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邀请》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发读者对语言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文章不仅提供了对语言学的全新认识,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探语言奥秘的大门,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和探索语言学的世界。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一篇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让我改变了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让我不再认为百无一用是文学。此前一度偏激地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创造社会生产价值,也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不过是消遣之物。但是读完这本书后,认识到了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在一段人生经历中体会更多人生经历,丰富认识世间万物的角度,有助于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睁着的眼睛不只是乱转,而能看到东西。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二篇
象征化后的符号并不等同于他所代表的意义的本质,因为这个缘故生活中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常有误会。区分语言本身的内向化含义和外向化本义是很重要也很难的一份工作,在对物体进行抽象化和传播的过程中,人们难免会在这份工作上犯错。
书里有个观点我挺认可,当双方持二元价值观点且所持方意见相左,事实上是没有辩论或是讨论的必要的。因为那只会增加没有意义的争吵,对互相汲取经验、学习知识没有任何好处。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三篇
两年前度过,这次又重读了。这次的收获在于怎样对语言保持警惕,在语言的迷雾中,看清他者,看清社会,看清自己都是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政治、广告等等都利用语言来把控人。除了警惕在,还有一句关于自我应对生活的一句话——碰到事情(语言)不要马上做出反应。语言带动即刻的情绪,在情绪中做出判断,结果可想而知。
常读常新。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四篇
发现自己的偏见是智慧的开端,摆脱自己的偏见是自由的源泉。——《语言学的邀请》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两个世界。通过言辞学知道的世界是 ——「言辞世界」,通过个人经验知道的世界叫「外向世界」。个人感受,如果言辞世界过小(看书太少),外向世界过于局限,整个人可能就会呈现出,认知不足,鼠目寸光等特点。
同时拓宽两个世界,才可能收获丰富有趣的人生。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五篇
原书好像是1970s写的,现在仍不过时,是一本很好的科普和入门读物,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能给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虽说书名是语言学,但是该书主要在讲语义。对我来说,这本书带来的新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的情感作用,说明作用和仪式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语言不代表事实这一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要避免用抽象概念概括具体对象。虽然说这本书在本体论上的观点有点肤浅,不过它毕竟不是一本哲学书,也不能苛求。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六篇
初看此书,觉得无非就是介绍语言的功能和局限性。但是当作者细致入微的分析语言本身对于思想、情绪的影响时,而且这种无意识的影响对于人类行为、生活各方面都有极大的传导性,就真的打起精神正视语言本身了。其中对于分类的说法又启发了我联想到先秦名家的理念。书中很多观点都醍醐灌顶,比如克服语言对于思维的影响需要分清说明和判断,抽象概念对于人的误导无处不在,举例说明要优于定义解释。然而,最有讽刺意味的是需要用语言本身来解释说明语言的问题,所以道家、佛家那些倾向用形而上的非语言解释的观念真是很具智慧。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七篇
原书名是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中译《语言学的邀请》,其实稍有些迷惑性哈。
译者水平相当之高,大概确实掌握了大量语言学和社会学知识的,读起来很舒服;有一点不好评价的就是用本土化例子替换掉了原有的带有西方色彩的例子,照顾了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体验,新的例子也选得很好,但总有一种怪怪的“译者代读者做选择的感觉”。
内容更偏向语义学,而后面几章(结构较之前几章略显松散)则详细介绍了人类思维之于个人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和消极影响。
总之是很有意思的书,读书笔记就不写在这里啦!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八篇
1、这本书在中图分类法中归入H0语言类确实不太恰当。它并非讨论语言学,而是从过来人的角度讨论“语言”这一客体。更多的像是一种智慧的思考,且是更接近于哲学意义的思考。如果想了解“语言学”这门研究学问的话,如书中所述,可能还是应该陷入那种学术的陷阱中去。
2、从google scholar的视角看,Samuel & Alan Hayakawa 的主要作品以此为尊。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而言,这本书可能很有裨益。个人认可其持论,即,语言毕竟是附属于人的外相,不定型的人要想从中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科学确实是在做描绘地图的事情,但语言学是否能作为一门科学,还是要看看其他正统H0系作品为是。
3、对于这本书引发的思考,其他豆友很有评论,在此从略。the end...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九篇
看这本书的时候时常会想到非暴力沟通,在关于如何用语言交流沟通上,双方的观点互相呼应,只是希望自己能做到吧。
由于是语言学入门书籍,写得相对比较浅显(非常浅显),外国人写书也比较喜欢举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观点,所以看起来毫不费力,(也让人觉得没什么可记的)。
草草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其实就是全文框架)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篇
本来是想学英文来着,结果只有翻译版的。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用作者的话说,抽象的阶层不够高吧,行文,你可以说流畅有趣,但倒不如说,过于通俗散漫以至于,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来看“无趣”的例子。译者进行的“删改”,不知道是不是真如其所言,为了读者更容易理解。关于语言运用的,或者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不少,而这本书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干货”,还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神学,生物物理学等等,美国式的“通识教育”也产生了不少的这样的学者之流。记得鲁迅在《骂杀与捧杀》中说:“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不知道那些写序的人,是不是……哈哈哈!有些收获,但绝不至于那样!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一篇
这是一本接近完美的书。逻辑清晰,循循善诱,实例生动,惜字如金,重要观点使用加粗字。其中肯定有译者不小的功劳,译者多半是一位对语言学相当有研究的朋友。
从结构上,虽然本书分为两编,但我把本书理解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语言的出现的原因
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的基本分类
我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
第二部分(语言如何影响社会)
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以及语言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第三部分(语言和思想,即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
如何通过语言获得知识--抽象阶梯
如何用抽象阶梯解释人在使用语言时的缺陷:倾向于向上抽象;抽象混乱导致分类错误等
价值观:怎样用语言来建立二元价值观点,或多元价值观
内向观点会引起的问题
外向知识搞定社会问题
通过本书技巧和作者的建议,走向内心和外界的秩序
完* - *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二篇
1、语言具备更多的象征意义,抛开它被群体赋予的意义,找寻本质。 2、一个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倘若他脑子里的言辞世界和他在日益增多的经验中所接触到的外向世界相差并不太多,到了成年以后,他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因为他的言辞世界早已告诉了他,对什么可以多期待一些,对什么只能少期望一些。这样,他对自己的生活或已有准备。 3、我们每个人都承袭了许多无用的知识,错误的印象和谬见,因此我们所学到的总有一部分是必须抛弃的。 4、判断下的太早,往往会使我们看不清楚近在眼前的事情。 5、发现自己的偏见是智慧的开端,摆脱自己的偏见是自由的源泉。 6、人声本身就有表达情感的力量,和他说话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7、一个伟大的作家、戏剧家、音乐家,就是将许多广泛的人生经验完美地综合起来,他可以让读者把其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态度略事整顿,让你的内心些微整齐一些。 8、人生中唯一可能有的安全,就是来自内心的主动安全,这种安全的渊源便是一种从无穷多元价值观点得到的伸展自如、灵活无比的心境。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三篇
本书深入浅出地从语义学的角度讲解语言逻辑,指出了一些人们习以为常或者混淆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内向和外向语言,报告、指示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并不深奥枯燥,犀利有趣的通识教育科普读物。
作者后段主旨是教做人,提醒注意语言内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避免被语义下的臆断支配,被需要控制思想,掺杂些社会心理学的意思。看完本书马上在生活中留意一下,比如广告宣传是不是在混乱我的抽象阶层,生活中多一些外向的思考或许能避免我陷入消费主义打造的精致陷阱。关于二元价值观和多元价值观作者的建议中肯兼具实用性,“与其假定一句话是“真的”或“假的”,我们不如假定它的真理价值是在百分之零到百分之百之间”,与人相处时少一点二元价值观点,保持开放心态,多一些多元价值观点和谐的谈论互动。
译者用中国古诗词替换掉原文例句或替代中国例子,看起来不像译著。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四篇
读毕此书,我才发现,原来早在数年前的大专课本上,我便已经读过此书的节选了,想到这一点,便不禁有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感。 而内容上,不同于抽象的理论专著,本书的内容意外的实用而通俗。作者并未就学史长篇大论,也未用属于堆砌难以跨越的壁垒;建立在一个个取自生活的生动例子下,在简洁的对语言的概念进行介绍后,行文便一直随着贯穿始终的“内向(表达感情的)”的和“外向(说明事实的)”的言辞一概念展开,从日常说话,再到读书写作,又涉及政治、宣传、心理等等,指出了日常极可能被我们忽视的、语言的作用;换句话说,尽管起初我只是作为专业课的补充,却又在文学、写作、甚至处事上都收货甚多。当然,如此一来,对于那些晦涩拗口的专业词汇的理解倒是没怎么加深,某种意义上起初的目的反而被颠覆了。 然而作者那积极乐观的看法使我望尘莫及。此书于上个世纪写就,如今,世代飞速变迁,言辞越来越像武器,我们在网络上攻击别人,在家中与人争吵,在市场上讨价还价,在工作中推卸责任……到最后,比起与人交流,我还是更依赖于自己的自言自语。
语言学的邀请读后感第十五篇
我的评价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感觉和《景观社会》在一些层面上有相像之处。我们都是活在语言+图像构造的楚门的世界中,听到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或者自己潜意识里已经选择的那个观点。里面有一句话“巨著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圆满答案,倘若巨著使我们停止研究,那便是我们读错了”。
所以有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恰好和本书的观点形成印证了……如果不是有的段落去看了下原版,我根本不知道这本书有的地方是译者自己加的或者改写的!就说怎么日裔美国人写的书有那么多中国古代典故呢,原来是译者编写的,可问题是译者不就应该如实翻译吗??信达雅最基础的是“信”啊。反正完美印证了“语言会构造陷阱”这个书中观点,就算原版不那么通俗易懂,也不应该让译者的主观思想加进去,本来看翻译过的书已经是多少被迫吸入译者思想了。
但总体来说,早川先生写得还是非常精彩的,有种平时模糊的感觉被一针见血地点破的恍然大悟。值得n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