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是勒庞的一部经典著作,通过对大众心理和行为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群的集体思维和行为方式。本书指出,人群容易受到刺激和操纵,失去个体思考能力,陷入盲从和暴力行为。勒庞的观点启示我们应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他人,不被大众舆论左右,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一)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叫《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勒庞用生动而直截了当的语言来表达这一观点,并用准科学的内容作为依据,这就解释了他的书为何如此成功。
他认为人群集体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群集时还会产生一处思想的感染,使得偏者和群众的无意识思想通过一种神秘物作用要理互相渗透。
从含义上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心理群体最特别的特点在于,一旦构成群体的这群人获得了集体心理,不论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人时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不论他们之间相同与否,他们那些固有的思想感情都将发生改变。
书中还讲到“教育既不能让人变得有道德,也不能让人变得幸福,它无法改变人的本性和天生的激情”,这或许就是智商与情商的区别吧,智商高不代表情商高。本来还指着多读几本书,提高一点情商,然后变得幸福一点点,或许真的是懂得越多越难幸福。
群体效应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因为身处于群体中而产生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想会受到集体力量的影响。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热搜、头条们,也有群体的存在,只要键盘侠们在家毫无心理负担、毫无责任地、无需付出代价地敲一敲键盘,群体效应就出现了。
最后,看了这本书后,让我们明白了群体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群体所做的事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更加理性的思考自身的行为。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二)
《乌合之众》是“一部以阅读法国大革命事件为基础的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著作”。
群体的重要特点:自觉个性的消失以及情感和思想趋于一致。看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局外人》,男主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事后跟没事人一样到处潇洒,引起人们的反感。群体的思想是母亲过世,作为子女,你必须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当你不按常理出牌,大家就会认为你不正常。
为了融入群体,个体会消磨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统一思想,共同进退,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当勒庞提出群体的概念,进而分析群体的情感、道德、观念等细节,让读者了解群体的意义。
群体精神是什么?其实就是从众心理,不需要你有个性的体现,跟着大众走就行。《双城记》里达尔奈是贵族的后代,虽然他很早就脱离家庭独自生活,但在法国大革命时,人们对贵族的仇恨,根本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贵族,只以他曾经的身份就对他进行死亡的判决,人们在这个时候就是不理智的,趋从于大众的思想,不在乎个人的利益和得失。
可想而知,群体的力量多么的愚昧。从原始社会分析,人们聚集成为部落,为了生存,群体的力量就是伟大的。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个体思想的形成,突破群体的无意识行为,让社会变得多元化,知识的细分,在心理学上更一步的分析群体精神。
群体固有的性格特点:冲动、易怒、无思考能力、缺乏判断能力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群体里的人就是原始社会的人,为了集体的利益,他们听从领导者的安排,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在古代很多战役中,是可以看到群体精神的存在的。
放在一百多年前来说,群体心理的提出是极具意义的,在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群体心理的研究,从群体的特征到群体的情感道德,从群体观点的形成到信仰的精神引领,从社会普遍的群体分类和描述,几个大的方向入手,详细解说群体的意义。
放在现代来说,有些人会认为群体是野蛮的,是落后的。其实并不然,群体在社会形式中存在的必然性,是社会性质变革决定的,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有以他们为各自特色的群体存在,只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里,群体存在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但他们的特征和性质并没发生改变,同样会因为某一个信仰而发生极大的变革。
群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一根筷子会被轻轻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就不容易被折断。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奔着同一个目标,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就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重点是领导人如何利用信仰的力量,集聚每个人的力量。
作为心理学的著作,一般人以为看不懂,其实在我看完《乌合之众》后,认为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不说能看懂多少心理学,至少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群体的概念,了解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从众。
《乌合之众》读后感(篇三)
最近关于某地方的女子跳楼事件,也叫恶婆婆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具体情况就不展开了,怕号没了。其次,笔者也并非寻找其中的真相,只说说这件事带来的思考。
第一,群体的盲目与共情。
死者为大,这是世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共情受害者,共情死者,即恻隐之心,也是大部分人都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点是,逝者已逝,无力再为自己讨回公道,这便是人性最佳的利用点。
笔者不讨论当事人,只说这其中的一小部分人的操作。事情发生的前几天,其实并未引起多大波澜,周边的居民只是吃瓜群众,直到热度上升之后,大部分人同情死者,用行动表达自己对受害者的同情,对施暴者的愤怒。
不可否认,死者的亲友想讨回公道,这无可厚非。但这背后有多少自媒体在推波助澜,借此打出热度?不好说。更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势之下,周边的居民成为了各自的误导者。有一个两个人站出来“揭露”施暴者的“恶行”,此时这些居民也会不自觉地将施暴者平日的某些“恶行”当成一种谈资,一传十,十传百,居民互相误导,又互相佐证。于是,施暴者彻底成为人渣。
同时,也有另一种可能,施暴者本身就是恶贯满盈,只是周边居民平日势单力薄,又秉着“不当出头鸟”的心思,因此才一直相安无事。这两种可能之间的占比哪个高呢?不好说。但我们可以看出来,起码网络上对这件事关注的人中,大多数人对于施暴者的印象,便是来源于居民的口中以及死者与亲友的聊天记录。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古斯塔夫·庞勒却说:“群体一直都是盲目的、极端的。”
群体与群众并不等同,但在这件事中,我们已经可以将这些群众视为群体。正如古斯塔夫·庞勒书中所言:“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且只有在此特定情境下,一群人才会拥有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与组成该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完全不同。自觉个性褪去,所有共同体的情感和思想都被引向同一个方向。”
也就是所谓的精神统一,虽然只是暂时的。
将这些群众变成群体的核心点在哪里呢?正是笔者前面所提到的,人性的最佳利用点。此事件中,种种因素,将所有看客对死者的好奇转变为同情、愤怒,因此,成为了群体。
第二,影响群体的手段。
古斯塔夫·庞勒在书中写道:“对不相似的事物进行联想,事物之间只有表面的联系,特殊事件立即会被普遍化,这些就是群体推理的特征。”
抛出几个联系层次并不深的事实,便足以让群体为一个人定性,可怕之处在于,只需要利用部分真实信息,在情感方面将群众化为一个群体,同时又暗示了部分本应知晓内情的群众,让他们从内心将“特殊事件”普遍化,于是一个强大的舆论就此形成。
事情的真相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但在仅有部分真相被抛出时,群体又会抛弃真相,转向征求一个能让他们满意的结果。当有第一个人将鸡蛋砸在施暴者的屋外时,便会有大量的人跟着一起。而这些人的思想又会再度从深层次上统一,同仇敌忾。
这时候的群体,显示出来的只有两种属性,疯狂、极端,且不具备任何个人应具备的特征,如愧疚、后悔、担惊受怕、胆小怕事。
他们其中不乏温良恭谦的学生、教书育人的老师,甚至有平日里乐于助人的居民,在这种情景下,他们失去了个人特性,成为了群体的一员。
群体的情绪是简单、极端的,同时,情绪又是每个人的弱点所在,因此,调动群体的最佳方式,不是理性,而是情绪。
第三,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原义是像乌鸦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
这本书用这个名字,再是恰当不过。盲目、极端的群体,不正是乌合之众吗?
更能体现群众盲目与情绪极端这两种特性的,正是如今网络上的舆论,仿佛所有网民在网络事件中都成为了墙头草,骂一边的是一拨人,反转后骂另一边的,还是这拨人。
信息传播的便捷与大数据筛选,成为了形成群体、利用群体的最佳工具。
如何摆脱乌合之众?没有答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成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无时无刻不被引导、调动,我们害怕,我们担忧,我们愤怒,我们愧疚,于是,我们也是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