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王阳明传读后感1000字

王阳明传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0 07:40:28
王阳明传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20 07:40:28   小编:

《王阳明传》读后感:本书讲述了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一生。通过对他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使我深刻领悟到了他对人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真理的决心。他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追寻真理的信念,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王阳明传》读后感(篇一)

领略古人的一生为传记,从生到死,从不知到了解为传记,这本书不应该叫《王阳明传》应该叫《周大家理解的王阳明》。

周大家应该是,了解并深刻理解王阳明的,但周大家笔中记录的王阳明,文言文与白话文混杂,时间线不清晰,读起来深涩难懂。

读了四分之一,读不下去了,或许不能叫读,应该叫啃了四分之一,放弃了,有机会再看。

相比看完的《王阳明心学的力量》与正在读的《梁启超讲读王阳明心学》,本书不如前者通俗易懂,不如后者深入浅出。

那些打5分的,你们咋打出来5分的

《王阳明传》读后感(篇二)

2023年第34周 《王阳明传》

作者:周月亮

读书短评:

1. 面对难题、苦难、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还能怎么办?阳明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知行合一的方式,给出了一个答案:致良知。

2.王阳明年轻时经常扪心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以一个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到了山穷水尽时,终于想通“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龙场悟道,完成了他由贤入圣的转变。

3.王阳明的一生是不见容于世而又在俗世获得成功的一生,是封侯封伯而又负屈抱怨的一生。他的性格飞扬而又谦抑,夹杂着豪气和静气。

4. 心学的“心”字类似于佛家讲的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养静入定功夫类似于禅定,是为了接通天、接通理。

5.对自己不满意的心学家才是真正的心学家。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更不复做,是名为悔。心学家要有时时忏悔反思的功夫。

6. 自私是所有道德的天敌,去人欲主要是去自私,所有的修行都要狠斗私字一闪念。 克己即为存理去欲之别名。

7. 克己省察的关键是守之以谦虚,恢复上天给的正念。谦虚之功与胜心相反,人之恶行虽有大小,皆由胜心而出。凡事反求诸己。

8.国家本来只是社会的工具,吏治也只是管理社会的手段,但是运作起来,国家和政治都成了目的,官僚制度成了“本体”。

9.周月亮老师笔下的王阳明不如口中的王阳明。此书写的略深,两分讲王阳明的生平,八分讲王阳明的思想,但思想讲多了就不太像传记了。

《王阳明传》读后感(篇三)

王阳明被公认为大圣人,不过周月亮教授却说:他的一生极重践履,像是一只鞋,而且是插着生命权杖的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明史》王阳明本传中记录了他的一次下狱经历。事情起因是他的一个学生冀元亨去过宁王府,这被当成王阳明私通宁王的证据,于是就把王阳明抓了起来,在锦衣卫的监狱里受了百般折磨。 但王阳明对人依然像春风一样和煦,感动地狱卒和狱友们纷纷垂泪,他把下大狱当成了上学堂。 司法人员惊奇地问他妻子:“你丈夫秉持什么学术?”妻子回答说:“我丈夫的学术不出阃帏衽席之间。” 意思是说他的丈夫研习的都是在蚊帐、睡榻之间的学问。 中国人讲究训练感情的场所不在教堂,而在家庭,也就是阃帏间。只要养成了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世界的态度,就能真诚恻僤。这种真诚就是人人能说,却很难实现的良知。 如果人人都像每天穿鞋一样“践履”真诚,就爱仁而见性了。很多人最痛苦的是找不到合脚的鞋,而致良知就是要帮助我们找到可以上路的合脚的鞋。 致良知中,致的意思是实现,那能否找到合脚的鞋,就要看我们肯不肯去实现,也就是说根本原因在自身,心即理。 王阳明解释,孔子说的上智下愚不移中,不移不是不能移,只是不肯移。只有成全自己生命意志的人,才能“践履”在希望的道路上。 说无路可走的人,是没有握住自家的权杖,把生命的舵送给了别人。 阳明心学并不是给世人提供任何现成或统一的鞋,那就是枷锁了。心学只是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那双合脚的天天向上的鞋,找这双鞋的功夫与天天向上的功夫是同一个功夫。 路在脚下,鞋在心中,我们的任务就是找着走,走着找,边找边走,摸着心中的鞋,趟过脚下的河,王阳明把这只鞋叫做良知。 在边走边找的过程中,需要权杖作为探索工具。这里的权杖不仅是权力,还包含两重含义,既有恰到好处的权衡,又有蕴含其中的道德,这就是权杖的“权道”,“权”就是秤砣。 只有懂得变通、权衡之道,并做出适当的改变,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通权达变是孔子认可的最高境界。 权是人心这杆秤的秤砣,王阳明说就是良知,他自体不动,无善无恶,却能量出善恶是非。 所以周月亮教授说,王阳明这只鞋还缀着秤砣,这砣是风铃,更像是驼铃。 周月亮教授在《王阳明传》中,结合王阳明的经历,讲解了阳明心学理念,读起来趣味盎然,见解独到,颇有深度,让我们从中获得改变自己的启发。

《王阳明传》读后感(篇四)

假若你的人生不如意,不如读读王阳明

——读《王阳明传》

文/苇眉儿

先来看三个词语。

第一个是心外无物,意思是心与物同在,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而存在。

第二个知行合一,是说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个词语格物致知,就是教人们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这三个词语,是我阅读《王阳明传》一书后切实的感受。

关于王阳明,有人甘愿一生伏首。

也有人强调,人生欲成事,先读王阳明。

更多的人则认为,当人生和事业处于瓶颈期的时候,读一读王阳明,也许能从中找到心的方向和思路。

我,更倾向于此观点。

这些话, 不无道理,可见王阳明其人其思想文化对后世人影响至深远。虽然他已逝去有近500年的时间,但这位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和心学集大成者的确生而不凡、年少有为,他步入仕途后被贬悟道并辗转到南赣定乱、平定宁王之乱等,并开始立院讲学,从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的一生,自始至终奉行心外无物心即理。

他的一生,始终如一秉持知行合一事上练。

他的一生,如一贯之践行格物致知致良知。

周月亮教授对王阳明潜心研究长达三十多年,《王阳明传》一书即是其二十年心血之作,是国内活学活用王阳明心学智慧的开拓者、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了三十多万字叙述王阳明人生一波三折的传奇经历,翔实解析了王阳明心学智慧的外延内涵,使之成为万千理想青年的清醒之书,这一点从新闻出版单位将此作为“强素质、作表率”重磅推荐阅读图书可窥见一斑。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并认真学习和践行王阳明心学建成事功的秘诀,“每临大事有静气,不随境转,不为气乱,事上磨练是真功”,从而立志,理论学习和行动实践并重。各人识得自家那片月,自家吃饭自家饱,担当世道,力行所知,将在你,将在我,将在他,将在我们所有人。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的20周年纪念版《王阳明传》,采用精装双封设计,运用烫金印银工艺,整体呈现简约大气之风,其人传奇人生其思想智慧心学深度影响的不止是国内万千青年。

还走出国门,在世界领域内独领风骚。

稻盛和夫曾在多种场合盛赞:“我喜欢西乡隆盛,他对中国王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多次被流放,而他总会带上阳明学说、儒家的书籍……”

被誉为“国内阳明心学研究第一人”的周月亮教授,通过《王阳明传》一书,教会万千读者:

树立远大正确的志向。没有功利目的立志,解放精神的自由滋味,老老实实做栽培之功,让枝上长叶花后结果。

自我重要法。只要是自己干的,就能且要找出通天的意义来。

守以谦虚,自然能定静,遇事之来,件件与它理会。

总之一句话,读懂王阳明,读熟心学,读透人生。

让我们记住那一时刻: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也就是1529年1月9日8时许,王阳明说:“吾去矣。”

学生南安推官周积泣曰:“老师,有何遗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微微一笑,用八个字概括了其用良知建功立业的一生。

斯人已逝,但其思想永远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假若你的人生不如意,不如读读王阳明,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逝世时写下一句话,“愿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谨以此借花献佛,赠与王阳明。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