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尤物读后感1000字

尤物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21 06:05:28
尤物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0-21 06:05:28   小编:

《尤物》是一部描写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小说中的女主角形象鲜明,充满魅力,同时也展现出了一种内心的脆弱和无助。作品引人深思,让人反思现代社会对于女性的定义和价值观。

尤物读后感篇一

在从北京返回西安的飞机上,我阅读完了段晓琳著《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一书。这本书原文是用英语写的,柴梦原的中文翻译版由上海光启书局推出,2024年7月出版。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探讨了1500—1700年间,中国与墨西哥这两个环太平洋的遥远国度,因为丝绸和海上丝绸之路而被连接起来的历史。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的故事,从1573年712匹中国丝绸由两艘马尼拉大帆船运抵墨西哥讲起,这是中国的丝绸首次经太平洋航线登陆美洲大陆。

对于中国文化语境的读者来说,太平洋、墨西哥、西班牙都是陌生的概念,我们习惯了站在中国的角度去看待发生的一切,但其实这一切只是当时全球贸易中的一个小环节。

处于不同文化地域的人们,因为丝绸这个特殊的物品被紧紧地联系了起来,作者在大量中外文献中发现了历史的这个结合点,抽丝剥茧地把两个国度发生的事情进行了比较研究。

全书核心主体,分为四个部分:蚕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来自两级政府方式的态度、消费者引领的时尚、国家主体从利益出发的禁令。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并不是一本讲故事的通俗读物,所以并没有通俗读物娓娓道来的吸引力,这是一本有一定阅读门槛的学术专著。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在古代,不同地方的人们其实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试图通过这些具有温情和敬意的全球故事,让读者找到跨越时空的共鸣。

尤物读后感篇二

该书最大的特色是没有局限在中国或西方这两者的任何一个视角,而是像上帝视角一样把两边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太平洋丝绸贸易的图景以及对双方的影响,让读者领略了四百多年前全球化的一个新颖特写。我从这个特写里提取了几个有意思的局部: 1、中国白桑养出的蚕丝细腻且易染色,而墨西哥引进的欧洲黑桑养出的蚕丝只是略结实一点,所以中国生丝更有竞争力。此外,中国丝绸还因为生产规模大、劳动效率高、白银价格高等原因而具有低价的优势。 2、16世纪60年代后半段,西班牙在菲律宾建港和明朝终止海禁先后发生,开启了亚洲和美洲的商贸网络,虽然会遇到双方各自多次的贸易禁令,但在经济规律作用下盛行的走私总是能挑战国家的权威。 3、对于贸易政策的考虑,明朝更关注边疆安全,西班牙则更在乎财税利益。 明朝末期(17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白银紧张主要源自三方面原因:一是17世纪20年代由于优质矿源枯竭,美洲白银产量减少(直到60年代汞齐化的新技术才带来产量上升);二是菲律宾当局对贸易的干涉及对中国人的排挤严重影响贸易;三是当时的气候变化带来了更频繁的海难。 4、明朝和墨西哥都反复出台了禁奢令,前者主要是为了稳固官民、士商差异从而稳定儒家社会结构,后者则是为了稳固种族差异从而巩固殖民统治(尽管后来更多是为了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亚洲丝绸进口),本质上是一回事,执行效果也都不佳。 5、时尚消费往往是出自身份表达等心理需求,因此无论是明朝的中国还是墨西哥,很多流行服饰是从下层民众向上层传播的。 6、二手服装贸易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消费市场,其中清军入关后,明朝官服上的补子被运到了美洲回收利用,并启发了融合两地文化的新设计。 7、红色染料非常珍贵,以至于宋应星还专门记录了回收利用的方法:大体是水加绿豆粉。

尤物读后感篇三

陆路的丝绸之路的开拓打通了中国对中亚及至印度到欧洲的商贸文化的往来,经济交流的背后,更是起到了民族融合以及东西方文化的直接相互渗透。然而由于中国内陆占多,对于海上贸易始终未有太大的重视,永乐帝朱棣的海上舰队是一只史无前例的航海特混舰队,郑和的舰队由200艘不同功能的船只组成,其中最大的船只可谓是遥遥领先,在世界是也是最大的个体船只与最强的混编舰队。但由于引舰队的本意并不是贸易与征服,只是为了朝贡与海运的探寻,由于花费巨大,后期就被逐渐的废驰以待了。

本书从16至17世纪中国的海上丝绸贸易的历史展开,揭开了一段全球的早期太平洋的贸易史。对于明朝时期,西班牙的海上崛起之路对于中国的影响与时代的碰撞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与梳理。

很多时候不进则退,似乎不争自有人会争,你不进取自有别人会取代。但是指责本身是无意义的,更多的情况下,明朝没有进一步拓展海上的远航船队,其政治核心的统治区域与理念是分不开的。中国并不需要靠拓展与发现新大陆来实现自身经济的强大。大国亦有大国的困境与责任。一边是壮大声威,一边是殖民远航,本身的出发点就有天地这别。

明太祖在早期就对外国有较强的戒备之心,“香料之路”的海上贸易路线与进程似乎又是如此势不可挡。明朝早期实行的海上禁运也成为了众多港口城市萎靡不振的主因,但同时也加剧了中国走私商人的垄断贸易。由于海个倭寇作乱与明末,葡萄牙与荷兰舰队的来犯,明朝多次的把打开的海上贸易通道又数次关闭。

明朝的对外丝绸贸易也对税收与朝贡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并吸引着众多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其中马尼拉的进驻与退出就反应了当时的加税造成的暴乱以及常来人与当时居民之间冲突所产生的苛政的后果 。

中国丝绸的品质与花色的多样一直都受到了欧洲等西方国家的追捧,流入白银的同时,也影响到诸如墨西哥等产地的贸易。商品的异国情调成为时尚,并促成了禁奢令的产生。

时代下的丝绸贸易同样也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与贸易与金钱的争夺。它的影响同样改变了当时整个东方与西方的海上贸易的走向与时代发展的格局。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