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尔班哲学导论》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哲学入门读物,通过系统性的介绍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导读者进入哲学思辨的世界。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哲学的核心思想,让读者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阅读,也能为进阶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德尔班哲学导论》读后感(一)
WIndelband的哲学史当然是很强的。但翻译真的是有点糊弄,对照能找到1920年的德文第二版简直错漏百出,比如中译的“前言”只是第一版前言而且没标是第一版,第二版的前言虽然简短两句话但是在中译本中直接没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更可笑的是“出版后记”里明确说参照了这个德文本,我不知道是参照了啥。然后是重要术语的译名译法也是一塌糊涂,比如Wirklichlkeit,Wesen,Erscheinung这些核心词汇,如果不是想当然,那么应该简单给一下这么译的理由。另外句法上还有很多跟着感觉想当然的翻译,也就不说了,好在这本书本身的性质并没提出这么高的理解要求。
《文德尔班哲学导论》读后感(二)
哲学导论读物很多,然而这本哲学导论真正探讨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哲学问题。哲学追问的是永恒无限的理想问题,一种抽象浅深奥的科学,并不存在着具体的对象,因此哲学入门很难。但读者但大不可被这句话吓倒,以为学习哲学需要特殊天赋。借用文德尔班在书中的一句话:哲学留给门外汉的印象很容易让他们对哲学产生某些偏见。没有什么东西是任何人所不能理解的或者自己不能得出来的。哲学所讨论的并不是冷僻晦涩、需要具备某种特殊技能才能发现的东西。恰恰相反,哲学所讨论的正是生活本身以及各种科学迫使我们去关注的东西。哲学的实质就在于彻底检验我们眼前及周围的一切。文德尔班的观点同我们在高中时期哲学那一篇章所学到的“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更是一种方法论”正是同一个道理。而这本书可以正好让你了解一下哲学的概貌,对哲学入门来说,这本《哲学导论》再好不过了。
这本书在序言开篇就摆出了立场——《哲学导论》的主要任务就是去解释问题和解决方案中的这些本质要素。哲学关注的是非常真实的事物和非常严肃的问题,它所需要解释的就是这些无法抑制的主题中所蕴含的内在力量 。这本书在每一章开头的导论都简明扼要介绍了各章节的重点主干部分内容,对入门者来说一目了然,学习起来也更轻松。这本哲学导论既不同于哲学史,也不同于哲学体系,而是一本向读者介绍哲学化的科学的通识读物,介绍鲜活的反思活动,介绍对这些主题、思想的张力以及试图缓解张力的各种方案的直接理解。因此,哲学导论站在内的批判的立足点出发来面对体系的和历史的材料。
德国哲学在哲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从康德开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德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中文德尔班也是德国哲学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文德尔班对康德学说的主要兴趣在价值方面,认为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题。他把世界分为“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相应地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认为任何知识都离不开价值,都要以价值为标准,甚至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不外是关于价值世界的科学。他最著名的哲学著作有《哲学史教程》、《序论》、《哲学导论》等。其中,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是一本影响力颇深的哲学史著作,通过这本哲学史对哲学的入门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文德尔班在这本《哲学导论》中探讨了本体论、发生论、知识论、价值论、美学、宗教等几类重要哲学问题。以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朴素预测为出发点,讲解得十分细化,详细总结了文德尔班的哲学思想,充分展现了新康德主义哲学的基本纲领。在探讨美学时,文德尔班将自己的观点与叔本华,谢林,席勒等多个哲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突出强调自己的观点。审美状态本身基于情感和情绪的作用,这些情感和情绪伴随着美学沉思产生。我们在审美沉思中获得对事物本身的洞察,这永远不是概念知识,而是直观经验。本书在细节方面翻译得十分到位,对于文德尔班在书中提到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有详细的注脚。使对概念的理解理解起来变得更容易简单。
对哲学入门者学习哲学的几个小方法
A.了解哲学家的问题
哲学著作阅读难点:晦涩——问题使然。通过字面意思体会背后哲学家想表达的意思。
B.熟悉哲学家的术语
不同哲学家思想中,同样的术语含义不同。
C.遵循哲学家的思路
哲学家的问题:论证有问题;出发点错误。
需要了解具体的论证过程,不能忽略细节。
D.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透过他之所说,去体会他想说的东西。哲学家思想里的“活”东西是什么,今天可利用的是什么,历史性和现实性。我们的思想——动词思想——哲学家思想。人类思想的自我反思。哲学是思想和思想之间的对话。
学会运用哲学的辩证性思维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清晰透彻,哲学非智,但哲学却引领你走向智慧,这本文德尔班哲学导论也会让你爱上思考,拥抱哲学。这本哲学导论胜过其他的哲学史或哲学体系读物,对喜爱哲学的人或者是哲学入门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极好的专业读物!
《文德尔班哲学导论》读后感(三)
【作者简介】赵海峰,男,1972年出生,黑龙江省桦南县人。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史、西方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实践与文化:现代哲学范式革命的多维视野》等。翻译:亚当·沙夫《人的哲学》、阿格妮丝·赫勒《碎片化的历史哲学》等。
《文德尔班哲学导论》读后感(四)
《⽂德尔班哲学导论》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
18-3-1~18-5-24
按照书名,它是⼀本⼊门书,只是告诉我们哲学 是什么。哲学只是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那哲学是什么?这当然是没有办法 ⽤⼀两句话或者⼏堂课讲清楚的,⽽是要⽤⼀整本书来展开,⽤整个的⼀⽣来 展现的。但是我在这⾥稍微提⼀下哲学最重要的⼀个特质完全是合适的。对我们常⼈来说,哲学最重要的特质就是理想主义,或者说,哲学始终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息。我们说,哲学必须对世界、对⼈做出某种解释,那么这种解释的 最⼤特征就是,它对之做了理想主义的解释。就是说,在哲学看来,世界是有 ⼀个根本⽬的或者善的,它在不断的运动当中,⽽且不断地趋近这个根本⽬的, 不断地⾃我实现。世界根本上是⼀个动态的发展、运动过程,不断趋向那个最 终的⽬的、实现最⾼的善的运动过程。哲学对⼈对界定和理解也是⼀样,在哲 学之中,⼈之为⼈,不是因为⼈有这样⼀个躯体,不是因为⼈有这样或者那样 的能⼒,⽽是因为⼈有⼀个最⾼的理想,有⼀个最⾼的⽬的和善。⼈之为⼈, 就在于他不断地趋近这个⽬的,欲求这个⽬的。有了这样⼀个⽬的,⼈才是有 意义的存在者,⼈才能认识⾃⾝,才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才能理解这个世界, 理解周围的事物和⾃⼰,才能理解⾃⼰的⾏动。⼈区别与动物,就在于⼈有⼀ 个最⾼的⽬的和理想,可以追求⾃⾝理想的实现和⾃我完善,可以超越现实的 外部条件,塑造⾃⾝,完善⾃⾝。 对于我们每⼀个⼈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守着那个最⾼的理想和⽬的,因 为⼀个⼈⼀旦没有了理想和⽬的,那么他就会⽆所适从,就像是⼀个失去家园 的⼈,惶惶不可终⽇,居⽆定所。没有了理想和⽬的,那么我们⽆论做什么事 情都是没有意义的,过怎样的⼈⽣都是⽆关紧要的,什么都是可以的。⽽没有 理想和⽬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每个⼈都⾯临着虚⽆主义的困扰。
序⾔
本书的⽬标——对⼈⽣哲学的渴求(1-3)——哲学的困难(4-5)——哲学思 考的预设(6-10)——问题及其解决⽅案(11)——哲学史(12-15)——唯信 仰论(16-18)——历史、系统和批判的⽅法(19-23)——⽂献(24-25)—— 知识与价值(26-29)——问题的划分(30-32)
本序⾔的主旨——分多个不同的主题来说明
⼀、本书的⽬标 本序⾔的⽬的就是介绍本书的⽬标。
⼆、对⼈⽣哲学的渴求(1-3)
1.时代的需求/精神
这⽆疑意味着⼈们对哲学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意味着⼀种对⼈ ⽣哲学的渴求。叔本华以其惯有的巧妙称之为“形⽽上学的渴求”,这种感觉⽆ 法抑制地存在于⼈的天性之中,尽管它们在不同的时代依据各个时代的精神特 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哲学就是哲学。哲学所思考的是⼈⽣的基本问题,因此也称为⼈⽣哲 学。可以说,哲学只关注⼈的⽣活。对⼈⽣哲学的需求,就是对形⽽上学的渴 求,也可以说是对最⾼⽬的和理想的追求。作者⼀上来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对 于最⾼理想和⽬的的追求⽇益强烈和明显,哲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正是迫 切需要的。
2.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实证的时代
在有些时代,这种渴求⼏乎完全淡出⼈们的视野。这些时代⼏乎完全专注 于它们自⼰的某些紧迫问题,这些问题要么是关于政治与社会、关于艺术、关 于宗教,要么则是关于科学。这些时代全⼒追逐着某些特定目标,坚定不移地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努⼒,并且在这些任务中找到完全满⾜。这样的时代也许 可以称作“实证的时代”。19世纪下半叶⽆疑就是这样的时代,我们同样也可以 将之描述为科学的时代、技术的时代或者政治的时代。
实证的时代关注特殊的、实际的⽬标。19世纪下半叶:科学的时代、技术 的时代或者政治的时代。对于作者来说,这个时代刚刚过去。这样⼀个时代, 就是哲学或者形⽽上学被忽视、遭到冷遇的时代。 这⾥可以看出哲学是如何定位其他科学的,如这⾥所提到的关注政治与社 会、关注艺术、关注宗教以及科学的学问:它们都是关注现实的紧迫问题,都 是为了解决当下所遇到的实际的、具体的问题的。⽽哲学解决的是普遍的、永 恒的问题,⽽不是具体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看出哲学对⾃⼰的定位。各种科学 在这种实证的、追求实⽤的时代迷失了⽅向,⽽哲学不会。
3.穷究根源的任务
我们如今的⽣活被⼤量需要穷究根源的任务困扰。我们的民族流露出超越 物自体的欲望,用⼒朝向不确定和未知。我们⽣活在各种⼒量的扰动中,如同 所有⼈类深层的情感,这些⼒量洋溢着宗教的因素。我们看到⽂学和艺术中有 着对强有⼒的本质和不可抗的⼒量之探索……
穷究根源的任务:哲学的任务;超越物⾃体的欲望:就是追问事物的“为什 么”或者原因的欲望,不满⾜知道事物的如此这般,寻求“不确定和未知”的原因。 宗教的因素:不可知又不可抗拒的⼒量,超⾃然的⼒量。“强有⼒的本质和不可 抗的⼒量”往往是⽆法⽤语⾔直接表达出来的,只能⽤⽂学、艺术的⽅式间接地 表达出来,⽐如歌德的《亲合⼒》,梵⾼的《星空》、《向⽇葵》。
4.转型的时代
转型的时代:尼采⽤“重估⼀切价值”来描述。所谓转型的时代,就是价值重 建的时代,旧的价值式微,失去了权威,新的价值渐渐地建⽴起来,因此是⼀ 个新⽼更替的时代。
更多的希望:“我能希望什么?”——康德。这个时代更像是⽂艺复兴的时 代,从中可以发现同样的对⼈⽣哲学的渴求,即对精神⽣活的渴求。
对于年轻⼈的额外激励:是时候该去重新考虑我们国民⽣活的精神基础了。 精神基础:价值基础,追问:⼈们是怎么想的?⼈们为什么会过着这样的⽣活?
5.哲学与⼈⽣信条
哲学:⼈⽣哲学。
⼈⽣信条:我们的⽇常⽣活的根据。“信条”是意见,是 doxa,不是知识。⽐如我们会认为⼈⽣的意义就是享受快乐,⽽所谓的快乐就 是物质欲望的满⾜,物质上的富⾜。这是我们想当然地接受的,⽽没有对之进 ⾏严肃的反思。但哲学是要反思这些想当然地被接受的信条。
这些⼯作:转向哲学以期找到新的⼈⽣信条。
⼀般观点:⼀般的认识,⼀般的意见,常识,构成了我们的思考和⾏为的 基础或者出发点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常⽣活所必需的,构成了我们⽣活的条 件或者地基,没有它们,我们⽆法正常地⽣活,也⽆法与其他⼈⼀起⽣活。它 们构成了我们⽣活的根基,也构成了⼀个共同体的基础,构成了⼀个社会⼈与 ⼈之间的粘合剂。⽐如说,我们会认为⼈⽣的意义就在于以充⾜的物质财富为 条件做⾃⼰想做的事情,物质是⽣活的基本保障,世界是⼀个由物质构成的、 由⾃然规律⽀配的⼤“机械”,等等。⼀般认识就是我们未经考察的⼈⽣观、世 界观和价值观。
关于童话的形⽽上学:关于童话的本质和根据的认识,⽐如,我们会想当 然地认为童话是讲给⼩孩听的,是不真实的,是虚构的,因此不是严肃的⼈类 作品。
关于实践⽣活的形⽽上学:实践⽣活涉及价值、好坏以及选择,关于实践 ⽣活的形⽽上学就是关于价值、好坏、选择的基本思考,⽐如我们对“我要做⼀ 个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活是有意义的?”、“什么是好⽣活?”、“什么样 的⾏为是称得上好的,什么样的⾏为是糟糕的?”等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我们⽣ 活、做任何事情的⼀个基本前提。
关于宗教教义的哲学:⽐如我们出于⽆神论、唯物主义的哲学,把⼏乎⼀ 切宗教信仰都斥为迷信,斥为思想糟粕。
关于⼈⽣的概念:对⽣活或者⼈⽣的基本理解,⽐如⼈⽣的意义是什么? ⽣活的终极⽬的是什么?怎么样的⼈⽣是值得追求或者值得过的? 我们在诗⼈和艺术家的作品中欣赏并试图吸收它:它,⼈⽣信条,或者说 上⾯提到的各种形⽽上学。除了⽇常⽣活、我们周围的⼈给我们灌输各种⼈⽣ 信条,形成我们的习俗、习惯和权威,我们还可以从各种⽂学和艺术作品中吸 取不同的⼈⽣信条和观念。我们⾃然地会接受⼀个社会、⼀个⽣活圈所强加给我们的⼈⽣信条、权威,但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学和艺术作品中接触和了解不 同的⽣活⽅式和⼈⽣信条,然后可以回过头去对过去的信念有⼀个审视和检查。 ⽽这也正是读书的意义。但我们对于我们⾃⼰的⼈⽣信条未必清楚,未必有强 烈地⾃我意识。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质、特性和历史预设,它的用处也因此有所限制。哲学 的任务就是要确定,它们之中是否存在某种绝对价值,这种价值能够被理智把 握,⽽不仅仅是欲望、感情或者信仰的对象。这个需求⼀直都由哲学来满⾜, 如今更是如此,它必定总是某种形⽽上学或⾄少对形⽽上学的批评。 ⼈⽣信条各⾃的本质、特性和历史预设构成了它们各⾃的特殊性或者局限 性,哲学的⼯作就是理解并评估这种特殊性,找到其中的合理性因素,即普遍 的东西,去除其特殊的、局限性的因素。这就是对⼈⽣信条的绝对价值的考察, 也是⽤理智去把握它们的过程。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并不总是满⾜于 我们已有的信条、习俗和权威,⽽⼀旦要突破它们,就需要理智的反思。 对⼈⽣信条进⾏反思、考察,⼀直以来都是哲学的使命。它必定总是某种 形⽽上学或⾄少对形⽽上学的批评:评估⼈⽣信条的绝对价值,必定需要求助 于形⽽上学,或者必定就是形⽽上学的⼯作。那么我们时代的哲学能否满⾜这 ⼀迫切的需求呢?不管怎样,我们时代的哲学总要努⼒去满⾜这⼀需求。哲学 或者形⽽上学总是与时代的需要有关,时代呼唤真正的哲学。 追求真理的勇⽓再次被唤醒:“追求真理的勇⽓和对精神⼒量的信仰是研究 哲学的基本条件”——⿊格尔。
三、哲学的困难(4-5)
所谓哲学的困难,就是哲学对于⼀般⼈的困难。 1.哲学对思想的要求 哲学只是对于从事伟⼤思想的⼈来说才是要求极⾼的学问。 仅仅想要理解和吸收这些成就的⼈:仅仅想要掌握⼀些哲学知识、⽽并⾮ 要参与到哲学事业中的⼈。
2.哲学对于表达、概念的要求
在可怜的标准⽂法上的困难:哲学著作对于⼀般读者的艰涩难懂。哲学是 否应当让每个⼈⼀下⼦就能明⽩,是否应该或者能够普及? 我们确实有必要采用⼀套特殊术语来表述科学的概念,以使它们区别于我 们日常⽣活中的模糊用语和通用语,从⽽避免混淆和滥用。⽐如存在、实在、 本原、⽆限、原⼦、元素、理念、实体、偶性、必然、个体、真理、知识等概 念。“概念”不可理解为名词或名称,也不可理解为观念。 《西洋哲学辞典》:与判断和推理相较之下,概念可以说是思想的最简单 形式,因为前⼆者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思想形式。⼀种判断所显示的是某些实 在事物的情况,⽽概念则表现“事物是什么”的⼀种思想或抽象思维。概念把握 住某⼀对象,将此对象的“是什么”再现出来,⽽⽆需对此对象另加说明。以语 ⾔表现的概念往往是⼀个字(例如:数),或者是⼀组不能算是陈述语句的字(例如:偶数)。与唯名论和各种感觉主义所云恰为相反,概念是事物的理智 思维之意象,它在本质上超过想象(P 94)。 ⾸先,概念是⼀种思想形式,所表象的是⼀种思想;其次,概念是对某事 物的本质或者“是什么”的把握;再次,概念与我们的感觉或者直观相对,后者 总是变化的、杂多的,⽽概念是永恒不变的,是单⼀的,简单的,是绝对。以 ⼈为例,作为概念的⼈就是⼈本⾝,是⼀切⼈的本质,是⼈之为⼈的“是什么”。 ⼈的概念只能是⼈,不能不是⼈,也不能是其他的,⽽具体的⼈总是夹杂着其 他的东西。概念只能是理智思维、抽象的产物,只能在思想中存在,⽽我们感 官所把握到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概念。 思想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清晰、准确,因此也需要概念是清晰、准确的。概 念是事物的本质规定。⽇常⽤语并不适合于⽤来哲学的思考和建构,因为它们 不够精确和清晰,它们的意义是混乱的、模糊的、不清楚的,⽽哲学要求精确、 清晰。 对哲学体系的明⽩易懂的合理要求:哲学所处理的东西关乎每个⼈,因此 也应当易于为每个所接受。 哲学家处理的是具有普世利益的东西,他从自⼰的观念中排除那些不成熟 和不明确的东西, 然后给予那些观念以科学的形式和表达。 不成熟的和不明确的东西正是⼤家所熟知的,但也是混乱的、不清晰的东西。在理论成果上印上⾃⼰的名字既是他的义务也是他的权利:通过构造重要 的概念来建构科学理论,如物理学中的⼒的概念、电的概念、磁的概念、质量 的概念、压强的概念等等。如巴门尼德的的存在概念,阿那克萨哥拉的nous概念,苏格拉底的善的概念,柏拉图的理念、哲学、知识等概念,亚⾥⼠多德的 隐德莱希、形式、质料等概念。所有这些概念都不是我们的⽇常⽣活中有的—— 即使有那样的语词,也不具有哲学上的那种意义。
四、哲学思考的预设(6-10)
“预设”:前提,就是前哲学思考的东西。 如何理解上述重要概念?必需深⼊到问题本⾝当中来,就是说,要明⽩提 出或者发明那些概念的前提、背景或者⽬的,明⽩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 说它们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是在什么样的基本预设或者前提下提 出的。 1.学习哲学的条件
只有通过研究主要并从⽽深⼊到问题本身才能更好掌握那些艺术的表达: “主要的观念”,主要的哲学思想;“问题本⾝”,哲学或者思想的基本问题;“艺 术的表达”不是指艺术的表达⼿法,“艺术”不是指名词,⽽是形容词,就是⾮常 ⽣动活泼、准确的表达。哲学对概念的运⽤也是⼀种艺术,哲学家都是语⾔⼤ 师,是语⾔的艺术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掌握哲学概念或者表达,不能去 查字典,只能通过对哲学或者思想本⾝对研究深⼊到问题本⾝当中,然后才能 进⼊到概念本⾝当中。 我们必须特别以同情的⽅式处理哲学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 案:哲学问题:⽐如世界的本原问题、存在问题,以及由此⽽来的⼀与多、⼀ 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对那些问题的科学解决⽅案就是⽅法论的 问题,⽐如意见和真理的区分、知识和意见的区分、两个世界的分离、辩证法 等等。 学⽣并不需要某种特殊的准备:学习哲学并不需要具有某种特别的成见或 者其他条件,它所需要的条件任何⼀个⼈都可以满⾜,因此是对⼈最⼀般的要求。他需要的只是严格的训练、最诚挚认真的思考以及避免陷⼊偏见:“严格的 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训练就是思想训练,哲学史的训练,不同于胡思乱想。 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只有经过了这样的训练,我们的思想才不⾄于是粗 糙的、混乱的、模糊不清的。“最诚挚认真的思考”:就是要认真、诚实,是怎 样就怎样。思想和哲学最忌讳的就是“陷⼊偏见”,其实我们⽇常⽣活中也是这 样,最怕和充满各种偏见的⼈打交道。偏见、成见就是意见、信念(doxa), 哲学的本职⼯作就是打破doxa,就是与之为敌。但能吸引⼤众的往往是doxa, ⽽不是思想。 那些希望严肃学习哲学的⼈则必定会在哲学之光的照耀下发现世界和⼈⽣ 将会呈现出与他之前所见完全不同的⼀面,倘若有必要,他也必定会放弃他之 前所获的的成见:⼈真正的成长不是某个信念的更加坚定,也不是知识的积累, ⽽是对过去信念的反思和否定。任何的学习的⽬的都是发现不⼀样的东西,“觉 今是⽽昨⾮”。但是这需要追求真理的勇⽓。只有⼤勇之⼈才能学习哲学。什么 是⼤勇之⼈?不是你有多强⼤,⽽是你认为该做的就去做,不顾及利害得失,“虽 千万⼈,吾往矣。”
2.哲学所关注的问题
哲学所讨论的并不是冷僻晦涩、需要具备某种特殊技能才能发现的东西。 恰恰相反,它所讨论的正是⽣活本身以及各种科学迫使我们去关注的东西。哲 学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彻底检验我们眼前及周围的⼀切。在我们的整个理智⽣活 中,有许多我们轻易从⽣活和科学中借用来的未经检验的预设和观念。那些前 科学的质朴观念充斥和主导着⼈们的日常⽣活,并体现在我们的⾔谈之中:⽣ 活和科学迫使我们关注的,是我们⽣活、从事科学研究不得不⾯对的问题,我 们不能⽆条件的⽣活、从事科学研究。“从⽣活和科学中借来的未经检验的预设 和观念”就是doxa,没有经过论证和检验的doxa。“前科学的质朴观念”就是没有 经过科学经验的观念。它们以常识或者⾃然信念的⽅式出现在我们的⽇常⽣活 中,被我们当做⽣活理所当然的。 3.前哲学的观念 正如⽣活把前科学的观念作为材料提供给科学⼯作者,⽣活和科学也共同 把前科学和前哲学的观念作为材料提供给了哲学家:以物理学中的原⼦、化学 中的分⼦以及元素为例。科学探索的出发点是前科学的,准确地说,是哲学的。凭借前科学的物体观念,我们能够很好地进⾏日常⽣活,此外,诸如原⼦ 之类的前哲学观念也同样能够满⾜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需要。然⽽,这些预设 只能满⾜经验理论的要求,⽽哲学所要考察的则是更为普遍的东西,就此⽽⾔, 这些预设可能会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会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因为它 们没有经过哲学的反思和考察,会遮蔽掉许多本来应该讨论、重要的问题,从 根本上说,这些被遮蔽和忽视的问题恰恰才是哲学的问题。⽽且,这样的问题 不能从经验中获得某种解答,⽐如我们现在都在争论⾃由问题,甚⾄在哲学中 讨论⾃由问题,或者说直接从⽇常⽣活中拿来⾃由⼀词就讨论,⽽不⾸先考察 ⾃由到底是什么,这样的讨论在哲学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对哲学有什么 帮助。如果我们不讨论⾃由到底是什么,⾃由的条件是什么,⾃由与⼈性的内 在关系是什么,那么我们关于它的任何讨论都不可能深⼊下去。
4.哲学的考察
在某些特殊科学和日常⽣活中,我们可以用效用来证实这些基本的预设: 这⾥的效⽤也可以⽤“经验”⼀词,所谓效应就是能够被我们的经验所证实的, 这⾥可以对⽐康德对先天观念(知识)和经验观念(知识)的区分。来⾃经验 的观念或者预设就是苏格拉底所考察和摧毁的doxas。 当我们深⼊思考这些预设,当我们追问这些理所当然的朴素观念是否真的可靠,哲学就产⽣了:这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同胞所做的事情,也正是⼀个真 正的哲学家所应当做的事情。考察我们朴素的意见或者⼈⽣信条的根据和来源, 就是哲学的⼯作。朴素的:⼀般的,未经反思的,习惯性的。这⾥说得⽐较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个⾮常艰难的过程。且不说考察别⼈的意见,你先拿⾃⼰“开⼑”,先考察⾃⼰的⼀些成见。⽐如我们去好好考察读⼤学的⽬的是什么?读书 的⽬的是什么?我们理所当然的预设或者意见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持有这样 的意见?是别⼈告诉我们的,还是整个的社会⼤环境向我们灌输的?它们的根 据何在?你不要告诉我们这是必然的,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定能够找到有⼒ 的反驳或者反例。如果太早地认定是必然的,并且也并不打算接受其他的可能 性,那么你就没必要再研究哲学了。正如亚里⼠多德所说,哲学是【惊异】,是⼼灵感到不解并转向自身的时 刻:我们⼀般的看法是,亚⾥⼠多德认为哲学产⽣于惊异,如果是这样,那么 这句话应该是这样来表达:“哲学产⽣于惊异,产⽣于⼼灵感到不解并转向⾃⾝ 的时刻”,这样好像于语法上更准确些。这⾥为什么说“⼼灵感到不解并转向⾃ ⾝”?⼼灵是在感到不解、迷惑的时候才转向⾃⾝的,这意味着,在感到不解、 迷惑之前它不是转向⾃⾝的,⽽是想着外⾯的。这是很好理解的,如果我们⽣ 活很顺利,⽩天过得很开⼼,那么晚上⼀个⼈待着或者睡觉时也不会⼗分注意 ⾃⼰,⾄少不会有意地去审视⾃⼰,观照⾃⼰的内⼼和思想。这个时候,我们 就可以说,他的⼼灵是向外的,但是如果我们很苦恼,很想⼀个⼈静静,好好 想想,理清⾃⼰的思路,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在审视⾃⼰,观照⾃⼰,就可 以说,我们的⼼灵说转向⾃⾝的。 这个“转向”特别重要,我们⼀般认为我们站在这⾥,眼睛转向哪⾥还不都是 ⼀样的,但其实不是的,这实际上造成了⼈之间的根本不同,我们可以说,我 们所在的位置都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活在同⼀个世界⾥,但我们仍然是不同 的,那么这种不同来源于什么?就来源于我们眼睛所看的⽅向,来源于我们⽬ 光的⽅向。看的⽅向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就不同的,也因此造成了不同的世界。 可以说,不同的⼈就是不同的看。同⼀个世界,⼤⼈看到的是⼤的东西,⼩⼈ 看到的⼩的东西,善良的⼈看到的是光明的⼀⾯,狭隘的⼈看到的是⿊暗的⼀ ⾯。但这不是始终固定的,⽽是可以转化的,所以这⾥说“转向”。但是⽆论我 们怎么转变⾃⼰的⽬光和视⾓,⼀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先要转向⾃⾝,回到⾃ ⾝,然后才能发⽣有效的转向,稳定的转向。 我们知道,这柏拉图著名的“洞⽳喻”中,囚徒在解开(或者被解开)绑在⾝ 上的绳索之后、往上⾛出洞⽳之前,有⼀个很重要的动作,就是把他的头(眼 睛、⽬光)“转向”⾝后的⽕堆,并因此看到了不同的东西,甚⾄是看到了平时 所看到的假象的根源。这是⼀个⽐喻,⽐喻的是后⾯苏格拉底所提到的“灵魂转 向”,就是灵魂从虚假的、变化的世界转向真实的理念世界,这是发⽣在⼀个⼈ ⾝上最巨⼤、最重要的变化,⽐后⾯的灵魂上升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后者的前 提。⼈的本性是不变的,⼈的基本禀赋、才能也是⼀样的,会变的只是关注的 ⽅向(康德:“我能希望什么?”,在三个问题中最为重要),然后才发⽣了巨⼤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差之毫厘谬以千⾥”。⽅向的⼀点点变化、不同就会 造成极⼤的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性相近、习相远”? 就是说,当我们转向我们⾃⾝时,我们就在进⾏哲学反思,就在进⾏哲学 活动了,我们就进⼊到哲学当中了。那么这⾥为什么把哲学和“转向”的活动直 接联系起来呢?这是因为哲学在德国的传统当中⼀般被认为是⼀种反思的活动, ⽽反思的本意就是回来或者回过头来思考。英语词reflection就有反射的意思, 反射回来,回到⾃⾝,与这⾥说的转向⾃⾝是⼀个意思。 有两种哲学,⼀种是叫你从⽇常⽣活、经验或者知觉中转开,要对⽇常⽣ 活怀疑和困惑;另⼀种是不让你从⽇常⽣活、经验和感官中转开,不要试图在 另⼀个世界寻找真理。 它也是【诘问】,是对证据的要求,苏格拉底正是依靠它打破他自⼰和其 他城邦公民虚幻的自满自⾜、沾沾自喜:对证据的要求正是哲学的诞⽣,是从 mythos向logos的转变,是⾔说⽅式、因此也是思维⽅式的转变。苏格拉底的反 诘法:考察同胞的doxa。 哲学是理智自身完全的诚实:哲学是思想或理智⾃⾝的运动。理智是⾃⾜ 的。“完全的诚实”就是完全、充分的展现,这个展现的过程就是它完成⾃⼰、 实现⾃⼰的过程,也是它证明⾃⼰的过程。如果理智是客观的东西,那么哲学也是完全客观的。
5.怀孕主义的使命
对那些理所当然的预设进⾏检验:这正是哲学的⼯作。 任何有思想的⼈,在其⼀⽣之中,总会有这么⼀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 之前所认为恶化确信的所有东西都会像纸牌屋那样轰然崩塌,如同经历⼀场地 震,看上去再怎么坚固的建筑都会摇摇欲坠:整个过程,就是柏拉图所描述 的,灵魂转向的过程,也是重⽣的过程,正如柏拉图在“洞⽳喻”中所描述的, 这个过程对于亲历者来说是⾮常痛苦的(体现为⼀种精神危机),但另⼀⽅⾯, 又是⾮常幸福的。 某种怀疑主义的使命:质疑过去的信念,对它们进⾏怀疑主义的批判、分析,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简单地说,怀疑主义的使命就是去掉⼀切不确定的东西,以获得最终的确定性。最终的确定性⾮经历怀疑主义的阶段不可。
五、问题及其解决⽅案(11)
因此,在打破日常⽣活的朴素预设和科学的朴素预设的过程中,会产⽣许 多问题,我们这本《哲学导论》所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基本问题清楚地表述出 来:当各种意见的权威遭到质疑时,新的问题就是:新的权威是什么?它的根 据是什么?我们如何确⽴它的权威?旧的知识⼤厦的崩塌总会带来⼀系列的问 题,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怀疑主义或者虚⽆主义的挑战。 ⽐如说在对我们的感官知觉的权威的质疑过程中,我们很⾃然地会产⽣这 样的问题:如果向我们的感官所呈现的、我们所看见的、听见的并不是真实的, 那么真实的到底是什么?表象背后的本质或者实在到底是什么?如果说万物的 本原不是如神话故事告诉我们的那样,产⽣于诸神及其活动,那么它是什么呢? 如果不是神话解释了万物的本原和起源,那么我们应当诉诸什么? 此外,我们还必须表明,对我们的精神⾝后的那些预设进⾏有⼒且冷静的 检验,必定会引起这些问题:⽐如说,苏格拉底通过追问“……是什么”的⽅式 检验雅典⼈的⼈⽣信条,必然会引发知识和道德的根据问题。
六、哲学史(12-15)
1.哲学通常招致的批评⼀:
没有确定性 哲学史留给门外汉的印象很容易让他们产⽣某些偏见……。根本没有某种 普遍接受的关于哲学的定义……因此,门外汉会觉得哲学中的问题都是【⽆所 不包】。每位哲学家似乎都在闭门造车……⼈们会觉得哲学史由彼此⽆关、不 断变化、肆意妄想的东西所组成。哲学中似乎没有什么是能够不被争论的。⼈ 们似乎⽆法指出什么东西是确定⽆疑的。我们把数学和法律视为科学,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哲学并不是科学。因此,⼈们认为在这些⼼灵的徒劳⽆益中看到 的只是⼈类软弱或愚蠢的历史……:对哲学的主要指责是:它虽然以寻找确定 性为⽬标,但⾥⾯却找不到任何确定的东西。它不但没有体现⼈类的智慧,⽽ 且体现了⼈类的愚蠢。这是对哲学最⼀般的责难,从它⾥⾯学不到任何东西, 因为那⾥⾯没有任何确定的东西,它是没有⽤的,没有什么教益。 哲学所遭受的责备还不⽌于此。哲学中没有确定的东西意味着什么?哲学 破坏⼀切权威或者固定的东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哲学败坏⼈⼼。但如果哲学只限于科学,只限于学院,那么这种危险就不明显。这或许是哲学式微的⼀个 好处,但事实绝不是这样。避免哲学败坏⼈⼼本书也是哲学的⼀个本职⼯作。 对于常⼈来说,哲学家破坏⼀切,因此,他们是坏⼈,他们破坏宗教、神 话、传统习俗的基础,他们不信神,是渎神的⼈,是⽆神论者,他们摧毁传统 道德、信念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正如柏拉图所看到的,哲学是危险的,它 对于没有产⽣良好习惯、情操和美德的⼈,是⾮常危险的东西,因为它让他们 更加肆⽆忌惮、⽆法⽆天。阿尔基⽐亚德和狄奥尼修斯⼆世都是典型的例⼦。 哲学要与天资最好、得到最好的⾳乐教育或者传统教育的⼈结合,但如果 不是,那么就会产⽣最坏的结果。这种理论的必然结果就是哲学王。按照习俗、 法律统治是向现实的⼀种妥协。
2.哲学通常招致的批评⼆:
没有新的东西 ……他们会发现这些⼈物所讨论的问题其实相同,相同的’令⼈困扰的存在 之谜’在每个时代不断重现。它们在不同的时代所改变的只是外在的表述⽅式。 其本质内容始终是那个同样的未被回答的问题。甚⾄对这个问题的各种尝试回 答都有固定的模式。……如今⼈们又⼀次觉得哲学不过是资源不⾜⽽难以企及 的东西,是没有结果且毫⽆意义的重复:哲学家在相同的问题上打转转,又得 不到任何有效的解答。哲学的问题根本超出了⼈类的能⼒范围,⼈类根本回答 不了。前⾯说哲学⾥⾯根本没有相同的、普遍的东西,这⾥则说哲学⾥⾯只有 相同的东西,只是在原地打转。
3.哲学与历史
哲学为什么会遭致以上两种批评?这是因为:从整体上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上看,哲学问题和其他任何科学的问题都不相同。简单地说就是,哲学所关注 的主题和其他科学不同,关⼼的问题也不同。这也使得,哲学很难向受常识和 科学思维⽀配的⼈申辩。 我们首先需要发现这些问题,⽽这也许才是最终和最⾼的哲学问题。然⽽, 我们会认识到我们关于⼈⽣和科学的各种假设都会遭到质疑并最终唤起我们去 反思各种历史状况,这些历史状况部分归因于个⼈的特点并部分归因于⼀般理智⽣活的特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问题产⽣时所具有的不 连贯性:历史状况解释了思想中的偶然性。
4.最佳的哲学:
思想和所思之物之间的必然关系 倘若我们最终总是发现相同的问题、相同的解决⽅案,我们也许可以从中 找到最佳的哲学。事实证明哲学问题是必然的,它们是真正的、不可回避的问 题,任何有思想的⼈⼀旦觉醒就不可能⽆视它们。同样的解决⽅案总是永远重 复出现着,这乍看起来似乎⼗分糟糕,但这实际上表明,在我们的思想与所思 的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必然关系,不论历史环境发⽣怎样的变化,它们都必定会 再次出现:思想与所思之物之间的必然关系体现的是思想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相同的问题表明问题是必然的、普遍的,相同的解决⽅案表明⼈类思想的客观 性和必然性。 “哲学问题是必然的”就像说“呼吸空⽓是必然的”⼀样,我们必须呼吸,我们 也必须思考哲学问题。哲学问题对我们来说就像说空⽓⼀样必要。尽管如此, 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是可以不⼀样的。举个例⼦,假如我们都得遵循⾃然的法则, 有些⼈主动地遵循它,并利⽤它来增加⾃⼰的⼒量,⽐如我们通过控制饮⾷来 保持健康,我们知道暴饮暴⾷对⾝体不好,那么有的⼈积极地遵循它,⽽有的 ⼈却克制不住⾃⼰,不能主动地遵循它,⽽就是要暴饮暴⾷。⾃然地法则是⼀ 样的,但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对于哲学问题也是⼀样,有的⼈采取 主动、负责的态度,另⼀些⼈则采取回避、不负责的态度。从这也可以看出, 哲学说到底只不过是⼀种⼈⽣态度,⼀种⽣活⽅式,⼀种选择,⼀种可能性。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解决⽅案,这体现的是⼈的根本的思维⽅式,也可以 说体现的是⼈的思想和所思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这种必然性可以这样来理解, 我们的眼睛只能去看,只能看颜⾊、形状,不能看声⾳、味道等等。眼睛、看 或者视觉和看的东西之间就有⼀种必然关系,你⽤眼睛去看,就决定了你看到 的东西只能是形象,是颜⾊,不可能是其他东西。同样,你⽤理智去思想,就 决定了你所思的东西是什么。那么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案的情况也是⼀样,只 要是相同的思维⽅式,那么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案之间就有某种必然联系。这 种必然联系背后其实是某种思维⽅式。⼀个民族或者⼀个⽂化共同体的本质特 征就是:它⾥⾯的所有成员共享着⼀种思维⽅式,共享着问题的处理⽅式。这 种思维⽅式⼀般在它建⽴起来时就确定下来了。它的更替就是⽂明的更替。它是构成了⼀个⽂明的内核。这个东西不是可以⼀下⼦把握的,⽽只能通过思想 逐步地展开。这个展开的过程就是哲学。因此也可以说,⼀个⽂明是由它的哲 学所奠定的,哲学构成了它的真正内核。 《哲学导论》的主要任务就是去解释问题和解决⽅案中的这些本质要素。 它必须表明哲学既不是想象的思想游戏,也不是⽆⼒纠缠于臆想出的困难。哲学所关注的是非常真实的事物和非常严肃的问题,它所要解释的就是这些⽆法 抑制的主题中所蕴含的内在⼒量:正如上⾯所说,哲学当然不是游戏,也不是 故作⾼深,⽽是⼀个⽂明最为真实的东西,最内在的⼒量。哲学展现的是⼈类 思想的必然性。
七、唯信仰论(16-18)
1.⼀个前哲学的观念:
唯信仰论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案理解为⼼灵和它想要知道的对象 之间的必然联系:前⾯我们把这种关系理解为思想和所思的对象之间的必然联 系,这⾥的“⼼灵和它想要知道的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完全是同⼀个意思。 关于理智及其对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必须首先提出⼀个观点,……我 把这个观点称为为唯信仰论:唯信仰论(字典义):antinomianism,(基督教神学)反律法主义,唯信仰主义,认为基督教既蒙上帝救恩即⽆需遵守摩西律法的学说。
2.知识的起点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通过反思对事实做出的解释,⽽反思则需要我们 的理智具有某种特征:先不管这⾥所的反思是什么,就把它看作是我们追寻知 识的能⼒或者官能,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唯有理性或者理智能获得知识,我们 就把反思看作是理性、理智或者思想吧。“对事实做出解释”:按照亚⾥⼠多德 的说法,就是找事实的原因,知识和经验的差别就是,经验只知其然,⽽知识 则知其所以然。“理智”就是我们的反思或者知识的官能。但我们如何能够解释 事实呢?需要我们的理智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理智最内在的本质就是具有某些假设,我们通常在科学的意义上将这 些假设称为’成见’或者前判断,也就是指,构成我们所有反思的基础和出发点 的那些判断:“某些假设”就是知识或者理智的起点,所谓起点就是也是对⽬的 或者终点的设定,因为设定起点的同时⼀定也设定了终点,否则它就不成其为 起点。⼀切知识或者理智推理对必须有⼀个起点,这个起点是⼀个命题、判断 或者原理,⽽且不可能是经过了论证的,因此只能是⼀个假定或者前判断,并 且构成了我们所有反思、推理的基础和出发点。⼀切科学、哲学莫不如此。在 这⾥我们以柏拉图为例来说明。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描述了他第⼀次起 航的失败,然后在描述⾃⼰的第⼆次起航(探索万物原因的第⼆次尝试)时说:我认为必须求助于思想(logos),在思想中考察“是者”的真相。…… 我在每⼀场合中都认定⼀个我认为最强的道理(logos),凡是我觉得跟 它相合的,不管是原因⽅面的,还是别的⽅面的,都看成是真的,凡是 跟它不合的,就看成不是真的。……它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它是我在以前的谈话和别的时候经常说的。我要给你说明我⼀直研究的那个原因 到底是什么,要回到我们常谈的那个话题,把它当作出发点,并且假定 那样⼀些东西,如美本身、好本身、⼤本身之类。⼤意是说,第⼆次起航苏格拉底要在logos中把握存在,那么如何以logos把握存 在呢?他的策略是⾸先认定⼀个最强的logos,然后以此为基础,做出其他的推 演,这个logos就可以看作是苏格拉底对万物原因的探索的起点,也可以说是⼀ 个假设,⽽这个起点或者假设就是苏格拉底在不同场合常常说起的“理念论”, 即假设每⼀事物或者每⼀类事物都有其同名的原因,如美的事物的原因是美本 ⾝或者美的理念,好的事物的原因是好本⾝或者好的理念。树⽴了这样⼀个最 强的道理之后,对象就要与之相符,相符的就是真的,不相符的就不是真的。 这与后来康德讲“不是知识符合对象,⽽是对象符合观念”有异曲同⼯之妙。就 ⼀切对象都是我们所建构起来的⽽⾔,这当然是能够成⽴的,区别仅仅在于, ⽤来建构它们的观念或者知识不同。观念和对象、知识和事物是思想的两个要 素,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我再引⽤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段来说明。在“线段喻”中柏拉图这样区分 可知的世界: 灵魂把前⼀段里所说的被模拟的原型作为映像,它对它的探讨只能 是从假设出发,不是向上⾛向本原(archen),⽽是向下⾛向结论;⽽ 那第⼆部分,灵魂不用前面所说的映像,⽽是单凭形式,通过形式系统 地前进,从假设出发⾛向⼀个超越假设的本原。关于这第四段,即最真实的⼀段,苏格拉底解释说:它是由理性(logos)本身借助于辩证的⼒量所把握到的东西;这里, 理性不把假设当作本原,⽽是真正地把它们当作假设,当作是⼀些阶梯, ⼀些跳板,以便理性,当它⼀直⾛向那个超越于假设之上的东西,达到 那个作为⼀切事物的本原的东西,并且掌握住了后者之后,它就又回过 头来,攀附在那⼀切攀附于着这后者之上的东西上,就这样⼀直向下地 ⾛到结论,完全不额外地使用任何由感官所知觉的东西,⽽是相反,它 只使用形式本身,它从形式⾛向形式,并从⽽,最后归于形式。
3.假设与事实之间相互调整
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标准,因此我们称它们为公理。但是,它们也适用于对 象⽽我们也期盼它们与对象相符,因此我们称它们为假设。就这种联系⽽⾔, 我们可以用某种现代看待事物的⽅式,将理智过程看作假设适应事实或者事实 适应假设。凭借我们的公理和假设,我们对事实进⾏选择并将之系统化,我们 总能在其中发现上述所说的双重适应过程:这⼀段和上⾯所引柏拉图的话⾮常 相似。这⾥所说的对象与假设的相符,或者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相互适应,不是 经验意义上的相符,⽐如我说明天天⽓,然后到了明天,果然天晴,这就是与 事实相符。⽽是说它们能不能在理论上融贯起来,两者之间是⼀种微妙的关系, ⽽不是简单的、消极的⼀者反映另⼀者的关系。我们的假设要接受检验和调整,⽆论如何,我们的任务就是接受这种适应要素,去理解各种尝试的解决⽅ 案和问题本身,去理解由此产⽣的相对立的⼼灵倾向的必然性:认识⼀个东西 就是认识它的原因,知其所以然,就是寻求对它的充分解释,但如何才能算是 对它的充分解释呢?怎么才算是对它的原因的认识呢?就是理解它的必然性。 ⽐如说我们认识⼈,获得了关于⼈的知识,那么就是我们知道了⼈的原因,知 道了⼈的必然性,⽐如,他的善或者求知的本性。这⾥讲了解⼼灵倾向的必然 性其实就是去认识它。那么⼼灵倾向为什么会是相对⽴的呢?⼼灵倾向造成了 对相同问题的不同思考,因此也造成了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案,不同的哲学 体系。相对⽴的解决⽅案是相对论的哲学体系,背后是不同的⼼灵倾向。 总⽽⾔之,我们的任务是在充分理解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解释、确定和评论 哲学的主要问题并找到解决⽅案的线索:这本⾝就是哲学的使命,也是哲学的 唯⼀途径。“充分理解历史原貌”就是指指充分掌握哲学史。就是说,在哲学史 中梳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案。
⼋、历史、系统和批判的⽅法(19-23)
系统的:体系。历史的和体系的⽅法都不为作者所取,作者所取的是内在 批判的⽅法。
1.哲学或者⼀部《哲学导论》的⼯作
《哲学导论》必须既不是对历史的纵览,也不是对某个特殊体系的辩护。 ⽽是必须向读者介绍哲学化的科学,介绍鲜活的反思活动,介绍对哲学主题、 思想的张⼒以及试图缓解张⼒的各种⽅案的直接理解: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哲 学是什么,它不是历史上的哲学体系的堆积,也不是历史上的某个特殊体系, ⽽就是当下的哲学(“哲学化的科学”),“鲜活的反思活动”,⽽这种反思活动 就体现在对“哲学主题、思想的张⼒以及试图缓解张⼒的各种⽅案的直接理解” 中。哲学既是哲学史又不是哲学史,但不管怎样,它必须⾃⾝是哲学,是⼀种 反思活动,是哲学化的科学。 其含义就是,它必须在哲学的历史形式中,针对植根于问题的那些内在必 然性的体系发展采取某种立场。倘若这本身不是解决⽅案,它也必定包含解决 ⽅案的线索。因此《哲学导论》从内在批判的立⾜点出发来面对体系的和历史的材料:采取某种⽴场,必须有⾃⼰的哲学概念,哲学史中必须有当代哲学。 它必须以哲学的态度⾯对哲学史,对哲学史材料进⾏哲学化处理。 它必须通过这种⽅式,以现代的形式完成⿊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 试图完成的任务。它必须从哲学的立⾜点出发,从关于世界和⼈⽣的质朴观念 所包含的⽭盾出发,指出推动⼈类思想发展的必然性:因为这才是哲学,这才 是哲学根本⼯作。哲学就是⼈类思想必然的展开,哲学必须解释⼈类思想发展 的必然性
2.⿊格尔的历史的⽅法
历史呈现哲学问题的规律与它们之间的系统关联性毫不相关。因此,我们 不能从历史演绎出这些问题间的系统关联性,⽽后者还是哲学的终极问题:历 史发展的必然性和逻辑发展的必然性不是统⼀的,逻辑的必然性并⾮通过历史 的形式展开。历史的发展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因此可以说是偶然的、⽆规 律的。历史所呈现的哲学问题的规律其实就是没有规律,只是⼀堆材料,⽽哲 学问题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得借助于⼈的思想才能获得,通过⼈的思想赋予其形 式。 ⼈不能从自身演绎出⼀切,他必须通过历史从对⼈对本性解释中,学到对 ⼀般理性意识的必然内容所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般理性意识的必然内容 正是哲学的终极对象:“理性意识”我就理解为思想,就是说⼈的⼀般思想都是 有其必然内容的,这个必然内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道”,这个道就是哲学的终 极对象。这段话是说,我们虽然不能直接从历史中求道,但也不能只从⾃⾝中 求道,⽽必须在历史中间接地求道,要在历史中学习。这就是我们对历史应该 有的态度。我们不能直接从历史中获得思想的必然性,但却也必须在历史中学 到这种必然性,在历史中求道。这就是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参考夫⼦对于历 史的态度:“我⾮⽣⽽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述⽽不作,信 ⽽好古,窃⽐于我⽼彭。”(7.1)两个“好古”可见孔⼦对于“古”或者历史的态度。
九、⽂献(24-25)
主题越是深刻,敢于讲授和写作它们对先锋就越少。因为,这项任务不仅 要求作者掌握非常⼴播的哲学史知识,更要求他自⼰能够组织所有的材料并重 新确定当前哲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案: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哲学与哲学史的关 系。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这部《哲学导论》所要展现的就是⼀般的哲学,或 者哲学本⾝,⽽且更为具体地说,就是当前的哲学,眼下正在形成、被创造出 来的哲学。哲学不能是在故纸堆⾥的东西,不能是博物馆的东西,⽽必须是当 代的思想,必须回应当下的时代问题。
⼗、知识与价值(26-29)
1.理论和实践
哲学作为⼈⽣信条的科学,需要满⾜两项条件。⼈们期望,哲学有可靠的 ⼴泛基础和尽可能涵盖所有知识的完整结构,同时还有能够在⽣活中给⼈以支 持的确定信念。这表明,哲学在理论和在实践上都很重要。哲学必须既是关于 世界的智慧又是关于⼈⽣的智慧,任何形式的哲学如果把自⼰仅限于其中⼀项 任务,那么在我们看来它必定是片面和不可取的。两者的统⼀才是哲学的特征, 我们最好根据这两者关系的变化来把哲学划分为极为不同的⼏个阶段:哲学是 关于⼈⽣信条的科学,说到底,既给⼈以关于⼈⽣的意见、信条,同时又是科 学。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提供⼈⽣的信条、意见,⽽是提供关于世界或者⾃ 然、⼈⽣或者⽣活的知识。要完成这个任务,它必须同时具有关于整全的知识, 另⼀⽅⾯又必须给⼈以⽣活的信念,让⼈具有⽣活下去的积极信念。它带给⼈ 的知识不仅仅是让⼈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还有让⼈知道这个世界以及我们⾃ ⼰的意义是什么,给我们以⾏动和思想的信念和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必须 上双重的,它⾸先必须提供关于这个世界和⼈的最根本知识,其次必须提供⼈ ⽣指导,能够给我们揭⽰⼈⽣的意义,明确⼈⽣的⽬的和⽅向。 虽然到了亚⾥⼠多德那⾥,理论和实践的区分才给明确地提出,但其实在 柏拉图那⾥,政治和哲学、政治⽣活和哲学家的⽣活的区分就已经被提出来。 ⼀般来说,按照西⽅哲学的传统,理论是要⾼于实践的,理论专门术语哲学或 者科学,⽽实践则主要是政治上的实践,专门属于政治家和⼀般的公民。⽽且 在柏拉图那⾥,两者还存在⼀定的张⼒,苏格拉底的死就表明了这⼀点。这当 然是因为沉思活动本⾝也是⼀种实践活动,⼀种政治活动,⽽且这种实践活动的理念不同于⼀般的实践理念,所以才产⽣了哲学家与城邦之间的⽭盾。哲学 从来都是实践的。 到了康德那⾥,理论与实践的这种关系才被打破,实践被赋予了⾼于理论 的地位。但不管怎样,在西⽅的传统中,理论和实践始终是分开的,但并⾮所 有的⽂明体系都这样,⽐如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尤其是中先秦的儒家传统当 中,是没有这样⼀种区分的。
2.认知与意志
正如我们现在清楚所见,这种关系实际上建基于⼈的本性。⼈不仅仅是知 觉的存在,他还是意志和⾏动的存在,⼈是依据判断⽽⾏动的有机体,⽽不仅 仅是被冲动驱使的机器:知觉:看;意志:对看的欲求或者热爱。认识本⾝就 是⾏动,⽽⾏动总是伴随着认知。⼈的本性就是认知。但这是古希腊⼈的观点。 理论和实践的区分是有⼈性根基的,这⼀传统从柏拉图就开始,然后到了亚⾥ ⼠多德那⾥臻于成熟。但这⾥不再把理论看作是纯思想、完全摆脱了感官知觉 的活动,⽽看作是⼀般的知觉活动,⽽实践则被看作是意志的活动。这样⼀看 的话,实践显然是要⾼于理论的,因为⼈的知觉必定是受⼈的意志⽀配的,⽽ 且也是服务于⼈的意志⾏为的。 所有知识的基础是判断,⽽判断本身就是活动,其中包括表象活动和意志 活动。我们所有的观点都自发变为关于价值和动机的概念,另⼀⽅面,我们的 意志也需要观点或印象来作为⾏动的依据:这是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求知本⾝ 就是⼀种⾏为,⼀种活动,因此必然涉及⼈的意志。我们的知识会影响我们的 价值观和⾏为的动机,另⼀⽅⾯,我们的意志也需要知识提供观点或印象,作 为⾏动的根据。 认知和意志并不是在我们⼼中借助因果关系⽽绑在⼀起的两种⼒量,它们 是同⼀个不可分割的存在和⽣命的⽆法分开、彼此相连的两个⽅面,我们只有 在⼼理的反思层面上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不管是在源头上,还是在实际的操 作、执⾏或者结果上,认知和意志都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因果关系”就是⼀ 者依赖于另⼀种,⼀者产⽣另⼀者,这样必然会有⼀个先后、⾼低之分,并最 终⼀者归于另⼀个。那问题是,我们如何从认知中分辨出意志来,或者从意志 ⾏为中分辨出认知来?按照柏拉图的思路,我们有欲望,有情欲,所以我们必 定有意志,但有时我们会否定我们的意志,会压制、节制它们,那么这个时候, 就必定有⼀个不同的东西在⼼⾥⾯对它起作⽤,这个东西不可能是意志,必须 是⼈的理性。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以⼀个意志否 定另⼀个意志,以⼀个欲望否定另⼀个欲望,⽐如我今天节制了⾃⼰的⾷欲, 管住了我的嘴,没有吃得太撑,但这完全是因为下⼀顿也有⼀顿美餐的欲望导 致的,⽽不是因为处于理性对于纵欲本⾝的⼀种否定。 因此,在我们的意志⽣活中,所有知识都会变成某种⼒量,它们能够影响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它们能够改变、创造、满⾜或者抵制我们的渴求。因此, 另⼀⽅面,意志也会决定我们知识的目标或者⽅向:知识会影响我们的欲望,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如,天天向我们轰炸、⽆处不在的⼴告不断地塑造、增 强、改变我们的欲望。意志决定我们知识的⽅向,这也是⽐较容易理解的,很 简单,⽐如说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研究物理学?那是因为他想要探究宇宙的奥 秘。 “⽆私的”这⾥应该是指⽆功利的,⽆关厉害的。 价值观念不仅决定了对象,还⼤致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案和回答问题的⼀ 般思路:价值观念,可以理解为理想或者价值取向,也就是康德的第三个问题 “我能希望什么”所讨论的东西。理想包含了我们对⾃我和世界的期盼、定位, 是对⼈⽣和世界的整体把握,不从经验中来。因为经验的总是局部的,有限的, ⽽理想是对⼈和世界的整体把握,是⽆限的。我们的理想不仅决定了事物上怎 样的,⽽且决定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案和回答问题的⼀般思路。我们的理想 为我们提供了思维⽅式,提供了事物的形式。 在哲学中,⽆价值的知识和有价值的知识彼此之间有某种⼗分特别的关系。 哲学就是科学,类似于其他科学,它是思想的进程,以概念的形式对经验数据 做出安排。但是,某种从抽象化和概念化的东西回归到⽣活的冲动使哲学又不 同于科学。它需要从材料中得出对实在的全面观点,这同时也是令⼈鼓舞的确 定信念:⽆价值的知识就是单纯的知识(纯理论),⽆关乎价值的知识,只能 满⾜⼈们理论动机的需要,不能满⾜⼈的实践动机,这是科学意义上的知识。 ⽽有价值的知识则说关乎价值的知识,可以满⾜⼈的实践动机,是哲学意义上 的知识。哲学中包含有纯粹科学的、只满⾜⼈的理论动机的知识,⽐如前苏格 拉底⾃然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就⽆关乎伦理、审美、道德的价值。这种哲学与科学⽆异。但哲学不仅仅是这种思辨的活动,它还要回归到⽣活,回 归⼈的实践⽣活,这就使得它还要关注⼈的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的⽣活。 哲学永远不可能只是知识,它必须也是艺术和伦理的⽣活。哲学体系向来 都被称为概念的诗歌,它们确实如此:正如前⾯所说的,哲学虽然⾸先是思辨 的、理论的,但它也是⼀种实践活动,因此也是⼀种伦理、政治活动,哲学也 是艺术的创造。诗歌就是⼀种形式,⼀种美妙的结构,⽽哲学的基本元素是概 念,因此哲学就是概念的艺术,就是概念的诗歌。 尽管在吹⽑求疵的意义上说,概念结构的特征具有非实在性的特点,但是 在更⾼的意义上说,诗歌总是在模仿⽣活。哲学中的美学-伦理学要素同时也具 有个⼈性,它决定了伟⼤⼈物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具有⼀定结构的 概念就是概念的诗歌,就是哲学,哲学虽然具有⾮实在性的特征,即不是实在 本⾝,但总是在模仿实在,模仿⽣活。
⼗⼀、问题的划分(30-32)
……我们最好也将处理的主题划分为知识问题与⼈⽣问题、存在问题与价 值问题、理论问题与实践或我们现在称之为价值论的问题:知识与价值的⼆分 在近代康德之后或许是可以成⽴的,但在康德之前,⾄少在柏拉图那⾥,是⽆ 法成⽴的,因为在那⾥,最⾼的存在就是最⾼的价值,就是最⾼的善。但新康 德主义就秉承了康德哲学中知识和价值、理论和实践的区分,⽽且,意志⾼于 理智,价值⾼于知识。 撇开理论⽅面的观点,我们⽆法科学地解读实践⽅面的问题或者价值论问 题,这些问题包括所有伦理、美学和宗教的问题——或者⼀般来说关于价值的 问题。当然,解决⽅案也不能⽽且也不应当取决于任何关于实在的纯粹理性知 识,归根结底,【意志⾼于理智】。另⼀⽅面,没有关于材料的科学知识,我 们⽆法获得解决⽅案。没有关于存在的知识,我们就不会有任何关于有关责任 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动。因此,在哲学实践⽅面的问题中,我们的理论⽅面的 判断会成为动机,即便这种动机不是独⼀⽆⼆的。但是,另⼀⽅面,为了做出 决定,我们在实践⽅面的兴趣不断⼊侵着我们理论⽅面的纯粹反思:价值本⾝ 就是存在,存在本⾝也是价值的来源。 价值的存在与存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触及所有哲学问题中的最⾼问题:
2018-5-24 1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