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是一部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著作,作者通过对战争背景、原因和影响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战争对整个美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详细描述了战争期间的战略、战术和军事领导,呈现了双方在战场上的殊死搏斗。通过这部著作,读者能深刻理解美国内战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
美国内战读后感(一)
读完之后觉得简略,侧重从军事方面来描述这场战争,对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涉足相对较少,总的来讲还是不错,这样的内战史观我们不具备,对自由与正义的概念也不一样,没有强求出一个正统的观念。内战葬送了一代青年,却重塑和重新理解了美国的价值观,国家由此走向新生,才有了现在的美国。
1/3页美国内战读后感(二)
首先声明,我不懂翻译,对美国地理也不熟悉,但是刚开始看,就发现了好几处非常明显的翻译问题,关键是与约定俗成的翻译名词不一致,看得我这个累啊:
1、第4页第3段第7行“密苏里州格莱斯够”,我想一般人都应该会翻成“格拉斯哥”吧;
2、第9页第4段倒数第2行“山桑”及下面脚注,根本就是圣经中的参孙与非利士人的故事,我真是无语啊;
3、第11页第3段第5行“沙里”,明明是“梭罗”嘛。
暂时只看到这里,但是实在忍不住吐槽一下。美国内战的纪录片的确不错,书还是要看下去,就是累点。
2/3页美国内战读后感(三)
用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评价美国内战,那就是:乱哄哄开始,又乱哄哄收场,却打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造就了一个无可匹敌的超级大国。
由于出自纪录片撰稿人之手,以大量当事人的鲜活记述取代了按时间先后划分的平铺直叙的事件记录,此书在体裁上比较散漫,但内容并不流于浅显,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美国人的理想信念、 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其作为对后世的影响都颇多助益。
此书译文文笔流畅,文采颇佳,但也确如一些书友的评论所指出的,在不少人名地名的翻译上,没有遵循国内翻译界统一的标准,阅读过程中不时地会让人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是为一大憾事(例如华盛顿旁边最有名的波托马克河,居然被译成了普丹米克河) 。
这里提一处错讹(60页第4段4行):首相普末斯顿(Palmerston)王爷对他的内阁成员说……
此处的“首相普末斯顿”应译作 “首相帕默斯顿”,而“王爷”应改为“勋爵”。毕竟,有谁听说过英国王室里有“王爷”的称呼(称号)?更不要说帕默斯顿并非王室成员,其身份只是贵族?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