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寂寞圣哲(第二版)》读后感100字

《寂寞圣哲(第二版)》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6 13:00:28
《寂寞圣哲(第二版)》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1-16 13:00:28   小编:

读完《寂寞圣哲(第二版)》,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寂寞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和思考。书中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通过对寂寞的理解,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寂寞圣哲(第二版)读后感篇一

老子对于我们太过遥远,因此我们对他也不够了解。如果没有尹喜在老子出关前留下他,让他写下了《道德经》,我们对他就会一无所知,也会失去了了解他真知灼见的机会。老子的思想是“无为而治”,讲究“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他认为人类已有的历史是人性的退化史,他渴望着“结绳而治”的生活。老子的处世哲学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之道。他秉持着“怀柔之术”,柔弱胜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个哲理倒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较男性长寿。老子“周守藏室”,见识了太多阴暗的历史,所以他主张明哲保身“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而勇于不敢可能会损失道德自我肯定的资格,孰是孰非,见仁见智。

孔子一生追求恢复礼乐制度,游走于各国,宣传他的主张,可是始终没有国君认同他。在当时群雄纷争的时代,讲求礼乐确实是不切实际的,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令人感动。他追寻“仁”,承担了赋予给他的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他是那个黑暗王国的一枚残烛。

寂寞圣哲(第二版)读后感篇二

个人感情倾向太明显,反问感叹太多,喜欢一两句话就给历史人物下评判。不过,除开这些缺点,是一本不错的普及读本,让我读完之后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位哲人有了大概的了解。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屈原更像一个文学家,应该不太能算作一个“哲人”,但还是被放到这本书中了。

这么多个人物,其中最令我感慨的是韩非。叹他,因为爱他。事实上,自从看了以韩非为主角的《天行九歌》,我就于百家争鸣中偏爱他了。我当然知道,动画作品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往往是非常片面和浅薄的。不过,看完《寂寞圣哲》,增进了对他的了解之后,我发现他的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这种根基并不牢靠的爱并没有被摧毁,反而更坚定了几分。颇有一种证见自己“所爱不谬”的欣喜。爱他,所以叹他。

第一要叹他的理论构建。明明已经往前探索了那么远,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回儒道等家的老路……

第二要叹他的人生选择。与那些自诩“世道污浊,高洁如我自当遁去”的隐士不同,韩非不仅清楚看到了人性之黑暗,权力之危险,更洞悉了这背后运转自洽的逻辑,既如此,他应该明白,他要对抗的东西,是极难战胜的,但“却偏偏为了保存韩国不惜以身试法,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为他的《说难》做了最生动的注脚。”

你条分缕析地论证了父母之于子女,犹有“计算之心”,君臣之间更是由利害关系支配,并以有用与否作为尺度来衡量仁义贤智,然而,在自己母国的问题上,怎么不计算利害、不衡量功用了?你何必把自己的才华与热情都倾注在那个腐朽不可救的韩国中去呢?

法是双刃剑,需冷血无情之人作为执剑人。但韩非不管在自己的理论里多冷血,终究抛舍不了对韩国的赤子之情。

寂寞圣哲(第二版)读后感篇三

理想人皆有之,不论是远大还是朴素。但在追求理想实现的漫长路程中,人们也都会遭遇到一些挫折。在《寂寞圣哲》中,作者鲍鹏山通过通俗的讲解以及生动的类比和引经据典,描写了孔子的一生,让我更深地了解到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理想。孔子虽然不能够通过政治途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在遭遇挫折时仍然能够“厄而作《春秋》”。面对远大政治抱负的不可行,他改变了自己追求理想的方式,为华夏文化做了重大的贡献,使自己所热爱的西周礼乐、所倡导的思想理念流传至今。

身处春秋时期那样的“洪荒时代”,孔子却一生钟爱周礼、对西周王朝的衰弱感到极为心痛。他想要通过政治实现“天下为公”,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并找回西周的“文明昌盛”。可是,他的理想并不符合当时的现实。因此,他与弟子花了整整十四年,周游列国、向诸侯游说求用,但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这十四年间是什么让他能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黑暗王国里的一枚残烛》里讲述了一个记录在《论语》中的故事:有一次,陪同孔子周游列国的弟子子路碰上了两位隐士。他们告诉子路谁都不能改变乱世,而“跟随孔子这样避人之士”“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躬耕垄亩的好”。当孔子得知此话时,却回答:“他们说天下无道,但不正因为天下混乱无道,才需要我们去承担责任吗?假如天下有道,还需要我们吗?”孔子这样“一意孤行”就是为了担负起这种对天下人的责任、使得天下因为他的存在而变的更“有道”。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信念,当孔子在现实中遭遇到挫折时,仍然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实现造福天下的理想。在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孔子最终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找到一个愿意用他的君主。但这时,他却能够以写作和教育的方式帮助天下变得更有道、有德、有仁。他撰写《春秋》,为后人描绘了自己的时代,以“写历史”的方式“参与着历史进程”。他修订《诗经》,传承了自己所热爱的西周礼乐,“为往圣续绝学”。他设立学堂,培养了三千多个弟子,使他的思想理念流传至今。孔子在政治领域中的失败,最终可能是一件好事。就如鲍鹏山所说,“孔子现实政治活动的失败,使中国少了一位晏婴、子产或管仲似的人物,但却使世界有了一个伟大文化的源头。”

孔子一生的经历,对后人很有启发。在他发现最初目标不可实现时,他是基于自己个人的爱好、所长去调整实现理想的途径。一位农夫曾经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一个农民都做不了。但是,孔子停止游说、返回鲁国后如果选择做一个普通农民,历史就丧失了一个伟大的人物。用鲍鹏山的话来说,“在春秋后期,我们缺少一位农夫吗?”如果世界“减少了一个卓越的思想家”,可能就会如宋人说的那样“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因此,当社会不允许我们达到自己最初定下的目标,只要不放弃理想的本质,发挥自己的特长、喜好做适当的调整,生活中付出的努力照样能有价值。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