已经很不可思议了,作者还要赋予她可怕的化学天赋,对毒物有着非凡的兴趣,尤其是氰化物,我简直太羡慕这个小天才啦!

想起小时候看的第一本推理小说——七个小神探系列之《神秘的火光》,至始至终俺都燃烧着热血,将其一口气看完。现在回忆起来,书很薄,推理也极其简单,可我仿佛还是保持着童子军之间的秘密,那一刻的热血少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叫人心动不已。还有那神秘的氰化物,让我想起亚森罗宾中的一幕,德国女间谍胸前的蛇形卡媚,里头就藏着某种剧毒的氯化物,当时读这本书的少年对这种英勇无畏的自杀无比钦佩,当然知道那不是什么好人,不过更好奇的还是能装剧毒小瓶子的蛇形卡媚,我至今仍认为那是一种胸针,一种帅呆了的胸针!

虽然这本书未必适合小朋友看,但说不定它就是用来唤起成人世界的童真时光,它的确做到了,非常棒!

2/3页

《馅饼的秘密》读后感(三)

我以我的节操起誓这个标题没剧透。

以及,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我有一段时间异常怀疑自己的欣赏水平,很多我念念不忘的书在别人那里只是废话连篇的无趣的东西,当然了我觉得我也确实没什么欣赏水平可言,看书太少。

但是起码对我来说,这本书,好看的有点意外啊。

一开始去图书馆的目的只不过是因为周五开始图书馆要连着关闭借阅室一周,于是就在周四大摇大摆地去连借了很多本来打发时间,顺手在文学那一栏随便挑了几个看着顺眼的书——也就是说一开始的期待不过是达到“能让人忍耐着一直翻阅完毕就可以了”。

红色的封面,印着一只死鸟然后鸟嘴上戳着一枚邮票。然后是大大的五个字“馅饼的秘密”。——对正如某人吐槽那样,这个名字更容易让人想到家庭主妇大全什么的,比如料理的一百个小诀窍之流。

标题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我想说我很害怕,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恰恰相反,这算得上到目前为止发生在我生命中最为有趣的事了。”

很好,目前看来,没有犯在封面封底剧透的致命错误。

然后我欣欣然地翻开了书。

“壁橱像凝固的污血一样漆黑异常。两个姐姐合伙把我塞进了壁橱,然后把壁橱的门无情地锁上了。我完全靠鼻孔吸气,努力保持着平静。每吸一口气,我都试图坚持着从一数到十,但刚数到八,我就只能无奈地把刚刚吸入鼻孔的空气缓缓地释放到黑暗之中。唯一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她们把我的嘴巴堵得死死的,反倒让两个鼻孔变得特别通畅,可以让我缓慢而不间断地呼吸到壁橱里陈腐发霉的空气。

她们用丝绸围巾把我的两只手绑在身后,我试着用指甲盖把围巾钩破,但是由于啃指甲的坏毛病,这个小小的计谋根本就行不通。这时我灵机一动,把十个指尖并拢在一起,然后以这些微小而坚固的支点把被姐姐们绑得紧紧的两只手掌撑开。”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开头,这样一个貌似被姐姐欺负的小姑娘的形象的开头,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读下去了。

弗拉维亚是个非常非常让我喜欢的小女孩,虽然,我觉得文中有一些部分描述的并不现实。但是当我读到她对化学和毒药的兴趣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是萌爆了。

怎么可能不喜欢化学呢?那些试管,瓶瓶罐罐,蒸馏,酒精灯,太棒了好么!

德卢斯家族有一栋很大的房子,上天保佑这栋房子里有一个实验室。于是对于弗拉维亚来说,这便是她的宝藏了。

我在看这样的推理书的时候,往往关注的重点会偏移到别的地方去,比如它用了惊人的细致去描述弗拉维亚对毒物的了解和对化学的热爱,也许有些超过别人的想象呢,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因为我小时候做梦都想要一套成套的试管和设备来供我加热东西去观察反应,尽管我可能根本意识不到那意味着什么。

那些充满魔幻气息的名字,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充斥在书中真是太让人精神振奋了。——对不起我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关注别的细节的怪胎。

然后是弗拉维亚的姐姐们,长相美丽的奥菲利亚,热爱读书的达芙妮,以及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很早就离开了她们的那位母亲哈莉特——我爱这位太太因为她居然驯服了这样一个德卢斯家族的成员并且生了弗拉维亚这样的女儿,即使弗拉维亚的成长跟她几乎毫无关系。但是哈莉特的气息几乎一直都在。

然后是弗拉维亚的爸爸,冷淡的,淡漠的,但是,有一点让人想到小少爷那种的优雅的人——不行为了不剧透,我还是在叙述到深夜谈话之前不要提这位父亲的好。

弗拉维亚的家庭结构很奇怪,真的,我不是很能想象这样的姐妹关系,当然也不能理解做为父亲居然可以疏忽到这种地步,即使是丧失了妻子也不应该这样啊!你还不如乔治呢!

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大约九岁的时候,我曾经写了篇日记。在日记中我倾诉了自己作为德卢斯家族一员的感受,虽说我是德卢斯家族中的异类。我想了很多,最后终于领悟到弗拉维亚德卢斯只是家里的累赘罢了:和酒精灯上烧过的试管里剩下的黑色晶体残渣没有什么两样。我想这是最恰当的比喻了。其后两年,没有发生任何能改变这种看法的事情。

正如我先前所说的那样,德卢斯家族存在着某种缺憾:也就是那种能把全家人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纽带。人们在登上喜马拉雅上之巅时甚至会对脚边的石头大加赞美。但是在我们家,姐妹之间如果能做得到不互拆墙脚就已经算上上吉了。”

说的,非常,正确。

我经常在想造成这样的家庭环境,大概是因为哈莉特的缺席吧,如果哈莉特活着的话,我相信,我相信她会让这个情况改变的。

哈莉特是个神奇的女人,她在她死后十年依然影响着德卢斯家族。

整本书的线索基本是公平的,有足够思考余力的人完全可以在揭晓之前想到最后的凶手,并且情节安排的进展程度也非常让人舒服。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应该就是她跟她父亲深夜谈话的那一次,非常喜欢。

啊对了,我似乎应该对标题的乔治六世做个解释?不,我就是想说,乔治六世是个认真的人。

=_____,=他是个认真的国王。

以及关于馅饼,书中最精彩的论述为了避免剧透我无法引在这里,只能说读到这里的时候再一次感慨哈莉特小姐,她真是了不起的一位,妻子,妈妈,或者女士。

以上。

我在考虑下周的时候去借弗拉维亚系列的第二本。

【The Sweetness at the Bottom of thePie】{加}艾伦*布拉德利

PS有兴趣的人可以百度一下“爱尔兰复仇者”。虽然我百度了一下发现几乎没有关于这个东西的确切相关,沮丧。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