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下雨的星期天》是一部描写孤独与失落的小说。主人公在连续下雨的星期天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程,面对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温暖。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一
一个人,独自在巴黎。他无法爱上别人,因为他无法认清自己。他独自坐地铁,没有目的地。他没有生活的热情,未曾经历感恩的力量。他一直带着一张面具,内心空虚。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是千千万万平凡人的缩影。不是所有的人生来都是有意义的,很多人只是活着,并不懂生活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二
处在社会中,谨小慎微。每一个符号,不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的,在假装看不到的包装下,把这一切的信息符号放在心中进行百般解读。解读的结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久而久之,在脑海中强化自己对解读的结果,把它当成“真正的”自己,或喜或忧,情绪的变动随着周围的自以为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符变动。不知什么时候起,想要的变成的自己成了别人期望中的自己或者说是期望在别人眼中的你的形象。然而,现实总是那么不美好,当实际所表现的和理想状态之间产生了鸿沟之时就造成了施皮茨先生那么不开心的原因,如果有一天这个鸿沟的大到无法弥补,那么,请问施皮茨先生的出路又在哪?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三
无论谁去看
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阿尔诺·施皮茨韦格
所经历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似乎就是我们的生活
生活就像意识流
走到哪里都会跳出许多的想法
一个眼神
一个人
一件发生的故事
都是我们思前想后的来源
每每一章篇节
都似乎是一天的开始与结束
无聊也是胡思乱想的一天
忙碌或者遇见一些事也是乱思胡想的一天
我们是情感最丰富的动物
遇事总不能直接了当
这就是作为平凡人的我们
的真实生活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四
总是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叫《一个人的星期天》,可能一个人的孤独感,和“一直下雨”的日子,冥冥中在保持着一致吧。
这本小说来自法国细微主义文学代表作家菲利普·德莱姆。他对细节的把控犹如在做蛋壳微雕一般,那些极其微小的生活细节、感情变化都被他一一捕捉。通过他逐步深入的人物刻画,书中主人公施皮茨韦格先生在这薄薄一本小说中逐渐变得立体起来,你很难讲出施皮茨韦格先生这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形象,他内心的复杂度远远高于其他小说中对人物的定义,你很难爱上他,也很难讨厌他,有时觉得他滑稽可笑,有时却忍不住赞同他的处事态度。你不禁会想:德莱姆是怎样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才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内心世界。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五
每走过巴黎的一处,就像购买了一片森林,一片精神森林。
施皮茨韦格先生每走过巴黎的一处,就像一个细腻的注视者观察着巴黎人的生活。似乎在寻找着着作为巴黎人的尊贵。
不喜欢坐地铁,却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去坐地铁,只是想观察那些乘坐地铁的人。
去博物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去过,随着博物馆外排队的人前行,就像抚摸着队伍的脊柱,每个人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去医院,去超市都会细心观察别人。。。
施皮茨韦格先生偷窥着身边的一切,
我也偷窥巴黎人的生活
但却找到那个初到大城市时的自己,跑遍城市的每一角,观察着这里人的生活,甚至会像施皮茨韦格先生一样在公园租一条船,泛舟湖上。可是渐渐地,和城里的大多数人一样,成为一座独立的孤岛。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六
离开潍坊前,把用了五年的京广书城卡兑换了几本书。虽然我不喜欢硬壳材质封皮和行间距过大的书,但喜欢这个书名及封面设计。
主人公是个独自在巴黎生活的白领单身汉,文字轻描淡写,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日复一日。
有种从小城市逃离到大城市的内心窃喜,有在驻足大城市的内心喜悦或者说是虚荣。
时而像个怪人,与周围特立独行,格格不入,内心决绝认为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在雨天,想起某个电影片段;晚上八点后的地铁里,疲惫的人们,似乎在着急的世界里也不着急回家了;去博物馆,为了多一点谈资,那么多人排队,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历史,而不是为了到此一游。
与某个人谈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又回到原点,自由平静生活。
在某个怅然若失的时段里,偶尔还是会想起家乡小镇曾经心爱的姑娘。
如果说非要给这本像部小册子一样的小小说评论的话,我觉得像一杯夏夜里的盐开水。平淡,但某些片段还是会让读者印象深刻。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七
看了篇书评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就没看懂,并没有知晓什么,启迪了什么思维,只是一下又一下的感触。
看到后面,我意识到这是一本外国散文啊,和中国的散文形散神不散不同之处在于,它写的内容题材不一样,它写的是生活。而大部分人类通性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的太过于集中,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在他身上找到共鸣。
一个人,感受生活,打量世界,时不时拜访一下他人的精神世界。可以感受到的人物的饱满的自我感受,清冽的文字,如封面般清新的气息。这书就得读纸质版的,一口气一个字一个字读下去,电子书版给不了这样的阅读感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穿了一件大衣,感受到的都是来自衣服和皮肤之间的温热,它既来自身外的世界,它也不来自身外的世界。想要彻底感受这个世界,全裸,我们做不到,想要保护自己不去感受这个给了我们难受的世界,包住,我们做不到。
所以,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直到最后。
一开始,我们就把自己带入到施皮茨威格的身体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用这种方式去感受世界的。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八
怎么读《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这是一场主人公一点儿都感觉不到痛苦的孤独,孤独的痛苦是我们这些人才会去咀嚼感受的。在这个略带些麻木的意味里,主人公自得其乐,恰到好处一点点的乐,一点儿也不是饕餮的。他因此而获得了自由,就像连生死都已是奈何不了这个平静的人。唯一令人有些不适的是他一场无果的感情生活,为什么非要写他的性呢,这么个平静的人如何去从事血脉贲张的性生活,是为了要写出他并不是一个变态的人吗,而按照我的理解,他就应该是一个性冷淡的人,不是因为生理缺陷,他没有任何的生理缺陷,就是一个平静的,有着略微性冷淡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他那像是走钢丝般、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孤独。
文艺不一定全会带来快乐,读得进才是正道
公众号:怎么读。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九
被书名和封面所吸引,没有看内容和了解作者就买了,毕竟我是颜控,哈哈,没想到内在也深深吸引了我,那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小惊喜,甚是喜欢。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书名有种淡淡忧伤,书中主人公看似满意的生活中也时常怀有悲伤的情绪,所以封面是一种蓝色,blue也有忧郁的意思,很符合这本书的基调。一张单人沙发述说了主人公一个人的生活,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好像是遇见了下雨天,但始终有一把伞,有一种信念和人生态度支持着自己。
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感觉像极了自己,或者说自己可能会活成主角施皮茨韦格,仿佛看到了自己将来的样子。一个人可以自得其乐,好好吃饭,在生活的小事中寻找乐趣,热爱自己的城市,偶尔独自去看电影,逛熟悉的街道,爬周边的小山……但时常感到自己的孤独。
故事中最令人唏嘘的是与杜芙尔德的交往,人到中年,能遇到这样一段恋情是令人幸喜的,可惜最终败给了日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惯,最初的热情终会被琐碎的小事所淹没。我们希望自己是优秀的,有趣的,但渐渐的,恋人可能会慢慢发现你的平庸,不再新奇,不再期待。于是又回到一个人,舒服的姿态。可能施皮茨韦格已经强大到不需要陪伴,或是比起陪伴就需要迁就,更愿意独自一人,毕竟已经一个人生活了那么多年。
“过几天就要下雪了。
我想起去年此时,
想起了炉火旁,我的哀伤。
如果有人问我:怎么了?
我会说:让我静一静,没什么。”
我的城市,杭州,正迎来冬季的第一场雪。
雪,总能让人期待。
可是,这里有人愿意爱我吗?
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起看雪,堆雪人了。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
挺不起眼的一本小书,才100页的厚度,三万字。
我喜欢看翻一翻就能看完的一百页小说,尤其是法国小说。
其中的那种气氛,你说不出来的感觉——淡淡的。
法国小说里,我写出这几个字又想删除加个定语,在我读过的法国小说里,无论喜怒哀乐,都是淡淡的,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淡淡的哀伤,如果说读着他们的故事能想象一种表情的话,我觉得是——苦笑。
在这本书里,我好像看到自己……读完心里酸酸的,想哭……
一个人漂浮在一个大城市中,那些类似于故事中的艾莲娜的人,认为或者猜测我过的不错,在体面的地方,有着还算体面的工作,应该就是很体面的生活。时间久了,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样把自己并不体面的真实讲述给他们,展示给他们。
然后,我习惯了一个人,隐藏在人群中。不太跟别人谈到真正的生活,也不太擅长和人聊天,和应该很熟悉的人,也是点头之交,见面问声好而已,有时候打好腹稿去接触,最后还是不能按照预想的剧本演出自己想象的状态。
然后,开始觉得真的是日常生活最难分享。为什么活着活着棱角没有磨平却变得更加尖利了,与人共处一室变成了一个艰难的课题。
放假,好像令人更加无处安身……所以假期,我也选择了一个不起眼的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别处”,过几天切切实实感觉到“他乡”的生活,觉得把日常抛得好远好远了,可是一下火车或者一下飞机,那扑面而来的熟悉的日常就让自己一下子切换回日常的状态。假期和旅行到底带给我们多少休息和所谓充电之类的东西呢?不过是偷走了几天时间,好像把那几天从生命中拿掉我的生命也不会不同。
还有,看展览。那简直是现代人的缩影!吃饭时,咔嚓——朋友圈。看电影时,咔嚓——朋友圈。听音乐会,咔嚓——朋友圈。似乎,我们需要的不是吃饭看电影本身,只要给我们一个美食广告的照片,一个票根,一个演出前观众稀稀落落还未坐满全场时的照片,比那演出本身更加重要。不是“看”,而是“看过”。我们做了多少只留下手机里的照片而没留下心里的照片的愚蠢事,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过得还不错,挺充实。
薄薄一本书,勾勒出多少现代人的孤单和艰难,以及虽然孤单虽然艰难但是习以为常到觉得没什么,和挺不错的那种生活。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一
潮湿的并不是城市本身,而是内心。配上淅沥的雨声,刚好构筑起冰冷而孤独的氛围。阿尔诺之所以喜欢“梅格雷警长系列”小说的开头,正是源于其寂寞的心境。他一个人“被生活”着,裹胁于城市之中,努力证明自己与他人无异。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记录了一位叫阿尔诺的异乡人,在巴黎度过的三十年琐碎生活。因为在家乡失爱,他感觉到了被抛弃,于是全身心逃往巴黎,在繁华的都市,他平凡而孤独地生活着。全书文字行云流水,情节波澜不惊,却每个细节都刻画地很是精致。
米兰昆德拉曾说:“真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巴黎曾是阿尔诺一生唯一的选择,也是他所有欲望的中心。“巴黎是属于他的,但其他人一无所知。”终于有一天,坚定如他,也想到了逃离至“别处”。他选择了奥德斯坦,一个没有灰色也没有绿色的地方。当他面朝大海,忽然得到了顿悟,“他隐约觉得,只有在这种幻想破灭的漂泊游荡中,在这种孓然一身的抒情兴致中,他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都市里,他是一个旁观者,因为过分在乎他人的感受,他始终扮演着别人,沉浮于无意义的生活之中,沉湎于虚妄的追寻之中。
在作者菲利普的文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在都市中,一个人很容易失去自我,顺从于命运,最终失去生活的激情与希望,在偌大的世界显得尤为渺小。阿尔诺无疑是一个平庸的人,和生活于都市的我们并无二致。在他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属于自己生活状态的影子:独来独往,附庸风雅,徒然地追忆着逝去的美好感情,却没有真正的行动力,最后庸碌了一整个生命。对于阿尔诺,在都市的生活体验更像是一出自导自演的内心戏,“看过”博物馆展览,“抽过”辛辣呛人的小雪茄烟,“想过”崇高地捐献自己的身体。在这里,生活的姿态远超过生活的意义,孤独的模样很美,就像星期天的雨,绵延不绝,直到天寒地冻,雨变成雪、冻结成冰,生命亦走向尽头……
大都市便是这样一个奇特的存在,无论是巴黎还是魔都,既可以是孤独者的归宿,却同样带给飘零者更深的惆怅。没有人真正属于都市,这是一片精神森林,也是一个情感迷宫,若要真正的生活,必须逃离。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二
施皮茨韦格先生喜欢住在巴黎。
施皮茨韦格先生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心绪,从巴黎不同的面貌中找到安慰。
施皮茨韦格先生细腻敏感,他观察、在心里评价和假设,从一开始就远离可能使他受伤的东西。刻意选择孤独,偶尔享受混入人群。
施皮茨韦格先生是认命的积极生活的悲观主义者。要的不多,在小小的安全圈里很满足,只过自己能掌握的有把握的生活。
施皮茨韦格先生喜欢在雨天的咖啡馆反复读梅格雷警长的前几页;从不错过任何展览,但更喜欢排队等候的过程;步行上班,乘夜间地铁闲逛但其实哪里都不去;讨厌被大声呼唤名字,其实是害怕被瞩目,也因此不爱去看医生;只看乙级联赛,会跟邻座的球迷兴奋地交换意见但散场后并不会互道晚安;喜欢观察别人,但被人注视会感到手足无措;会欣然在假期到别的城市,然后在回来时感受“我在巴黎”的满足感。
施皮茨韦格先生从不感到无聊。他的生活里,既没有期待,也没有等待。他静静的,静静的生活在这里,当日的星座运势中,既没有幸运,也没有灾难。
“ 过几天就要下雪了。
我想起了去年此时,
想起了炉火旁,我的哀伤。
如果有人问我:怎么了?
我会说:让我静一静,没什么。”
施皮茨韦格先生不再等待什么。过几天就要下雪了。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三
某个星期天,一觉醒来,拉开窗帘发现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伸个懒腰,又窝在椅子上思考今天要做些什么呢。已经连续几周都宅在家里,听听歌、看看书、刷刷手机,没有任何户外活动,也几乎没有见过除了同事以外的脸。于是又重新站起来,伸个懒腰,准备洗漱、吃饭,然后出门转转,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也去见见其他人。
这是我生活的样子,一个人在一线独居生活的样子,也是施皮茨韦格先生在巴黎生活的状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一起离开了家乡,在异乡过日子。有时候因为很小的事情不开心,有时候也因为一大早能看到太阳,吃到好吃的早饭而快乐。匆忙奔走的每一天,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你也无暇去思考他们的生活,大抵跟自己差不多。我好几个同事都说过非常讨厌在地铁上挤来挤去,跟别人身体触碰的时候,我也是一样,坐在位置上的时候,特别讨厌身边的人敞开腿,或者是左扭右扭,不停挤到你。下班时间的地铁,充满愉悦而又疲惫的气息,选择在地铁上读某一本书,或是看看手机,这都是最放松的时刻,也最充满戒备的时刻,可不想被他人侵占领地。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与他人共处却又孑然一身。
因为是独居吧,所以特别喜欢买一些速食,微波炉三分钟就可以吃到饭。很多时候也不是那么追求仪式,可是在一些细微的地方又有奇怪的执著,比如睡前点一会儿蜡烛、买一些小的装饰品装饰办公桌、听歌一定要用walkman,好像是为了用来证明自己活得没那么匆忙糟糕,还是追求一些生活品质的,一种自我尊重的方式,充分照顾到了自己的精神自由。
周末有时候也会去不同的书店探店,在书店里异乡感就没有那么强烈,大概是因为虚拟的世界里并没有什么不同。目前还没去看过什么展览,想去“看”展览,而不是“看过”展览。有时也会和朋友一起出门,晒晒太阳,看看路边的树,觉得生活不正是在此处嘛。逛街的时候又会买不同的衬衣,明明有无数件了,多到以为别人以为我是程序员。但是每一次购买,都是在购买一座精神森林,有时候摸摸衬衣的领子就能平静下来,或是整理一下袖口的扣子还是觉得自己应该端正或者说端庄地生活。
我其实不太知道烟斗跟雪茄的区别,不过抽烟的确是可以迅速抚平你的焦虑,让人发愁的事似乎随着烟圈一起被吐走,所以我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是可以抽抽烟的,有一种在快活中故作幽怨的错觉。
今日的星座预测中既没有幸运也没有灾难,可是不代表没有悲伤。
那么,这里有人愿意爱我吗?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四
巴黎,浪漫的代名词,全世界文人和艺术家向往的艺术文化之都,一座可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大城市,假如我们生活在这里,会怎样?在小说《一直下雨的星期天》里,作家菲利普•德莱姆就塑造了一个普通的现代巴黎人形象。
施皮茨韦格先生在巴黎邮政系工作了三十年,过着独身生活,他喜欢腌酸菜香肠,不常逛博物馆,坐地铁只是为了体味人间万象;他很喜欢读“梅格雷警长系列”小说的前几页,因为经常是下雨天;施皮茨韦格先生还喜欢足球,偶尔和同事打个小赌。日子如同在一条缓慢而安全的轨道中徐徐滑行,直到他和同事克莱曼斯•杜芙尔恋爱,又分手,最后重新回归单身。他独自旅行散心,考虑过遗体捐献的事,还想象假如有一个孩子会是怎样的情形。
算算时间,即使刚参加工作时施皮茨韦格先生只有十八岁,现在他也年近半百,人生如白驹过隙,在他离开自己的村子,下定“必须是巴黎”的决心时,他可曾想过这座城市,这样的生活将会如何影响和改变他?在大城市过令人羡慕的生活,享受文化的熏陶、生活的便利、寻找一个看似理想的伴侣、一起度过约会的美好日子,继而被琐碎小事上的摩擦击败,放弃共同生活的念头……“与人们通常认为的恰恰相反,日常生活才最难彼此分享。”这样的人生困境又何尝不是我们身边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整部小说几乎谈不上情节,可以视作是一些日记的拼贴组合,也可以当作是某种人物速写的集中,甚至可以任意翻开某个篇章,当作是一篇几百字的小短文跳跃欣赏。相对于常规小说作品,《一直下雨的星期天》可谓别具一格、相当独特,它不仅语言轻巧、诗意,结构上也极其简单利落,人物的生活的片段与剪影在作者的笔下呈现出文学的优雅和实验的趣味。
这部小说出版于1998年,关于手机、录像带等新生事物的描写现在读来颇有年代特色,而对法国街道、餐厅和博物馆、地铁站的描绘则令人身临其境。夏提耶餐厅、茹弗鲁瓦廊街、奥斯坦德、科克赛德的海滨浴场、卡尔波广场;腌酸菜香肠、小雪茄烟、腌肉、熏黑线鳕鱼……施皮茨韦格先生用他自己的方式体验着身为巴黎人的幸福,寻找着、期待着,有满足也有失落,有孤独也有甜蜜,有悲伤也有希望。
过几天就要下雪了。
我想起了去年此时,想起了炉火旁,我的哀伤。
如果有人问我:怎么了?
我会说:让我静一静,没什么。
小说的结尾处,施皮茨韦格先生想起童年时的一首诗歌,怀念起那时生活的村子还有暗恋的女孩。他为了逃避和自尊选择了巴黎,却又在这座城市迷失,再次渴望生活在“别处”。在我看来,对于雪的期待,道出了施皮茨韦格先生内心最深处的那种渴望——回归。
通过《一直下雨的星期天》,第一次感受到了“法国细微主义文学”的魅力,这种文学用简明细腻文字捕捉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和心态,关注物质世界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与变化,用如诗般的语言,速写般的画面展现出一幅幅细腻、迷人的巴黎生活图景。
微风细雨之中,曾经无比向往的巴黎的生活对施皮茨韦格先生已经渐渐失去吸引力,对雪的期待牢牢占据了他的思维,也引发了所有读者关于生活和幸福的思考……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读后感篇十五
我不能确定别人。但我读完,觉得,我和施皮茨韦格之间有些许共同点。我和他很像。从他身上,我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的心里应该住着一个这样的小人。他很普通,生活没有跌宕起伏,始终平静如水。
你看开头第一句“必须住在巴黎。”,就像这几年我嚷了那么久“一定要在上海工作”。逃离家乡,巴黎是个不错的选择。十八区,蒙马特,换我肯定不乐意,太乱了,治安太差了,但他却觉得这是个温暖的街区,这里,有家的感觉。身处巴黎,偶尔他也会想念家乡吧,毕竟那里有他暗恋的人。他突发奇想要买一部手机,为的是能给艾莲娜打个电话,顺便在不经意间提一句Montparnass,是,我在巴黎,尊贵的巴黎。于他而言,巴黎可以是一座居住的城市,也可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至于他的性格特点。他不善言辞,所以才会在买腌白菜香肠的时候闹出尴尬;他有选择恐惧症吧,不然他喝个东西也要纠结半天,最后,还是算了,一杯咖啡吧;他不喜欢人群,他不知道是该客气还是该冷淡。我也一样。过分的亲密,或者过分的尴尬都会让我不知所措;他不常逛博物馆,却会看所有大型的展览。展厅的东西他印象模糊,但每次排队的队伍总是清晰在目。他说,关键并不在于“看”,而是“看过”。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满足感走出博物馆。真可耻,我又一次看到了我的影子。
后来,他遇到了克莱曼斯·杜芙尔,他们开始交往,最后以分手告终。日常生活才是最难彼此分享。小摩擦太多,小争吵不断,琐事一件一件累积起来,彼此抱怨,互相指责,从此这段故事成为历史,过去了。他不喜欢假期,他不想逃离巴黎,但这一次他选择了奥斯坦德,比利时的一座海滨城市。在那里,他渴望平息情绪,忘掉悲伤。返回巴黎,一切依旧,既没有幸运,也没有灾难。
他的生活就是这样,总是一个人。别人会问他会不会感到无聊?无聊?他说,我从不知道这个词的意义。在杜伊勒花园,他一个人乘着船,扬帆起航,会无聊吗?十月一直下雨的星期天悄然消逝,很快就要迎来飘雪的冬季。是啊,怎么会在十一月这么平淡的日子里,想起这首歌呢,歌的第一句是“过几天就要下雪了”。
这句话让他想到了什么呢?想到了从前在家乡的课堂,想到了艾莲娜朗读时轻柔声音,想到了沃勒贝尔的赌气声,想到了很多次的雪橇滑行,想到了阿尔萨斯的乡音……在外面太久,总会想家的。诗歌的最后一句“让我静一静,没什么”。再多的悲伤也不会写在脸上,也没有人知道。
会想到自己在国外的那一年,在别人眼里似乎很光鲜,但真实情况呢?刚到法国的一晚,我在微信里写了句“一言难尽,冷暖自知”。突然没了任何依靠,电话里听到家里一句关切也止不住留眼泪。普村又多雨,下雨的时候,坐在窗前,更加难过。可就算有再多委屈,出了门见了朋友,也要假装没有悲伤。嗯,我过得还不错。
施皮茨韦格的故事还在单调地继续,只是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他说,生活中有注视者,也有被注视者。可惜,前者的数量总是那么多,而后者却寥寥无几。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注视者,命运给你安排了这样一个角色,施皮茨韦格经常为此感到庆幸,有时也只好任命。其实吧,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你也许不知道,会有一个人在注视着你。
巴黎又下雨了吗?要是遇到了他,可以给他一个微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