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孤独鸽》经典读后感有感

《孤独鸽》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3 01:25:23
《孤独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03 01:25:23   小编:

《孤独鸽》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孤独而温暖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孤僻而敏感,却通过与一只鸽子的交流,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安慰。小说用简洁而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孤独与友谊的复杂关系,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这本小说让人回味无穷,令人感动。

《孤独鸽》读后感(一)

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读《孤独鸽》时,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也明白了生命是悲剧的必然性。人的一生,看着美好的东西毁灭,突然地或渐渐地,最后自己也突然地或渐渐地走进毁灭。只有在某几个瞬间,我们幸运地让美好的东西更美好了,那几个瞬间可以被称作生命的意义,而剩下的时刻,我们尽可能维持,无法阻止毁灭的到来。所以,对于生命——终会毁灭的美好的生命——“重要的是你在哪里活过。” 重要的是你有过多少对抗死亡重力翩然起舞的瞬间?你见证过多少这样的瞬间?拉里·麦克默特里在《孤独鸽》里写下很多这样的瞬间,所以当这段路途上的人一个个惨淡死去的时候,当我意识到自己不再因为“他/她死了”而可惜而是为“他/她活过”而释然的时候,我知道,我懂了生命的悲剧的必然性。我想作者参透了这必然性,所以他将每一场动人心魄的死亡都一笔带过,孤独鸽精神第一条便是,“你在哪里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哪里活过。”

鲁迅还说,喜剧是把无意义的撕破给人看。《孤独鸽》也让我很好地明白了这句话,一切无意义的在《孤独鸽》里被烈日晒干、被暴风卷起、被牛群踩碎。在生活中,“好过时亦蕴藏着艰苦。” 只有在经历过漫漫长夜后的某几个瞬间,我们才能好不容易意识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守护它或分享它,那几个瞬间应该可以被称作“生活的真相”,而剩下的时刻,我们无法避免混淆和犯错。所以,对于生活——生活如此娇美,可它也把人嗑得不剩一块好肉——“有什么可研究的?” “活着。” “该前进就前进,去迎接那注定要发生的事情,不要坐等它找到你头上来。” 这就是孤独鸽精神第二条。

这第二条比第一条要难参悟些,因为生命的悲剧是必然性的,而将生活活成喜剧却需要智慧——“你知道这一点并不等于你会享受这一点。” 《孤独鸽》中几乎每个人都遵循了第一条,但只有少数人证明了第二条:奥古斯塔斯、考尔、克拉拉、威尔巴杰、狄兹、爱尔迈拉、波·坎波,他们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并勇敢去实现的人,他们虽然同样无法摆脱毁灭的必然,但他们让生活属于自己,他们撕破无意义的一切,他们会痛苦但不后悔,他们不完美却接受自己,他们永远都能“注意到清晨的美”。

这就是《孤独鸽》,一出上演在得克萨斯土地上的悲喜剧——悲剧是命运的必然,喜剧是勇敢者的选择。

读这本书之前,我不觉得我会喜欢西部牛仔的故事,他们的世界太荒蛮,他们的生活太粗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回到那个阳光温暖的冬日下午,我和姥姥靠在床头,看她用她粗剌剌的手帮我细细摘掉我的羊毛大衣上的球。《孤独鸽》的故事就像姥姥粗剌剌的大手,帮我摘掉城市生活中因虚荣而起的毛球。

牛群终于到了蒙大拿,在冬天,有人死了,有人离开了,有人成长了,有人被忘记了,“留在身后的丑陋与危险”依然在那里等待着与他们再次狭路相逢。人们各自的终点是哪里,有的我们知道,有的还不知道。“现在说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存。” 奥古斯塔斯说。

《孤独鸽》读后感(二)

一本900多页的小说在豆瓣高达9.7分,几乎每一篇评价都是五星好评。这本书凭什么?

这是一部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小说,孤鸽镇结束了他们冒险的日子。弃jia归田过着安稳的日子。可是故人带来蒙大拿的信息,让他们心又躁动起来,谁不向往牧人的天堂呢?谁能拒绝去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呢?一场浩浩荡荡的北上迁徙拉开帷幕。

不甘于退役平稳,英勇无畏的去穿越广袤无垠的西部平原,牛仔、成百上千的牛马,目标是传说中的蒙大拿。恶劣的环境、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和人性的弱点,都在从北美大陆南端到北端的旅程中显露出来。小说的张力刺激着每一个细胞!

这本书真的是一边哭一边看,拓荒时期的荒凉和壮美充满了整个胸腔,感受到那种既向往自由又充满无奈的心情。对自然生态层面的破坏,文明和荒野的对立,边缘地区的混乱,印第安人历史话语权的逐渐丧失等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不平衡三个字贯彻了整个路线。

在这条未知的路上,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外部的敌人,还有对自己内心的困惑。他们渴望找到一片自己的土地,建立自己的家。可是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是始终如影随形。复杂的情感纠葛,不愧获得198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

为什么说如果一生只读一本西部小说,那一定是这部呢?这部900多页七十多万字的小说,每一句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轨道,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得旷野。安稳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想要的人生,而是在不断地追求中才能找到真正属于的人生。

安稳什么是安稳?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吗?该结婚的年龄结婚,该生子的年纪生儿育女,那谁来给应该两个字定义?生命中本就不该有“应该”二字,这些条条框框只会束缚了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放弃的人生去过着别人想让你过得日子?考尔和古斯生si未卜的旅途从未想过回头,打破了原有的安稳才得到了更广阔的自由。

如果生活不曾取悦你,那就去创造取悦自己的生活。人生哪有那么多枷锁,不走出去怎么遇见那绚烂的旷野。

人生去过着别人想让你过得日子?考尔和古斯生si未卜的旅途从未想过回头,打破了原有的安稳才得到了更广阔的自由。如果生活不曾取悦你,那就去创造取悦自己的生活。人生哪有那么多枷锁,不走出去怎么遇见那绚烂的旷野。你的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

《孤独鸽》读后感(三)

终于填完了70多万个格子,实感精疲力竭,但还不能搁笔。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这部小说,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本书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概况做一简单介绍。

《西部牛仔情》(原名《孤独的鸽子》)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拉里·麦克默特里的力作,荣获1986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堪称近年来一部成功的美国西部小说。

拉里·麦克默特里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人,出生于1936年,196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他先后写过13部小说,其中《母女情深》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198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后一场电影》亦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母女情深 (1983)

8.0

1983 / 美国 / 剧情 喜剧 爱情 家庭 / 詹姆斯·L·布鲁克斯 / 雪莉·麦克雷恩 德博拉·温格

最后一场电影 (1971)

8.0

1971 / 美国 / 剧情 /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 蒂姆斯·伯特姆斯 杰夫·布里吉斯

由于出生在西部大牧场主家庭,并且大部分生活是在西部度过的,他对西部生活有特殊的感情。

这就是他身居华盛顿却以西部生活为其大部分作品的主题的原因。他这部厚约千页的“地道的美国故事”(作者自己的话)被《洛杉矶日报》誉为“激起人们兴趣、令人难以忘怀的史诗”,《芝加哥论坛报》则称它为“西部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同时,《纽约时报》《费城电讯报》及《纽约每日新闻》等新闻单位还一致评《西部牛仔情》为1985年头号畅销书。

美国南北战争之后,西部地区初步得到开发,而西北大部分地带依然人迹罕至。由于1862年公布了《定居法案》,大批美国人迁移到西部定居,所以养牛成为得克萨斯州的重要事业。南北战争后尤为繁荣。为了更大规模地发展养牛业,大胆的牧牛人赶着长角牛从得克萨斯州出发,穿过开放的公共地带——大草原——长驱数千里,到科罗拉多、怀俄明、蒙大拿等地的高原上放牧。

《西部牛仔情》就以这个历史时期为背景。主人公伍德罗·考尔与奥古斯塔斯·麦克克里原是南北战争时期受政府委派,到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国交界地带维护秩序的保安队队长。在与土匪、盗马贼和印第安人的战争中,他们不仅骁勇善战、机智多谋,而且刚直不阿、事业心强,从而被冠以“得克萨斯保安队员”的称号,令不法分子闻风丧胆。

内战结束,军队从战场上撤下来,接替了保安工作,考尔与奥古斯塔斯便弃甲归牧,在南得克萨斯边境的孤鸽镇办了个小规模的牧场,取名“帽子溪牧牛公司”。开办牧场的十年间,他们二人虽然个性、脾气及对人生的看法截然不同,但事业上的合作天衣无缝。

一天,他们在保安队时的一位老友杰克·斯普恩在阿肯色州杀人后回来避难,无意中谈到蒙大拿,并说那里是牧人的天堂。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考尔十年来一直不安于南方平淡的生活,总想到更有开发前途的地方大干一番事业。杰克的一席话坚定了考尔北移的决心,并且让考尔决定立即行动。他们到墨西哥境内偷回被土匪偷去的三千头牛及上百匹马,雇了一批牧工(牛仔),开始北上大迁徙。在迁徙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数不清的天灾人祸,人员一个个被枪杀、刀捅、吊死、淹死,被毒蛇咬死或被雷电击毙。这一切都为西部开发涂上了神秘与恐怖的色彩。

追溯美国西部小说的历史,它是随着对西部领土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在美国文学领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美国独立战争以美英于1783年正式签订和约而宣告结束。当时,美国西部边界南起密西西比,北到俄亥俄一线。1830年,美国人从法国人手中购进路易斯安那后,美国的历史便进入了向西部挺进、开拓的阶段。这一阶段先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890年才终止。西部的开拓不仅造就了数代美国人,使美国的政治与经济从旧有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打破了保守思想,还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西部文学。

《西部牛仔情》的成功不仅在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还在于它具体体现了西部小说要体现的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国精神”——在与各种困难作斗争,以求开拓、发展、生存的进程中培养起来的勇敢、刚毅、吃苦耐劳与自主的精神,西部开发时期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团结互助、忠于友谊的行为准则,以及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在小说中,作者还较成功地运用了西部小说的语言特点——西部幽默,使人读来忍俊不禁。例如牛仔们的名字,像“豌豆眼”“盘子”“大嘴唇”等,不仅稀奇古怪、令人发笑,而且起了一定的刻画人物的作用。

西部小说最初的形式是短诗及各种故事传说,由于它们真实地再现了西部开拓者艰苦而浪漫的生活,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如大卫·克鲁克特(1786—1836)在他的自传里记述了开发边疆森林时的生活,他对当时生活的生动描写至今仍吸引着读者。华盛顿·欧文(1783—1859)则是最先意识到西部浪漫色彩的文学价值的文学家之一。他于1832年亲自到密西西比草原旅行,并真实地记录下他的经历,写下了第一部关于西部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草原游记》。继欧文之后,詹姆斯·库帕(1789—1851)写了西部系列小说《皮袜子故事集》,奠定了西部小说的基础。其后还有弗朗西斯·帕克罗(1789—1893)的《俄勒冈之路》、理查德·达那(1815—1882)的《海上探险记》、泽恩·格雷(1872—1939)的《佩戴独星徽章的保安队员》和《佩科斯河以西》,以及马克·吐温的《在密西西比河上》等。这些作品大多采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手法,既再现西部生活,使读者与主人公同呼吸、共患难,又使读者尽情领略和想象传奇式生活的神秘与浪漫。近几年出现的西部小说,包括《西部牛仔情》也多遵循这一创作方法。

美国读者对西部小说的兴趣历久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数美国人仍旧怀念当年的“美国精神”,重温开国时期那段重要历史,以激励斗志;另一方面也许是对现代化生活的厌倦,愿意回到“大自然”中去。这两个因素使西部文学被列入美国“民族文学”的行列。美国“民族文学”的精髓是“与(美国)共和制度的精神共呼吸”,它号召作家美化美国这块土地,讴歌美国的草场、丛林、溪流、辽阔的草原、广袤无际的森林和无垠的海洋。从早期西部文学到本世纪的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某些作品,读者都能从中享受到大自然纯朴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印第安人的描写。在《西部牛仔情》一书中,印第安人基本上被描绘成凶残的化身,如印第安人头领蓝鸭。但是奥古斯塔斯对考尔说:“女人、孩子和落户者只不过是律师和银行家的炮灰,是他们整个阴谋的一部分。当印第安人把老百姓杀得差不多了,公众舆论就出来说话,咱们就为那些人驱逐印第安人。如果他们不断地回来,军队就开过来,更凶残地对待他们,末了把他们统统赶到一个可以把他们都塞进去的保留地,于是律师、银行家就可以进来开创文明了。”事实正是如此,印第安人之所以反对白人,是因为白人占领了他们世代居住的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还残忍地杀害他们。印第安一个部落首领西雅图(1786?—1866)在谈到美国政府贱价“购买”印第安人的土地时就曾说过:“我们除了失去一切,一无所获。但复仇被年轻的一代视为一种收获,哪怕这种收获将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印第安人的凶残屡屡出现在西部小说中,因此给人以假象,似乎他们天生嗜血成性。

所以当白人来到这里时,印第安人各部落拿起武器并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家园是非常自然的。而作者在书中对某些情节的描写或通过书中人物对此的议论,是蕴藏着深刻的含义的。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不能不将它的历史渊源考虑进去。

我们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已故的天津大学教授刘煜宗老师的热情鼓励与帮助,愿借此机会向尊敬的刘老师表达我们深切的怀念与衷心的感谢。

美国专家SCHLEGEL夫妇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翻译中遇到的有关美国西部地方方言与风土人情的困难,在此亦向他们致以谢意。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译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