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寻史琐记》是一部描写历史探险的作品,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各种异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书中充满了神秘感和探险精神,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广阔和神奇。阅读完后,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异域寻史琐记读后感第一篇
作者曾在内蒙古牧区插队,对边地的民族风貌与文化等早有了解,后通过求学深造,成为清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客居日本以来,长期任高校的东亚史教授,因而有了多次踏访中国周边地区的机会,进而用心地写下这部文集。 此书与一般的游记不同。作者的旨趣不在异域风光和猎奇,而是以敏锐的眼光、深长的思考,对邻邦的古旧遗存进行考察,並追根溯源,以清晰细緻笔调一一记述。 清代以降,中国学者陆续打开视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越来越多地关切近在周边的邻邦。对“西北史地"的重视亦可算作一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与封锁,我们现今对周边的情况反而知晓不多,甚至相当懵懂。 感谢作者,这本书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难得的见闻,揭示了许多引人探寻的历史线索。感谢作者,感谢书中所深蕴的家国情怀。
1/3页异域寻史琐记读后感第二篇
很高兴成为这本游记的第一批读者。书比想象中更厚实,但也比想象中更好读;-)
本以为作为学术考察日志,此书会相对偏于专业严肃,但阅读体验证明我的担心完全多余。虽然作者呈现的大量史料都非常专业、细致和翔实,但是流畅活泼的文笔给足了读者 “丝滑”的阅读体验,非常值得推荐作为一本睡前枕边书。本书读之能增长见闻和历史知识,特别是那些与咱们国家相关的知识点,令人受益,同时也能满足当代读者繁忙工作、快节奏生活之余对“爽文”的需求:D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内页纸张,略有一点淡淡的黄色,不伤眼;用纸也有质感有韧性,不至像很多书内页偏薄而易碎。出版社这种照顾爱看纸本书读者的细节值得点赞
2/3页异域寻史琐记读后感第三篇
新书“异域寻史琐记”一口气读完了,随后看了周晖发表在美篇的读后感,有感而发谈几句感想。
我也喜欢到各地去旅行,并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收获良多。可我们习惯的旅游跟作者华立的游历是不能相比的。我们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休闲游,浅尝辄止,雁过无声。而华立却是作为一个学者,并以历史的视角钩沉索隐,给有心的读者展现既陌生又不无关联的史实。且书中所涉及的历史画面又多是相对来说少有前人涉足的部分,因此别具吸引力。诚如周晖所言:角度很“邪”。
作者以她旅日华人历史学者的特殊身份难得地走遍了普通游客无缘踏足的漠北及远东地区,尤其是恰克图、库页岛……那些饱含华族难以割舍的历史片段。
若不是她的有备而来,执着寻访,详尽记录描述,特别是罕见的配图,我们如何得以贴近了解并见证那些似乎略有所闻,乃至从未听说过的与我们的先人息息相关的过往。书中提到的许多历史事件以及细节都能引起我们华人读者的共鸣,随着亲临现场的作者心潮一起兴奋,一起悲愤,一起叹息……
总之,集作者二十多年,游历北、东、南亚诸国记录的这部特别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值得一读的增长见识的好书,特别推荐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