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裂痕生活》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性的裂痕。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刻画了人物形象,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小说给人以启示,即使生活中存在裂痕,也要勇敢面对、积极生活。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一
「是否每个遭遇了袭击的人都注定要遭受痛苦?PTSD是无从躲避的吗?」
有时很羡慕别人风平浪静的一生,没有遭遇过多少人生坎坷,更甭提创伤之类的了~
尤其是在我经历那一段曾令我的人生停滞将近一年有余的至暗时光,我也曾以为我的身心再也无法恢复正常,频频地想离开人世……
无比幸运的是,在线上与线下诸多亲朋好友的鼓励下,在相继尝试各种方式后,慢慢地走出了那段人生阴影,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节奏~
由理想国出品、美国心理学先驱学者乔治·A. 博南诺(George A. Bonanno)所撰写的《带着裂痕生活:复原力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创伤》基于作者40年的心理学研究,揭秘PTSD背后所隐藏的复原力。
在被称为“德国海明威”的德裔美籍小说家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及其续作《西线归来》中,作者一再强调了战争创伤对士兵战后生活与命运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战争的严肃思考:
“我们看到了人类共有的强烈渴望——在死亡的边缘希望重回简单平静的生活。我们感到绝望,因为人们从未真正摒弃过时的真理和自私利,从未真正出发去找寻一条新的道路。”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PTSD发生的年龄越小,复原能力可能越强,反之则相反。
作者认为,“PTSD的疾病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僵化的本质主义假设,即人要么有PTSD,要么没有,不存在中间状态。……严重的心理创伤是对外部和潜在的创伤事件经历的一种心理反应。”
这让我想到了二战中意大利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幸存者普里莫·莱维在《如果这是一个人》中所写的:“我的梦太轻,轻得像纱。如果我想的话,就能把它撕开。唯有醒来,才能逃脱梦境。”
可惜莱维在1987年还是选择了以坠楼身亡的沉重方式告别尘世~
我们究竟该如何与PTSD自处?
在作者看来,倘若结合针对弱势儿童的研究,可以证明人类有能力走出恶劣环境的影响。
读完本书后,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增强自身的复原力以灵活应对逆境,重新理解创伤并寻找到与裂痕的共处之道,感受人性的温暖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就像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所写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二
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优秀的一部,莎翁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铸造英格兰之魂的斗争。其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国王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往后珀西夫人非常担忧,而国王的问题似乎来自战争之后的噩梦和心事。这可能是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些许关联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记录。
创伤后应激障碍也被称为“PTSD”,是一种重大创伤反应,一旦发生,当事人往往会一蹶不振。其主要成因是创伤性应激迟迟未散并持续发酵和扩大,最终稳定未一种相对持久的焦虑状态时,就形成了PTSD。
PTSD最早出现于一战中,那时被称为“弹震症”,主要描述一种精神崩溃状态,而非单纯的身体创伤。因为人们对此病症的了解较少,导致人们觉得,在战场上受惊的战士可以轻松地“克服”自己出现的异样反应。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地人被贴上“怯懦”的标签,从而被处决。直到1980年首次提出持久的心理创伤反应的正式诊断标准,PTSD才被确诊,而之前被贴上“怯懦”标签的老兵才得以正名。
以上这些知识,都来自于这本《带着裂痕生活》。
全书介绍了PTSD形成的历史,它更像是一本纪实书籍,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带我们了解PTSD背后的故事。士兵们始终无法摆脱的战争阴影,袭击事件的受害者难以忘记的被袭击经过,飓风灾害幸存者的可怕记忆,车祸受伤者无法冷静接受轮胎的摩擦声和汽车鸣笛声等似乎都在告诉我们,PTSD无处不在。
如何才能找到复原的方法?如何才能从PTSD的阴影中走出来?书中进行了非常科学的数据分析,并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够处理好创伤性应激,且不会形成严重的或长期的心理伤害。换言之,大多数人都有复原力,我们需要以乐观的心态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将过去不好的记忆改造为自己能够接受的记忆。听起来似乎很难,但其实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在阅读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人类的自愈能力远比我们认知的要强大得多,但我们也需要他人帮助我们从一些阴影中走出来,这符合人类“群居”的属性,也避免了我们会不小心钻牛角尖。想要治愈PTSD并不容易,它需要重塑记忆,让我们带着裂痕生活。但只要勇敢向前,总会拨云见日,看见美好的明天。
书中的真实案例也让我看到了战争、暴力及天灾等对人类带来的长久影响,它并不是暂时的,很有可能会伴随人终身。这也让我深刻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所以,不管怎样,我的心愿都是世界和平。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三
西方心理学书籍与我国同类著作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会在书中穿插很多生动鲜活的案例,“以案说法”,然后与相关理论互相印证,读来很有趣味,而我国的这类书多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且这些理论也没多少原创性,只是西方理论的舶来品。往大了说,这也是我国大学教科书和实用类书籍的弊病。
《带着裂痕生活》便是明显例证,这本书介绍了何为心理创伤,以及如何应对心理创伤。作者乔治·A. 博南诺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并担任“丧失、创伤和情感”实验室主任,在心理创伤研究领域具有独特贡献,比如“复原力”的概念由他率先提出,他还发展了悲伤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使用的标准范式。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当下的流行词,但这个术语很大程度上被误用了,或者说,我们对创伤的理解存在很大错误。作者详细梳理了PTSD的诊断历史,讲述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过程。正如副标题“复原力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创伤”所示,作者又引入了复原力理论,告诉我们怎样修复创伤。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运用了意外事故幸存者、“9·11”事件幸存者、战争亲历者等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论述,并搭建了一个全新的逻辑紧密的框架,不仅可以描述不同创伤的结果,也可以解释这些不同的结果是如何形成的。
从另一角度讲,“PTSD”这一词语的流行,也说明了公众对心理创伤的重视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的确,身处这个高速狂飙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也空前累积,很多人产生了焦虑、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但不管如何,我们很难去撼动时代环境,学会自我调适,用一种更加积极、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就极为重要。
因此,在当下这个社会或许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这也有助于我们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这部著作相当于讲授了多堂干货满满的心理学课程,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于我们的很多困惑和问题,未必提供了严丝合缝的答案,却是颇有助益的启发,就像作者所说的,面对所有我们能想象到的困境,我们需要关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调整我们的行为以适应情境需求,并进行监督反馈,确保我们所做的努力是有效的。在前进途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再调整。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四
在人们经历了非常大的灾难之后,幸存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PTSD或者是创伤事件经常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可能会一蹶不振,这些都带给他们难以磨灭的伤痕,所以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某种形式的创伤应激。《带着裂痕生活》让我们看到关于复原力的描述,复原力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具备复原力的人会进行自我疗愈。 其实PTSD无处不在,有些专家认为创伤就像是一种病毒,总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自我复制,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过分,但是相对于PTSD,我们要更要清楚复原力的概念。 当然一些人会试着让自己的思想不受疾病的控制,想要通过参加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更令他们无奈的是在想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只要想去做别的事,这样的症状就会随时出现,很多时候对于注意力的分散对他们而言也非常有困难,回想过去,即便有许多轻松愉悦的事情存在,但还是忍不住沮丧。 因为一些事情都会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大脑,会带着各样各样各种各样的疼痛生活下去,每一次性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所以要一次次面对令人煎熬的事实。哪怕思考自己看似光明的未来,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对于情景的高度敏感,会让他们不断逼迫自己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 当通过一次意外幸存下来时候,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说服自己与自己和解,当然也是一个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去思考那些过去从未显现的东西。当然也要承受身体上长期的痛苦,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自己与这些问题共存。 也许很多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对书中的主人公而言是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事情,但是在面对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困境时,人们总能表现出强大的心理复原力。当经历了一场自己认为非常大的生活变故,又该如何积极面对创伤应激呢?在生活中循环疼痛的次数,不断去思考那些让自己麻木的回忆是非常难受的,但是总有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前路,也是自己不断摸索和调整的过程。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五
创伤是否能够愈合?在面对生活变故后,人们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创伤引发的压力?又如何适应创伤之后的新生活?
心理学的先驱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乔治·A. 博南诺在《带着裂痕生活》中指出,我们对创伤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作者通过对两个关键主题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原力,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关于克服困境、重建内心的深刻心灵之旅。
书中详细回顾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历史,以及人们对于创伤的认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通过深入研究战争参与者、“9·11”事件的幸存者以及遭遇意外事故的个体的经历,作者探讨了是什么使人拥有复原力,为何有时候人们会失去这种力量,以及人们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创伤。
我自己把这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了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穿插真实的个人故事,可读性比较强。以下是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概述,供大家参考:
作者首先指出创伤研究存在误区,强调不能简单地将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同看待。
通过统计数据,作者展示了拥有复原力的人数之多。人们在面对创伤时具有巨大的差异性。作者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
作者解释了灵活性思维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要素:乐观、自信和挑战导向。这一部分提供了关于心理强韧性和积极适应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这些要素的重要性。
作者在书中通过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复杂性,并指导个体如何从周围的社会环境中获取支持,向读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方法和专业建议。
这本书在结构上接近于一篇成熟的博士生论文,逻辑清晰,对概念的讲解通俗易懂,但同时,作者的文字又非常细腻、真实。他用非常生动而感人的方式将PTSD患者的经历缓缓道来,将细节剖析得既令人深思又感人至深。在一页页翻阅的过程中,我随受创者一起感受内心的挣扎和心理变化。
作者以一种鼓舞人心的方式强调了希望和自我救赎的力量。通过深刻的心理学分析和真实的案例,博南诺向读者展示了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存在着破茧成蝶的可能。他鼓励读者在经历创伤后,积极寻求心灵的疗愈和成长,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裂痕中发现新的生机与希望。
以上只是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博南诺在行文之间常有神来之笔,对PTSD、复原力、丧亲(bereavement)、心理学之类感兴趣的朋友最好还是亲身去读一读博南诺教授的这本《带着裂痕生活》,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六
换了工作后很忙,只有地铁通勤的时候可以读书,零零碎碎地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它已经有点“破破烂烂”了(爱书人士别呼我)。
大概两周 在地铁上读完
不得不说理想国确实是品质保障,市面上很多海外引进的科普类书籍,我是真的不敢读(掩面哭笑)因为本来科普类书籍就有阅读难度,配合上糟糕的翻译简直就是一个大看不懂。这本书通读下来,完全不会踩雷,内容高深但语句平实,说理靠的是丰富的案例与实验结论配合,逻辑分析层层递进,坦白说,读得很爽。
好吧,以上只是一本合格的书理应达到的标准,还不能构成推荐理由。事实上,这本书更值得介绍的是它的主题——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与复原力。
创伤后的信心重建总是以动人的故事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善于强调个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的努力,强调他们与生俱来的乐观品质,但这番言论却对遭遇了灾难却那些没能克服应激的人格外冷漠。我们应当意识到的是“幸存者偏差”始终存在。
书中在开头就讲述了一个故事。二战时期一些士兵在亲历过战场后患上了PTSD,以至于不能再参加战斗行动,当时因为缺乏对于PTSD的了解,这些有了创伤的记忆的士兵被冠上了“胆小”“懦弱”的罪名,甚至还被处死。直到多年后,复原力与PTSD的概念出现,这些士兵才得以被正名:原来他们并非懦弱,只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在赞颂乐观与坚强之余,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去帮助那些没能成功复原的人们,仍旧徘徊在痛苦的边缘的人们?科学虽然冰冷,但它不会责难,它公正地透过现象看原理,然后拥抱每一个人。
这本书的整体基调就是这样的,一副极其T人的口吻,但讲述的却是温柔的故事。这种感觉像什么呢?我想了一个不那么贴切的比喻:大学里最不苟言笑的教授在拆解抚摸他的小狗的5个步骤。
《带着裂痕生活》研究的是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如何拥有复原力的方法,书中除了讲述二战士兵的案例,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911事件亲历者、车祸后的男人、落马瘫痪的女孩还要著名画家弗里达等等的故事作为案例分析。它着重研究了创伤后能够复原的人与不能复原的人的区别,得出了获得复原力的条件与方法。
在书店的偶遇
在靠后的章节,作者还给出了一些小而中肯的建议,比如在内心喊出自己的名字,说出鼓励的话等方式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另外,引人深思的是,这本书在后记里着重描写了某个事件。我恍然大悟,尽管我认为自己有过不少至暗时刻,但我业已靠着先天的自愈能力成功复原,而这三年的灰暗,对另外一小部分的人造成PTSD,仍未消失。
无论是带着伤痕生活还是拥有复原力,都没有关系。
“它不会消失,但没关系,我们带着金黄色的创痕,慢慢走。”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七
世界范围内战争与瘟疫频仍的当下,创伤的话题成为社会科学中经久不衰的热门,哲学、心理学等专家以具象和抽象的创伤作为讨论的开端。事实上,自1889年著名神经学家赫尔曼·奥本海姆发表《创伤性神经症》中首次使用“创伤”形容一种单纯的心理反应以来,它已经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物理含义,成为形容心理问题和症状的固定用词。
《带着裂痕生活》是心理学专家乔治·A·博南诺教授梳理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与复原力诊断史、病案观察和认知史的著作,他以历史上具有相当代表性的群体性PTSD为引线,以实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病患为讲述思路,以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潜在性创伤危机和复原力需求为展望,串联起了心理学专业的关于创伤与复原力的故事。
世界性战争让人们接触到了群体性的PTSD现象,“弹震症”(Shell Shock)作为一种精神休克的状态,成为士兵中的普遍心理障碍,然而这一症状由于不符合人们对于士兵的期待而被视为侮辱,知道战争结束近90年后,许多士兵的这一心理折磨才得到迟到的赦免。一战硝烟未平二战又起,士兵们普遍的心理问题被视为神经症的体现,以“急性应激反应”命名,PTSD终于在战后逐渐受到重视——它们无处不在。
与PTSD相对应的名词概念是复原力,最初用于形容森林和生态系统受到威胁下仍能长期存在的能力,但在心理学家们研究创伤症状时发现,在那些现实生活中能够引发创伤的事件里,症状处于数据低分区,这证明着大多数人们的身上,都存在着天然的复原力,针对创伤症状的有效做法,应当是激发它们,而非简单地干预创伤本身。
博南诺提出,创伤和PTSD都是动态的、边界模糊的,而PTSD是创伤性应激迟迟未散且持续发酵扩大,最终稳定成为的一种相对持久的状态。复原力则与创伤类似,是一个相对动态的目标,充满了灵活性,同时也必须具备灵活性。大部分的复原力因素难以观测,但拥有积极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会形成合力,激发更大的效果。
除了灵活性以外,强大的表达能力、分散注意力的能力、情绪调节等技能储备也有利于复原力的增强,博南诺由此衍生出一种便于使用灵活性思维和序列的自我表达方法,便于有需要的症状患者自我修复。
书的最后,作者提到了新冠疫情以来人们普遍遭遇的创伤性心理障碍,并就此给出一套帮助心理健康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除了不过度沉迷媒体消费,通过看电影或阅读等方式获得放松以外,“进行家庭互动,通过电话或视频聊天以及任何可用的方式,与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尽量减少被孤立感,在疫情之下尤为重要。”
总体来说,《带着裂痕生活.》带有相当的学科专业价值,不仅将创伤的机理和复原力的发现、影响因素、激发方式等前沿性研究成果一一阐明,更作为能够提供给普通人阅读的自我疗愈指南,便于读者以灵活性的指导方针激发自我复原力,寻找到行之有效的调节方法。
最后,不得不提及私心喜爱的中译本封面插图,在黑色的花朵之上加入烫金,冰裂纹一样的图案呈现出优雅的金色,如同传统工艺技法中用于修复瓷器的金缮,代表创伤的纹样成为美之所在——正如本书主题所表达的”复原力“神秘而伟大的美。
(2023.11)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八
歪个楼吧,说一说我非常意难平的一部剧,温州一家人。 别的角色各种不想说(特别周万顺)! 但是阿雨太让人心疼了。
从小被周万顺强行送去意大利,独自在国外寄人篱下的长大,被迫早早懂事,早早进入社会去努力挣钱,谋生,求学,打工,想尽一切办法寻求一个立足之地,干过服务员,缝纫工,开餐厅,卖服装,当助理……
然而她幸运又不幸,遇到了志雄。 幸运,是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遇到了同乡,又心心相印的爱情。
她太拼了!万里寻夫这种事,现在这个年代的编剧再也写不出来了啊!这部剧的编剧给了阿雨一个太单纯善良的人设,每次看到她为了自己寻求的一切去努力打拼,去包容去牺牲自己,去以德报怨又没有一句怨言,我都心疼的恨不能把周万顺拖出来暴打一顿。
但是啊,她和志雄的感情这一段真是太虐心了。 然而黄志雄!从初相遇的灿烂阳光大男孩,到心事重重恐惧颓废,直到最后苦痛冷漠的眼神。
典型的战争后遗症。因忘不了伊拉克战争而在酗酒中沉迷,痛苦而隐忍。直到最后万念俱灰,离开了阿雨,进入修道院。
这一切是如此的无奈,巨大的痛苦和悲伤,席卷了万里穿越火线的爱情,撕碎了对生活的渴望,毁掉了人生的意义。差一点还毁掉了全身心投入去热爱的阿雨。
这一场灭顶之灾的感情啊!阿雨要有多努力,才能走出这一场撕心裂肺的创伤。 假如真的能剧穿,我想穿越这部剧里,把这本《带着裂痕生活》送给阿雨和志雄! 人生太不容易了!阿雨你太强大了! 剧中台词: 孩子,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听你的苦难,上帝太忙了,人们太累了。苦难是一杯美酒,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着你的眼泪喝下去。
如果,他们能够看到这本书,一切会不会不一样呢?
带着裂痕生活
评价人数不足
(美) 乔治·A.博南诺 / 2023 / 上海三联书店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篇九
20 世纪 90 年代,PTSD 在美国被广泛关注,随后研究发现,大多数灾难幸存者并未像预期那样出现严重创伤后遗症。这有点反常识了。
博南诺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创伤心理学研究。他在创伤和复原力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书中系统梳理了人们对创伤的认知变迁,指出我们对创伤及 PTSD 的看法存在重大误区。他认为,创伤性事件并不具有本质的创伤性,它们只是“潜在的创伤”,最终后果更多取决于个体自身。
PTSD 有一种典型症状是侵入性记忆,过去会突然进入正常生活,给人强烈的仿真感。研究表明,这种记忆常常以生动的梦境或噩梦的形式出现,内容涉及事件细节,会反复进入意识,造成痛苦。更糟糕的是,它们会毫无预兆地侵入日常,突然出现且非常真实,给人一种事件正在发生的错觉。这种被称为“闪回”的症状,会让人重新体验创伤,状态十分令人不安。
尽管 PTSD 症状影响显著,但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并未发展成 PTSD,而是呈现出了复原力。这似乎与高 PTSD 发生率的预期相悖,但作者指出复原力的根源在于个体的灵活性思维。
所谓灵活性思维,是一种坚信能应对挑战的信念,包括乐观、自信和挑战导向三要素。乐观支持我们为美好未来努力,自信则激励我们完成必要之事,挑战导向驱使我们思考应对之策。三者互为补充,共同激发个体的适应能力。当然也存在局限,乐观可能导致过度急进,自信可能忽视失败,挑战导向可能消耗精力。所以需要互相制衡,发挥协同优势。只有三者共存,才能最大程度调动应对资源。
事实上,博南诺教授在书中强调了创伤的主观感知对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的影响。他指出:“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客观上发生在某人身上的事件,还取决于此人在主观上如何看待威胁。” 这一观点恰好强调了灵活性思维的塑造作用,因为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会直接影响对创伤的主观感知。
要培养这种思维,个体需要采取灵活性序列,即一系列识别问题、选择策略的步骤。此外,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也会影响应对效果。情绪抑制可能有益,但并非万能;重评也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培养灵活性思维,需要运用适当的调节策略,并不断通过纠正环节提高效果。个体要利用所有心理资源,才能增强适应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作者揭示了人性的光明面,找到逆境中的奇迹。例如杰德遭遇车祸后调整心态重新开始,马伦在落马后积极重建生活。这启发我们反思创伤形成的社会影响因素,也告诉我们灵活性思维可以培养个体的复原力。
本书突破传统创伤观,提供另一种正向视角。它不再简单归因于创伤事件,而是关注个体差异。作者指出,我们需要在环境压力下保持适应力,而非被动等待创伤愈合。创伤可能发生,但并不必然形成 PTSD。我们要培养灵活性思维,自主掌握命运。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引领读者逐步深入理解创伤心理。作者首先指出创伤研究的误区,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将创伤与 PTSD 等同看待。之后通过统计数据展现出复原力的意外之高,证明个体差异巨大。接着详细解析灵活性思维的内涵,包括三要素(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应对苦难的能力、挑战心态)及培养方法。之后借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复杂性,并概述心理资源的运用。最后,提供了一些专业建议,帮助读者培养灵活性。
在细节描写上,作者选用大量生动案例,帮助读者感性理解。例如 911 的创伤记忆,形象展现 PTSD 的痛苦。杰德、马伦、保罗的故事则令人深思,他们面对生命中的巨变,却在裂痕中找到了奇迹。这些例子让我深刻理解,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仍拥有内在力量。正是这种温暖而又富有启发的案例,让读者在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正面的人生价值观。
博南诺的文字充满温暖,就像一位智慧的朋友,陪伴着你探索生命中的裂痕。他试图打破传统对于创伤的认知,给予读者一剂心灵的良药。他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即便生活中有裂痕,我们依然可以怀揣希望、拥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