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读后感100字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22 09:40:18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22 09:40:18   小编:

读完《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深感古人的智慧和教诲。这些经典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和原则。通过细细品读,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能提升修养,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行善积德,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读后感(一)

本书将四部经典的蒙学读本集结成辑,无论从注释、译文,还是装帧、纸张来说,总体质量还是挺好的。到目前为止,只读了《前言》和《弟子规》部份(最初是因为想看《弟子规》才买的此书)。但是,书中的《弟子规》对原文作了改动,这是与其它途径得到的多部《弟子规》对比得出的结论。现列举如下:

原文的“亲憎我”在书中被改为“亲恶我”。

原文的“后有急,借不难”在书中被改为“人借物,有勿悭”。

原文的“奸巧语”在书中被改为“刻薄语”。

原文的“有缺坏”在书中被改为“有缺损”。

虽然这些改动并无大碍,但从尊重原著本身来讲,却是明显的不足之处。不知书中的另外三部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1/3页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读后感(二)

《千字文》,南朝时期,从王羲之遗墨书迹中选一千个不同的字排列组合成的一篇韵文。由于是命题作文且有此用字限制,所以在整体上前后内容不够连缀,但一句一典,是四篇中阅读难度最高的。很佩服古代文人的国学素养,启蒙读物都如此博学

《百家姓》,宋初五代十国,信息量极大,查一查自己姓的起源,还是蛮有趣的

《三字经》,南宋,启蒙的话,这篇应该第一个学,教授一系列基本常识,包括伦常、数学、自然、历史、学习次序等。其中古代五伦是糟粕,可不必理会,最有价值的是学习顺序这一块,爱好古代文化的可参考此顺序阅读古籍,我认为这是此篇的隐藏宝藏

《弟子规》,清代,是四篇中最浅显的一篇,内容是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这些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内容之外,其他内容并不过时,对为人处事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能很好的保护自己,这篇最喜欢

我要把此书放在身边,实时指导并警醒自己。这本书买了很多年了,由于是蒙物,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导致现在清理存书才读,感觉相见恨晚了。但早年读也许并不会理解它大部分的正面价值,而只是看见它少部分的糟粕吧

2/3页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读后感(三)

敢问一句 为什么就是没有如何做父母的书?

如果父母豁达,宽容,聪明,智慧,就根本没有孩子什么事。

远游,准了。一些重要事要做,准了。

是父母一直在担心害怕,甚至不开明的要把孩子绑在身边,才让孩子一直缄默其口。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如果父母不仅打我骂我,还憎恨我,对我很不好,我还要尽孝?宽容已经是很好的,还要爱他?还是路鲁迅先生说得好,爱的相互的,没有什么恩不恩的。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对应《论语·里仁第四》“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改成这样,也是醉了。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怨恨就要没有,良药苦口,不听还骂我,骂我我就哭,然后就打我,打我我没有怨恨。非常人。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也改的不好,劳而无怨。老:辛苦,操劳。并不代表父母打你,你还是无怨恨。更何况,我怨恨,并不代表我不尊重我的父母,只是人之本性而已。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这点我是同意的,但是仅限于对子女极好的父母,没有尽过一点父母之责的人不配。

我所认为的孝,他们爱我多少,我也爱他们多少,互相的爱。

但我是独立的,不为他们所有。

还是孔子说得好,仁者爱人。孝也,惟其疾之忧。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是真正的敬爱他们,为他们考虑。正如他们对我们一样!!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