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锦集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0 15:10:55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20 15:10:55   小编:

《涂画半生路》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厄运中坚持追寻艺术梦想的坚毅与勇气。通过艰难的生活考验,他最终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展现了人生的坎坷与辉煌。这部作品让人感悟到,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篇一

拿到书的时候我真的以为是散文,国庆节我看完了部分前言,原来作者还经历过啊,可惜没有激烈的情节带入,然后就搁置了。

今天读完序言才发现,这是一本真正的“画集”啊,图样图森破啊

一起感受下

因为小爬不懂画,文字大约也是能看懂一二的,而所有的文字和生平在前言就说完了啊啊啊。这是我这些年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风」文字配上图画,写尽了一个人的大半生。

之前我也读过很多花艺书,很多精美的图片,附字是花材、或者一些注意技巧。倒也是看的津津有味呢,想来还是因为我太过粗糙,不懂艺术的缘故,写不出本书的好

想写好总结的心没变,特地去翻《如何阅读一本书》希望借鉴一点此类书的小技巧,BUT失败啊,所以不懂画的人别买这本书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篇二

翻开这本书,映入眼里的不是故事和满满的文字,而是几幅图和一些随笔。每一幅图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有些是儿时的记忆,有些是年轻的印记,而有些,仅仅是普通寻常的一天的描绘,其中最最喜欢的是这样一句:“不能每天都有奇迹,并非每天都要决意上阵”,这种释然让人顿觉舒适。 在以前,我就特别想学画画,对于绘画这一门学问,我真的是怀着崇敬的。小时候没有条件去学习,只能成天拿着水彩笔在作业本反面涂涂画画,以前不觉得这些有什么,认为这些杂七杂八的,也大都是孩子随手留下的痕迹,可现在看到张老师写他儿时作的画时,却心有异动。我也像他一样,希望自己能学画画,我希望自己能用画笔来记录美好的事物,我特别特别羡慕那些会画画的人,他们能够把心里想的眼里看到的都表现出来,这种能力,是一种奇妙的能力,毕竟,文字语言的描述时常难以尽人意。 看着书里的记录,阐释着他所走过的景色和经历的半生。那些生动鲜明的人物,或壮阔或雅致的色彩,时时引人联想。书里有对普通生活的记叙,让人想到李荣浩的《老街》——最普通的生活往往最让人感动;有各种景色的剪影,配着作者的经历,让人仿佛是真的置身其中了一般。 我也走过一些地方,可是一般只是拍照,却从未想过说还有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保留记忆。很多事可能就是这样吧,就像是作者说在草原呆了那么多年却从未想过画一幅画一样。 对于景色的记录,一是景,二是心境。我在去江南的时候,坐在车上往窗外看,蓝天白云,好不美丽,那时我曾写过这么一段记录: 坐在车里往外一路看去,天很蓝,低空里零零散散飘浮着些许云雾,路上有很多很多的河和湖,土地被大片大片边角分明的稻田吞噬,稻田里粘着星星点点的人影。小时候常常背“面朝黄土背朝天”,因着是盛夏,所以填满眼睛的尽是“绿”而没有“黄”了。不禁好奇: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是不是也如北方一般的凛冽和荒芜,还是依旧怀揣着生机等待来年的开春呢? 这些,便是因景而生的心境,再看作者的画时,我心生感慨:由画表达出的心境,竟然更为动人!只是太可惜,我这人毫无艺术功底,不能更深一步的看懂画,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猜测和假想来感受画所表达的东西,方法虽然愚笨了些,却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书还需多读,画还需多品,涂画半生,心境现于眼景,眼景浸于心境,也许,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奥妙吧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篇三

,这三个字对于70后以前的人来说太熟悉了,80后以后的或许也听老一辈们偶尔提一提。大家知道是特殊年代一个群体,但具体来历是什么?多数人未必了解。

的叫法和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叫张承志。

张承志是个颇有争议的作家,回族。1948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精通多种语言。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张承志曾起个笔名叫“红卫士”,后来和十几个学生成立了个一个组织叫“”,慢慢的这三个字成为以学生为主的群众性组织的代称。

今天想谈的是张承志的一本书《涂画半生路》。此书收录了主业是作家的张承志,业余兼画画的美术作品,包括草图、素描、油画等,配之以作者主业的文字,俨然成为一本值得收藏的小众经典。看完,我的启发有三。

一是对“民族”的重新认知。张承志引起争议主要是后期的许多作品宣扬的是伊斯兰教思想。在《涂画半生路》也可以看出,作者每去一地,首先关注的是当地的教堂。但是,从作者的画中,即使专门画的是教堂,你首先感受的是一幅画,是一种生活,并没有差异性,也就是没有民族性。结合前段时间看过的《美国种族简史》,你会明白很多、宽容很多。人本来就无民族之分的。

二是体验不同地区文化。正如作者自己介绍:“此书宗旨并无改变,描写我的三块大陆,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天山南北。阐释大陆各异的文明,为生息于斯的民众辩护,记录他们与我的关系。”

是的,此书中不同风格的画,展现的有新疆小村庄的村貌、祁连山的山势,有南方的大江小楼、河畔港口,有西班牙的教堂、车站,有美洲的农民、广场。画,有的直接是工程图纸,有的用西方油画的手法,更多的是真实的素描,“每件作品要么叙述一则生动的故事,要么蕴含一番深邃的用意。”

三是每个人心中的艺术情结。在此书的自序中,可以看出张承志对于自己没有成为一名专业画家而唏嘘不已。其实我们每个人亦是如此,我们经常提及自己小时候怎么怎么,如果不是要怎么怎么,自己也许会走上或画画、或舞蹈、或音乐的道路。所以,其实艺术并不高大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艺术,只是我们忘了而已。

看《涂画半生路》的画,我立刻想到果果画画启蒙老师刘君老师的教导,“不求画的像,但求画的真”。我不懂画画,但很赞同这个观点,有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的“真”不仅即大自然造化的真,还有画者对生活感悟心源的真。

张承志《涂画半生路》的画就是如此的真,承载了他的画,他的路、他的志。

涂画半生路读后感篇四

在选书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和张承志先生的《涂画半生路》,让我举棋难定,最后选择了后者,还隐隐地有一丝后悔。然而,今天才读了几页,就欣喜若狂,忍不住欢呼起来:这本书真没选错!

提到画作和文字,有三类作者给我的印象最深:第一类是评述画作、或通过画作评述美术专业、或评述画家的生平与不同阶段的画作特点与思想,比如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篇》、高居翰的《图说中国绘画史》、张佳玮的《伦勃朗传》,让人了解到很多专业性的知识;第二类是名画家自身写的散文,比如黄永玉、吴冠中,文如画,画似文,风格、韵味各具特色,却有一种统一的气质;第三类是因为某种专业而绘制画作,同时辅以文字说明,比如阮仪三的《古城笔记》、梁思成诸多的建筑考证笔记,以及本书的部分内容。由于是专业的视角,因此这一类的图文都有着一种独特的美,与纯粹的文人画不一样,可以说打开了看待世界的另一扇窗。

作者张承志插过队,毕业于考古学专业,再读民族历史语言专业,长期从事历史宗教考古调查,之后游历各处。丰富的经历不仅使他的画作内容更加多姿多彩,也极大地触动了他对这个世界、对人性的感受。在其前期,因工作的缘故而画的专业画和专业文字偏重于对历史的探索;在其后期,游历中外各地所作的风景、人物画作,则偏重于对风土人情的回味。

所有的这一些,都是我所感兴趣的,仿若打开了一个百宝箱,箱里的每一个物什,都是我的喜爱。比如《柳湾彩陶》中,作者附了一幅1975年在青海柳湾实习时,所绘的手稿,是一个绘有人像的彩陶壶。让我第一次看到青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国宝级文物,大开眼界,继而去搜索了相关的资料,丰富了相关知识。作者回忆与彩陶壶有关的过去,则带着时代的烙印,读来饶有兴味。其他的如《北庭往事》、《登封王城岗》等亦属此类工作记录,插图和文字都披露了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是很别致的散文。

然后,我读到了《阿勒泰成吉思汗古路调查》。作者在阿勒泰山脉东段寻找成吉思汗以及他发动的蒙古运动,通过阿勒泰山脉迈入中亚的通路。把这一学术成果写成文学散文《荒芜英雄路》。

……

如一颗炮弹击中记忆的门,往事汹涌而出。

当年第一次读《荒芜英雄路》,便激情澎湃,思绪万端。抚书四顾,久不能静,立即写就一篇读后感,次日去投稿,不日变成铅字。那时年少;那时喜爱看的书还在;那时遇见的人早已分道扬镳;那时的烦恼历历在目,回望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作者的文字里,让我看到的不仅是古今中外,还有那个在灯下读书写字的、曾经青涩的自己。

在那之后,我长大了,作者也走过了更多的人生路:他写草原的春夏秋冬、社会和人畜,写西海固的关川路和西马营、写新疆的小村庄和小巷、写北方的山峡、也写南方的出海口,每一处都配有草图或速写,往往旁边还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或是工作笔记,或是刹那感想。在《水路越梅关》中,画中梅关关隘,上摘录辛弃疾的《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接着列举了作者的治学结果及收获,还有红笔标注的符号。显然,这幅画是作者的某种类型的笔记,既让人赏心悦目,又给人很多的启示。

到了作者近些年游历国外的部分,风格和前半生迥异:描绘异域风景人情的画作自是不必说,文字更加活泼生动。作者提到,国外不少博物馆不让拍照,于是他就当场画馆中的名画,画得像是另一个版本,相当有趣。

在整本书中,穿插了27幅油画,非专业人士,不敢胡乱评论,只能说,每一幅我都认真欣赏过,有很多让我有满满的情愫却无法表达,例如《背柴的孩子》、《相望》、《太阳下山了》,等等。

很羡慕能文会画的人,这不只是天赐的才能,更是一种福份,能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生动、形象、深刻、无限的两种方式表达出来,广阔而丰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