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年俗,如过年、贴春联、放鞭炮等。这些年俗传承千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春节来临之际,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展现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年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第一篇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脆是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第二篇
新春有很多好玩儿的年俗。比如有扫尘、贴春联、放鞭炮、倒贴“福”字、守岁、元宵节闹花灯等。
元宵节前我到吴山广场观赏花灯。今年是中国的龙年,我们是龙的传人,所以广场上到处都是龙灯。我看到一盏盏五彩缤纷的龙灯。它们造型独特,有“二龙戏珠”;有张牙舞爪的,好像要飞上天了;还有4条龙做着鞠躬样子,好像在说“欢迎2012,给大家拜年了。”它们真壮观,真漂亮!我连忙叫妈妈给我拍照留念。
第三篇
随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津的百姓也越来越忙碌了,他们到处采购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在腊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那一天,除了吃腊八粥外,天津的每家每户还要做另外一件事——泡“腊八醋”。我的爷爷奶奶把一颗颗大蒜泡进醋里,封好口,等到除夕晚上吃饺子的时候再打开。那时候,一颗颗白色的大蒜就变成了一颗颗碧绿碧绿的“腊八蒜”了,像一块块翡翠翠绿欲滴。而坛子里的醋就是“腊八醋”,除了酸味,还很辣哦,蘸饺子超好吃!
腊月二十九,也就是除夕前一天,我们杭州都会贴对联呀,福字呀,天津除了这些,还要贴一种非常独特的东西——吊钱儿。吊钱儿是一种竖的长方形的红色剪纸,贴在窗户外面,风一吹掉下来,寓意钱掉下来,大发财源!吊钱儿有许许多多的图案:“福”“连年有余”“四季平安”“合家欢乐”“招财进宝”······非常精致,有些上面还镶上了金边,那就更好看了!那天,我们总是全家一起行动。爷爷奶奶会先调好浆糊,顺便说一下,他们可环保了,浆糊是用面粉调出来的,能吃哦,而且奶奶说清洗非常方便。爷爷总指挥,哪个窗户贴哪个由爷爷分配,奶奶刷浆糊,妈妈传递,我和爸爸负责贴。低的窗户,容易爬上去的地方我贴,我够不到的那就得爸爸上咯!等家里的每个窗户都贴完了以后,我们每个人的手都被吊钱儿的红色染得红彤彤了,好玩极了!这时,看看窗外,对面楼的每窗户都挂上了吊钱儿,一片喜气洋洋的感觉,真的很好看!
天津的这些过年的习俗和杭州比,是不是非常的独特而好玩呢?
五(二)班袁哲
第四篇
我们家在河南许昌,在我们这里过年有个习俗,就是讹女婿。
不讹不热闹,谁家的女婿不被讹说明这家在这个村上的人缘不好。不管是刚办过事的新女婿还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女婿都逃不过被讹的命运。
大年初二到初六是过门的闺女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或者年长一点的妹妹或者姐姐来看样兄弟姐妹们的日子。村上的晚辈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有的在村口守着,有的负责打听看谁家的客人到了没有,他们三五成群的一起到家里讹。一般都是要烟吸,没带烟的话讹钱,三五十的,一二百的都有可能,兜里有多少讹多少,讹来的钱凑在一起,请戏班子唱戏,过年图个热闹。
所以如果是过年来串亲戚的,男人要买几包烟,同时兜里要揣一二百块钱,这样的话即使全被讹走,也是有面子的,说明这家的女婿在外面混的不错。有的准备的不充分,或者没有买烟,兜里没装钱,那就等着挨墩吧。
年轻的晚辈没讹到钱,几个人会墩你,我们这里叫打夯。就是两个人抬着你的脚,两个人拉着你的胳膊,在院子里墩你。有的地方叫“墩女婿”。听妈妈说,有一年有几个人要墩我爸爸,我姐姐抱住那些人的腿,不人墩,弄得大家都大笑不止。
在大城市待惯了,还真有点羡慕农村人的那种生活,他们一家有事众人帮,吃饭串门图热闹。过年讹女婿这种年俗虽说有点俗,但也反应了农村人的热情好客好爽爱热闹的性格。
第五篇
每年一放寒假我就去天津和奶奶一起过年,所以我知道好多天津的过年习俗。我先来说说天津吃的习俗吧!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五捏小人,合子加七合子加八,合子加十合子拐弯······”奶奶说,过年的那几天,大家没事就天天换花样做吃的。
除夕晚上包的饺子叫“团圆饺”,大多是肉馅或者虾仁之类的荤馅,一家人吃了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新年钟声一敲响,这时候包的饺子是素馅的,奶奶说吃完素馅饺,一年都是素素净净,平平安安的。
初二又叫“姑爷节”,所有出嫁的闺女和姑爷都要回娘家,这天得吃“捞面”。奶奶会备好菜:毛豆,白菜丝,黄瓜丝,胡萝卜丝,炒鸡蛋······准备一大锅美味可口的“卤”(卤就是用香菇,面筋,虾仁,笋片,豆腐干等熬成的美味的汤料),和烫过水的面条。把自己喜欢的菜放到面条上,浇上卤一拌就成了一碗可口的捞面了。
初三初四,奶奶换花样包合子了。合子其实很简单,就是馅放在两个饺子皮中间,然后把饺子的圆边捏紧,就是合子了,有点像馅饼。奶奶说合子就是钱,一个合子一个大钱,包的合子越多,家里钱就越多。
初五可是个大日子,在天津叫“破五”,家家户户都得放鞭炮崩小人,剁饺子馅剁小人,包饺子捏小人嘴,这样一年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顺顺当当,身边就不会再有小人来捣乱了。以后几天,初六初七大多都是包合子,一直到初十,拐了弯了才停下来。
天津过年好玩吧!这些独特的饮食习俗和杭州的差别大吧!现在,我已经被奶奶调教成了她的得力助手,不仅包的饺子像模像样,还会擀饺子皮呢!有机会一定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哦!
第六篇
说到年俗,人们总会想起放鞭炮、赏花灯、祭灶神、贴春联……我们家可有个特别的年俗,那就是在春节团聚的时候吃奶奶亲手做的肉圆、鱼圆和汤圆。
每年过年,爸爸都要带我和妈妈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因为过年就是要和家人团聚的日子。等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奶奶总会端上两大碗日期腾腾的汤,一碗是带有肉圆和鱼圆的菜汤,另一碗是红豆煮汤圆。为什么每年过年团圆饭中总有这两道大餐呢?爸爸告诉我,“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奶奶亲手捏了这些圆子,希望来年我们大家都能平安幸福。
一年365天,我想奶奶最盼望的最开心的肯定就是过年这些天了,大家团聚一堂,聊聊家常话,吃吃家乡菜,尤其是她亲手做的圆子。奶奶对我们的思念、牵挂和爱心就倾注在这一颗颗的圆子里,每次吃着它,我就觉得特别有味道。
说到年俗,人们总会想起放鞭炮、赏花灯、祭灶神、贴春联……我们家可有个特别的年俗,那就是在春节团聚的时候吃奶奶亲手做的肉圆、鱼圆和汤圆。
每年过年,爸爸都要带我和妈妈回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因为过年就是要和家人团聚的日子。等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奶奶总会端上两大碗日期腾腾的汤,一碗是带有肉圆和鱼圆的菜汤,另一碗是红豆煮汤圆。为什么每年过年团圆饭中总有这两道大餐呢?爸爸告诉我,“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奶奶亲手捏了这些圆子,希望来年我们大家都能平安幸福。
一年365天,我想奶奶最盼望的最开心的肯定就是过年这些天了,大家团聚一堂,聊聊家常话,吃吃家乡菜,尤其是她亲手做的圆子。奶奶对我们的思念、牵挂和爱心就倾注在这一颗颗的圆子里,每次吃着它,我就觉得特别有味道。
第七篇
进入十二月八日,就算是进入年了。俗话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这一天的早上把五谷杂粮和糖放在一起煮熟,一家人吃。听爷爷说腊八粥在以前叫散伙饭,早上地主把剩下的五谷杂粮放到锅里熬上一锅稀饭,让长工吃后就放假了。
真正的年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这天在我们这里叫做小年。晚上要祭灶。这天小孩子最开心了,因为他们可以吃上盼望已久的灶糖。灶糖有圆形的和长条形的,是玉米或者红薯片熬制的,上面沾了好多芝麻,所以我们也叫它芝麻糖。晚上,大人们把灶糖,烧饼和一只大红公鸡栓在炉灶前,点香放鞭炮为灶王爷送行,让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多进善言。红公鸡就是他的大红马,烧饼就是他路上的干粮,而灶糖就是让他多说好话。这个仪式在我们老家是很隆重的,但是我们小孩子不管这些,就等着吃糖了。
腊月二十四就要扫房子了,以前住的都是些草房或者瓦房,烟熏火燎的,房子的犄角旮旯积累了好多烟尘,就跟蜘蛛网一样。这一天人们用长长的扫帚伸到房子的高处去钩这些脏东西,所以就叫“扫房子”。打扫好了卫生,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
按照我们家的习俗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八这天门上要贴上对联,屋里贴年画。正堂是四扇庭,东西两边的墙上是戏曲中的故事人物,大小门贴对子,门板上贴上门神,让门神看好家,防止牛鬼蛇神进来。这一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贴对子,只要贴了对子就不能讨债了,穷人们可以安安生生过年了。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天晚上无论是大人或者是小孩都不能早早去睡觉,全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拉家常,我们这里叫“熬福”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就要比早了,这天早上是祭天的日子。所以谁家起的越早,谁家就越心诚。家的主人一睁开眼就要起床,不能说话,轻轻触碰一下家人,家里人都心领神会,一个个起了床,女主人包好饺子,煮好以后,先捞上一碗,由一家之主放到院子里的供桌上,然后面向天空,向老天祈福。然后点燃三柱香插在香炉里,跪下来扣头以示虔诚。之后再燃放鞭炮。等香燃烧完后,我们全家就可以吃饺子了。
正月初一这天是不能扫地,以防把财扫出去,不能用剪刀,用剪刀传说是会破财的。
从正月初二到初五是走亲访友的日子,晚辈要给长辈拜年。以前的拜年可是一件很庄重的事,长辈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晚辈跪在他的脚下磕头。长辈要把晚辈搀起来,是小孩的,磕完头之后,大人要给小孩发压岁钱。
到正月初五这一天早上,全家人吃饺子,放鞭炮,叫破五,意思是年基本过完了,可以干活去了。
年虽然过的差不多了,但从初六开始各种娱乐的年俗才刚刚开始。我们这里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就是舞龙,舞狮子,跑旱船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跑旱船了。船家女是男人扮演的,穿上花衣服,进到竹子和彩色布做成的船里,两手提起旱船,外面一个小丑拿着船篙,一边划,一边与船家女对唱,内容都是些娶媳妇等的逗乐的段子,甚是搞笑。像这样的娱乐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
我家乡的年俗还有很多,只不过我记不得了。今天就讲这些,以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这里过年的快乐!
第八篇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人们刚刚度过了漫漫寒冬,期盼着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新年的钟声应时响起,家家户户都玩得不亦乐乎。除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它不但象征着新年的到来,还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夜晚悄无声息的到来了,我们一家正对着满桌的好饭菜“大开吃戒”。吃饱喝足了,我便问爸爸:“为什么每年除夕的晚上,我们都要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吃、吃这么好呢?”爸爸听了,笑着说:“这是年俗啊!团圆饭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企盼家人团聚过年、来年平安的盛宴。又叫“年夜饭”、“团年饭”。 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化蕴涵。”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看着电视上的倒计时,我望了望窗外:大人们都忙着放烟花;又从窗户看看厨房里:妈妈和阿姨正在煮水饺、炸汤圆。新年的第一发烟花闪耀在天空中,妈妈和阿姨端着刚烧好的水饺和汤圆出来了。大家蜂拥而上,端起碗就往外跑,欣赏灿烂的烟花。5分多钟过去了,美丽的烟花表演也就此落下帷幕。走上3楼,看见哥哥正在上网,便问他:“为什么每年春节都要放鞭炮、吃饺子呢?”哥哥想了想,没有回答我,而是用百度查询“放鞭炮”,我把头凑了上去,认真地看了起来: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 ”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 我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吃饺子呢?”他又查了一下“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了解了这么多年俗,我不禁也想试试了。我拉上哥哥,拿起小型烟花,开始了自己的“烟花盛典”……
第九篇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恭贺新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有的是同伴相邀一起去拜年。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人为了省力,邮寄电子贺卡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我还是喜欢跟着爸爸妈妈一家一家地走 亲戚走朋友来拜年,因为那样热闹。过年就是要热热闹闹地才有过年的气氛啊!
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和弟弟都是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的,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出门一家家走亲戚。今年的春节,我是还是最先来到外公外婆家,一起恭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哈哈,外公外婆高兴得马上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我和弟弟。手里拿着大红包,别提多开心啦!接着我们又去舅舅家、姑姑家、伯伯家。。。进门都是一起恭贺新年,然后我跟弟弟收红包!我们还去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家拜年,爸爸说凡一年来人家帮助过我们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所以,春节要拜年的亲戚朋友有很多很多。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我喜欢这个好玩、有意义的年俗。
三四班 沈楚 2012.2月
第十篇
今年春节,我是在爷爷奶奶的家乡——湖州南浔度过的,那里有许多好玩的年俗。
比如腊月要吃腊八粥;除夕要回老家过团圆夜;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是大鱼,但不能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初一禁食菜汤和甜粿,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荤菜,也不能煮,把前一天的饭菜蒸来吃,只能饮冰砂糖茶等等。
不过,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好玩的就是做麦芽糖啦!
大人将小麦浸泡后发芽,芽切碎后与闷熟的糯米搅拌、发酵、转化出汁液,滤出汁液煎熬成糊状,这样,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自己做麦芽糖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用三根木筷搅出一点,左手拿两根,右手抽出其中的一根木筷,放在两根中间,围绕着来回作“8”字形转圈,渐渐地,红红的、稠稠的麦芽糖变成银白色了,就可以食用了。我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忍不住大大咬了一口,又香又甜,又粘又滑,不一会儿,在嘴里融化了,真好吃!
看着手上的麦芽糖,真舍不得吃,我用一根筷子一点点取着吃。
“咦?你变成白胡子老爷爷了!”妈妈看着我的脸笑了起来。原来,麦芽糖能拉出一条条像蜘蛛网一样细的丝,粘在下巴上了,丝太轻了,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舔一下,甜甜的……
真希望每年都能做麦芽糖吃!
第十一篇
我们中国有许多重要的节日,例如:中秋节,端午节,父亲节,重阳节,春节等,而我今天要写的文章正好和春节密切相关,你猜猜是什么?我想聪明的你一定是猜了,并且猜的非常非常准确,毕竟这个节日我们每年都会过,并且过得非常非常隆重。
我的家乡位于河西走廊张掖,我们这里的年俗也跟大部分地区不同,毕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嘛。我现在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张掖的年俗。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腊八节,喝腊八粥开始的,一直到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算是圆满结束了,其实已过正月十五,农民伯伯就开始在地里劳作干活了。
我的家乡过年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炸一种叫油果子的吃的,其实他跟我们平时自己家买的货,蒸的馍馍没什么两样,都是用面做的,只是在形状上与萌萌与众不同,在味道上因为摄入了香油鸡蛋和牛奶,并且收入的量很多,所以吃起来色香味俱全。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节日,你猜猜是什么,哈哈,就算你猜三天三夜也猜不出来,它就是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去逛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花灯,城市里花灯非常的漂亮,看的人们目不暇接,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吃汤圆,汤圆是用一种口感黏牙的面做的,相当于就是用粉条做的面,就跟包饺子一样把馅包进口感黏牙的面里,馅有五仁、芝麻,豆沙、鸡蛋、以及各种各样的食材做馅,这就是我们这里元宵节的独特过法。
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习俗,就是守岁,传说只要在大年三十大年夜这天,老人的儿女为老人守岁春节的吉祥物(年),就会给老人增加几十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寿命,所以守岁,由此而来
听我简单的一介绍,你是不是特别想来历史古城张掖过年呢?
你的家乡有什么年俗?
第十二篇
今天下午一时许,我们李公朴小学全体小记者聚集在阶梯教室,聆听了常州大麻糕的传承人刘老师关于常州大麻糕的来历以及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介绍。之后,万校长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食堂,在几位经验丰富的师傅的指导下,自己亲手包了一回饺子,并在一番焦急的等待后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果实。
首先,让我们把镜头转向阶梯教室。看!常州大麻糕传承人刘华顺先生,正在滔滔不绝地向大家介绍着常州大麻糕的来源。同学们虽说对这个常州特产并不陌生,但也听得津津有味。一会儿后,大屏幕上跳出了对春节的介绍,而这时,刘华顺先生也发话了:“大家都知道过年时的习俗吗?”他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踊跃发言了起来:“过年时要喝屠苏酒!”“过年时要贴春联和窗花。”“过年时要放鞭炮和焰火!”……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45分钟,在结束了难忘的介绍后,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包饺子了,赶紧让我们把镜头转向食堂吧!瞧!老师带领同学们洗手进入食堂后,一位位师傅已在餐桌旁等候我们,见我们来了,他们便开始指导起来:“首先,将面粉和水揉成长条的面团,然后呢,均匀地分成一个个胚子,从平头的一面按下去,接着,用擀面杖一边推一边滚,推时最好撒点面粉,以免饺子皮粘住了。最后,夹一些肉馅放在皮的中心,把皮对半捏一捏就好了。”照着师傅的样子,我们热火朝天地包了起来,起初,我对肉馅的量还拿握不均匀,但再包几个后,我就渐渐熟练了。
一会儿后,我们便包好了指定的数量,把饺子拿去煮了。在迫不及待地等了十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觉得特别香。
这一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春节习俗和制作常州大麻糕的有关知识,还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整个活动开展得十分精彩,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第十三篇
春节不仅是我们中国举国同庆的日子,也是韩国的传统佳节。韩国的春节和中国的春节是同一天,过春节习俗与我们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有一些传统风俗上还是和我们有差别的。我在韩国过过春节,听韩国的导游叔叔讲过,在韩国过春节,韩国人十分讲究吃年夜饭,年夜饭必须自己动手,并在家里就餐。他们认为春节是祭奠祖先、传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团圆饭不仅长辈亲戚们可以相聚一起,而且还象征着自己家族人丁兴旺的寓意。所以一到春节,韩国的一些饭店都会关门歇业,街道上冷冷清清。大家都急着关门回家吃团圆饭。韩国的年夜饭品种很多很讲究,令我惊讶的是,导游叔叔告诉我们,如果家里有媳妇,这些年夜饭必须全部要家里的媳妇制作的。呵呵,我妈妈听了吓得直吐舌头。韩国人要吃“五谷饭”,即云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饭。另外还要做“打糕”,包韩式“馒头”。主菜除烤肉外,还要摆上十几种山野菜和泡菜。泡菜可是韩国的一大特色,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制作泡菜,我和妈妈在韩国也学做了泡菜,被小看这道冷菜,制作过程可复杂了,不过,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也学会了做泡菜,可好玩了。
韩国的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早上全家大大小小都要举行郑重而庄严的“祭礼和岁拜仪式”。仪式完毕后,要吃新年的第一餐——米糕片汤。所以导游叔叔告诉我们,在韩国大年初一大家都会早早起床,穿上漂亮隆重的韩服,祭祀祖先。韩国人认为,去逝的祖先只有在这天才会回来,回来吃祭祀的食物。所以在祭祀时,要摆上刻有祖先名字的灵位,然后大家按辈分大小次序依次倒酒行礼,向祖先感激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新年平安和健康。祭祀祖先后晚辈还要向长辈们行大礼,父母及长辈盘腿端座在前面,晚辈们向他们磕头拜年,行大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则要给晚辈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们“压岁钱”,祝福他们要健康多福,啊,这压岁钱的习俗和我们一样噢,我拿了好多的压岁钱,可是我从来没给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行过大礼对他们说感激的话,我想新年我在韩国,就按照他们的习俗,对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鞠个躬说一下感谢和祝福吧。
我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过年的风俗肯定都不一样吧,但是有些习俗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团聚”“感恩”“祝福”,在新年里家人团聚,孝敬长辈,祝福大家新年健康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