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生病的原因。作者指出,生病是由于人体内部微观环境的紊乱导致的。微生物、环境污染、压力等都可能破坏人体的平衡状态,从而引发疾病。文章还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来维持身体健康。
人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一)
“以一种疏离的,心不在焉的情绪来表达创伤,是一种典型的防御机制。
“在第十章中,我们看到这个秩序网络调控了我们的情感投人和依恋关系。它为我们的生活引人了命名、分类和象征系统,同时也确立了限制和禁区。当身体接纳了象征性结构,精神和身体刺激可以被引导、调节。就像我们前面在“转换”这一情况中看到的,象征系统可以导致疾病症状,也可以保护我们免遭病症困扰——它们搭建了一个框架,承载我们的人生经验,又我们表达压力提供了途径。象征与语言能力共同构建了一个叙事模板,使得我们的互动以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有意义。
“这里出现的冲突也许是结构性的。在当代社会,医疗服务和官僚机构的基础就包含了一种对人类叙事的拒斥态度。现有体制允许个性特征、压力指数和各种统计数据的存在,却不能接受人类生活的故事和细节。而这,也许就是小说家和其他作者要把叙事维度带回来的原因。即使是在精神分析的领域,关注长案例史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们得到的都是简短的介绍和压缩后的病例,而直接来自患者的表述越来越不受重视,记录和病例报道中很难看到它们的影子。
炎症在这里是一种表达痛苦的方式,而非导致痛苦的原因
人类的语言可以包含真相和谎言,人类可以压抑、否认、改写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记错生活经历的时间顺序,我们以惊人的速度遗忘生活的变化,遗忘的速度随时间递增,我们还会不断改写过去经历的记忆。
人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二)
1900年三大健康杀手,分别是肺炎、肺结核、肠道疾病。随着21世纪医学进步,前七大疾病是心脏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
学习了新概念: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本书也介绍了胰岛素与各大疾病有关联关系。
关于几点笔记:
1、极低热量会产生显著的激素变化,糖皮质醇增高——降低胰岛素水平并升高血糖,促使肌肉产生胰岛素抵抗;甲状腺水平下降,令身体陷入胰岛素抵抗。策略:碳水化合物最后吃
2、膳食纤维:多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水果)
3、间歇性断食法:胰岛素下降,胰高血糖素上升,消耗脂肪。
4、昼夜节律和黎明效应:
黎明效应:清晨胰岛素抵抗水平高,胰岛素抑制脂肪燃烧,早上吃碳水比晚上吃更胖。
5、限制碳水:
降低碳水摄入=降血糖=降血浆胰岛素=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6、低碳水饮食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
7、高血糖负荷 VS 高GI
建议:高膳食纤维和水果——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好处:心血管、生殖健康、神经系统健康(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缓解偏头痛、缓解胃食管反流、抵御衰老
阿特金斯饮食法
8、脂肪
有益: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椰子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水果)
注意:部分多不饱和脂肪,如精加工油(大豆油、玉米油)、加工食品中多不饱和脂肪——但坚果有益、奇亚籽有益
即:多不饱和脂肪可能比饱和脂肪危害大
9、氧化应激和炎症
10、生酮饮食
11、褐色脂肪
人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三)
去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此前,我是一个爱好文史哲的人,自认专业选择不会超出此范围,未料人生无常,阴差阳错,我成了一名医学生。
我承认,此前周围没有太熟的医学从业者,我对医学相关科普书认识很少,或者说我的阅读范围大致只停留在文史哲这个舒适圈里。但因为我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学校自然科学书库藏书量巨大,在我于自然科学书库中漫步的时候,我开始尝试阅读一些科普书籍。
此书书名为《人为什么会生病?》,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大,我是抱着一些期待打开这本书的,这本书也给了我一个很满意的答复。
身心医学,讨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甚至包括社会等外延的相关关系。
首先阐述人类对疾病单基因解释模型的盲从和惯性,现代浮华社会对名利、基金等的急切追求是如何导致疾病诊疗过程中人类对心理因素、对病人自身复杂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相关信息的忽视。
本书提到,不承认情绪的存在、对事件没有做出自己觉得满意的处理、童年时期遭受的不好经历等都会造成疾病。
本书还提到一些A型性格易患心脏病,C型性格易患癌症等乍听有点扯的内容,还写了为什么巫医、民间偏方等条件可以起作用的原因。
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重要的不是事情,而是意义。一件事情无论大小,只要主观上觉得它意义重大,那实际上它对人体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也越大。
人精神和身体上的不健康状态可能是会相互转换的。我身上有一个符合这个推测的例子。
我高中三年苦于慢性咽炎,大家都告诉我只是压力太大,上大学就好了,我上大学慢性咽炎只有在特定换季或者极限用嗓之类的情况才复发。
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我在高中保持比大学更严苛的作息和更高的自我要求,虽然肉体上苦于慢性咽炎,但我精神上很少有焦虑紧张的心情,只能说是处于一种知道会面临大事而感觉比较正常的状态,不影响我干很多我想干的事,部分痛苦也因为时间久远而遗忘,再加上当时很忙没时间思考这些太过不现实的东西。
大学以来,有很多人认为我太严格,太认真,我自己也发觉我好像是一直执行着只有高焦虑的人才会干的事。其实我好像也没那么焦虑。
最后一章写的是医生想要什么?客观来说,医生也是人,也会患病,作者提示医疗工作者更多地思考自己从业的初心。
两种比较极端的执业风格都会有很好的效果,一种是关心病人,以身心医学的方式来了解病人的整体,做出治疗。另一种是冷酷抽离的方式,医生更客观,藐视疾病,从而让病人也能藐视疾病,我是这样理解的。
总之,职业生涯和人生都很漫长,无论是作为人,作为医学生,还是作为未来的医生、潜在的患者,看看这本书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边听课一边写书评,感觉逻辑被冲散了,就这样吧。
人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四)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个过程,其中,唯独生病贯穿了我们的一生。每一个人生阶段,甚至每一个季节生病都会静悄悄的陪伴着我们,无论疼痛还是不适。
疾病似乎是人类的宿命。当我们千方百计克服了一些疾病,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疾病。人类一生下来就会有疾病这一烦恼伴随左右,因此,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一直试图认识生命和疾病,找到治疗疾病的规律。
那么人为什么会生病呢?通常大家都会认为生病的根源是病毒,细菌感染入侵或者是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我们为什么生病,但总体而言,它只回答了作为人类而言,我们为什么生病。 但是,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现象是,同样的基因,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设计缺陷,同样与病原体竞争,甚至是同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 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人安然无恙,有的人却猝然死亡,还有人只是痛苦。那么,为什么每个人在同样的条件下,其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最近读了《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作者达里安·利德和戴维·科菲尔德认为精神心灵出了问题,同样会导致人生病。让读者对疾病的认知的确取得了更大进步。
消极情绪会影响生理变化, 甚至导致病理疾病的发生, 例如肝脏疾病。 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在因素或者内在因素影响导致情绪低落。 包括忧伤、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
消极情绪会影响生理变化, 甚至导致病理疾病的发生, 例如肝脏疾病。 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在因素或者内在因素影响导致情绪低落。 包括忧伤、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 带有消极情绪的人机体内含有较多的炎症蛋白,对引发冠心病有重要作用。从非生物的角度来看,长期带有消极情绪的人常常不愿积极地去面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他们不听医生或别人的劝告,结果忽视了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看到书中的这种说法,回忆起自己读书那会,一到很重要的考试前夕,就会莫名其妙的发烧。以至于我妈总认为我是故意让自己着凉逃避考试,或者为考试结果不好,提前埋下一个合理原因。 如果当时的我或者身边有大人读过类似观点的书籍,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心灵的慰藉,当时的我也许就不会发烧。
在情绪面临重大打击的时刻,每个人的应对态度是不一样的。悲观、焦虑、急躁都会影响正常生理状况。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注意加强自身修养,遇事不急、不躁、不怒。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先要安抚好自己的心灵!
人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五)
无处安放的心灵:重新审视现代医学的身心关系 —《人为什么会生病?》分享会现场
10 月 21 日,我们邀请到《人为什么会生病?》译者、医学人文青年学者谷晓阳与李曈,一起来到成都寻麓书馆,与读者一起关注自我内心,分享疾病与心理、外界的关系。
心灵是如何影响身体健康的?我们要如何理解疾病的心理因素?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部分文字回顾。
谷晓阳:我们俩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下这本书的翻译。第一次看到书名时,原以为是“民科”—告诉你各种健康小妙招这样风格的书。但我们看完了之后,发现它其实写得蛮有深度,就消除了内心的担忧,在翻译内容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挑战我们之前对于西方医学本身的很多固有认知。
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他们本身的背景非常多元化。第一位是达里安·利德(Darian Leader),他是一名践行弗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同时也在研究科学史。另一位是戴维·科菲尔德(David Corfield),他是一名哲学家,专门研究数学哲学和医学哲学。
大家看这本书,它的重点其实是放在了副标题上——精神如何影响身体?在今天的语境中,当我们提到“身心健康”,会发现谈论的其实是身心二元论,即把身体和心灵看作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有一个前置条件。近代以来的西方医学是受到笛卡尔二分法的哲学思想影响。
李曈:但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们主张心身医学——不能下意识地把身心区分开来,而是强调精神状态和身体机能的相互作用,这跟中医学的观点相似。在他们看来,并不存在一种叫作“心身疾病”的特殊疾病,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重大疾病是完全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很少有疾病完全不受心理因素影响。
生物医学往往将人的身体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对待,忽视了人作为一个身心结合的整体——《人为什么会生病?》的两位作者反思了主流医学中的这一局限性,这是我们认为它比较有价值的一个地方。疾病既不是孤立的生理问题,也不是孤立的心理问题,身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
分享会现场
谷晓阳:现代医学基础学科,比如解剖学、生理学等,是 17 世纪才开始慢慢建立起来的。西医对人体有更多的了解之后,慢慢地就知道某个器官和系统可能对应着什么症状。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西医学开始遍布到全世界各个地方。
西医为何能够成为长期被广泛接受的学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你生病了,它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比较确切且普适的解释。比如不管你是哪国人,若是感染了疟疾都可以吃青蒿素来治疗,这是西医学的一大优势。
但是在这样的框架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当我们非常强调整体、强调数据的时候,个体的体验就会被忽视了——这个人生病是不是跟 TA 的社会背景有关系?是不是跟 TA 最近经历的心理创伤有关系?——我们可能会忽略掉一些个体因素。
李曈: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它确实存在一个内在逻辑,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但缺陷就在于,它只是提出了一个解释,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惯性,从而忽视了问题本身依然是复杂的。
具体到医学上,指的就是单病因模式的迷思——人们通常认为,每种疾病都有一个定义明确的致病实体和治疗方法——这种判断标准虽然便于数据统计,但其实对于解决患者的问题并不全面。在《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中,作者就提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单一的病因所引起的。越是将疾病放在患者的整体生活背景下研究,就越会发现传统的标准化解释存在局限。
谷晓阳:书里的很多章节都举了深度访谈的单个案例,然后再从中给予读者提示。我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作者神叨叨的,但后来慢慢地理解了他们的叙事模式 — 具体到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生病的人都应该得到治疗和理解。
李曈:本书用一个个案例反思了现代主流医学中的缺失和局限性。当然不是说单靠一个案例就能推翻原有的学说,它只是在质疑现代医学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因为只要它是真实发生的,你就没有办法忽略它。虽然可能只是极少数案例,但是现代生物医学没有办法给予回应,这就说明了还有改进的空间。我们要用这一个个案例来鞭笞自己 — 怎么样才能让医学变得更好一点?把这些我们暂时解释不了的东西,慢慢地把它包容起来,这才是医学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俩都是西医学背景,在做这本书的翻译时,其实翻得很痛苦,因为它不断地在挑战我们的认知。它里面有很多个例我们看起来都很匪夷所思,跟我们以前读本硕、临床经验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且是小概率事件,但我们有没有办法说这些案例一定不会发生。这种认知上带来的痛苦也不断地刺激我们进行反思,然后去成长。我觉得这本书它对于整个行业来讲会有这种鞭笞的作用。
谷晓阳:对的。实际上作者在自题中也提到了,他只是在提醒大家注意有这么个情况,不代表“我说的一定就对”,也不是要你抛弃现代主流医学转向投入身心医学或精神分析的怀抱。它只是在提示:在不同患者身上,症状显现与否存在差异,影响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这说明精神和身体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人为什么会生病?》这本书更多的是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