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100字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4 21:25:16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4-14 21:25:16   小编:

《怪物与奇珍》通过描述一个充满奇幻和冒险的世界,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各种怪物和困难时的勇敢和智慧。小说中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凡响的世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令人沉浸其中,读后让人感悟到困难并非不可逾越,只要勇敢面对,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一)

《怪物与奇珍》的作者亚历山大·加兰是艺术和考古学博士,书中的插图由法国著名插画师德尔菲娜·雅科绘制。

这是一本能让我们穿越时空的神奇绘本,阅读过程就像走进一座跨越世纪的博物馆,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发现。它以时间为线索,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再到工业革命,直至现在和未来,将珍奇屋的发展历程呈现在我们面前。

全书收录了300多件稀世珍品,包括古代的木乃伊、中世纪的炼金术器皿和现代的超现实主义画作,还有挂在天花板上的鳄鱼、极乐鸟的爪子、巨嘴鸟的嘴、达芬奇的化石、机械船的时钟、阿兹特克人的羽毛饰品、独角兽的角、巨人头骨……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品跨越时空,让我们在欣赏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这本书的文字详实,插图精美,翻开书,看到的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座移动的博物馆,我们仿佛置身于宏伟的博物馆中,流连忘返。

书中介绍,早在15世纪,意大利就出现了“珍奇屋”,里面收纳了众多藏品,供贵族学习、沉思。到了16世纪,这些场所被装入越来越多的奇异物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珍奇屋。国王、皇帝、贵族是这些珍奇屋的主人。也有很多医生、药剂师、科学家创设珍奇屋,用来科学研究。

另外也有阴暗的一面,很多“畸形人”因为“不正常”而收到歧视,被当作马戏团或者博览会上的展品,其形象与幽灵、梦境、魔法等内容一起被收纳进了珍奇屋。

乍看上去,每个珍奇屋都令人眼花缭乱,但仔细看来,每个细节都值得玩味。

比如,有一些象牙制成的复杂几何体奇珍,没有任何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彰显匠人的精湛技艺。比如,十二面体是完美的几何体,十二个面就像世界上那么多不同事物和谐地连接在一起,因而,十二面体和珍奇屋寓意一样,都是世界的小小缩影。

在文艺复兴时期,刺鲀被视作深海怪物,当时的学者称其为刺猬鱼或豪猪鱼。收藏家会把膨胀成圆球的刺鲀陈列在珍奇屋,又因其身形圆润,称其为“贪吃的鱼”。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二)

我喜欢收集很多东西,古币、纪念币、邮票、火花、电话卡、贝壳、书……等等,这世界上,大概像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以前看《发现之旅》,知道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这世界上就有不少所谓的“猎人”,从世界的其他地方收罗动植物,带回他们自己的国家,就这样,世界上的物种有了“人为的迁移”,可能在当地早已是不足为怪的东西,到了新的地方,就成了奇珍异宝。

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凡事总有两面性,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对孩子来说,看看以前的人都收集了些什么东西,看看他们的好奇心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倒也是件有趣的事。

人们收集东西的习惯应该远不止这一两千年的历史,但是这本《怪物与奇珍》就带孩子去看看从16世纪开始诞生的“珍奇屋”里都收藏了哪些宝贝,看看这500年来人类的好奇心放在哪里?

书中按时间顺序,分别全景展示了:

16世纪 珍奇屋,主要陈列自然奇珍,用于研究自然,但也会陈列艺术品;

17-18世纪 珍奇屋 ,面向大众的科学和艺术;

19-20世纪 各种博物馆,还有世界博览会,展现世界壮阔的全貌;

现在和未来,珍奇屋的精神依然存在,也许有一天,人类会用探测器携带的“地球名片”和时间胶囊向“外星人”和我们数千年后的后代介绍我们自己。

每个折页展开全景画,带给孩子的都是视觉盛宴。从以前都现在,“珍奇屋”里收藏的物品一览无余。

16世纪的珍奇屋里,有先天全身多毛的“狼人”冈萨雷斯,中间是来自遥远国度的铠甲、它的后面墙上有一幅由水果、花朵、蔬菜等堆砌的人物肖像画,头顶天花板上挂着鳄鱼、那边还有树懒、……这些物品也许不是都来自同一间珍奇屋,但是在这里,它们摆放在一起,让孩子看到那时的博物收藏代表物件,这全景画和费兰特·佩拉托的版画《戴尔的自然历史》有几分相像,尤其是天花板上的鳄鱼和各种海螺贝壳。

书中有对各个时代的“珍奇屋”里的代表物件做简要的介绍,让孩子们进一步认知它们。

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人类的好奇心收藏史。从这些真实存在的奇珍异宝和人类幻想并且人造的怪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奇思妙想,因为好奇,所以探索,因为想象,所以发展。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三)

不得不说,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是非常大的,工作、学习、情感、家庭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但这就是生活,人们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来寻找一些积极的方法调节状态,这很有必要。

在种种社会氛围之中,猎奇显然是人们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无外乎就是出其不意,带来新鲜感,使人们疲惫的内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殊不知,这种猎奇心理古已有之,并且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

由法国著名历史、艺术和考古学博士亚历山大·加兰著作,法国著名插画师德尔菲娜·雅科绘制的《怪物与奇珍》就是一部讲述从16世纪到现在的珍奇屋发展历程的童书绘本,并且按照时间顺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现在和未来,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再到社会认知的提升等等,这其实是一部讲述人类好奇心的收藏历史。

珍奇屋,一般是指收藏各种奇珍异宝的场所,这里的奇珍异宝范围广阔,一切不同寻常和匪夷所思的都可以。曾经,珍奇屋代表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为那些奇怪的事物都不是普通人可以见到的,而是贵族和上等社会的专属,直到18世纪博物馆的出现,才逐渐的让普通人得以一窥全貌。

从挂在天花板上的鳄鱼,到达芬奇的化石,从古老的时钟到钱币上的头像,从奇妙的人体架构到会消失的机械鸭子,都给人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触。当博物馆出现以后,从灵异照片到奇幻表演,从原始艺术到超现实主义,再到21世纪的“杂交”生物和灭绝物种珍奇屋,人类越来越了解这个世界,却依然无法看透世界的内涵。

本书全景式呈现出了穿越时空的300多件奇珍异宝,并且全部都是精细手绘画面,对开页大场景显示出了历史上四个主要阶段的重大成就,以总—分形式分别进行阐述,真可谓图文并茂。

从专属的珍奇屋到大众的博物馆,人类文明也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这部精美的绘本以引人入胜的科普百科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揭开博物馆前身——珍奇屋的神秘面纱。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四)

你喜欢收藏物品吗?

你想要收藏全世界吗?

这似乎好像有点难度,但如果有一本收藏了全世界的书,你拥有了它,不就是收藏了全世界吗?

这本书就是《怪物与奇珍》,它按时间顺序,将历史上珍藏屋的经典作品逐一介绍,其中有自然界创造的“奇观”,也有人造的“怪物”。翻阅这本大开本设计的书,不仅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还能让你足不出户梦幻般环游世界不同时期的珍奇屋,真可谓是一场饕餮盛宴。

人类收集物品的习惯始于史前时期,从收集石头、贝壳和珍珠,到收集稀奇古怪的事物,再到珍奇屋的出现,人类的收集历史逐渐走入正轨。不同历史时期,珍奇屋收藏的物品也有所区别,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16世纪,珍奇屋诞生,它由医生、药剂师以及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创造,其用途是研究自然,当然也会陈列艺术品。珍奇屋里面摆满书架、带抽屉的柜子以及大箱子,里面全是独一无二的奇特物件,比如挂在天花板上的鳄鱼、极乐鸟的爪子和巨嘴鸟的嘴巴,犰狳的盔甲、十二面体的珍奇,机械船时钟,美洲印第安人的头冠,木乃伊粉末,甚至安布鲁瓦兹·帕雷的奇物与怪物等。此时的珍奇屋被看作是权力的象征。

17-18世纪,珍奇屋的藏品越来越多,开始对藏品进行分类,它们被分别陈列在玻璃橱窗内,比如自然珍奇、骨骼骨架、解剖学蜡像模型、艺术作品、科学仪器等。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人体越发好奇,人体仿佛是一间布满谜团的珍奇屋,这使得人们制作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蜡像模型。此外,珍奇屋还有胎儿与婴儿的骨骼,这种被收集起来的骨骼制成的藏品被称为“死亡祭坛”。

19-20世纪,艺术珍品、历史珍宝、自然和科学奇珍已经开始珍藏于不同的博物馆之中。建筑兴起、工业革命出现,导致更多的珍奇出现,当然也有些是露天的,比如动物园、水晶宫,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有一些畸形的人似乎也成了“珍奇”,比如侏儒、胖子、长胡子的女人,斐济美人鱼,还有人类动物园。

如今这个时代,珍奇屋消失了,但珍奇屋的精神依然存在,比如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仍然在收藏,从大处来看,他们正在收集世界,因为世界中充满了神秘与惊喜。世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已经变得脆弱,面临很多威胁,收藏的意义更加凸显。未来,冰川会不会失去,很多物种也可能灭绝,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保存下来。

这大概就是作者所提到的“收藏全世界”吧。

这是一本讲述人类收藏史的科普书,但同时它也是一本讲述人类科学发展的书,更是一本见证人与自然相处的书,它值得对此感兴趣的人阅读。

但我认为它具有更大的价值,它可以让我们见证历史变迁后,深深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更应该思考如何面对温室效应的问题。因为整个世界正在以我们无法预计的速度改变,这些改变或许会影响人类生存。

收藏灭绝动植物固然意义非凡,但如果能将大自然维持如今模样,岂不是更大意义上的收藏?那才是收藏了全世界吧。

最后想说,我带着猎奇的心阅读了这本《怪物与奇珍》,它的确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但读完它内心却是沉重的,人类收藏的历史,其实也是人类走向未知的血泪史。

《怪物与奇珍》读后感(五)

越来越多负责任的家长在研究通识教育,它是指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构成的框架,要求学生广泛接触知识,从而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国内这方面的书其实不多,只能阅读多本来达到这个目的。

《怪物与奇珍》是我最近找到的不错的书,书中介绍300余件藏品,跨越500余年,它们不局限于国家、类别、年代、体积,可以说增加全方位的知识,最重要的是物品背后还会给我们带来人文思考,比如侵略、无知、灭绝、未来、战争、科技与发展等。

《怪物与奇珍》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用长折页来展现该时期的收藏特点,可以看出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收藏内容,但都在满足人们对稀奇古怪、异国他乡的事物的好奇和对收集的喜好。

每个折页后会用6-10页来解释该时期的部分展品,比如在16世纪部分,介绍了挂在天花板上的鳄鱼、犰狳的盔甲、十二面体及其他几何体奇珍、机械船时钟、令人头晕眼花的家具、美洲印第安人的头冠、牙齿项链、木乃伊粉末、“狼人”、独角兽的角、雷霆石、曼德拉草的根等。

我们只以“极乐鸟的爪子和巨嘴鸟的嘴”为例,看看书中如何介绍它们。

从以上不难看出,虽然文字不多,但内容涉及制作标本的步骤、地理、历史、生物、自然、时代限制等。整本书的陈列物多达300件,横跨500年,手绘精美,内容详实,介绍的内容可谓是百科全书。

如果对珍奇屋中其他展品感兴趣,《怪物与奇珍》书后有四页专门对应列出所有展品的名称,比如“明弘治年间的花瓶,1488-1506,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如果孩子感兴趣,那么这本书可以作为一颗好奇的种子,让孩子极大扩展全方位的知识面。

作者亚历山大·加兰,是历史、艺术和考古学博士,书后还有参考文献列表,所以不用担心这本书的准确性。我也有对照其他科普书籍阅读,比如第27页介绍到戴罗勒,我找来《戴罗勒自然科学课》同时阅读,两本书互相补充,读起来非常享受。

好的科普童书,绝不能只有科普,因为知识只是一方面,重要的还是思维。我先说《怪物与奇珍》中的两个例子。

在曼德拉草部分,你会看到因为时代、文化和科技等原因,人们的认识是受限的。那我们现在认为正确的内容,就绝对正确吗?我们有可能有更大的发现吗?一个传说,有可能找到根据吗?我们一定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和接纳,去理性辨别真假。

在欧洲探险部分,你会看到侵略、贪婪,甚至灭绝,但这是正确的发展途径吗?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崛起,只能建立在毁灭对手的基础上吗?竞争永远存在,但互利共赢不可以作为选项之一吗?发展必须毁坏自然吗?我们有可能更负责任地生活吗?

在《怪物与奇珍》的“现在和未来:珍奇屋的精神依然存在”部分,介绍了在全球变暖的前提下,科学家和艺术家们为了继续人类生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比如建立种子博物馆,抽取“冰芯”,制作“废品”珍奇屋。

在更加开放和负责任的思维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抗全球变暖吗?可以通过学习找到降低碳排放的方法吗?可以在家种植物来固碳吗?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吗?可以减少浪费食物吗?思维决定行动,可持续的思维才能带来持续改变。

《怪物与奇珍》的开本很大,那些摆放整齐的奇珍异宝看起来非常过瘾,但展品背后带给我们的思考,更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