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汐》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们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他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韧与勇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令人难以放下。同时,小说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人深思。
火与汐读后感篇一
同为律师,看完这篇脊背发凉。
在结尾处,“我”对阿仁连平起了杀意,但这实际是难以解决问题,索性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杀死阿仁,客观上是私力救济,纠正不公的判决,但主观上仍然是为了掩盖出轨的事实,保护自己的名利。
如果完美杀害,逃避刑罚,虽然名利可保,出轨可隐,但良心恐怕难以安放,而且还存在极大的风险,一但罪行暴露,所有事情恐怕还是会被曝光。
如果不杀阿仁,顺从他的龌龊计划,那就等于牺牲冈桥由基子,而且阿仁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只要把柄在手,“我”只为越陷越深,最终成为任由阿仁摆布的玩偶。
如果不杀阿仁,也不顺从,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向警方举报,同时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所有秘密,虽然接下来要面对婚姻破裂,名利具损,但是一来可以让阿仁得到应有的惩罚,二来可以摆脱阿仁的威胁,主动公开秘密,把柄就会自动消解。“我”的名利来源于对案件的误判,现在错误纠正,名利消失,也谈不上灭顶之灾,加之主动举报,主动公开,舆论或许会稍稍宽容。至于出轨一事暴露,从出轨第一天起,就有暴露的可能,这是“我”应该承受的。
火与汐读后感篇二
超级开心能够看到松本清张大大的新书,对这本《火与汐》期待了很久,读完真的是相当的畅快。 这本书中收录了《火与汐》、《证言之森》、《种族同盟》、《山》四篇小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证言之森》和《山》。 《火与汐》是本书的同名作,而且是松本大大相对较少的谜题形的案件,故事的背景也很有日本特色——大字送灵篝火,这也就是题名中的“火”,那么“汐”呢?是指远方的潮汐。而一对夫妻、两场事故将这本来应该毫无关联的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这篇故事虽然是我很爱的谜题,但是我觉得相较于谜题更有看点的是松本清张大大对于人物内心的把握。男主增根晋吉和这位丈夫是交好的友人,和这位妻子则是秘密情人,情人在约会中失踪,友人在近乎相同的时刻在遥远的海上遇到事故,而他夹在其中,既要装的若无其事,又恐怕自己惹上怀疑,而更忐忑的是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松本大大将这种矛盾而又忐忑,心虚又期待着几分侥幸的样子刻画的入木三分。 《证言之森》是另外一种风格,案情既简单又复杂。初读时,凶手不断的推翻自己的证词,陈述着另一种真相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到松本大大的另一篇经典作品《合作的被告》,但是若这只是《合作的被告》的另一种演绎,就不会在这本书中成为我最喜欢的篇目之一。他的最特别之处是案件之后的再次推翻,另一名凶手,另一种解答,另一种可能性,但是为什么会形成这一切,这些涉案人员的内心却是最值得细细琢磨的。在现在的推理作品中,常见伪解答,或者是多重伪解答,这种写法真的很有趣,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像松本清张大大这样,去挖掘那个时代为多重的伪解答提供支撑,而这多重的解答也成功的刻画出当时社会的缩影。很多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藏在文字之中,等着读者细细阅读、慢慢品味。 《种族同盟》的故事是松本大大很擅长的法庭辩论型的故事,一场官司在针锋相对之中得来了一个期待之中的结局,也带来了名声和金钱,一个善意的举动却招致一场横祸。这个故事的意外性并不强,虽然故事的后期有一个强烈的反转,这个反转也正是谜题的关键解法。但是由于作者在前文中多次明示、暗示了这个反转的到来,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靠卖“反转”来吸引读者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文章的最后,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尾,强烈的暗示和决心,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从我来讲,我很喜欢这种蓄势待发的感觉,那种冲击比实际看到他的行动更让人念念不忘。 《山》这篇文章我最爱的是他的叙事方式,他将故事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前后两个部分其实是两个“侦探”去分别破案,前文的“侦探”破的是爬山案,想象一下《隐秘的角落》的爬山案,没错,虽然没有明写,但是本质相同。后文的侦探破的同样是爬山案,侦破的理由却是前面那个“侦探”犯下的案件。而最有趣的部分同样是那些没写出来的事情,而最奇妙的是,那些作者明明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却因为前因后果让你心里明白,一定是那样的,就像你猜测的那样,你脑部的那样。 能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写到你的脑子里,这正是松本清张大大独特的魅力所在。 (另,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后记。)
火与汐读后感篇三
又一部没有出过中文版的松本清张大师的短篇集出版了,可喜可贺。从去年到今年,出版了一波又一波松本大师的书,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从未中文化过的作品,这让广大推理小说爱好者获得了极多的精神食粮。而本次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火与汐》收录了松本大师在1967年和1968年在杂志《ALL读物》刊登过的四篇短篇小说。四篇小说充满着隐藏在松本大师质朴的文字之下的复杂人性,虽然由于创作年代的关系,作品中一些侦查手段显得有些落伍,甚至是不科学,但这些都是辅助,对于人性的刻画松本大师就一直处于先锋的状态。
书腰和本体
四篇小说中,精彩程度个人觉得尤以《证言之森》为最。这一篇作品存在着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动机,而且整体的文本和故事结构让人联想到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竹林中》。小说依靠不断推翻的证言推动着剧情的展开,其中有着同一嫌犯十数次反复,也有着不同人物向警方自陈犯罪的自白,读者们在“真相到底是什么?”“真正的犯人究竟是谁?”的疑惑中直达故事的终点。而最让我激动的是松本大师没有在结尾说出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反而仅仅陈述了人们争相认罪的动机。这个动机让整个《罗生门》式的故事一下子从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出现了扎实的现实根基,同时也是松本大师对战争的控诉。
而标题作《火与汐》则是一部充满着作品内部“相对论”感的作品。火与汐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个体,标题中“火”代表的是京都8月的风俗五山大文字烧,“汐”则是帆船行驶在海上的象征。火和汐又分别代表了两起发生在不同地区的杀人案件,而警方却凭直觉认定两起相隔千里的案件是由同一个嫌疑人作案。但正如火与汐这一对矛盾体一样,嫌疑人提供的不在场证明充分显示了“火”罪案发生的时候,其人正在“汐”处。整个故事的谜面充满着一种本格意味,虽然在解答上稍显弱了一点,但也不失为松本大师难得的以解谜为主的作品。
单纯从故事层面来说,本书非常值得一看,毕竟松本大师的作品基本上就是品质的保证。但非常可惜的是,本书的翻译会让读者无法好好体会大师作品的精妙之处,叶荣鼎先生的翻译中频频出现我认为是错误的地方。虽然对整体情节没有影响,但绝对让阅读流畅度有很大的下降,同时还会有莫名其妙之感。而究其原因,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了。
例如P102中的有这么几句话,“他在帆艇上穿的服装又怎么能换成西装了呢?答案是,他必须在真鹤岬换下西装后换上原来的服装游到帆艇上。这两个变化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句话本来就是刑警在提出问题,总共提了两个问题,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叶荣鼎先生在两个问题中间加了“答案是”这三个字,搞得好像下半句话是回答上半句的问题,但结果完全不是,下半句还是另一个问题。我能理解这里译者的意思是想强调一下还有后半个问题也需要解释,但怎么能用“答案是”这句来连接上下文呢?这种低级错误实在不应该。
再如P146中“尤因池上源藏原来是当过刑警,拥有较强的侦查能力,精通重要嫌犯的心理活动,便于警方推定真相,因此,他对预审法官所说的青座村次原话,是否是真实的青座村次版本也很值得怀疑。”这句话中用的关联词是“因此”,但上下文有因果联系吗?因为池上源藏有侦查能力,所以没说真话?联系上下文怎么看都是转折的意思,中间的连词不应该是“但是”吗?
从上面两个例子就能看出,叶荣鼎先生不是翻译水平不行,而是小学语文基础没打好,好多关联词都没用对。话说回来,本书的编辑和校对也没发现问题吗?
而关于本书,叶荣鼎先生非常慷慨地写了序言和后记,我的建议是不要去看序言了,里面存在着很多错漏的说法。
叶荣鼎先生在序言中提到了《脸》获得了第十届推理作家协会奖,但他并没有把事实说清楚。容易造成读者的误会。《脸》是松本大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叶荣鼎先生的序言里面没有说清楚这一要点,让读者误会这是《点与线》之前的长篇小说。而且不是《脸》这篇短篇小说获奖,而是包含《脸》在内共6篇短篇小说的短篇集获奖,这和短篇获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叶荣鼎先生也没有解释。
序言中还有“采用侦探推理手法撰写文学作品的新型创作模式,独辟纯文学与侦探文学融通而成的社会派推理文学”这句话,社会派推理小说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了纯文学和推理小说的结合呢?就是连基本的什么叫社会派推理小说都没搞清楚,也把社会派揭露社会弊病的属性给丢弃掉了。
再说叶荣鼎先生在序言里对本书中四部作品的介绍里提到“内容涉及的是一个对于大众来说完全陌生的法治领域,有警官、法官、律师、检察官与评论家……”我想请问这些职业大众真的陌生吗?就算没有从事这些职业,这么多新闻和影视剧都会提到这些行业,还会“完全陌生”?叶荣鼎先生未免太小看读者且没有生活常识了吧?如果警察律师都是陌生的领域,那有侦探出场的推理小说不更加陌生到可怕了?要知道中国可没有侦探这个职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