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读后感摘抄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4 23:45:16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11-24 23:45:16   小编: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是一部以孔子为主角的传记小说,通过对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行举止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孔子的风采和思想。作者通过对孔子的塑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本书不仅是对孔子生平的再现,更是一次对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读后感第一篇

——聆听《<论语>阅读与现行教育思考》系列讲座有感

2012年10月27日,安宁的秋日,论语课程起锚了。

2014年4月30日,草长莺飞的季节,论语之旅到了终点站。

一段充实的时光,一次思想的旅程,一场幸福的对话。

何伟俊主任和往常一样,安然坐于前,打开PPT,翻开书,逐字逐句地为台下的听众讲解。最后一讲,他对《论语》一书进行总结,并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这一章的内容——先王之道:责任与担当,以民为本;孔子的政治主张:尊五美,屏四恶;“三知”以立身。

先生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让台下的人若有所思,欣然会心——君子的坚守与平常心, “知命”、“知礼”与“知言”, “士的使命”……

二十讲,从秋风到春阳,从二实小到景范,从理想到现实,从文本到教育,从人物到精神,贯穿其中的有远古的智慧,有理性的认识,有客观的评价,有个性的发现,也有欢喜的掌声与深沉的叹息。

每一次旅程,我们都在聆听,在分享,在交流:孔子,是有思想的人,是可爱的人,是努力学习的人,是行动着的人……

孔子在眼前越来越鲜活,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敞亮。

因为孔子,我们领悟儒家的积极与入世精神;

因为孔子,我们感知到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

因为孔子,我们对教育多了一份敬畏与担当;

因为孔子,我们对人生多了一份体察与理解。

知识与生命相遇,自身内部蒙蔽的东西被一点点唤醒。每个人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并肩负我们的责任,着实做一些改变。行动越来越有力,实在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忘不了的是,许多次先生在台前低声轻吟,我们在台下默记思索。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温暖着每一个人。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读后感第二篇

何伟俊解读《论语》,有自己的哲学定位——《论语》是历史的《论语》,而非《论语》的历史;有自己的传递模式——非知识的灌输乃志趣的调动;有自己的风格特征——缘情与问智融合、感性和理性交织,引领读者穿行于心灵和生命的世界。

为什么说何伟俊的这本书有自己的哲学定位呢?是因为该书的起因源于当下教育的困惑。教育的问题虽然是社会的问题,但直接面对问题的却是每天站立于课堂上的一线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双重要求同时又成了很多教师人生追求的瓶颈与障碍。于是,他们往往因迷茫而惶恐。何伟俊了解教师也尊重教师,热爱教育也服务教育。现实教师专业发展与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教师的高要求,让何伟俊想到了《论语》。也就是说《<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的形成是因为有教育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是历史进程中的现实问题需要《论语》里的智慧和力量去化解。这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同时亦符合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著名论断:“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显然,何伟俊写这本书不是从事先设定好的某一理念出发,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的可能,又以智慧与汗水将可能转变为现实。这是一种哲学路径的选择,也是一种思想力量的体现。

何伟俊这本书的雏形来自于他的讲稿,听众就是兴化市的语文教师。从2012年10月起,何伟俊就以《<论语>与现行教育的思考》为题开设系列讲座,至2014年4月结束,共20讲。时间不能说漫长,但坚持讲和坚持听都十分不易。大垛中心校的潘健老师说听课是“一次美妙的思想之旅”。垛田中心小学的仇山奇老师说:“听了何伟俊主任的讲座让我认识到学生都是可爱的”“平等地对待学生是最大的教育公平”。沙沟中心小学的汪玉兰老师说:“一个教育人给一群教育人讲《论语》就是一道教育的风景。”

何伟俊用《论语》解今日教育之困惑,用《论语》促今日教师之成长,这就使得《论语》有了哲学的实践价值与当代意义。做这件事赢得了那么多一线教师的点赞,当在情理之中。

第二是该书的层次架构有自己的逻辑模式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全书分20篇,每一篇章都依据《论语》相关篇目提炼出核心观点。每一大篇下又分若干小章节,每一个小章节亦依据《论语》相关篇目提炼出核心观点。这样就将《论语》自然置于问题解决之追问的框架内,并建立起了作者自己的一个个明确的观点。解读《论语》当然离不开对《论语》的释义翻译。该书虽然没有采取对译的方式,但作者顾及到了现在年轻教师文言阅读水平的现状,尽可能地对原文作了合适的翻译与解读,但仅仅停留于此,就与一般的语文课或古代文选课没有什么区别了。作者的特别之处是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情感浸润的方式、交流对话的方式,紧密地联系教育现实问题,紧密地联系教师的教学实际,让读者在情理交融中得到志趣的激发,此时此刻,向来被认为枯燥的文言句式也能让人感到温度与热量。所以仇山奇老师说到读何伟俊的书,他得到的直接感受是:“仿佛认识了温文尔雅、安贫乐道的颜回;磊落、勇敢可爱的子路;能言善辩、精明能干的子贡……”张冬琴老师说:“何主任很亲切,他准备那么充分。他谈人生,谈孝道,谈处世……”无论是听何伟俊讲《论语》的课,还是读他说《论语》的书稿,都会让人温暖、温情和温馨。2500多年前的孔子好像突然走到了老师们的面前,老师们不但产生了对教育的向往,更有了一辈子做教育事业的理想与憧憬。

何伟俊“资质俊秀,后天努力”,他具有相当的学养和研究素养。《论语》离今人久远,历来研究者都有学术上的分歧。何伟俊一方面尊重学习先贤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对一些文化名家大家的观点,何伟俊亦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就算是对如李泽厚等这样的文化大家的观点,何伟俊也以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商榷。从这个角度看,何伟俊的这本书在《论语》研究领域里也应该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是与他的讲课一样,该书有自己的风格特征,那就是在缘情问智中的生命意义追寻。

该书在抓住《论语》的主体内容的同时,特别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他与孔子“礼”的思想、“孝”的思想、“君子”的思想等高度吻合。这些做人之道的“孔子化”解读贯穿全书,恰恰暗合了现代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就在于把一个人的精神和品行提高到一个博雅的高度,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成功。

孔子是教师的楷模,他的教育思想从本质上看不是某种技术或方法,而是穿行心灵唤醒灵魂。相信何伟俊对教育的钟情也一定是对孔子的心向往之。孔子和《论语》对何伟俊是一种生命里的缘分,他以精神的标高追寻生命的意义,又以使命的担当研究传播孔子的思想。何伟俊认为“内心中的秩序”和“头顶上得星空”都能从《论语》中找到答案。哲学家冯友兰说:哲学就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人格培养之事业。想起著名歌手汪峰创作的《存在》中的歌词: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谁知道我们将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也许,何伟俊的《论语》解读能让你困在原地人生也要奔跑,就算死去生命也要燃烧。《<论语>里住着的孔子》将一次次地为你解开思想的困惑和教育的难题。尽管难以给你一个标准的解题答案,但一定能给你某种深刻的思想启迪。

姚卫伟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读后感第三篇

上学期到现在,一连几个周六,何伟俊主任在二实小为大家奉献一道精神大餐——讲《论语》,谈孔子。我有幸聆听何主任的讲座——先生在台上低声轻语,我在台下默记思索。孔子,一个原本模糊的人渐渐在心里血肉丰满,充满魅力。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温暖着每一个人。

孔子,在我心中是那么遥远,或者说成了一个符号。何主任通过逐字逐句地解读,加上自己独特的体验,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孔子。他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他的一言一行中充满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在多种场合不加掩饰地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对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大加斥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还时不时地拿子路开开玩笑。这样的老师,真性情也。

何主任解读孔子,就是试图通过还原,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大写的人。何主任以为,知人论世,应该是“诵其诗,读其书然后知其人然后知其世,这样就是与古人交了朋友(是尚友也)”。这显然是有见地的。怎样去了解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年代久远的人,我们只有读他的书,感受他的心,再去推断他的为人。识人,就是识人的心。孔子论“礼”,谈“仁”,聊为政以德,从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窥探其内心世界。

仁是什么?单纯定义,未免空洞。孔子从身边谈起,认为“里仁为美”。仁从生活中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孔子提倡“好仁”,就是提倡一颗包容之心,仁爱之心。“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这句话,杨伯峻先生这样注解:人是各色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色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何主任见解独到,他从“党”一字的字源出发,得出——人的过错,与他所处的环境、所生活的地方相关;人的过错各不相同,是因为所处的地方、地域不同。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是哪里人了。讲座后互动交流,我说,这个仁字意义深邃,孔子也说不清。我们为师者,更要亲近“仁”,对孩子有一颗友善之心。杨茂秀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学之心,是关怀之心。”我几年前教过一个学生,叫朱小敏,成绩非常差,作业马虎,经常被我批评。今年,我班插进了一个脑瘫儿,恰恰是朱小敏的弟弟,由此,我方知道这个家庭的真实情况:父母离异,长期在外,家庭缺乏温暖,孩子异常孤独。那一刻,我心里比较惭愧,朱小敏她为什么这样,“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她的问题其实是家庭的问题。如果我当初对她多一些关怀之心,恐怕她的成长路上会多些温暖的底色。所以,仁这个概念,它不是个名词,是个动词,是活生生地体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我们对待他人的过错,要事先多了解,多一些同情心与恻隐心,这才是真正的仁。

孔子评论人物,有一双慧眼。面对坐牢的公冶长,他认为是个人才,“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还把女儿嫁给他。评论子贡,他答道“瑚琏也”。面对子路,他戏答:“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这些说明孔子看人是有自己的主张的。而这些主张来源于人生的智慧积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他(她)之所以是今天的样子,是无数次过往造成的。每一个过往我们无从得知,但一点一滴所形成的面貌是大致可以辨认的。班上的孩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教师若无关怀之心,用一个尺度去衡量所有孩子,那么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发生的。

何主任博览群书,治学严谨,为了讲好《论语》,特地钻研了一些书籍,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长之的《孔子的故事》等。他从百家中汲取智慧,形成个人体认。面对权威,并不盲目相信,而是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如上面说的“各于其党”。再如“耳顺”, 杨伯峻先生译为:“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何主任认为,“耳顺”是否可以理解为“耳听得见不同意见,心容得下不同思想”。对于“四十而不惑”,杨先生解释为“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何主任以为,应该是人生智慧丰富了而不惑;因为,知识是无限的,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未必能不惑;有时,知识越多,可能困惑还越多。《论语》中有一些思想已落伍,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何主任在解读时,并没有囿于成见,而是抛出自己的认识,以激发大家思考——如“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孔子认为,仁德靠的是实实在在的行为,而不是能言善辩。何主任认为人还是要善于说话的,要讲究表达的艺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不是坏事。他推崇既能实干、做出事功,又能很好地表达的人。

这样的阅读,乃是真正的阅读;这样的治学,乃是用心的治学。何主任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于书籍里,和孔子对话,并谆谆教导我们,值得我辈学习。

2013年6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