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更冷更极端》一书通过对极端环境的探索,揭示了地球上最极端的地方和生物。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极地、高山和沙漠等地区的生物及其适应极端环境的方式,让人们对自然界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呼吁人类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一)
在20世纪,人类分别到达了地球表面最热、最冷和最高的地方,而且到达这些地方的人类的数量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去这些地方是出于殖民、统治或军事需求;其他人则是出于娱乐,或是为了个人或国家的荣誉。人们的动机并不是单一绝对的,很多都与在极端环境中“搞科研”的愿望相关联。于是探险队中就有了科学家,他们参与、协助、组织或领导了这些探险活动。其中,地球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表现尤为突出,也有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在计算企鹅数量、收集蝴蝶和寻找喜马拉雅雪人,还有生理学家和生物医学科学家跟在后面研究这些去探险的人。本书介绍了这些生物医学科学家和生理学家的历史,他们对极端环境的关注点不是环境本身,也不是有机环境或无机环境的特征,而是人类在极端温度、海拔和生活条件下的具体遭遇。这些研究人员利用探险的机会来研究人体的生理极限,并反过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技术,让人类能够登上更高的山峰,能够进一步深入严寒之地和沙漠。
本书不是一部按时间顺序罗列探险科学工作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已经存在),其内容是对20世纪极端生理学家的工作进行主题探索。本书将说明关于生物医学工作的两个相互矛盾的事实:首先,它是一种非凡的科学实践形式,是在具有独特挑战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其次,尽管它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但依旧是20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极好的例子。极端环境下的生理研究与政治和军事目的,以及社会和文化力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找到了创造专业知识,决定谁能、谁不能被认定为专家的方法;它依靠数据、物质文化、思想和人在复杂的全球网络中传播和转化。这就是它能成为20世纪科学典范的原因,尽管这门科学所用的仪器都驮在牦牛背上,研究者们手指都冻伤了仍在努力做笔记。这本书还是20世纪至今依然悬而未决的两个故事的延续。其中一个故事更偏向于科学史,讲述了探险作为科学实践形式的内容;另一个故事则更多地和医学史相关,其内容主要为习服,它试图确保来自温带气候的人在最极端的环境中也能生存下来,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对象。
本书既专业又通俗,它不止提供了极地探险和人体极限的知识和历史,还展示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命体验。当极地旅游和攀登珠峰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会需要这本书。它真的很有用!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二)
这本书讲述人类在极限环境下会有哪些生理的表现,以及在极地的探险中要保证哪些方面的需求。从极端环境探险需要注意的事情到高原反应与呼吸问题,从科考工作中的女性歧视到极端环境与血统论,最后再到各种实验室的研究,在书中都分门别类地详细地描述了。对于热衷极限运动的读者,看看这本书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你准备攀登一座危险的雪山,你会需要这本书。
其次,这本书中讲述的关于上个世纪人类对高山病的研究也很有意思。当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回顾历史的时候,往往会从中得到很多的教训。尤其还有对女性的歧视话题,竟然在这本关于极限运动的书中也有涉及。现在看到这些事件往往是觉得荒唐的。
第一位走进探险界的女性是女科学家梅布尔普里弗依菲茨杰拉德。她在牛津大学读书,学习了化学和生物学课程,当然了,她不被允许毕业。当时女性可以在牛津大学学习,但即使通过考试也无法正式毕业。直到1920年,牛津大学才发出第一张给女性学生的学位证书。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几乎没有女其他女性在高海拔地区从事生理学研究工作,但即便在那时,科学出版界也按惯例把女性的角色彻底抹去了。
书中讲到,当时医生弗雷德里克杰克逊进行了一个研究项目,将高海拔地区的永久性居民的心电图和短期来访者的心电图进行了比较。他的工作得到了女性登山者和潘岩先驱那阿莫林的协助。然而杰克逊发表的所有这项工作有关的文章里却都没有提到她,他只是检测工作中的一个女人,一个检测对象。
看这本书,竟然看到女性的歧视史料,是完全没想到的。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百年前已经天差地别。无论如何,这些女性给人类历史开了一个新的局面,是值得被铭记的,而不是被抹除姓名。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三)
当我看到书名的时候,我自然地想到了奥林匹克格言:
追求极限,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的本能,更快更高更强能够让人类在自然界的演化中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在远古未开化的时代,这是自然的选择。
而今的奥林匹克精神,虽然也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多的是挑战身体的极限,是精神上的追求。这是人为的选择。
在人类极限探索史中,也同样的面临着身体极限的挑战,在更高、更冷、更极端的环境下,人类将要面临什么呢?
《更高更冷更极端》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书籍,比较小众并较难读懂。它讲述了人类在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等极限环境下,进行科学考察、探险和挑战生理极限的故事。
作者瓦妮莎•赫吉(Vanessa Heggie)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史和科学史博士,她一直致力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生物医学史和生命科学史的研究。是一位学术型作者,这本书正是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全书一共六个章节,从三个阶段讲述了人类极限探索史的进程,分别是:习服、适应、进化。
我为什么会读这本书?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人,此想要了解在极端环境下人类的身体将会遇到哪些困难,而做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补充。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远方、天外和地下时,极限生理学都是研究中的重点。作者通过这本书提醒我们,这些工作中的科学实践,往往都有一个个非凡的故事。科学界应该考虑改变制度,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都能因为他们的贡献得到认可。
或许作者本身是女性,她关注到女性科研工作者要远少于男性,或者即使有女性参与也未曾得到公开认可而被迫成为了隐形人。
我想,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书,《更高更冷更极端》不能以人文的角度来解读,而更多的是作为人类极限探索史的科普书。
推荐喜欢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想要成为生物学家、海洋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等等来读。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四)
《更高更冷更极端: 人类极限探索史》,乍一眼看到书名,我首先想到了其对立面:更低更热更极端。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形成了共识,36+、37+的高温天气屡见不鲜,人类的耐受力却始终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温度过高人体会不舒适,甚至会出现各种疾病征兆,温度过低同样如此。
那么,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是什么?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助人体突破这些极限,让人类能够到达更多的地方、更广的区域?高海拔地区除了低温、空气稀薄和气压的变化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人类的生存?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否对这些因素起到干预甚至控制,继而让这些因素为我们所用?
《更高更冷更极端: 人类极限探索史》回顾了人类对珠穆朗玛峰等高山和南北极极地探险的历史。可以说,在极限探索方面,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止。无数先辈前赴后继,一次次挑战人体极限,攀登高峰、极地探险,人类的好奇心和野心驱使着人类将脚步迈向各种极端地域。不论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是极寒的南北极,都有人类的足迹,这既是人类了解地球的需要,更是人类科学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通过热播的影视作品就能体会到人类对极限探索的执着与热情。电影《攀登者》生动再现了我国老一辈国家登山队队员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勇于牺牲、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电影《垂直极限》展现了攀登者所面临的生命危险和人性考验,极寒的天气、极端的环境、紧急的状况,往往最能考验人性。
《更高更冷更极端: 人类极限探索史》探讨了影响极限探险的诸多因素,大到探险装备配置,小到饮食饮水问题,每一项看似微乎其微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决定探险成败的关键,所以,任何一项因素都不能掉以轻心。人类需要进行细致严密的论证以确保最大限度地给探险队提供最好的物质保障。
但是,正如书中所讨论的,实验环境下的情况与真实极限环境下的情况存在极大差异,毕竟,实验环境中的变量是有限的,真实极限环境的变量不仅多而且难以控制,常常超出人的预计,这让极限探索变得更加困难重重,更加考验探险人员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在探险前期准备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全面周到地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综合实验得出的结果和前辈探险者们的经验,做好充分的准备。毕竟,在成功的极限探索中,除了精心的准备和丰富的经验,运气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除了环境的外因,人体本身的承受能力也很重要。缺氧、食物匮乏、身体素质、疲劳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探险的成功与否。或许因为这方面的生理劣势原因,女性常常被排除在探险活动之外,又或者表述得更为直接,女性在探险活动中所做的贡献常常被抹杀或忽视。
不过,任何困难都没有停止人类探索的脚步,不是吗?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五)
《更高更冷更极端 人类极限探索史》
人类的认知一直都是有着框架的,我们来看一下繁体的“极”字,“極”,形声兼会意字,从木亟声,本义指房屋的正梁,又叫脊檩,是最高处的檩。“极”由此有最高处的意义。没有想到吧,原来人们所认识的“极”也就是最高的房梁而已。现在回过头想一想,真是觉得怎么会那么低?可是在当时,那已经是造字的远古人类所能想到的极限了,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挑战极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今天所认为的“极”,也许在未来人的眼睛中,也只不过是一个房顶而已。 打破人们认知的界限,把人类了解的空间,一步又一步的扩大,这是一个我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接触的世界。 这个世界令人充满了好奇。 读这本书时时刻刻能关注到的一个词就是:极端。 极端的心理学,极端的生理学,极端的挑战,甚至有时候也能挑战人们的极端接受。 更高一点,更冷一点,更超乎想象一点。 《人类极限探索史》,就是把人类的不停地探索展现在我们面前。
虽然人类探索的目的大不相同,有的为了科学,有的为了名誉,有的为了金钱,有的为了权利,也有的,纯粹为了挑战,但是,他们挑战的结果,都成了人类共同的财富。这大概是大自然和社会对于人类的恩赐吧。 英雄莫问出处。人们最早将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在一起,为的还是长生不老之药,但这一点儿也没有妨碍火药成为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书中的这些探险也是一样。 虽然叫做探险史,这本书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罗列探险的故事,主要内容是对20世纪极端生理学家进行了一个主题探索。 作者一方面告知我们探险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科学的角度总结了探险和生理学之间的互相成就的关系,一方面也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探险中间的歧视和偏见,让我们知道在哪怕在极限挑战的过程中,社会中的一些阴影也照样会如影随形。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一次探险吧,这是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探险,这次团险也可以视作是本书的一个横剖面,你也可以在这个剖面上看到这本书的面貌。 “银色小屋探险队”,这个探险队是南极和高海拔的研究相互影响的一个例子。 这个探险一开始就有两个目标,一方面是利用登山者和科学家的身体进行科学调查,这也是极限挑战中一个传统项目,人类一边在挑战极限,一边也在观察着自己,几乎所有进行极限挑战的人本身也都是极限挑战的试验品,不管他自己有没有这个主观愿望。另一个方面就是习服。这也是本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观点,所谓的习服,实际上就是让原本的空白成为习惯,克服水土不服。比如在本次实验缺氧的高山之上习服,挑战不带氧气设备登山。 另外这项计划还有一项附加的活动,那就是寻找雪人。虽然人们为遇到雪人配备了各种非常奇特的技术支持,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认为这个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附加的这一项目的,能引起普通大众对于这一次实验的充分兴趣,毕竟前两项普通人是不懂的。把这个项目加进去,目的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钱。这个计划,筹集到了相当重要的额外资金。 银色小屋探险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所取得的科学数值至今仍然是某些领域的最高峰,这次探险产生了三四十篇论文,而且还有后续的发酵,又激发了其他的探险活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中风,有人被截肢,这大概就是极限挑战中的成就感和付出的代价吧。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六)
在茨威格所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其中的一个故事是有关于南极点的发现的。
在那1911年与1912年交替的那段时间中,相继有来自于两个不同国家的探险队伍,来到了南极。一支是由挪威人阿蒙森带领,而另一支是英国人斯科特带领的队伍。二人都想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让自己国家的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让自己与队友的名字载入史册。然而很遗憾,最终阿蒙森的队伍成为了冠军,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不仅晚到一个多月,还全军覆没留在了南极。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结果,却又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所以茨威格将他们的故事写在了自己的作品中,以此来传递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与探险精神。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不停地探索着未知的领域,挑战着一个又一个极限,这些内容汇聚起来也足够书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更高更冷更极端》,单看这本书的书名很容易让人以为它是一本激励人类不断挑战极限的精神之书,毕竟这书中取的颇有些打鸡血的味道,但是若是你看到它的副标题“人类极限探险史”,就不会这么认为了,这明明告诉你它是一本历史类读物。
很多时候人们提起有关于极限探索的历史,往往都跟茨威格一样是从历史人物以及意义与精神上来进行讲述与评价,而对于一些与极限探险有关的科学类内容却很少提及。在这本《更高更冷更极端:人类极限探险史》里会读到很多与常见的历史类书籍不一样的内容。
你不会被书中那些追求极限探险之人的经历与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不会合上书本后热血沸腾地想要去那些极限之地一探究竟。
因为这本书的作者瓦妮莎•赫吉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本身就是理科生出身,所以她所写的“人类极限探险史”三句话不离本行,是站在生理学、运动医学的角度来写的。她在讲述这些极限探险者极具刺激性的经历的同时,将大量生物学、医学内容融入其中进行讲述分析,这其中很多都是非生物学、医学人员所不知道的冷知识。
比如说你不会知道极地探险中饥饿居然是很多人的死因,也不知道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心理因素对人体疲劳的影响有多大,或许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同样的情况下具有随遇而安的性格的人可能更容易生存下来。
从前读到的那些有关于人类极限探险的故事,我们或许只是从表面的精神中得到了感动,而当读完这些由瓦妮莎•赫吉讲述的极限探险家们的故事,收获的更多的则是科学知识所带来的理性了解,而这才更符合科学极限探险的实质与目的。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七)
有人曾说人类历史发展是一部探险史,未知的地域、未知的领域在数亿年间都已一一被开拓,七大洲五大洋从未知到一一被定义,从海洋的开拓与征服进而到极地的探索,南极、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世界各地的高山更是无数攀登爱好者登顶,其中中国境内的珠穆朗玛峰更是攀登爱好者的毕生梦想之一。
如此多的探险活动,不禁好奇这些人是怎么做着身体和心理的准备,科学家们在这些探索活动中做着怎样的努力。在这本《更高更冷更极端》书中,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史和科学史的讲授者瓦妮莎•赫吉将其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生物医学史和生命科学史的研究成果整理进此书中。这本书中她通过六个章节分析人体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由此展开对19世纪中叶以来的低气压实验、高原生理学领域的调查研究。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研究在叙述方式上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响,比如传统历史、神话、领导风格等,在阅读科学研究还能从科学家的笔下读到文史影响的文字想来又是一番风味。除此之外,这些科学家为了探索极端环境的影响,自己也是直接将工作站设置到南极洲这些极端之地,最熟悉的莫过于我国在南极洲先后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等。
在这些荒无人烟之地,科学家们实验获取的数据以及在极地存活的方式更多地依赖着一些探险家,他们通过非正式的、直接的个人探险获取的经验是科学家们远远不具备的。科学家们与这些探险家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咨询的是实际的探险知识,还需要索要相关物品比如面罩、氧气瓶、药物等。在密切交流的基础上,科学家与探险家们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一次又一次探险和科学实验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我最感兴趣的也是这一部分,科学家和探险家在极限环境的生存一直吸引着我,尤其是在长期艰苦农村生活的体验下,更期待去探索这世间的奥秘,首先需要做的便是足够的了解。探险活动自古以来都是富人的活动,尤其是今日社会环境日益恶劣之下时间、金钱、体能这些远非常人所具备的,年轻人的理想都还在买房呢?怎敢想这么遥远的活动呢?
那些热衷于探险事业的从一开始就是进行着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为了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他们往往都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日常协同训练无数次才可以去进行一次正式的探险活动,历经各种灾难记录下的经验成为后继者学习的资源。印象最深的还是之前《梅里雪山》中看到的那个日本探险队,他们每一项活动都有着大量的文字记载,无线通信设备,求助设备齐全,即便他们因雪崩去世了,依然能够为后续的科研活动提供经验。
科学家们与他们的联系则更是看到科学的发展终究是为人类本身服务的,有了探险的需求,才有了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最后相辅相成为人类更好地探索身体极限,极端生理学的发展便是最好的例证。从科学本身发展来看,极端生理学的进步是一次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是无国界的
《更高更冷更极端》读后感(八)
1.作死
人类极地“作死”简史——在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等极限环境下,人类挑战生理极限的故事。
什么是挑战生理极限呢?就是低温到什么程度能把人冻死,高温到什么程度能把人热死,缺氧到什么程度能把人憋死,潜水到什么深度能把人压死……
科学家们是闲得蛋疼或者反人类或者自虐狂吗?当然不是!因为要在极限环境中进行科学考察,所以,人类(特质科学考察人员)必须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而且必须准确。
“作死”不是真的找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更好地做科学考察。这本书并不像它的书名表现得那么“高冷”,而是有很多有意思的概念和观点。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些关键点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所以,便挑出来简单地分享一下。
2.习服
习服(acclimation)俗称“服水土”。是一种生理现象。指机体对某种特殊环境条件产生的适应。机体内部结构和机能为顺应环境而发生的某种变化。分自然习服和人工习服。
在本书中指“将生物从一个生态系统安全地迁移到另 一个生态系统的愿望”。
在整个西欧探险时期,以及始于约 15 世纪末的殖民和帝国扩张时期,环境对身体和健康的影响是否恒定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话题。但迈克尔·奥斯本(Michael Osborne)认为,习服是典型的殖民地科学。
在很长时间内,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认为,对阶段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未开化的特征,“优等的白人”如果去到极地,就会退化为未开化的人。但在极地考察中,他们又不得不雇佣这些当地人,所以,极地探索史是与人种歧视史同时进行的。
3.性别歧视
探险因为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似乎天然是一个“女性勿近”的领域。但是在探险相关的科研活动中,其实早就有了女性的参与。
但是,女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认可,就像书中说的:“女性常常是男性探险家必不可少的研究搭档,但在科研报告里,她们的功劳却被抹去了。”
在全球的女权主义都甚嚣尘上的时代,科考中的性别歧视自然也是值得关注的。与刻板印象相反的是,本书中有个颇为值得玩味的论断,即“中苏早在西方国家之前,就允许女科学家参与高山研究,虽然研究的是高山,而非她们的身体”。不管怎么说,这都可以看作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早期探险中女性被歧视的一个理由竟然关于月经。月经导致的失血会让女性的身体具有“不稳定性”和“破坏性。”
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女性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极地科考中,并且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就像所有方面的女性进步一样,在这一方面,也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
4.吃饭问题
在极地探险,保温固然重要,但是,食物更为重要。极端环境下,人体对热量的需求更高,但是早期探险活动中,人们携带的干粮,其热量远远无法满足探险人员的需求。所以,后来人们发现,最好的食物配比应该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为4:3:1,并不是吃脂肪越多越好。
同时,高海拔还有一个特殊的问题,人的味觉会随着海拔升高而改变,所以,在南北两极地区非常有用的干肉饼,就难以在珠穆朗玛峰上发挥作用。高海拔会造成食欲减退,人们会偏爱重口味的东西,并且尤其不愿意吃高脂肪食物。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明明在登山中缺乏热量,但是登山人员却没有吃东西的欲望,最后因此遇险。
5.高风险但高参与率
在进行实际的极地探险、极地科考之前,肯定都是要做适应性实验的,为此,必须招募志愿者被试。因为是测试人体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表现,所以,这种实验必然具有较高甚至很高的危险性。低温、缺氧、高压、有毒性气体等各种有可能导致人体受伤害甚至死亡的条件下,参与者依然趋之若鹜。
虽然这难免与给钱有关,但是,我猜测更多的可能也许是西方人的冒险天性,乐于从这种实验中找刺激,找乐趣。就像很多极地探险只是探险而已,跟科学毫无关系。
6.结语
这是一本让人惊喜的书。惊喜在于这类书基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常规视野里。我们大多数的注意力都被各种畅销书所占据,可有些时候,在不经意的角落,偶然的一次回眸,或者偶然的一瞥,这类有特点的冷门书也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有的书封面有特色,有的书内容很奇妙,而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到了。
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也经历一场奇妙的极地冒险,会担心书中的人物因为知识上的欠缺或者行动上的冒进而产生危险。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本书虽然严肃、专业,但是似乎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它并不难读。这本书有一些通俗易懂的术语,但没有复杂的公式和证明,这本书有较多的实验,但没有罗列浩繁的数据。也就是说,它将通俗和专业结合得非常好。
也许很少有人主动读这本书,但是,假如有机会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进而拿起来翻一翻的话,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些人被吸引着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