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讲文物》是一篇深入浅出的文章,作者通过讲述文物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让人们重新认识和珍视文物的重要性。文章着重强调文物对于传承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呼吁人们保护和传承文物,让其永久流传下去。整体感觉启迪人心,引人深思。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篇一
文学和文物《沈从文讲文物》
沈从文的一生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一个小说家,后半生是一个考古学家。写小说曾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专研考古也成为考古大家。
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讲,他是一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乡下人怎么会懂文物呢?那是因为他很早就来到了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北京。沈从文结缘文物,也是因为刚解放时政治运动频繁,文学成为高危职业,被批判的沈从文来到故宫博物院,开始了对文物的研究。其实在此之前,沈从文就开始关注文物,从此研究文物伴随了沈从文的后半生。
说到沈从文和文物,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中国古代服饰史》,老实说沈从文的这本小书我真是第一次听说,看了一下,感觉应该是他的一个关于文物的文集,里面比较杂,从图案纹样到刺绣挑花,从古玉古瓷到螺钿漆器,从铜镜到扇子,从马具到车乘,好像信马由缰在文物领域自由驰骋。
都知道沈从文研究文物的专业是古代服饰,其实只是他在服饰方面形成了系统,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文物的各个方面。但是沈从文的书很严谨,重考据,根据证据说话,不做过多的想象,所以他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不太好读。但是这本《沈从文讲文物》里面都是篇幅比较短的小文章,不是那么专业和复杂,读起来就好很多。
比如书中有一篇文章讲鱼的纹样,叫“鱼的艺术”把从古至今的鱼形图案梳理了一遍,并不特别复杂,但是让人感觉角度很独特,平时很少从这个角度去看。看了以后马上就在心里有了一个框架。以后遇到鱼的图形就有了一个思维框架和思考的角度。从最早的陶盆、青铜和铜镜,一直到瓷器锦缎,历史就是这样在一点一点演化,每个新事物都有过去的影子,可是时间长了,你就不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了。而考古和文物学往往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还有一篇文章讲的是狮子。中国自古就没有狮子,狮子是地道的外来户,可是到了民国,中国的大门口几乎都有一对狮子,狮子是在什么年代来到中国,到了中国又发生了那些变化,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文章中还考证出不仅狮子甚至连舞狮子都来自于外国,想想现在海外唐人街中一到中国的节日就开始舞狮子,原来这一中国得不能再中国的元素,居然也是外来的,文化真的很有趣啊!
����������Y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篇二
如果放在现如今的时代,在文学上颇有著述的人又在文物研究上有所建树,怎么说都应该算得上是“斜杠青年”吧。当然,这多少有些说笑,但提起沈从文与文物研究,很多人都会明白,如果不是因为受制于环境,恐怕我们也不会拥有这么一位能撰写出《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的文学家。
作为“大家小书”中的一本,《沈从文讲文物》主要是沈从文文物著述的选本,编者尽可能依类选择,一题一文,选取既涉及面广、不趋热门又适合没有专业背景读者阅读的普通文章,虽然有些专有名词稍多,但阅读也并没有多少障碍。而沈从文先生作为文章大家,其行文之美也在书中有诸多体现,可以中和文中略微浓郁的学术性。
其实提起文物,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出土的那些瓶瓶罐罐、青铜器、瓷器、甲骨文等等,但翻看书的目录却发现,选文的题目并不涉及那么多人们惯常以为的文物。沈从文先生关注的是《我国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龙凤艺术——龙凤图案的应用和发展》、《鱼的艺术——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以及狮子、织金锦、刺绣、古玉、镜子、玻璃、漆工、螺甸、金花笺、扇子、车乘等等。
这些有关文物的研究方面无一不与“美”字相关。沈从文从小爱好音乐和美术,由美术而认识其他生命,来到城市之后,工艺美术扩大了他的眼界,也加深了他对生活的理解。所以他说:“一切美术品都包含了那个作者生活挣扎形式,以及心智的尺衡,我理解的也就细而深。”他将这样的眼光运用到对文物的研究之中,由文物之美看到了人心之美,他“爱好的不仅仅是美术,还更爱那个产生动人作品的性格的心,一种真正‘人’的朴素的心”。这一切都与他的小说创作殊途同归。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大自然有属于自己的文章,人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在中国的历史社会发展之中,工艺美术的进步反映着社会与人生,善于创作文学作品的人用审美的眼光去研究文物,自然也会带有同样的敏锐与精细。所以,沈从文用自己对文物常识的总结与研究记录中国历史发展的片段,并将其穿成“珠串”,留予后人参考。
唯一有所遗憾的就是由于条件限制,本书没有附上图片,但正如编者所言,以沈从文研究范围之广,实在有几张图片也只是点缀而已。不如真正感兴趣的读者就去寻找原著或图集之类的自行研究吧。沈从文的这些“文物常识”文章,本就是抛砖引玉,想要感受真正的文物之美、历史之美、人心之美,当然要亲自去探索与发现才是啦!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篇三
博物馆是我后期才去涉及的一个必备景点,里面所陈列的文物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却让人不禁连连赞叹。而如何让大家摸得着文物的温度?如何更贴切的感受到文物的内外美感及对现代的影响?我想可以在《沈从文讲文物》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基本理念。
全书涉及面极广,包括了古代人怎么穿衣打扮、龙凤艺术、鱼的艺术、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谈锦、谈刺绣、谈挑花、谈染缬、谈皮球花、谈古玉、谈古镜、谈玻璃、谈漆工艺、谈螺甸工艺、谈金花笺、谈扇子史话、谈辇舆、谈车乘、谈中国马具等等,甚至还涉及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趣味十足,且不失学术上的严谨。
书中关于谈染缬是我最喜欢的一章。当初翻看到这章时,看标题,完全不知是哪方面知识,但是有染字也尚可推测出应该是和染色相关的工艺。后通读完才发现,原来染缬便是丝绸印花,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宋元时便有此染法,到明代则大量生产。且该技术盛行于唐代,技术也成熟于唐代。且通过对现存材料甘肃敦煌和新疆发现品,以及日本正仓院部分藏品分析,得知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技术普遍流行:即蜡缬、夹缬和绞缬。
1.“蜡缬”,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染”。它又分为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种的。因不同颜色容易相互浸润,花头比较大,无论是串枝花或团科花,构图饱满,特别宜于做幢子帘幕。至宋代中原蜡染技术在应用上已日趋衰退时,西南民间却依旧流行蜡染,名“点蜡幔”,和广西黎、瑶族精美提花棉布“黎单”同为人民爱好。有幸隔壁住的邻居是广西少数名族,看过那边的黎单,无论手感还是色泽那都是极妙的体验。不得不佩服那门手艺的创始者和传承人。
2.“夹缬”的制法,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一种用豆浆和石灰做成),待干后投入染缸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现出。
3.“绞缬”,是把成匹丝绸或衣裙成品,照需要把某部分用线缚着、缝着或做成一定襞折,用线钉固,染后晒干,再剪去线结,就自然形成一定图案,有蝴蝶、海棠、腊梅、水仙等等简单小簇花样。一般来说,绞缬做法比较简便,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做成个人爱好的花样,不受缬板限制,因此在当时人应用上也就相当普遍。
种种谈工艺,引经据典,让人仿佛看到该文物在历史长河一步一步走向现代。更难得可贵的是在最后一章“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作者更是向大家表明了一个对知识的态度,行文不够谨严,则易滋生误会;引例不合逻辑,则似是而非,和事实更大有出入,实值商讨。为人做事要有根据、有说服力。若有争议,则坐下来慢慢彼此切磋。书中展现的不仅仅是文物的复苏,更是传达了一种对事物该有的学习态度。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篇四
他来自湘西,一辈子一直爱的也一直是他的故乡,并且无数次地把故乡的人和事写到了他的作品当中。想到他是谁了吗?其实,除了沈从文,还能猜到哪一个呢?特别是当凤凰古城已经成为了旅游热点目的地的今天,就连沈从文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又一次大热了起来。美国汉学家、退休前为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历史系教授的金介甫,从1972年起就开始研究沈从文,曾经完成了《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这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沈从文研究著作。无论历史上曾经发生了多少故事,也无论别人如何自诩,金介甫的这本沈从文的传记都是当之无愧的写得最好的一部——写出了一个独一无二、更接近于真实的沈从文!
沈从文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沈从文从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1934年完成长篇小说《边城》,1938年完成长篇小说《长河》。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由此奠定了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在1948年以后,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变得寂寞无声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48年,沈从文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大约是心灰意冷之下,他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但世人没有想到的是,1949年后,虽然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消失”了,但从此致力于文物研究工作的又一位大家出现了,他的名字还是沈从文。1981年,沈从文出版了历时15年才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此外还有《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很难说,1949年以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的沈从文从此专注于文物研究工作,究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幸还是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大幸!无论如何,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它已经走了那样的一条轨迹;无论如何,历史又是很公平的,它忠实地记录了一位大家的人生历程——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就是只要他足够用心,他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所以,今天的读者,才可以读到如同《沈从文讲文物》这样的一本“大家小书”。虽然戏称为“小书”,但一则,是因为沈从文在文物研究方面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所以由他来“讲文物”,讲出一定的水平来确实不算什么难事;二则,在研究成果可以期待的情况下,沈从文的文学功底对他把文物讲得出神出化绝对是有不少加分的!正如本书编辑在“编辑余记”中所记载的,沈从文“转行”进入博物馆之后,“照例十分认真”地研究文物制度,并掌握了广泛的杂文物知识,尤其是衣着器物方面的全面了解,也因此才得以在除去文学创作以外的另一方世界里,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从根本上说,沈从文真是非常执著、非常纯粹的一个人!也正是由于这份执著和纯粹,才使得“大家”沈从文不管从事什么,都能把自己最真挚的一面展示给世人看!也正是由于他的“不问个人成败得失”,他的工作态度端正,所以才能够尽到全力、取得成绩!除了沈从文,很难想象还会有第二个人了!
沈从文讲文物读后感篇五
沈从文先生说过: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诚然如此,如果不是他多年前,以治学精神写下那篇《论郭沫若》,那么一切也许都不一样了,但是一切都必然地发生了,所以一个人的一生被完全改写,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这也许不是完全的坏事,因为在痛苦中涅槃重生的作家,为自己找到了新的研究领域——文物研究。
沈从文先生一生与文物有着不解之缘,从十几岁时在湘西登记古董,到抗战时期在昆明流连地摊,到帮忙北京大学筹建博物馆,以至五十年代主动当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说明员”,先生一生都在欣赏文物之美,就像他自己所说,“认识其他生命,实由美术而起”。他不仅欣赏的是文物之美,还欣赏着背后所蕴藏的制作者心之美。所以他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文物研究,不仅著有煌煌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也涉及到古代文物的各个方面。就如手边这本《沈从文讲文物》,涵盖了古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既有工艺方面的玻璃、漆、螺甸等,也涉及到古代人日常的穿衣、佩玉、陶瓷、镜子、车乘、辇舆,乃至龙凤、鱼、狮子图案的运用,每个专题一小节,纵有历史演进的变化,横有时代地域经济的影响,一个点带出的是整体,不仅是说文物,也是说经济文化与政治历史。而这讲述又是鲜活的,令人仿佛在眼前幻化出各个时代社会鲜活的生产生活织造的场面。令人横生对于文物研究、时代演变的兴趣。
这既是一本文物研究的入门书籍,在其中也体现出了先生的治学态度,一是研究的方向,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作者研究方向极多,且很多切入点都非常有趣,比如镜子发展、谈皮球花、美丽的金花笺,比如中国马具的发展一节,就涉及社会上许多方面—铸造、镶嵌工艺、绘画、刺绣的种种,甚至包括了古代狗的品种,是短嘴大狗还是细腰黄犬,这些也许是文物研究这一学科中比较冷门的方向,但先生却倾注精力去比对考证,研究整理,期望对于空白做出填补,以期对于学科发展有完善之功。这不仅是研究的方向问题,也是研究方法。
二是先生的治学态度,在最后一篇《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中,可看出先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学术探讨的小问题亦认真,虽小事也要科学地调查考证,做研究力争广博而扎实,视野开阔,在《谈皮球花》中,也说道:敢想、敢做之后,似乎还可以补充两个字——敢学。先生对于文物研究,就是倾注了如此的心力与热情。
而细细想来,他对于文物研究的热情,与他之前对于文学的热情,其实系出同源,其中都是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源于文人的个性锋芒与坚持,他必须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论是对于郭沫若的评说,或者关于胡子的研究,他在痛苦中前行,为自己找到乐在其中的事,《无从驯服的斑马》中他评价自己“体质上虽然相当脆弱,性情上却随和中见板质,近于‘顽固不化’的无从驯服的斑马”,可以说是真实的写照了。纵观先生的一生,真衬得上“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