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美德》这篇文章讲述了食物对生活的重要性,探讨了吃的背后所蕴含的美德。作者认为,吃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种品味、感恩和共享的体验。通过品尝美食,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同时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一
“知道怎么吃,就知道怎么活。”——不能同意更多。
食物本身对人无害,有害的是不良饮食习惯。作为多年的麦麦爱好者,看到作者表扬麦当劳是良心企业,我内心是高兴的。
另外作者主张根据经验而不是食谱才能做出可口且让人有惊喜的饭菜,我也是很同意的。熟能生巧,真的没想到自己下厨一年多后能办一桌10人食,还收获了不少“色香味俱全”的表扬。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二
书内:享受食物,却又不执着于其中。主体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书表:食物为什么在世俗文化中不是艺术,因为食物一般承受不起足够多的打磨,不论怎么打磨都是被食客一口吃掉,没有人付得起这个价格。日本寿司之神其实和中国小巷的拉面大王,都是一样的。
书外:已经四年没有过亲密关系了,真的喜欢冰淇淋。但是我总是执着于怎么去安排好 怎么让她高兴,反而感觉不到那么快乐。用文正公的话说,不念将来,我要和她开开心心过每天。这样就算将来真的没有在一起,我也不会后悔。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三
990 激动人心! *why: 1亚里士多德:活好,要运用知识做判断/选择,更要磨练性格成为自己的习惯 2 作者:生活是磨练唯一最好的方式.吃作为生活最重要的部分,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做价值判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 step:食物来源 1 常见:养殖——有机 1)定义:从系统着眼的生产方式 2)例:杀虫剂,杀虫了却留下残留。 3)误区:地点,草场。,是指来源链条全有机,鸡肉吃的是有机小米 2 常见:运输——产地 1)定义:本地产的更新鲜、更环保(时间段、路途少、碳排放量少 2 )实际例:英国本土vs新西兰黄油(生产新西兰碳排放量少,路途集装箱货轮碳排放量更小,总排放量英国每吨 3000千克,新西兰1500千克 本质:长期狭义心态,把人局限在文化圈中 二 step:食物选择 1 目的:选应季,让人行程重要的价值观 2 what: 1)感觉提升:如果食物期限或缺,会感觉稀有下一次珍重喜欢 2)感受变化:目的与日常生活没变化中获得更多感知的能力(温度四季如春因为有空调,植物常绿有人维护vs有感知,时间——因植物需要长时间种植对整体规划有概念,知道季度月年规划/对,对变化,对生死知道有循环 三 step做菜 1 常见:菜谱,按照固定标准流程用量,按某人的指令去做 2 why不好:少了个人的对食物的感觉评判(少个人时间 3 特点: To常人,自己无法决定/to厨师,削弱烹饪技巧 4 how: Q:任何事精密化?不 厨,不是,需要精密的科学来源来自于知觉和预感 四 吃 1 目的多吃:价值幻觉(菜量、选品多vs食材质量和身体感受 2 to少吃:误区,是毅力坚持还是理性自控(对喜欢的事情长期的判断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四
从吃这一日常每天必不可少的行为以小见大地引申出对生活和人性的一些哲学思索:
1、追随最新菜式、潮流餐厅、饮食时尚、营养建议、烹饪书或厨房小工具的冲动,演变成了一股自发的势头,人们反而忘了一开始为什么要关注饮食。严格遵循食谱会导致过于依赖他人的判断而缺乏在厨房中根据基础知识去做良好决策的能力。加工食品让生活变得更轻松,但是也让人丧失主动性和创意表达。你以为一直以来没有变化的所谓传统做法其实也是不停顺应环境或者是遇上偶然的政治经济事件的结果。
2、每当又有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某种疾病可能和摄入某种食物太多有关联性,媒体就会蜂拥而上,朋友圈就会不停转发:某某食物不能吃了!其实只是其中一种风险因素,听风是雨完全拒绝并不意味着全面改善了健康,就可以长寿。只观察一个变量得出的结论最好小心些。
3、成瘾研究领域中的“明线规则”的重要性。所谓明线,也就是绝对不能越过的限制,哪怕脚趾头也不能跨过去。有了明线事情更容易,因为你切确地知道你必须怎么做,不用再自己思考了。明线的重要性在于消除自由裁量。一旦你纵容自己进行选择,薄弱的意志跟自欺欺人就可能结成联盟。没有自由裁量权的明线是各种计划能够成功实现的关键。减肥周期里馋了饿了是自然、正常的,接受这一点。这些得不到满足的欲望,最终还是会消散开来,没有什么大不了!定期禁食可以打破我们过于屈从于自己欲望的懒惰习惯。
正确对待饮食的态度:精心准备,开心享用!
对营养建议三项原则(同样适用人生态度):适度、相关、证实。首先是适度。只要别走极端,就不必太担心。就算有些事情真的对你好(或者不好),往往也只在特别过量或彻底不足的时候,才会对健康成明显后果。如果有一种东西是数百年来人们都吃的自然食品,就算它对你没什么好处,适度地吃恐怕也没有太大害处。
其次是相关。除了吸烟等少数例外,很少有什么东西单独就能给我们带来特别大的帮助或妨碍。你不能把食物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等——然后说,“这个好。那个坏。”食物不会害死我们,饮食会。你必须考察整体,包括它们彼此的组合方式,而不是只看具体的某个因素。
最后是证实。你不必毫无保留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自己核查事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只要寻找可靠的一手资料,别看那些只想着把读者吓死的小报,也别去各色阴谋论者、抑郁症患者和焦虑分子把东拉西扯来的信息牵强地说成是“公认”意见的网站。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五
想不到时隔多年,在一场关于吃的活动上听人提到了这本书。有点意外的小惊喜。当时翻译完觉得很喜欢,也觉得自己还翻译得蛮不错,但书本身一直卖得不温不火。(也不知道现在绝版了没。)
而且,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味觉还远不如今天这般固执。从今天往前追溯10年,我都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有多“好吃”、嘴巴有多刁钻的人。
原因也很简单,我妈是北方人,做饭承继的是北方风格,主打一个“吃饱就行”。
她还留在北方的家人们也都是逃避做饭小能手,专注投身于工作。我的一个舅舅,在单位食堂吃饭直至退休,退休后坚持不懈到姐妹家蹭饭。我的一个姨妈,能在单位吃盒饭绝不回家动手做饭,有一回,我回北京暂时在她家借住两天,听说晚上我跟同学聚会不需要她做饭,她立刻长出一口气,到楼下超市买了俩煎饼作为当天的晚饭。
我爸是成都人,会做饭做菜,而且做得更精细。我一直记得他切土豆丝的刀工比我妈好得多。但是,要精细就要付出精力。而付出精力自然是累的。一来二去,他决定还是主管洗碗。
所以在我长大的环境里,我基本上觉得吃啥都一样。刚上大学的时代,吃了大学的食堂都觉得好好吃(当然,我那所大学的食堂确实还不错)。
很多年前,网上开始流传成都人到哪儿去都必须带上老干妈。我当时还想,这都是什么人编的段子。我觉得哪儿的东西都挺好吃!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味觉系统,后知后觉地开始变得敏感起来,它不光能分辨出各种酒类茶类咖啡豆,牛肉羊肉和猪肉,味精是不是放多了,油是不是老油(地沟油),还,固执地只能把祖国西南区域作为味觉舒适区。但凡出了这个舒适区,就觉得不太给力。
疫情之前几年,我和朋友到外国旅游,第一天吃当地菜,第二天就开始到华人超市买老干妈。而经过疫情三年,我的味觉连这种短暂的锻炼机会都失去了,愈发沉溺在舒适区,连带着连出游都只想选择云贵川。
而平时最轻松愉快的短途出行则是开车走出大成都范围,随便从大众点评网上找家三分多不到四分的本地馆子,基本没踩过雷。街子古镇上的汤锅,双流的油烫鸭,龙泉的黑豆花,彭州的一鱼数吃,大邑的烧烤和凉拌鸡,我都觉得很好吃。
但万一碰到“当地美食”与日常习惯的口味偏离太远,我的判词一概是,“不太好吃。”真是身体力行了对“地方菜”的爱。,
最后,我对“时令菜”的感知,也远超当时,爱菜市场远大于爱超市,冬天吃棒菜儿菜豌豆尖,初夏最期待的是薄皮的“恩桃儿”上市那几天。
今天我突然想到,这大概就是“中年味”在附身吧。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六
梳理了一下书里的一些观点,准确说是前两个部分的观点(总共四个)。概括地说,巴吉尼用一本书的内容对『食物为什么至关重要?人和食物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进行了他自己的回答。
除了爱好和兴趣以为,作为哲学学者的作者认为『吃』涉及到人类本性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动物性、感知性、社会性、文化性、创意性、情绪性以及知识性,所以值得被好好对待。
亚当·戈普尼克在You aren’t what you eat 里面提出的关切:『就因为把食物变成了一件更时尚的东西,结果吃反而成了更微不足道的主题。』追随最新菜式、潮流餐厅、饮食时尚、营养建议、烹饪书或厨房小工具的冲动,演变成了一股自发的势头,人们反而忘了一开始为什么要关注饮食。
关于书名中美德这个概念,作者给出的定义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性格、习惯、特点、技能或价值观,更多的是培养个人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
第一部分,讲食物的采集,也就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这一部分引入了几个比较流行的观念来进行考察,比如食物道德辩论中的大主题:有机、可持续、动物权。
他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关于食物来源的立场,我觉得虽然读起来觉得理所当然,但的确有其论说的必要,助于辨别时髦概念中的陷阱。
基础立场:Sapere aude. 敢于求知:运用理智去更多地了解食物,不要让别人(或生产商、分销商)替你思考,了解越多在选择上越自由。
时髦概念1 【本地化食物能让你吃得更好】——过度追求自留地与本地产会陷入狭隘
我特别喜欢这一句『相信大自然总是给予馈赠的人,并不真的了解大自然。』
崇拜地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在经济生活中夺回人性尺度的愿望,但它误解了问题本身,人们是希望和有特色的生产商建立更多联系,无论它是不是本地的。
时髦概念2【时令食物】——追求吃时令食物倒没什么问题,但我们可以探寻一下其中的理由
环境:在特定时令有些食材生长得特别好
审美:在当季味道更好;吃某样东西期限很短,愉悦感会增强;现代生活日趋同质化,不同的时令食材令人有对『不同』的感知。
时间的流淌:生死循环的必然与体会当下
时髦概念3【有机食物】—— 倡导有机食物是基于『地球管家』的ownership心态去考虑可持续的问题,但首先人们还是要面对以合理的价格吃得更好这个实践问题、
中产阶级关于『只要人学会恰当而节俭的烹饪方式,人人都能吃上美味的有机食品。』的论调是危险的精英主义态度。但大多数人可以在预算范围内吃得更好,这是优先次序的问题。
第二部分烹饪,其实是在考察饮食领域内我们如何去判断对错、好坏,这些判断的基础是否经得起推敲。
【食谱的问题】过于依赖他人的判断而缺乏在厨房中根据基础知识去做良好决策的能力
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字的实践智慧可以填补知识及其根基之间不可避免的沟壑
【传统】对传统有自行脑补的幻想,很多食物、烹饪方法的历史非常曲折,也超出常识的想象,并不一定全是好东西,所以最好深入去看看。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创新对维持鲜活的传统必不可少,但没有对传统的认识,创新反而会变成破坏。对传统最好的意识就是要理解你身边的文化怎样塑造了你,这样才能更好前进,既无须否认对新颖的追求,又无须放弃对旧日的承诺。
【科技·转基因】农民丧失了对土地的控制,种植与利益被大集团完全牵制,更多的是商业伦理上的不公平贸易问题,
【科技·胶囊咖啡与手工咖啡 】根据个案来判断创新是必要、奢侈、浪费还是有用,上百家米其林餐厅使用胶囊咖啡,因为从实际来考量,胶囊咖啡虽然不是最佳品质咖啡,但在餐厅场景下满足需求,带来稳定。
【职人手感与机器量产】大规模生产必须吸引广泛受众,而最优秀的东西通常更为个性化。
但以上关于『什么是好的』的讨论有一个去背景化前提(也就是我们只看食物本身,而没有看烹饪或用餐体验这些背景):什么是好,是由你消费或欣赏的那一刻决定的。
但事实上体验好坏与其他很多东西有关。
『食物交流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人类并不完美,所以,充斥着完美技术的世界,否认了人类无法实现完美的本质。』
『我们希望社会仍能让人投入到所爱的艺术与技艺当中,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自己就这么做,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人投入到有趣的事情里,世界会更生机盎然。如果让生活变得更轻松、更廉价的代价是让人丧失主动性和创意表达,那么,这不见得会让生活变得更好。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就『人本身如何培养做出好选择、让生活更丰盈的性格和习惯』来展开,主要是在吃这个行为下,人如何审视自己。比如『不吃什么』、瘦身与食物的关系、吃米其林究竟在吃什么,这两个部分我觉得比较 personal,也是比较开放的问题,甚至往深了说,我们自己的观点是基于what we believe 衍生出来的。比如一人食涉及到你如何看待独处和伴侣这两件事,那就是偏个人化的选择了。
总的来说作者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我还挺喜欢的,很积极理性,也有人情味,有兴趣可以翻阅一下。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七
我是无法认同仲尼先生的——“食不言”。 我是半个意大利人,在我们的文化里,吃往往体现了宴饮之欢的美德。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是谈话的最佳时刻。吃是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体验,它把所有人都带到了同一层面上:不管是国王还是农夫,所有人都必须吃东西。从中庸之道出发,显然可以推导出,在餐桌边保持沉默,跟边吃边扯着嗓子大呼小叫,同样不够得体。吃带来了对话的可能性,而《吃的美德》,就是邀你加入对话的请柬。
所以,总体而言,自留地是一个绝妙的例子,它示范了人类如何依靠社会、历史链条织就的复杂网络,让相隔很远的彼此发生联系。这提醒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饮食丰足,完全是因为相互依存;人类这一物种成功繁衍和生产力创造的根源,正来自社会交往和交换能力。我们应该欣慰,这些链条促进了人类发展,而不是自欺欺人地想着所有的事情都该自己做。
全球化存在的真正问题,跟贸易双方隔得远近毫无关系。我们时代的痼疾,是贸易的去人性化,以及将所有产品和生产者全都简化成“商品”的倾向。
时令性的第一条价值观是环境。
第二条价值观是审美。有些食物在自然上市的季节里口感更好。
不少水果和蔬菜经过长途运输后会丧失新鲜感,一部分原因在于,为了能够承受长时间的运输,必须在成熟之前采摘下来。
还有一重美学考量是,倘若知道吃某样东西的期限很短,体验的愉悦感会变得更强。
最后一个讲究时令的审美理由是,现代生活的体验日趋同质化。
这关系到时令性的第三条价值,它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更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流淌。
疼痛固然不好,受苦却糟糕得多。
它确实表明,如果仅仅是引起疼痛,而并未导致明显的受苦,那就没有多大的错。应用到动物身上,它的道德寓意是很清楚的:在养殖或狩猎过程中,动物感受到了瞬间的疼痛,不见得有多大的错。只有当人让动物真正持续受苦,或带给它们反复的剧烈疼痛,才有必要给予严肃的关注。
富有同情心的食肉动物福利主义体现了这样一种道德:坚决不以抽象、超然的价值观(如生命神圣等)看待世界,也不从单纯的物质主义角度去看待它。它并不否认动物的生命有价值,但也不过度夸张。愿意屠宰、愿意吃肉,其实也就是愿意接受以下看法:死是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怎样活,而不是要永永远远地活下去。这样说来,吃肉也就是对生命的肯定,它高举凡俗生活的真正价值,而不为之附加任何额外的超然想象。
我认为,尽量做到最好就足够了。我宁可自己是个有点混乱、前后不一、奉行不完善甚至过分简单化原则的有道德良心的人,也不愿意自己是个道德冷漠的人。过有道德的生活,就是既非确信,也不冷漠,始终充满迷惑地去探寻。最重要的是首先在道德上认真,并对道德立场的确定性保持怀疑。
但“只要出于自愿就没问题”的想法自有缺陷,原因如下。
○ 首先,人们有时被迫选择可怕的事情,是因为实际上别无选择。
○ 其次,某人的最佳选择就是去做一件不愉快的事,并不意味着这事挺好——尤其是我们本能够以很少的费用(甚至根本无须费用)为之提供更好的工作的时候。
问题的关键很简单。恶劣的工作条件或许比什么都没有要强,但并不足以成为支持恶劣工作条件的正当理由。替代途径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事情变得更好。
如果我们相信追求正义是一种美德,那么,就不应该对光靠选择就能抵抗的错误方式视而不见。
食物本身对人无害,有害的是饮食习惯,任何只提供有限营养成分(包括脂肪)的饮食习惯,都不大好。
还有一点需要记住:传统不见得总是好东西
这里要理解的一个关键是,传统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东西。凡是不再鲜活、变成了文化博物馆里固定展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传统,而是历史遗产的一部分了
从过去演进而来的实践里往往蕴含着智慧,因为破坏比创造更容易,我们应当小心保存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好东西。这并不是说,传统的东西一定就好,也不是说,传统存在必定是因为有个现在仍然站得住脚的理由。之所以要谨慎对待传统,更多是因为,哪怕我们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如此,也应当假设它有存在的价值,除非我们证明它并没有。
回避当前在生产或培养中的绝大多数转基因生物,有三个非常充分的理由,但这并不足以排除转基因生物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第一个理由。“如果我们信任对农民的赋权和农民的自我组织,那么转基因生物的问题就在于,农民们没办法按照传统做法存下部分收成留待来年了。他们失去了对作物的控制权。
企业控制贯穿了转基因作物的整个历史。
第二,大多数商业转基因作物的可持续性很值得怀疑。
第三,由于自然选择的存在,转基因作物与自然展开了一场长期恶斗
不管怎么说,合理的反对意见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反对的并不是转基因本身。问题出在当下的所有权制度以及大范围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上。
平衡的立场是对转基因生物保持合理谨慎,甚至反对当前商业品种的大规模扩散,但不反对有可能带来巨大帮助的新植物的研究(尤其是非营利性质的研究)。
这粉碎了一种错觉:匠人手工制作的产品,总是比机器大规模量产的产品更优秀。这也提醒人们,哪怕有理由抵制具体的某种创新,也不应该下意识地排斥一切技术。
既然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一定量的惯例成规在,那么确保自己选择了正确的成规就很重要了
惯例不见得会导致无聊,可不断追求新奇却会,这真是有些讽刺。为了创新而创新的烹饪最令人生厌。
奥妙在于:不是随便地落入套路,为之所限,而是妥善选择,知道自己为什么遵循惯例,从而获得由此带来的丰富和解放。
从经验来看:除非处在特别情况下,或是属于确定的高危人群,确实没有必要按照特定食物跟特定情况存在的一般性联系大幅改变饮食。
现在的普遍共识是,除非你严重超标或不足,是否匀称比体重多少重要得多。良好的饮食吃得多而体重略微超标,说不定比错误的东西吃对量而维持理想体重更好。吃得好,爱运动,BMI为27的人,一般而言比BMI稳定维持在22,但久坐不动、只吃少许加工过的低热量食品的人更健康。
你始终要记得,凡是只观察一个变量而得出的建议,最好都小心些,再看一看研究是否还控制了其他变量。
“吃,可别吃太多。多吃植物。”
先吃热食、吃完之后再决定是否补充点什么的习惯。
我们不应该看到别人做了一两件我们眼中的错误小事,就对他们妄下道德败坏的结论。毕竟,对他人的负面性格特征过度解读,也不是什么该日常培养的小习惯。
这也道出了成瘾研究领域中的“明线规则”的重要性。所谓明线,也就是绝对不能越过的限制,哪怕脚趾头也不能跨过去。明线的重要性在于消除自由裁量。一旦你纵容自己进行选择,薄弱的意志跟自欺欺人就可能结成联盟。
当然,这也有问题。首先,如果你不是真心相信明线非常关键,碰到瘾头来了,你或许乐意越界。
首先,要记住,明线其实往往划得挺随意。
个别的选择小得微不足道,但为了避免微不足道的小选择积累起来败坏大局,你需要说:“这些是规矩,我坚决遵守。”单独来看,每一个选择都是随便定下来的,可你不能让自己在每件事上都使用自由裁量权,因为只有这样,计划才能成功。
不过,要是你违规了,不妨回想这些禁令的性质:它们是随意定下的。你大可以告诉自己,“没关系,只要我不再犯就行。”这么做完全没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往往觉得规矩必须遵守,违规一次就算破戒,所以他们很可能自暴自弃
在我看来,自我控制并不是要避免享乐的邪恶诱惑,相反,它是让自己得到更深刻享受的途径,但也要记住,人活着不只是为了享乐。
因此,节食者的核心原则很简单:不改变饮食本身,但要在饮食中做出改变。一开始先调整你通常所吃的东西。最简单的做法是减少额外的热量,如酒精、蛋糕和甜点。
食物的世界充斥着虚张声势、自负做作和完全的废话
此外势利态度也扮演了戏份很重的角色。“势利就是看重某种不值得看重的东西。"
所有伟大的艺术家都以自己的方式,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视野,每一种新作品也都以新鲜的方式打开了我们的眼界。
花些时间坐下来,吃一顿悠闲的早餐(无须特别丰盛,但要坐在桌子边上,跟人聊着天,听着广播,翻阅着报纸,甚或默默静想)就很不一样。舒缓地开始一天,承认舒缓的价值,好让我们保持专注和判断力,而不是简单地被每一天的责任推着往前走。它可以用来提醒我们,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花时间恰如其分地做,生命不是一份待办事项清单,要尽快把上头列出来的事情一一划掉。
诚然,幸福和愉悦有所不同。愉悦多与特定的经历和时间段相联系,一般相当短暂。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背景感觉,或许不如愉悦的强度那么大,但持续时间更长。
懂得愉悦最有价值的形式是跟生活最有价值的方面捆绑在一起的,而不要把愉悦视为做任何事情的唯一理由。
我们不需要立刻满足自己的每一种渴望,变成冲动的奴隶,但我们也不应该太过克制,非得让愉悦与自己擦肩而过。这种平衡的心态,一如食物在我们动物性生活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却又并不将我们贬低到返祖的欲望之奴的档次。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八
有点乱 要整理,先不看
NB
201 这个社会对于独自用餐者的偏见
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意味着你能把自己的体验,从知性,审美或情感的角度加工到自己的思想里。如果没有这样的内涵,经验就只是走马观花,生活也变得肤浅。(其实这就是人的肤浅呀,但肤浅是个BADWORD吗?肤浅有什么不好?肤浅和人生圆满没有矛盾,OH,为什么我有优越感?)
外部的刺激可以逗乐,取悦,振奋或者安抚缺乏内涵的人。可一旦把激起反应得东西拿走,这些人什么也留不下。
拥有内涵的人却能通过记忆,思考,无声的自省扩展并深化这些体验,或以之作为创造性活动的灵感。
通过这种方式,人不会愈发退归自我,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周围的人和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需要他人持续刺激的人,往往最为孤独,与世界互动最少。
从本质上说,社交活动是一种分心的方式,让他们暂时忘记内心要面对的生存挑战。空洞的人从不坐下来读书。
APROVE的观点
了解越多,选择越自由
知道得越多,你的选择就越明智,越通往真正的自由。获取知识既是一项个人的事业,也是一项社交与协作的事业。我们有权发表的意见,既不是纯粹出自个人头脑的产物,也不是完全照搬他人而来。
012 索尔派
吃时令的SEASONAL 有机的ORGANIC 本地LOCAL.
打哪儿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味道
本地产也不必然意味着更可持续发展。
例举:
1,对于伦敦人来说,产地于埃塞克斯的土豆比主要产地林肯郡低得多。
所以计算一袋土豆的总碳排放足迹,得把种植总面积、所需粪肥和化肥,以及收割、运输所用的能量考虑在内。林肯郡的土豆虽然更遥远,给地球造成的总负担却比跟近的埃塞克斯要轻柔。
2,新西兰各方面的条件都适合全年户外放牧,这意味着只需要相对较少的生产性碳投入就能生产出黄油和羊肉。研究发现,一整条集装箱货轮从中国运到欧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相当于欧洲长途货运200公里。
015
只可惜他们跟赌徒一样,往往只记得自己得胜的时节。
几个概念 food miles 食物里程
超市的原则
他们去调查农场,计算生产自己所需的东西到底要多高的成本。然后,他们以生产里最强的农场的成本作为交易基础,有效得设定了价格。在合同的约束下,农场必须设法地达到目标。
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 MILESTONE.
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法规
然而呢 真正重要的是 化学物质是否残留。
无论有机还是大工业。美德是:做好地球管家。
素食的道德
世界显然是一个充满道德困惑的地方 作者推崇杂食
人们不会做饭的原因,不在于没有食谱。而在于食谱太多。他们太依赖别人给自己下达的指令。
传统的真谛88某传统面包---就算复兴,也只是一道食物遗产,而非传统食物,因为它和国王的岁月之间没有连续的习俗纽带,是一种已经死掉的做法的自我诈尸。
DINNER这个词,几个世纪前就是略晚的早餐,现在却换成了晚餐,或午餐,具体指哪一顿饭,要看就餐者得社会阶层和所在地区。
胶囊咖啡和手工咖啡
做出一杯好的特浓咖啡很困难,每个环节都能出问题。一旦打开袋子,就开始氧化,磨成粉后,这个过程来得更快。所以,除非餐厅的翻台率非常高,不然注定只能提供不怎么新鲜的咖啡。
咖啡厅喜欢胶囊咖啡的一致性,人们不可能不喜欢它,却难真正爱上。
米黄咖啡脂 意式浓缩持续2分钟 胶囊15分钟
营养学
营养学有一个讽刺的地方:我们越是发现营养又多么复杂,应用到吃上的原理越是简单。
迈克尔波伦
许多复杂的建议都建立在一个狂妄的想法上:我们能够弄清每一种营养成分摄入多少可带来最佳的效果。只可惜人体这套系统我们根本就不怎么了解,尝试进行微观控制愚不可及。
对营养保持健康的怀疑态度诀窍
适度 moderation
相关 INTERRELATION
证实 SUBSTANTIATION
MIS =don’t MIS the point
减肥的自控力
145
聪明的享乐主义者会把未来的痛苦和快乐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眼前。
就算放纵没有造成长期危害,仍有可能存在经济学家称为机会成本的东西:另外的选择或许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放纵造成损失。
对感受到的欲望立刻采取行动,并不能达到审美体验的高度。
延迟满足和否认满足
不对欲望采取行动的欲望,会演变成清教徒式杨的信念。
不反弹的意志力
反弹的原因在于,人民在减肥期间做的事情跟之后做的事情连续性不够强。要让减肥管用,就必须持之以恒的保持轻盈。
SO节食者的核心原则很简单:不改变饮食本身,但要在饮食中做出改变。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额外的热量。
许多研究人员都发现了证据,认为人体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系统,他会调节热量摄入,保持稳定体重,这套系统是基因与环境结合而成,主要以童年经历为依据。
禁食
自控力
他是最纯粹地自主实践,因为唯一阻拦你行动的人只有你自己。最崇高的自由是能够有意识地(知道怎么做是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关于计算热量
依靠微观管理每一细节来进行控制,其实并非真的控制,要么你一辈子迷恋热量计算器,要么你减肥阶段所实现的成果,到了维持体重的正常生活就消失殆尽。
真正的控制是有能力适应你无法完全控制的东西,真正地自主意味着按照自己的判断来生活。
食物
感恩
不要把幸运视为理所当然。意味有一个人走运,就自然有另一个人被运气舍弃。运气能带给你的东西,运气也可以夺走它。
有人说,食物没有认知内容,不包含能带走或者思考的真理,但艺术一样。总有人努力从舞蹈,抽象绘画或者乐曲中提炼意义。通常而言,意义只是体验中价值最少的部分,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好多次,我读到策展人为艺术作品或舞蹈所撰写的标题和简介,总发现他们把视觉上的惊喜变成了哲学上平庸。
烹饪艺术的长处在于,他们既是其他动物做不出来的创造物,同时又提醒我们,不忘自己是灵体合一的生物。精美的食物是内在而非超然的审美。
真实性
通过这样的体验,你会获得一种有关活着的潜在紧张感的直接知识,这意味着“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艺术,尤其是音乐,诱发出的最强烈情感是活着的心酸感。伴随着一种明锐的感觉:它扎根于时间,因此也会随时间而逝。食物带来的这种感觉少许逊色,可真实感更强:它非常美好,它属于凡俗的生活。正因为这种体验来自饮食,它是日常生活地一部分,信息才来得如此有力。
康德认为,我们从艺术里得到的愉悦,无关任何功利目标。
艺术家奉承我们,让我们自以为具备动物性无法解释得深度。
反例:纳粹看歌剧也抹泪,人们走出电影院,对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视若无睹。他们背着妻子带情人去逛画廊。艺术并没让我们变成更高级的生物。
美食为我们的艺术体验增加了另一层熟悉的元素:一种超出我们的李建立,由自身创造力所带来的秩序感和和谐感。”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做到了这一点:7零8碎的复杂性里却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连贯感。
每餐饭都是一顿光阴
通常,每当说起良好的饮食,总有不少人会抗议,没时间。
但通常答案也严酷:给自己15分钟的早餐时间,因为这提前15分钟起床—前一天提前15分钟上床就可以了。
一人食
外部的刺激可以逗乐,取悦,振奋或者安抚缺乏内涵的人。可一旦把激起反应得东西拿走,这些人什么也留不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需要他人持续刺激的人,往往最为孤独,与世界互动最少。从本质上说,社交活动是一种分心的方式,让他们暂时忘记内心要面对的生存挑战。空洞的人从不坐下来读书。
及时行乐不快乐
人是怎么也抓不住时光的。时间永不止步。
生活很荒谬,对付它的唯一办法就是要以英勇但归根结底是无奈的挣扎,尽自己所能地抓牢它。
愉悦与特定的经历和时间段相联系,一般相当短暂。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背景感觉,或许不如愉悦强度那么大,但持续时间更长。甚至,如果我们认识到,情绪是一种传递性的刺激,与人潜在的满足毫无关系,那么,说一个人心情糟糕的人很幸福,也没什么可矛盾的。
有能力品尝美食,却又不为之执着
活在当下还不够,因为生活不光是当下。
巴贝特之宴
愿意投入尘世带来的稍纵即逝的乐趣,却又放弃世俗的财富,以及伴随它而来的所有地位和虚假的安全感。
过分不乐意花在这些今天有明天无的东西上,就是拒绝承认生命本身的短暂性。
灵魂,就是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
侯世达 美国学者
他认为愉悦是人类生活地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只是幸福的促进因素。
我们把幸福翻译成幸福(EUDAIMONIA),但把它理解为蓬勃更为恰当。因为他包括的不仅仅是积极的影响。
一个人,要是能很好的做自己和他人重视的事情,哪怕他生活艰难,也是蓬勃,丝毫不亚于其他过着快乐,道德上体面的生活地人。
最后,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培养周到的日常习惯,我们会变成更好地人,正因为吃的日常性质,它很重要,如果我们短暂生活的每一天都很重要,显然,我们应该每一天都活得正确。
知道怎么吃,就知道怎么活。
成为BECOMING 跟是 BEING 是相对的。
生活得好,不是一种你能漠然融入的条件,而是一个持续成为的过程。
美德,和自我一样,是伪装成名词的动词。
抵挡诱惑
什么样的享乐得到众人的认可或反感,反映了社会的道德结构
在自助餐上严守规矩的人,不见得更能抵挡大诱惑。有些平时很和善的人,陷入麻烦时兴许会非常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在道德伦理上,日常行为能够以小观大,见微知著,但两者的转换其实相当棘手。
减肥方法
人为增大吸收障碍,胃分流术+捆扎胃部。
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的现象。意志力的供给似乎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我们把它用在一件事上,那么能用在其他事情上的意志力就很少甚至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不应该同时做两件需要消耗大量意志力的事情。
例行公事不无聊
让三餐有所不同,不仅是个负担,更要投入一定的精力规划菜单。
吃的美德读后感篇九
与其说《吃的美德》讲述的是“餐桌上的哲学思考”,不如说哲学也适用于饮食方面。
其实作者朱利安·巴吉尼早已将哲学思考融入到一切繁杂的琐事中,令生活处处都充满了哲学思考。
而《吃的美德》中所提及的恰好是关于饮食方面的思考的集合罢了。
实际上这是我读过的朱利安·巴吉尼的第三本著作了,我们读过的书中就透漏着我们自我塑造的形象。
该书通过对人们日常饮食习惯及人们对饮食的认知层次进行详细剖析,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原有认知的事物的表象,跟随作者的独特的思考方式去重新了解我们周边的食物。
当然书中的确提供了很多颠覆人们以往认知的信息。
比如作者提出了“地球管家”这个直指人心的概念。我们不光要追求食物是否健康,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农业能否以良性且可持续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一边提倡饮食健康,一边又在为了今天的利益而破坏明天的生态平衡。当你准备购买食材时,你会思考那些植物是从何而来的吗?
再比如,关于减肥这件事情。短期来看适当地节食是一定会让你看到收效的,但如果考虑长期利益,对不起,这种方式可能无法让你的身材得到保持。依靠这一餐少吃一点的方式让你看到效果后,你必然会想着“等我瘦下来,我就可以去吃一次火锅或是喝一大杯奶昔了”。瞧,当人们觉得节食是委屈的代名词时,可想而知,他们不知疲惫地期待着节食结束后的大餐。大部分阶段性减肥成功的人在不久后都会快速反弹的原因就在于此。
还有,怎样对待餐桌上的食物,才算是给予了它们应有的尊重与感恩?为了不浪费而全部吃完,如果不浪费可以算作是一种尊重,那么如你又该何看待为了不浪费而破坏了原本就餐的优雅和对食物的好感呢?更何况,过度进食还会导致肠胃的不适。
在这里,作者还揭露了一个我们不曾了解过的关于采摘的事实。由于二次采摘可能会消耗农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农民会忽视掉那部分作物的收成。这种现象并非处处皆是,但浪费有时候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我们作为食客,尽可能少地浪费食物(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完全不浪费食物,那当然是好的),尽可能多地选择植物作为食材,同时减少对加工类食品的摄入也是一条不错的饮食建议。此外,如果你是真正的素食主义者,可能还要为小牛的生存条件多多考虑而拒绝食用乳制品。
总之,你需要把能够做出的深度的思考都考虑在内,在这之后哪怕你做出的选择简单到那些未经思考的人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你们考虑问题的深度、角度及思维上的不同,总会让你察觉到你们之间的区别。
做出每个决策背后的理由,都将如同一种信念一般支持着你的每一次的选择,你不会为过去的选择后悔,也不会为无法做出有理有节的判断而感到惊慌失措。
你看到的事物存在的角度越全面,你的决定也就越正确。能够支撑做出决策的有效信息越多,你做出的决策也就越可靠。
如果你也热衷于对各种事物的思考,不论你对饮食是否感兴趣,你都会喜欢上这本书。这里面融入了太多作者本人的思考过程,这对喜欢哲思的读者来说,可是一大福利哦。
当我们读到一百本乃至几百本书的时候,你才会逐渐发现你更倾向哪一类书籍,哲学、美学还是文学。
当你读书的类别越来越小众时,你才会清晰地意识到你偏好哪种表达风格或是尤其喜爱哪几位作家的作品。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大量阅读,最终你才会对自己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有所了解。
在你还没爱上阅读的时候,你又怎么可能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文字及作者呢。
如果你对某些领域感兴趣,但你从未真正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任何工作,你怎么能向大家宣布说你喜欢这个行业的工作呢?
如同很多人对于那些只吃过不到三次的食物念念不忘时,就误以为自己喜欢吃那些东西,事实上,当你对任何一样东西没有足够了解之前,你都无从谈论你对它们的情感。
在完全不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事物时,就妄下断言的做法,实在太常见了。我见过不少人拿起一本书还没读上20页,就来抱怨书上的内容乏味、不好看或者他们无法认同作者的观点等等,总之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支持他们不再继续阅读这本书。
而关于剩下的300多页里究竟写了些什么、会不会重新燃起他们阅读的兴趣,他们并不关心。
明明一件完整的物品(事物)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只靠自己对这件事物的1/10的判断来做出自己最终的决策,这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莽撞行为。然而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有的人只连续跑3天步,就能得出自己“瘦不下来”的结论,等到第4天,他们又可以像往常一样自我催眠“我不是不想减肥,我试过了,只是我真的不是能快速瘦下来的体质,所以我还是先来块朗姆蛋糕吧”。然而用三分钟热度来面对一件需要长期依照计划采取行动才能有所收效的事情,显然是不合适的。
有的人会因为在上周在一个客户那碰了钉子,而垂头丧气地去拜访另一位客户,结果导致第二个客户同样对他的方案不感兴趣。事实上两位从未打过罩面的客户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当然没有,真正影响这名员工的工作状态的只是他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已。
回到《吃的美德》上,令作者产生哲思的话题其实都源于他热爱思考的本性,在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系列他为读者带来的关于食物的一些“真相”。我想他也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有些真相很简单,只要你愿意拿出少量的时间去追问,你就会发现一些大多数人都无法察觉的事实。
例如,书中提到由于黄油对人体健康不太好,所以人们开始食用以植物为原料的人造黄油。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他”,就立马下意识地做出不正确的决策的一个例子。
作者提到人造黄油“为了维持能在面包上抹开的适当硬度,它们要接受一种名为氢化的工业处理。这改变了化学结构,造出了反式脂肪。”
也就是说,在大众的认知里,黄油不够健康,植物却是相对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物,因此大家会武断地相信植物制造的黄油不存在健康隐患。
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的样子就是大量的信息提供者想让我们看到的样子。谁是信息提供方,谁就拥有了足够的影响力。
如何在漫天飞舞的杂乱信息中掌握独到的思考力、持续挖掘真相的能力,将是我们余生最重要的课题。一边探索真相,一边拓宽知识层面,如果你这样做了,相信未来你能收获的思考力一定不仅仅是餐桌上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