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内向游戏读后感摘抄

内向游戏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2 08:26:03
内向游戏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22 08:26:03   小编:

这篇文章谈到内向游戏的概念和内向人士的特点,强调了游戏可以成为内向人士放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作者还提到,内向人士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到社交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总之,内向游戏是一种有益于内向人士的娱乐方式。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一)

也许是因为疫情才可能会沉下心来与作者玩这一场游戏吧。想起来还是有点抱歉啊,书拿到手已经很久了,却一直没有去认真翻阅,甚至有丝丝厌倦。如果是平常,恨不得漫卷三百页。只有当一切静默下来,才可能去听听那些内心深处发出来的低吟。

按照说明,打开小程序,对准画面,进行识别,然后画面变得生动而活泼。

366张画,每日一画,想起一句话。每日三省吾心,很惭愧,吾有明珠一颗,久已忘却。

合适所有独居的夜晚,宜配小酌。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二)

这个假期你是怎么过的?是不是头脑里想象着你要狠狠地报复性消费一把到各个景点去大肆的游玩一番。结果看到人潮涌动,内心又打起了退堂鼓。然后摆摆手跟自己说,我还是不要去当沙丁鱼罐头了?

看起来内心满满势不可当却又被现实亮了一下却知难而退?

《内向游戏》这是一本描写现代人生活内心情绪的一本漫画小书,他把现在人的那种又佛又丧,想要打开却又害怕拒绝,想要靠近却又害怕受伤。孤独,彷徨,迷茫,游离又靠近,自由又束缚的情绪表达地很到位。吉竹伸介在形容小朋友的感受用到了一个词叫“喜厌”就是即喜欢又讨厌。用来形容大人也不错。

一本书翻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有人在大笑,有人在哭泣,有人在郁闷。参差不齐乃是人生的常态。

有时候是主人公,有时候又是旁观者。他用很敏锐的视角来观察记录。图中的画其实是动画的一部分。这本书配有一个小程序,你可以扫描进去看他的动画。当你看完动画之后,你就发现相比于三维,二维的平面有一些简单。相比于能摸在手上的触感和直感,动画却又显得无影无踪。人总是这样又矛盾,又纠结?

作者的画风还是比较可爱的那种,用简单的图形表达一种情绪。同时颜色也不是那么鲜艳夺目,而是有一种相对淡淡的,柔和的,甚至有点马卡龙的颜色。他专门把书里的一部分动画做成了表情包,还可以免费下载。

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察和记录,表达,本身在于作者也是一个敏感的人吧。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三)

内向者给人的感觉常常是安静的,腼腆的,话少的,甚至有点畏畏缩缩,他们不爱和人打交道,以至于人们误认为他们的内心和外表一样,乏善可陈,不需要深入去了解。但是《内向游戏》这本书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内向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心思细腻,自娱自乐,享受独处与孤独,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有着波涛万顷的内心世界。

《内向游戏》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内向者一年的心情日记,书籍巴掌大小,非常袖珍,每一页对应一年中的一天,总共365页,记录了365个心情故事。书的每一页都有一幅插图,一个主题,几句简短的配文,随书附赠立体阅读指南,阅读的时候可以只看书,也可以微信关注乐府小程序,用小程序扫描每一页的插图观看动态效果。非常新颖的阅读方式。

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每一页的主题都不同,有时候讲节日,有时候讲心情,有时候讲身边的事物,有时候干脆就是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抽象的动画插图搭配寥寥数语,留给读者大量的空白去想象,去体会,去感悟。应该说这是一本挺适合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书,可能翻开一夜,看看插图和配文,思绪打开,延伸出去,就需要遨游一会儿了。

这本书为什么叫《内向游戏》,内向的人不像外向的人那样,有什么都能说出来,如果外向的人能说出自己所想的百分之八十,那么内向的人表达出来的自己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二十。内向者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有许多奇思妙想,也有很多看法,也渴望交流,但他们通常不善于交际表达,更愿意独处,与自己的内心交流。而这本书就是一本适合内向者进行内心活动,与自己对话的书。书中展示了内向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内向者阅读这本书会有一种找到自我的感觉,可以通过这本书自娱自乐,打法独处时光,给情绪找一个释放的出口。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有趣的书,适合装在口袋里,或者放在书桌上随时拿来翻一翻。内向者其实挺吃亏的,我们对外向的过分赞誉间接贬低了内向的价值,导致了对内向的错误认识。《内向游戏》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内向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看到他们独处的能力,。借用书中的话,孤单总是如影随形,也许可以,每天翻开一页,跟随这一路的风景,去稀释那些令你耿耿于怀的情绪,将这场游戏继续下去。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四)

我读过不少漫画,也看过不少动画,一直以来,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不过看过几部动画而已就张口动漫,闭口动漫,一副很了解的样子。在我看来,把动画叫做动漫是不对的,特别是有人指着某些国产动画大作叫嚷着“国漫崛起”,真不知道是无知还是幼稚。后来我就寻思,大概有些人内里总是觉得动画、漫画这两个词是给低龄儿童用的,动漫二字明显要来得高大上些,这些不过是无知而又幼稚的小心思在作祟罢了。

如若真心喜爱动画或者漫画,那就应该承认动画就是动画片,也没什么好害羞的,毕竟喜爱动画抑或漫画这事儿本就没有年龄限制,与其在意他人的目光,不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本小书,愚公子的《内向游戏》,翻读之后,不禁惊呼,这本书似乎打破了动画与漫画的边界,构筑起了一座直接连接漫画与动画的桥梁,也许这边与众不同的书可以赋予其“动漫”这个名称。

要点在于此书的阅读方式,正确打开方法是微信扫码进入“乐府”小程序,在小程序里点击“开始阅读”,从本书的封面开始扫描,书页上静止的画面在手机屏幕上动起来了,静态漫画成了动态flash,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这还真是无比大胆的尝试,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给创作带来了无数的可能性,现在且不论善否,创作最重要的是创新的创。

再来说一说内容,首先还是从本书的架构说起,起初只是欣赏图片和文字,读着读着发现本书是按照月份的顺序来编篡,直到读到五月的第一张图,内容是关于劳动节,五一劳动节,鬼使神差一般,我马上快速翻过去,数了一遍,5月收录了31幅图和文字,5月不是刚好31天。便想起46页的主题是“2016”,当时觉得有点不明所以,现在想来,想必本书的时间蓝本是2016年,翻到129页“母亲节”,就在手机上查了下日历,129页是五月的第八页,2016年母亲节是5月8日。这就是愚公子所玩的一个游戏,从2016年第一天开始,每天一幅图,所以,全书收录的是366幅图。

本书的具体内容,就是那句话,诗情画意。漫画动画,看似简单,真要落笔去画,还真不易。画技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创意,如何构图如何着色如何勾勒。我见过画技不俗但创意不足的画手,磨练创意是一种煎熬。愚公子的画笔显然自成一派,不拘一格,但画意无限。同时,这还是一位颇具诗情的画手,无需多言,在此展示几幅。

此间自有无限情意在其中,无论绘画抑或写诗,都是需要注入灵魂的,只有真的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投入到画与字之间,才能通过画与字传达出自己的感情,如此,便赋予了字画以魂灵,才能做到直击人心。

如此佳作,光这么看着岂不眼馋,还是左手书本右手手机,动漫结合,诗画相投,才有趣味。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五)

《内向游戏》是一本非常小巧精美的书,一些简单有味的语句搭配可爱好看的绘画,展现出文艺清新的气质底蕴。 作者愚公子是一名独立的动画导演,也是一名插画师。在某一年里,新年的第一天起,开始每天画一个小小的GIF,像记日记一样记录每天的心情故事,持续了一年。于是有了这本书。 不得不赞叹的是,可以用微信扫描书中的图片,就可以看见动图了,每一页都可以识别,真是非常新颖的创作啦。 内向者的游戏并不意味着孤独寂寞,而是一个人独自面对真实的自己,这个游戏是自由的,坦诚的,我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也可以毫不尴尬地与沉默相处。 内在富足之人不会因为身边空无一人就战战兢兢,不知所措,他们反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独处时光,珍惜这彻底的安静,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孤单是如影随形的,它可以把你拽到水底很深的地方,也可以轻易把你挂上很高的天空。 长大后你和我说起人世难居,数次的劫后余生掌握了防御的本领,谨慎着被任何一句温柔的问候打败。 去稀释那些令你耿耿于怀的情结,离开原来早已崩坏的风景,和你偏爱的一切为伍,只要爱还在,这场游戏总会继续下去。

孤独是会出现的,它来的时候你没有任何办法反抗,只能接受,然后才发现面对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也只有勇敢,平和地接纳它,才能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轻松感。 路越走越远 同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直到有天你到达无人之境 孤独但也许值得

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刚开始我们或许不愿意面对分别,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小看了自己。我们会觉得如果没有其他人的陪伴和帮助,可能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的立足,但实际上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强大。 世界忽然变得很大 连远处的人也不再模糊 光线和风大方敷在脸上 这一切都发生在 把刘海儿剪掉之后的晚上

生活中有很多小的惊喜,如果我们善于留意,保持好奇的话,就会发现生活的有趣之处。所谓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自然也可以发现生活的有趣。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说: 生活中有许多那样的瞬间,其间仿佛有一些只有自己或二三子才能懂得的滋味,又似乎微不足道,恍惚中便过去了。甚至连自己,在那转瞬即逝的刹那,有时都没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模模糊糊感觉到,“刚刚好像发生了一点有意思的事情吧”。 有意思的是那一点“意思”。倘若我们能及时在它们发生的那一刻发现它们,在脑海中停下来,捉住它们的模样,记下它们的形态,也许只是小小的、轻灵的一点碎片,也可能从那中间发现许多于我们而言珍贵的东西:好玩的趣味,俏皮的欢笑,一点回味很缓的幽默,一些未曾说出的爱与哀愁,诸如此类。

我喜欢生活中这些简单的想法,突如其来的脑洞,以及每一个思考的当下,无关乎名利,从不勉强,只是偶然所得,便足以让人感动,让人欣喜。 在一份诱惑面前 确实难以自控 但也要承担 可能存在的狼狈收场

寥寥几个字,便意味深长,毫不拖沓乏味,这是作者的智慧,这是对生活的总结。 翻开每一页,都可能出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惊喜,只要爱还在,只要生活还在继续,这种令人着迷的孤独游戏就会一直带给我们惊喜。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六)

每个人都有孤单寂寞的时候,每个人都有陷入自我世界的时候,这时我们怎样来面对自己呢?我们总要找些事情来做。外向的人也许会呼朋唤友,对酒当歌;而内向的人沉溺于书斋,自我剖析。愚公子,自称是个内向的人,同时他还是一位插画师,那么画画就一定是他最佳的排遣孤独的方式。

每天都画一幅,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感悟,也许最初仅仅是随手涂鸦,但一个动作养成了习惯,就有着一发而不可收拾的进度。愚公子就这样一直画了下来,一年的时间,366幅画作,集合成册,就有了这样一本小小的、非常有质感的口袋书《内向游戏》。这即是作者的偶发灵感,但肯定也是整个身心沉入其中的智慧结晶。在这里,我们可以走入一个内向的人内心世界,在这些美丽的画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人生态度。而这些非常有哲理的配文中,也可以启迪我们内心的思考。366个日出,愚公子送给我们了366个感悟。

这是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小书,随身携带,偶尔翻开阅读几页,是我们碎片化时间最最佳的选择,也是我们打开心灵的最好钥匙。

愚公子,内心是宁静的,毕竟刚刚从国外回到国内,这是他简介的提示,而他的第一篇作品,就当是他因倒时差而作——《午睡》。这是一个美好的午后,纯白色的午后,一定是阳光明媚的。当然,如果按照作者时间顺序,这一天应该是2016年的元旦,冬日里的阳光,美好而惬意,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水面纹丝不动,内心也没有任何涟漪。用心的感悟生活,用心的感悟这个世界,还内心一片安宁。一切世俗纷扰、个人困惑都在梦中化为乌有。“草堂春睡足”,精神百倍才能迎接一切的挑战。

愚公子的这些画作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这其中我们也会看到了每个人的不同状态。《生气》可以画成一幅气饱了的青蛙,如此形象生动。生气至极、一言不发,连最起码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这既是我们生活的写照,也是作者观察细致的来源。当我们真的生气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幅画,也许看完就会有着完全不同的感悟了,最大的可能就是看到这只气鼓鼓的青蛙,宛尔一笑。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何必把自己气成这样呢?

一切我们的生活日常都可以在书中找得到。迷茫时我们可以看一下《斑马》,还有比迷失在斑马线上的斑马更迷茫的吗?被放鸽子时(相信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而作者用那两杯渐冷的咖啡,不就代表那慢慢变淡的朋友的温度吗?任何一个没有时间观念、放别人鸽子的行为都是不值得吧被原谅的。

愚公子的每幅漫画都有深意,也许他本人在画的时候并未表达出这些意义,他只是把这些画,画了出来,配上文字,发表了出来。但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对他这些画作的理解也会完全不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经历,这种最简单的画作确上是可以最直接刺激我们柔弱的心灵。每个人都可以在他的画中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七)

每个人都会遇到被孤独啃噬,无以为伴的时刻何以解忧?来玩个内向游戏吧!

愚公子,内向主义者,独立动画导演,插画师。在《内向游戏》一书中他用366天日课动画记录,每天呈现一节GIF动画日记,在记录日常轻松而暖心的点滴时,深度剖析那些容易错过和被遗忘的瞬间,在内心世界寻找真诚的回应,其别有意境的内涵设计,让人沉醉其中。

在奔走于都市的间歇,在紧绷的神经的缝隙,与躲在毛衣篮里的猫,黑夜盛产的星星们,屋檐下的风声,手指尖的蚂蚁先生······一起整理一下久违的内心,继续这场内向游戏。

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手术”列举出了十阶扎心的“孤独等级”。世界那么大,孤独那么多,哪能是一张图表就能囊括的。

只身独处,孤单寂寞,这世间,谁不是孤独地来,又孤独地去。尽人事,听天命。若注定孤独,便孤独!只是孤独,阻挡不了自由的灵魂。

孤独,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灵体会。只有经历了孤独,我们才能明白孤独也是人生的调味剂。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孤独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标签,在家中没有理解你的爱人,在职场没有与你并肩作战的同事,在朋友圈没有与你交心的朋友,我们始终是一个人在奋斗。

在《内向游戏》中你会在生活、职场、社会及各种关系中找到共鸣,因为它是对都市“打工人”生活状态及精神状态的精准素描。

爱情如盐,多了味苦,少则无命。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地提速,爱情犹如穿梭在人群之中的快餐,食之无味,却又是那么的不可或缺。它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剂品,如盐一般,多了无法下咽,少了它生活便会失去一分颜色。

“角落凝聚着黑暗,心跳声调至最小的音量,折叠好颤抖的身体,等那脚步声渐远,待这段情谊消逝。”把《渐远》送给那个被生活折磨到崩溃的你,不论生活有多坎坷,哭完之后路还要继续走下去,不要为了那些不如意伤了自己的心,伤了自己的胃。

《点穴》没有了你,开心穴谁来点,流泪穴谁来解,好想你。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叶扁舟,若想要乘风破浪,就必须要行遍千山万水,历经千帆孤岛。当你历尽千帆会发现想要找到两情相悦的人太难,所以,如果遇到有缘人,千万不要错过,因为一错过就是永远,一回头就再也不见。

愚公子将各种情绪写进这本可以“动起来”的《内向游戏》中,每一幅漫画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心境、一种感悟,书中绘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每一种感情的背后都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那不想被唤醒却又蠢蠢欲动的情感。

这本书最特别之处便是这366张漫画可以通过扫图动起来,如观看动画一般,它可以让你和你的内心交流,反复确认,去稀释那些令你耿耿于怀的情结,离开原来早已崩坏的风景,和你偏爱的一切为伍,只要爱还在,这场游戏总会继续下去。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八)

这本《内向游戏》是今年遇到的制作的最用心的一本书。

书只是小小的一本,不过巴掌大小,但是打开却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大大的世界。它看上去其实跟别的绘本差不多,简单却很有韵味的插图,配上清爽又有可以细细品味的文字,虽然可能并不会一眼就爱到心里,但是却是可以在闲暇的时光慢慢去翻一翻,放松一下繁乱的思绪的。 但是,它其实还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那就是它其实并不是一本静态的书,而是一本动态的图片集合,静态的书上的每一页的图片其实都是一个小小的动画短片。扫一扫书后面的小程序码(其实在书的塑料膜上就有一张,只是在我拆下来之后就只能从书后扫码了),就会进入这本书的电子页面。

于是,用小程序去识别每一张静态的图片,都会呈现出这幅图原本的动态样子。看着它们慢慢的动起来,不停循环,忽然就对这本书喜爱了起来,同时,阅读起来也“吃力”了很多。因为我们没有按钮去直接选择进入下一张图片,只能退出,然后重新扫描新的图片。 初始是一种新鲜感,看到这一张图片动起来的时候会很期待下一张图片动起来的样子,想去看看属于作者的每一个脑洞。然后一张一张看过去,就有了一点疲惫。每一张看完要退出当前的页面,打开新的图扫描识别。书上的标题和文字并不在动态图片上,动图就仅仅是动图,没有标题,没有文字,没有下一张的选项。这本书的366页又怎么是一时半会能够翻得完的?于是,便放下了。

后来在微博上看到小伙伴说,想在那些琐碎的时间,在打开一个大文件或是等待网页打开的那些时间,去读读小诗,看看小图,想要远离手机和电脑几秒。于是就又想起了这本书,虽然,它依然需要手机的支持和配合,但是我觉得我get了这本书正确的使用方式。 于是,我不再强求自己去挨个读完每一张图,去“完整”地阅读,而是把它放在手边,在繁忙工作歇一口气的时候,在烦躁的打不开卡顿的网页的时候,在电脑蓝屏重启的时候,在坐下准备工作之前的时候,随意打开一页,去扫描一两张图片,看着它们从书上跳到了我的手机上,看看他们分分合合来来去去,有时会心一笑,有时思考几秒,也有时并没什么思考和感悟。然后放下,继续做我自己的事情。

慢慢的,对它有了一种老友般的情愫,不是一定要在某个时刻做什么,不是一定要看看,只是会在某个时刻想起,想要看看翻翻。不是要一次性把所有的话说尽,不是要时刻相陪,只是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在那里。 之后认真读了读作者的话,看到了其从新年第一天开始每天像日记般地去画一个小小的GIF,持续了一年,于是有了这三百多张图,画着画着。“每日挥刀五百下的努力,让我渐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自由”。翻了翻豆瓣,看到了编辑的手记,看到了作者对于“美”的执着,不肯屈服于不够美的二维码,坚持要用一种很完美的方式去呈现自己的作品。

忽然就笑了,我觉得这很“愚公子”,虽然我其实并不知道“愚公子”到底是男是女是什么样的,但是却觉得这和我在书里、动图里感受到的是相同的,坚持认真而不轻易妥协。这就够了。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九)

你八面玲珑,善于交际,挂起标准的微笑在人群之中口若悬河,但心中千军万马奔腾而过的却常常是另一番言语和场景;

你不善言辞,与其和别人倾诉倒不如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孤单静默却总是如影随形,不是不想吐露,只是实在找不到一个出口。

就像张艺谋曾说:“其实每人都有孤独感,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

身为外向的孤独患者,或者身处内向的寂寞星球,不如试试和自己做一场游戏,不必让别人更懂你,至少让自己先读懂自己。

愚公子的《内向游戏》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与自己互动的“游戏”,366张小小的漫画,简洁的构图,简单的色块,简略的话语,复杂的却都是情绪。

纪伯伦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你看,孤独一点有时候也不是坏事,人生路漫漫,总会遇到好看的风景和糟糕的事情,尤其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沿路的风光还来不及驻足欣赏,便早已匆匆而过。

大概也正因如此,在阅读《内向游戏》时,才会觉得愚公子戳中了我的心。

“游戏”的方式很简单便捷,直接扫一扫书页中的小图,它就动了起来,平平无奇的循环往复,却又出奇地觉得解压。

这是一本与心情有关的小书,装满了装满生活悲喜的小画。

《负担》这篇让我想起父母双亲,都说孩子是最甜蜜的负担,然而在这里,它却是一段会被清算的“冤缘”,因为当自己垂垂老矣,心中的焦虑是来自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笔锋一转,“还好还好天色尚早”,趁一切还来得及,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变成心底最压抑的悲剧。

带着戒指的中指,遥不可及的咫尺,后知《后觉》的情感中有着诉说不尽的无奈,一个人的冒失加速着两个人的分离,相距百里仍能感到对方的不安,但坐在对面却同样触摸不到彼此。

这是一种怎样的苦涩与失落啊,但注定失去的就潇洒放手吧,多年后再次回想起,或许是一种不同的感觉,那颗一同悸动过的心,那种期待与焦虑交错的感情,兴许也是还不赖的体验。

“我和你啊,存在一种危险关系,彼此挟持这另一部份的自己”,看到这幅小画,不由自主地想起张惠妹的这一句。《时钟》上那指针的两端互相追逐的,多么像曾经的我和你,不眠不休,没有尽头,用尽一切力量奔赴,却触摸不到一片衣角。

“互相追逐的爱与恨,仍然无法消解”,可人们偏偏就如此固执,不断地追逐,想要放弃却不甘心,然后被爱与恨交织的网紧紧套住,搅扰着你的呼吸。

三木清说:“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

每个人都品尝着各自的孤独,就像你看得到他脸上的笑,却看不到他心中的泪,孤独如影随形的日子就是生活,你承认吗?

《内向游戏》其实并不只是写给内向人群的书,它只是在轻声呢喃着人群之中的每一种孤独心事。

哪一篇孤独心事,戳中了你?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十)

爱德华·霍普《看海的男孩》

男孩背手而立,孤身面向大海。海面不断有浪席卷而来,被褐色晕染的云层压的有点低。配着深色的素描线条勾勒出有着与年纪背离姿态下的深沉和孤独。这在9岁的爱德华·霍普笔下恰是他自身的写照。当他在面对大海的时候,汹涌澎湃而来的除了海浪大概还有各种成长的“烦恼”。画内孩子在想自己的心情被定格成了一个瞬间,画外的我以连续剧的方式在洞察自己的心事,充满动态且时刻变化。这让我想起了这本《内向游戏》。

由独立动画导演、插画师愚公子以2016年的自身经历和生活采风为素材创作的情感漫画。秉持着每日挥刀五百下的毅力运用诗与漫画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一个敏感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内心世界里的人物因喜怒哀乐而面目清晰,经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历时三百六十五天的此起彼伏后更鲜活灵动。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微电影,人物可以是你我他,在似曾相识里心生共鸣。 【节气和月份】

拉洋片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共二十四个节气。如骨架一般撑起时光的布。而哪些生活中的碎片就是其中血与肉的填充。 对于挥刀五百下的勇气我从日复一日的文字与漫画里能看到对灵魂和生活的思考。而这些“看到”恰巧是作者要呈现的关键吧,毕竟一天有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每一秒的内心独白都可以上演一出独幕剧。而这独幕剧多数都被处理归档甚至被如同垃圾一样进行分类丢弃。而愚公子这本倒是完整的把一年的缩影都封在这本漫画书里,如同小时看拉洋片,以好奇的目光窥视镜头里的故事。

大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当看到这副图的时候,卢梅坡的这句诗总是悄悄的浮现,这也算文中的“窃窃私语”了吧。大雪这个节气,最爱万籁俱寂的时刻,世界万物以各自独有的方式展现顽强的生命力,停留在某一个瞬间被我们看见。或是静寂消亡,或是含苞待放,或是摇曳绽放都是属于完整生命的一部分。而我只想静静的陪着它们走一段路,创造属于我们共同的回忆见证。或许这些都是触动心弦的小手,因为有它们,我们得以看到属于自己的另一面,拾起与影子真诚的对话。

“虽然心已动 但他仍然 手臂停不下来 双腿留在原地” 《忙》 如果这是对人们当下自我状态的审视,哪这一幕抓的很精准。彼时陷入一种麻木与觉醒之间的状态。习惯性抓起并抛出的双手,已经陷入停滞的双腿,看似忙碌的过程,产出内容只是机械性的传递,而不是创造。有太多适用性的场景可以代入,诸如职场,家庭,生活等等,微妙在于你能脑补出的情景以及他眼神所代表的意味。当画面被动态呈现之后,你看到定格那一面可能是开始、过程、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这样会带来更多的互动式的乐趣。人物因为动作眼神的传递而鲜活灵动,配合文字,给予的整体解读会更有想象力一些。比如这样一种假装式忙碌形象带来的反思,是心动的力量不够促使他迈腿,还是需要外力让他移动?或许这些都只有他自己知道。

春意浓

“一切都如期而至 春日 新叶 屋檐下的风声 以及回忆里的你 悄无声息地一拥而上 冬藏许久的我 卸下最后一道防线” 春天用这样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暖将冬日冷硬的线条融化成富有创意的曲线,以不容质疑的生命力突破黑色的暗沉。这样描绘冬去春来借景喻人的文字配合简单的构图,让人不免在春日预谋的包围里,熏熏然沉醉。或许这也是人顺应季节的方式。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为何不顺应心思,顺应天地间的生发,挪动脚步,去看见天地的风景,看见天地间的人,看见天地间新的自己。 如果生命在年复一年中流逝,哪么捡拾生命中的碎片,完成一个“自己”。

【呓语】 还是蛮喜欢这样小开本便携式的漫画,带着对生活的审视以及嬉笑怒骂,然后回到现实世界里,继续生活,因为我们惯常走的方向是前。而让画面动起来的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不过这让我多了一个离不开手机的借口。然而这样的结合确实对文字又了另外一种展现。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十一)

在你和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你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内向主义者,他是书籍《内向游戏》的作者。

《内向游戏》这本书不是满是文字的书籍。而是一页图片加上作者自己的想法写出的文字。这些图片都是作者愚公子画的GIF图片。其中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打开特制的小程序,在这个小程序上扫描一下图片,就能进入到一个GIF动图。你能看到图片动了起来,而不是静态的了。

本书作者愚公子,内向主义者,独立动画导演,插画师。从法国学习归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心处在一种“倒时差”的混乱状态中。于是从新年的第一天起,开始每天画一个小小的GIF,像记日记一样记录每天的心情故事,持续了一年。起初只是想给迷茫中的自己找一个把手,画着画着,“每日挥刀五百下的努力,让我渐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自由”。于是收集这一路的风景,以及遇见自己的幸福,期待与你共享。

如果你想了解他一年以来画的GIF图动起来的样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愚公子的世界吧。

这张图片中是一个人带着一盏头灯,灯光照向了前方。作者在这张图的下方写了这样一段话:黑暗里也只有它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这张图片给我的想法是:光在黑暗之中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光的传播是直射前方。光所经过的地方都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光明,因也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合适

这张图片是两个人,他们的头分别是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座。作者在这张图的下方写了这样一段话:初春遇见蝴蝶,盛夏遇见冰淇淋,秋末遇见熟透的果子,晚冬遇见满山的白雪,一个我遇见一个你。这张图片给我的想法是:两个人要是在一起合适的话,那一定是互补的。各自包容对方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在一起更久远。

追逐

这张图是一个女生在追赶一辆公交车。作者在这张图的下方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想我是赶不上那班车的。即使我的脚步不停,即使天已渐黑,即使在车上还有一个位置,但它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愿,我想我是赶不上那班车的。

这张图片给我的想法是:非常符合现在上班族的情景。当我快走到公交车站的时候,突然发现我想要乘坐的那辆公交车已经在往前开了。但是我还没有到达那个地方,所以我赶紧向前跑去,可是即使我很努力的去跑向前,我还是追不上那辆公交车。

蚂蚁先生

这张图是一个人脸,还有一个小手指。一只小蚂蚁待在了小手指上。作者在这张图的下方写了这样一段话:长长的路要慢慢走,可是蚂蚁先生,整个下午你还没有走完我的指尖。这张图片给我的想法是:他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抓蚂蚁。当我发现了一只蚂蚁的时候,我就把蚂蚁抓到我的手上。看着这只小蚂蚁在我的手上来来回回的不停行走。当我去抓住他的时候,他就待在我的两只手指中间。当我把它放下来,就立刻向前跑去。

这张图是一个男生在忍不住打喷嚏的一个场景,周围都是柳树上的柳絮纷飞的场景。作者在这张图的下方写了这样一段话:柳絮们急于争辩,吵嚷着在空气中盘旋,鼻腔里有种痒跟紧推搡靠前,喷嚏接力般持续了一天,头晕目眩着实可怜。这张图片给我的想法是:作者画这张图的时候应该是柳絮纷飞的季节。有些人对柳絮会过敏,所以如果靠近柳絮就会打喷嚏,结果打一天。

离别

这张图是两只手握在一起。作者在这张图的下方写了这样一段话:日子小心翼翼的老去,还来不及说出口的永远,背影已经模糊看不见,被握紧过的手终究要松开,只盼来世再相见。这张图片给我的想法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离别场面。我希望我自己在遇到这种场面的时候不会难过伤心。

在《内向游戏》这本书当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有趣的图片等着你去发现。通过图片可以去揣摩作者为什么要绘制这样的图片。通过文字可以去了解作者当时的想法。希望你能通过这本书能遇到你喜欢的图片和文字。当你用小程序扫描这些图片,当图片动起来你就能发现是多么有趣。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十二)

莱布尼茨说:“单子没有窗户。”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犹如浩茫海洋上不起眼的小岛,独自存在。——引语

最近我在做一本书,一本让我哭又让我笑的小书。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内向主义者的书,也是一本疗愈之书。

她叫《内向游戏》,这是一本投入了我最多的爱的一本书。作者愚公子是一个太美好的人,我既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她的动画作品,又希望把她藏起来,只有我知道她的美好。

最开始,这是一个没有人争抢的选题,我是唯一在群里接话的人,而那时,我对这本书一无所知。但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打样并阅读后,我非常庆幸我能为这本书做营销。这本书,像是暗夜里的一盏灯,总能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温暖我的灵魂。

粗略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说这本书也太可爱了叭!

读第二遍的时候,我哭得不能自已。

读第三遍的时候,我很想抱一抱作者,互诉衷肠。

读第四遍的时候,我想让全世界都听到她的声音。

读到第五遍的时候,我和作者见了面,抱着她互诉衷肠,我和她说,我要让更多的人听到你的声音。

《内向游戏》

随着营销工作的展开,我越来越了解内向这个词的含义,因为我也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

学生时期,我是那个坐在角落里低头看书的人、做游戏被排挤在外面的人、沉默寡言不被父母理解的人。尽管遭遇了很多质疑,也曾努力改变自己做一个外向的人,但始终觉得不快乐、不自由。

人们总推崇外向,并且希望培养自己的孩子变得外向,但其实内向的人有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的丰富需要孩子去慢慢经营。当孩子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能把它经营得繁盛。相反,如果他自己都不能接受,那就没有办法完成那个世界的生长。

长大后,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压力,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备受推崇的文化中,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很难被周围人所接受,甚至认为内向是可耻的。如果你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一定深有同感。

在看过TED演讲中美国著名作家苏珊·凯恩讲《内向性格的力量》,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1/3的人是内向者。这就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内向者,所以,即使你自己是一个外向的人,你的朋友、你的爱人或你的家人中就可能有人正在屈从于这样的偏见。但内向不是缺陷,虽无法改变,但同样可以创造幸福。

长大后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我开始变得外向起来,最起码在陌生人看来,我是一个开朗又活泼的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里还是一个内向又害羞的人。直到我认识了《内向游戏》的作者愚公子,我才发现我找到了同类。

愚公子,内向主义者,独立动画导演,插画师。在她从法国学习归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心处在一种“倒时差”的混乱状态中。于是从新年的第一天起,她开始每天画一个小小的GIF,像写日记一样记录每天的心情故事,持续了一年。起初只是想给迷茫中的自己找一个把手,画着画着,“每日挥刀五百下的努力,让我渐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自由”。最终,她把自己的“内心戏”变成了366个GIF,变成了366首诗,集结成了一本小书——《内向游戏》。

《内向游戏》就是这样一本内向主义者写给世界的情书。

阅读《内向游戏》,你可能会找到一点共鸣。它是对都市“打工人”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的精准素描:那些偶然的刹那,那些莫名的失落或小欢喜,那些内心被戳中的微小瞬间。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但在每一个“内向”里,其实都有非常热烈的内在。我们的丧气、焦虑、灰心、疲惫,久违的放松、悸动的心情、小小的期待……在这本小小的书里,都会得到真诚的回应。

有点特别的是,它还是一本可以“动起来”的书,366张漫画,微信直接扫图,即可观看动画。如果不点下一个,它就在那里一直循环,仿佛在和你的内心,反复确认,那一点好玩的趣味,一些未曾说出的爱与哀愁,一些波澜的内心游戏,一些无法释怀的爱。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十三)

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我们除了每日的忙碌,也学会了利用各种各样的面具,隐藏那个带刺的真实自我。我们关心老板的脸色,留意同事的留言,注意家人的情绪;然而渐渐地,我们也开始迷失自我,直到某一个,猛然间意识到那些伪装的面具正一步步侵蚀我们,令我们渐渐遗忘那个最初的自己。

因而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将向外看的目光转一个方向,学会像关注他人一样关注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与诉求,以便能重装上阵,以更好的姿态继续向前。而此次由乐府出品、愚公子创作的《内向游戏》一书,正是一部帮助读者探寻和重新审视自我的作品。在这里,你将借助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小诗,在作者的引导下重新感受过往生命的某个瞬间,重新感受内心的情绪与悸动,重新认识那个内在的自我。

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瞬间构成的,而作者有意识地将这些展现特殊情绪的瞬间记录下来,从而构成了《内向游戏》的第一部分:特殊情绪下的自我。

因而你能从《下午茶》中感受到安逸,从《泡澡》中感受到惬意,从《霜降》中感受到恬静,从《护花》中感受到温暖;同时也能从《咖啡》中感受到不满,从《扫雪》中感受到忧伤,从《悲伤》中感受到失落,从《干扰》中感受到冷嘲热讽,等等。

作者试图借由特殊的画面情境,为读者创造一个用于感受情绪的实体背景,以便后者更好地将自己带入作者所记录的场景之中;而画面下方的小诗则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令作者通过画作展现出的想法和思考更加明确,进一步引导读者有方向地进行理解和感受。

诸如在《去远方》一篇中,作者在图画部分有意将代表“自己”的人物装进了行李箱中,来展现一种被躲藏或者被困住的状态。然而单靠这一画面,读者很难将其与“去远方”的主题联系起来,于是作者随后附上了如下的小诗:“无须太多借口/无须太多行李/孑然一身/自由自在”。

这首小诗看似颇有李白的豪放主义情怀,但是结合图片来看,却让人有一种怅惘之感——那些看似放荡不羁之人,其实也有自己孤独的一面,只不过他们常会将真实的自己藏在行李箱里,不轻易拿出来示人罢了,而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正如很多人选择“去远方”,不过是为了能让别人羡慕自己罢了,而自己是否通过旅行收获了旅行的快乐,或许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当然,也有一些场景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事件,仅仅展现出某种行为,诸如《跟踪》中作者仅展现出一个人借由放大镜观察脚印的场景,而配文同样以一句“趁夜还没有深,跟紧那些蛛丝马迹”点到为止,可是那个人寻找的到底是什么?是遗失的物品,还是遗忘的爱人?是过往的承诺,还是曾经的初心?

而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却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如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样的画作时,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种解读,只要这个解读能触及读者的心灵,便已足够了。

爱情是人们最向往的事物,也是人们最常述说的话题,因而作者在《内向游戏》中也记录了很多爱的瞬间,以及自己有关爱的领悟,而这正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

于是乎你会发现,巧用借景抒情的《合适》讲述了爱之邂逅,借喻星球距离的《宇宙》展现了爱之执着,颇具武侠气息的《点穴》表现了爱之思念,心中小鹿乱撞的《敲门》道出了爱的期盼,描绘老夫老妻的《有你》记录着爱之相守。而《会不会》中的失落、《哭》中的忏悔、《图画》中的残酷、《别走》中的别离则展现出了爱的另一面,仿佛爱的越深,痛得越狠。

书中所记录的这些爱之瞬间或许并不伟大,看似微不足道的它们却拥有触动人内心最柔软之处的力量,使人或微笑或哀伤或叹息或泪流满脸。而面对这拥有百般姿态的爱,作者也有其自身的体悟。她将爱情比作是盐,“多了味苦,少则无命”;她将爱情看做是潮水,有起有落,但是不要一直等在岸边,否则永远无法收获爱情。

毫无疑问,借由一幅幅作品,作者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着爱情,分享着自己有关爱的体悟,而这其中必然会有一点,与翻阅这部作品的读者产生共鸣。

倘若我能像机器人一样简单地服从命令,而不去思考命令本身的意义就好了;倘若我能像镜子中的那个影像一样,总给人带来和善与温柔的感觉就好了。然而我们终究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终究无法做一个活在他人设定中的人,于是在《内向游戏》中,作者探讨了有关生存之道的问题。

自我的迷失是人们常会面临的困境。画作《忍》中的人因为太过注意“他人的活色生香”,而“忘记自己是谁”,无视着已经拥有的美好与幸福。而《变化》中的人则因拥有魔法棒而将自己“变大变小变漂亮,八面玲珑七十二变喜怒无常”,却最终“没法变回最初的模样”。

所以她鼓励人们保留个性,因为“从众是徒劳的,你的与众不同已成为定数,何必苦心经营着随波逐流”,相反“活出自己的风景”才是最重要的;同时提醒人们,没有必要过分依附于群里,试图让自己融入其中,与其这样让自己焦虑,不如“大胆地离开”并“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即便看似生活在钢铁水泥中的人们充满孤独,但是网络和电视却能让我们“接收来自几亿光年外的温暖”,不也挺好?

而在与人相处时,她建议展现自己真心前先了解别人,毕竟“猫有猫的偏好,在没有真正了解它之前,最好还是不要冒风险”;特别是在制衡的关系中,反复拉扯只会让所有人消耗殆尽,两败俱伤,哪怕有一方获胜,也并不存在真正的赢家。

由此可见,《内向游戏》给予读者更多的角度和维度去看待自我、他人以及这个世界,或许这其中的某一篇将如一阵狂风,突然吹散你心中密布的乌云,为你展现一个阳光灿烂的全新世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如日历一般,有特别多专属于特殊日子的篇章。其中既有像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这样的法定节日,也有像端午(《放过那个诗人》)、中元这样的传统节日;既有像母亲节、父亲节这样情谊暖暖的日子,也有像霜降、秋分这样容易被遗忘的时节。

于是乎,这种用一本书记录一年岁月的感觉就越发强烈,当最后一页缓缓合上时,仿佛一年的人生已匆匆从指尖划走。当然,你也可以每天只看一面,让接下来的一年每一天都因这本书的陪伴而变得特别。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倘若一本书中的配图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那么在画风上应该是统一的。然而《内向游戏》却打破了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画风,仿佛每一页都是新的开始,每一页所展现的都是新的世界,毕竟未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与今年乃至过去不同。

因而当你翻开这本书,既可以找到注重色彩和线条搭配组合的插图,也可以找到只用线条勾勒或是只用色块展现物体轮廓的作品。既会遇见突出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的画面,也会碰到缺乏面部勾勒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状态的佳作,或精细或粗糙或写实或夸张,不尽相同。

同时,《咖啡》中展现出的木刻版画风格,《雪球》中展现出的剪纸风格,《密谈》中展现出的圆珠笔画风格,《你我之间》中展现出的写实素描风格,《薄冰》中展现出的浮世绘画风,以及《无意义的快乐》中运用到的口香糖实物质感和《遇见》中的漫画分镜效果,都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类型,使读者有更多的体验与感受。

另外,作者在文字的编排上也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利用文字对画作进行说明补充外,有趣的排版也展现出了更多的讯息和乐趣。诸如《下了一天的雨》采用了竖向排版,仿佛那一排排字正是落下的雨滴;又如《痒》中文字承中心放射状排列,就像是一个人在打喷嚏;《纸船》中,“漂向你”一句倾斜排版使得文字拥有了漂的动感,《在吗》之中,更是借由起伏的三段式展现出了对话一波三折的反转过程,令人啧啧称奇。

而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则在于,读者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让书中每一页的画面动起来,这不仅打破了书籍画面只能是静态呈现的疆界,同时也为读者带来更多静态画面无法展现的内容。事实上,这些短动画并非这本书的副产物,而是这本书最初的模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动画,有了一份特殊的坚持,最终才有了《内向游戏》这本特殊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愚公子日课十二月合集_腾讯视频

因而我认为,所谓的“内向游戏”并非是指内向者的游戏,而是一个指向人内心的游戏,它能帮助我们再度关注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情绪,体会自己的感受,并最终寻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正如作者所说,“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心境,怎会有同样的悲欢”,而每个人也将借由这本书,看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内向游戏》读后感(篇十四)

看《内向游戏》的豆友短评是我的一大乐趣,可能因为这本书,它跟个人的关系本来就是如此之深吧。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读出自己的心情。也许我不是这本书最好或者最合适的编辑,但还是忍不住,把这本书的一些故事,贴出来和大家分享。

《大话西游》里紫霞有一句经典台词: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

《内向游戏》也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头,我那天躺在床上数星星的时候突然想到这句话。这个故事大概也能成为乐府的传奇——三年前,愚公子的个展《366天》在27院儿的花儿空间举办。在展览上,她遇见了来27院儿参与艺术计划《记忆交换站》的出版人涂涂。这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在动画前驻足了好久,最后问她要不要做一本书。她说,她投过出版社,人家说她不出名没法出书。“你们出版界难道永远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吗?”愚公子说。“不是的。”于是,涂涂开始策划这本书。

我是从故事进行到中段的时候加入进来的。我没有猜中这开头,但是后来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在我加入的时候,设计师晓晋已经以一种同样诗人的方式,编排好了全书。那个名为“内向游戏”的交流群,温暖、有趣而包容,时间的研磨,让它拥有了一种独特的伙伴氛围,我们像是在一起在做一件艺术品、一个装置,而不是在推进某个商业项目。

愚公子的出场,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在涂涂介绍她的新编辑——我的时候,群里似乎正在进行着某个未尽的聊天,然后,她说她“手机要没电了”,然而“听隔壁人家聊天,坐过站了”。

我立刻理解了为什么她的书里充满着平凡而又非凡的日常。或者,我引用《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的一段话:

愚公子的作品里,有很多这样的“意思”,令人似曾相识。比如这张我最喜欢的《蚂蚁先生》:

简淡的配色,戏谑的口吻,仿佛来自某个悠长午后闲极无聊、一本正经的对话。——谁的童年不是这样度过呢?我立刻就爱上了它。

这首关于“春运”的动画短篇,以双手为轨、双腿为基,图片配上文字,当真贴切不过。在被疫情阻断回家路的这两年,看到应该会有特别的感慨吧。

这篇《有人吗》的呼喊,却总让我错觉是五根手指在凝视自己。每次看到这则短篇,我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来看一下。或许,人要先看到自己,才能让别人看到吧。

这样“有意思”的短篇,有366则,平庸的日常,在她笔下,烹煮出生活美好的味道。

晓晋的设计也恰到好处,文字游动着,与图画呼和应酬,形成独特的节奏、绝妙的张力:

愚公子本姓俞,女公子是也。她的本行是动画导演,这些小画和诗歌的原型,其实是366个动画短篇。那不是放在手机上看更好吗?为什么要出书呢?

也许这是策划人涂涂的直觉吧,有的作品,它可以存在虚拟空间,但当它成为一个实体的时候,给予人的温暖和慰藉,便是伸手可触摸的。在《366天》的展览上,这些动画的一部分,已经有了实体,当它们被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时候,有些关系立刻变得有趣,或者微妙。现在,我们想在二维空间中定格它,再把它们变成三维空间的一本书。

“366天”上的展览

愚公子提了一个要求,要以美的方式,在书上保留她所有的动画,这意味着不能在每页加一个二维码。二维码虽然便捷,但是……会很丑,它们看起来也许像一个个无处不在的小广告。我们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它,只能到处搜寻。先是找到了一家做时光相册的IT公司,他们说,这个特别项目成本会很高,而且他们所有人都忙疯了,这个异想天开的合作一度有点搁浅。项目到我手上的时候,我想起很多年前恰好参加过一个AR图书研讨会,于是试着请教那家供应商的联系人史老师。问题出乎意料地解决了,虽然后来还经过很多的波折,但“美的方式”这一梦想成了真。

加上动画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就像鲁迅曾经写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平滑的句子硬生生打了两个结,就显得特别拗折,但力度就出来了,质感就出来,密栗的纹理就出来了——动画也是这样的结。又像里尔克的《预感》,“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我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文字是风暴,动画则是舒展开来而又卷缩回去的自我,是真理的显现。“静默的表象之下,有波涛万顷”,动画的美是惊心动魄的,因文字本就是一个失落的过程,而动画的不可言说更耐人寻味。

扫码进入动画

也走过一些弯路。每个动画都有数十帧,是愚公子每天花六个小时做出来的,但落到纸面上,就不符合印刷精度的要求。于是她从中选出一帧,放大、重画,再把图画、文字和动画分成三个文件夹,交给设计师晓晋和我。

但是在审稿的时候,我和愚公子发生了小小的意见分歧:她倾向于选择“一切未开始”的那一张,这样图画、文字、动画三者就是完美的一体,一个观看要到动画才是结束。而我以做图画书的经验认为,图画应该选取最富想象力的那一帧,令观者产生想象。图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存在形式,它本身应该是独立的,而动画技术需要联网、需要迭代,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要和图画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但不能令图画依赖于它。

在就基本原则沟通达成共识后,我们才对每一张图画进行讨论。有一部分的图画被我们挑选出来进行重做,使每个细节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如果说探讨画面的呈现是传统的编辑技艺的话,进行动画测试就是新生代的技能了。从技术角度,供应商研发的识别技术不支持识别黑白灰对比过低、画面空白过多、物体边缘不明显、线条区别度不大的图画。在初步测试和上线测试两轮测试中,又陆续有十几张画稿被判定为不好识别,作者又对图画和动画进行了一一修改、调整。

经过不停地测试,让每张画稿达到最好的状态

最后一个难关发生在动画的载体上。起初,为了节省费用,我们打算使用供应商的平台,但临近新书下厂时,愚公子来上海出差,我现场给她演示了呈现路径。她立刻否决了这一方案,因为,“这不美”。那一瞬间,我们都有点灰心,因为开发一个app或者小程序会很贵,看起来不是一本书可以承受得起的。但是愚公子很坚持,而我们都对纯粹的美很期待。我又去找了史老师,最后将费用控制在了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做出了一个很好用的小程序。

就这样,一本美丽的书出现了。这个结局还有个小小的彩蛋: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玩的温暖卡片,把它变成了一个温暖游戏,《内向游戏》显得好像不那么内向了。

但也没关系。要紧的,是去生活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